APP下载

具象油画中点线面的形式构成

2023-03-21辛君

美与时代·美术学刊 2023年12期

摘 要:具象油画是在二维平面上以写实的、贴近自然的造型语言来绘制物象的一类视觉艺术。画家通过对于造型语言中的艺术符号进行组织编辑,使画面内容准确表达出画家的立意与构思。在表达构思过程中,画家以形式法则为构成参照,以形式元素为构成内容,二者辩证统一,从而使画家所需表达的语言信息与符号信息同构。因此,形式之于具象犹如骨架之于血肉,在艺术家以绘画的方式表达个人构思的过程中是必不可缺的。以忻东旺作品《消夏》为例,分析其中点、线、面等形式要素在画面表情达意、传递画家表达意图中的积极作用。

关键词:画面构成;形式结构;具象油画

一、具象油画概述

油画是全世界最普遍的画种之一,发源于欧洲,由15世纪30年代的尼德兰画家凡·艾克兄弟发明。广义上讲,油画是以透明的植物油来调和颜料,在加工并处理过的布或者木板上绘制艺术形象。油画作为平面造型艺术的绘画,基本上有三种类型:第一种是按照客观事物的真实形象去如实如真表现的绘画,可称为具象绘画或写实绘画;第二种类型是以客观事物的视觉真实形象为依据去更加主观地夸张、强化、变异表现的绘画,称为表现绘画,画家在对客观存在的风景、景物、人物的造型结构关系和色彩结构关系进行研究后,创作出更加强烈、更加突出、更加鲜亮的绘画;第三种类型是完全脱离客观物象去表现具有形式美的几何构成和肌理构成的绘画,称为抽象绘画。

抽象是具象派生出来的,离开具象,抽象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抽象为具象提供新的可能,创造新的具象。在根源上,抽象和具象都是“模仿”的手段。抽象与具象是相对的两极,外在极大的相异可能会出现内在极大的相同。抽离具象绘画表层贴近自然的形象,背后所支撑的必然是抽象的框架骨骼。抽象的形式语言也是形成具象形象的先决条件。作品作为艺术家表现现实的“桥梁”,总会经过艺术家的主观变形,使具体的构成形式注入意味。正如叶列梅耶夫所说:“绘画的目的不在于复制自然,而在于表现自然。”低层次的具象绘画追求客观物象如摄影照片似的表面真实,而高层次的具象绘画追求客观物象更为本质的造型关系的深刻和色彩关系的真实。画家在描绘自然的过程中,以客观物象为自己抒发情感的媒介,物我交融,使观者在观赏画作时体会到作者隽永的思想情感与深刻的思想内涵。

二、油画中的形式结构

艺术构思是艺术家在头脑中进行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结合的思维活动,将构思所得之物,也就是艺术意象,运用形式语言呈现于物质平面。如果说构思是包括确定主题思想、对题材进行提炼、推敲画面结构层次等一系列立意为象的思维活动,那么构图就是受构思意识支配的表层知觉的完形活动,即以恰当的绘画形式语言呈现构思,以具有形式美感的构成组合表达情感。其中,形式语言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忻东旺就曾在他的创作访谈中表明:“受意蕴之驱使,我的笔锋辗转于人物形态中,耕耘在物象潜在的势力与心理的结构,我竭力消解光予客观的影照,试图将所有的可视物性转化为绘画语言形式中的意味基因,把视觉中的形态转化为意境中的情态,将形象转化为心像。”画家对于物象的感受、体验,通过具有同构性质的形式语言,集中到最有代表性的层面上。这需要画家在画稿中不断推敲、反复组合,通过转换过程的不断加强,以便和画家理想画面相吻合。

如果说语言通过词汇与句式结构来表情达意,音乐通过音符与曲调来抒发情绪,那么油画作为一种视觉艺术,则是通过视觉要素、符号的构建组合来传情达意。从绘画语言角度来看,点、线如同语句中的“字”,面如同“词”,物体的形、空间的形如同“句子”,它们相互组合,共同构成画面所要表达的“语义”。作家若想将所思所想的“语义”明晰地传递给观众,就需要对“字”“词”“句”进行合理组织。同样,在绘画中,画家为了表达自己的艺术构思,则需要对画面中的形式语言、视觉要素进行合理组织。罗丹认为:“如果没有体积、比例、色彩的学问,没有灵敏的手,最强烈的情感也是瘫痪的。”一件优秀的艺术作品,是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艺术作品呈现出来的首先是形式,形式被认知、被体验了就是内容。形式对于创作者来说是表达内容的桥梁,对于观者来说是解读内容的钥匙。维果茨基也表示:“天才的画家和忠实的临摹者之间的区别,全在于艺术的这些无限小的要素,这些要素就是艺术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关系,亦即形式的要素,艺术开始于‘这一点点开始的地方,这就等于说,艺术开始于形式开始的地方。”而这形式的组成要素,就是从点、线、面的抽象设计上开始的。优秀的艺术家善于利用构成艺术作品无限小的因素来为自己“说话”,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感染别人。

(一)点的运用

点是绘画形式语言中最小和最基本的单位。作为构图中占有面积最小的可视形象,点的大小之别是和周围的线及其他形状相比较得来的。虽然点与线、面相比面积较小,视觉作用相对较弱,但点以活泼、跳跃性发挥其特有的形式作用。一个可视的点是吸引人们视觉注意力的重要元素。点,从物理形态上讲,是视觉聚焦的核心;从几何学上讲,点只有其位置,而其无体积;从观念形态上讲,是思想呈现之源;在东方哲学中,点具有最大的内张力和最大的延展性。在造型艺术中,点是绘画元素的母题,可以扩点成线,也可以扩点成面。不同形状的点产生不同的视觉心理。同时,点的位置安排使画面整体的阴阳、虚实、聚散得到平衡,也对画中内容起到变化、接气、贯气、补空、活泼、醒目、收势等作用,其排列秩序、聚散、起伏使人产生相应的节奏感。《消夏》作为具象写实绘画,点的形式作用虽然在画面呈现的观感上不如抽象绘画那样清晰,但在对于客观形象位置的安排、局势布局等画面构成方面的设计上,点的形式作用是一样的。

《消夏》中,人物头部是经过画家具象处理的抽象的圆形点。首先,画面左侧的书摊群组,点的数量较多且聚集性强,较为连贯,结构稳定且闭合,形成面形;相比较而言,画面右侧的台球群组,点的数量较少,聚集性较之书摊群组低,相应的对于观者视线的吸引力也低,所以观者视线首先被作者引导至书摊群组。其次,画面左侧人物头部以点成线,人物排列呈环状结构,将观者视线通过人物头部排列的线形逐步锁定至书摊。最后,中景中的人物头部圆点呈“一”字形不断重复,使观者感受到画面所传递出的人物擁塞的氛围感。同时,人物头部点的排列并不是整齐划一,而是错落有致,在形式上,一方面去除了过度呆板的排列形式,另一方面也使观者产生人头攒动的感觉。点在明度构成上起到的形式作用,体现在画面中心位置抱着孩子的女性形象、准备抬杆击球的青年人、认真翻阅书籍的中年人这三者上。亮点在深背景上有跳跃浮出感,可起到活跃画面和调节画面的作用。在整体为中性调子的基础上,高明度就成为画面中的点,具有跳跃性。作者通过这一手段,引导观者注意到画面中的重要形象。此外,点的制作分为有意识与无意识。无意识的点是受画家深层知觉的驱使,于行笔中受情绪使然留下的笔触痕迹。这些痕迹可起到传递情感、活跃和丰富画面效果、增添画面的形式趣味的作用。如《消夏》右下方地面上斑驳的影点,就是画家随性而作的,效果自然,使地面产生丰富的视觉效果。

(二)线的运用

线是人类主观抽象的产物,是我们意念中感觉的存在,是对于客观物体的抽象概括。俄国画家契斯恰科夫认为,线是转过去的面,是来自点的移动轨迹。在确切意义上,点移动的轨迹构成线,点有大小之别,线就有粗细之分。绘画构图中的线主要分为两种:一种为抽象线条,这类线条可离开物体对象而独立存在,其中融入画家的感情意志、视觉创造、绘画技能;另一种为具象轮廓线条,是对物体概括后其造型特点的描写。线形可基本分为垂直线、水平线、斜线、几何曲线、自由曲线等。线条有自身的力量感和方向性,不同形态的线条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引起观者的情感联想,这是由于线的形态与人的生理感受产生共振,从而引发人心理上的相关想象与体验。

在具象绘画中,线的形式往往以隐性的方式呈现,如人物排列方式、书籍摆放次序、电线的位置等等。虽然在画面上是以具象形式呈现,但在最初画家经营位置、主观布形阶段,都是以抽象的观念来看待的。从现实形态以特定媒介进行转化至画面,线是抽象概括的。在物象与形式的不断转译中,线的形式作用是帮助画家搭建起画面的视觉逻辑。在画面构图上,具象的形构成抽象的线,进而分割画面,引导观者视线,突出主要形象和画面结构中心。

《消夏》中,画面左侧外围人物头部连点为线,与画面右侧上方的白色电线、地面形成一种三角关系,将人物众多的大场景稳固在画面框架之中。在画面左侧的书摊人物组群中,人物头部排列构成两组线形,外侧线形包含内侧,形成聚拢的力感,一方面便于突出情节中心,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画面的氛围感,层层包叠,如圆周与圆心的关系,形成视觉的凝聚性。书摊组群中最右侧,也是靠近画面中心的站立弓腰的中年男性,人物的侧形可抽象为弯曲的线,将书摊人物组群与打台球人物组群相分隔,在构图及情节上都起到了相应的作用。在人物形象塑造上,线型与线群的组织及用线所构成的形式结构同样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形式要素的利用是画家的基本功之一,人物动作、阴影、衣纹、线条等等,将这些有序排列,就可能形成有意味的秩序感。画家对于形象的处理,大到身形、衣纹排布,小到发丝、皱纹,都是需要对线形进行精心的设计与大胆的表现。画面前端穿着短裤背对观众的中年男性,其蓝色短裤上的纹路是经过画家主观强化的,以强化概括后的线条来暗示衣物下人体的肌肉骨骼,从而使人物的表现性、生命力都得到充分的展示。

(三)抽象平面形状的运用

构图中的平面形状是由点的聚合或线框架组合而成的。在具象写实油画中,因为所面对的对象是自然万物,物体面形千变万化,不具有抽象的同一性,所以单纯以抽象形出现的情况较为少见。这就要求画家在开始构图时,就要排除形的具体质感因素,以概括的手法进行研究、分析,组织出不同的形状、大小、位置、走向等,并通过外部的面形体现出来。在具象绘画的构思阶段中,对于画面整体结构的面形分割、对于平面形状形式作用的反复斟酌与设计却是必不可少的。创作中重要的环节是对画面上最大的黑白灰位置与面积的营造。平面形状在整体上主要分为以直线构成的方形、三角形、多边形和以曲线构成的圆形、椭圆形、曲线形。画家在构图时,画面分割所形成的不同面积的形状、位置、大小给人的视觉心理是不同的。画家在布局和组织形象时,应关注其结构关系形成的基本形给人产生的心理效应。

《消夏》中,左侧书摊人物群组构成近似矩形的平面形状。矩形具有坚实、敦厚、稳定的视觉特性,对应书摊群组给观者传达的相对静谧的氛围。画面中接近中线的背手弓腰的主体人物,其构成弯曲的形式主线,与画面右侧的打台球人物群组构成倒置的三角形。倒置三角形由于上大下小且由一点支撑,所以具有运动感和不稳定感。在画面中与书摊人物组群的稳定形成对比,凸显出打台球人物组群的“动”。同时,三角形尖角的引向力感、楔形的前冲击感与台球人物组群中击打台球的中心人物相对应,内形式与外形式相互统一,从而构成画面的生动叙事。

三、结语

绘画的形式语言,是由视觉形态的基本要素——点、线、面、形、体、质等,依据画家的内在审美情感和审美需求,在画面的结构关系中形成的形象和状态,是一种与观众交流的特殊方式。如果视觉形态只是外表绚丽而缺乏内在精神的支撑,缺乏视觉艺术规律的把握与表达,民族的艺术形态难免会在“世界性”这一耀眼的光环中褪去其精神力量。点、线、面作为绘画作品中的基本构成单位,任何复杂的形体与物象都可以归纳、概括于这些基本元素之中,这就需要创作者充分了解并把握这些基本要素,从而为自身创作服务。

参考文献:

[1]蒋跃.绘画形式语言与创作研究[M].合肥:安徽美术出版社,2018:5.

[2]缪沁芸.忻东旺油画中“平凡人”精神的研究[D].西安:西安美术学院,2021.

[3]赵亚楠.论忻东旺后期绘画中的平面性特征[D].徐州:中國矿业大学,2021.

[4]高宾宾.浅谈忻东旺的平凡世界对我创作的影响[D].济南:山东艺术学院,2020.

[5]苏永刚.《农村集市》系列油画创作的实践探索[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20.

[6]杨乐乐.忻东旺油画作品中农民工形象探析[D].济南:山东大学,2016.

[7]薛新宇.论忻东旺油画人物的绘画语言及美学价值[D].太原:太原理工大学,2015.

作者简介:

辛君,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写实油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