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运用策略研究

2023-03-21马瑞霞马元甲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3年32期
关键词: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马瑞霞 马元甲

【摘要】随着新课改工作的持续深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培育学生的参与意识和能力成为教师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之一.重视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不仅能够改善学生被动学习的局面,也能使其全身心地投入数学探究,实现知识的构建以及综合能力的发展.文章简述了参与式教学模式,分析了其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价值,并根据《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的要求和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课堂教学实例,提出一些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策略,旨在推动数学教学改革取得新的突破.

【关键词】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模式;运用策略

【基金项目】本文系甘肃省教育科学“十四五”一般规划课题《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活动设计的研究与实践》(立项号:GS[2023]GHB0674)的研究成果.

引 言

小学是学生数学素养发展的初级阶段,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学工作.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引入数学课堂,能够使学生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对学习活动的参与度,助推教学目标的顺利达成.为此,教师必须秉持以生为本、开拓创新的观念,明确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施价值,立足教学需求和学生的身心特点,采用有趣有味的教学手段,设计多姿多彩的探究活动,以此强化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动力,促进数学教学的提质增效.

一、参与式教学模式概述

参与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立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前提,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资源,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过程的教学方法.其中的“参与”从本质上来说是个体融入群体的状态.参与式教学模式强调营造自主、积极的学习氛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达到知、情、意、行的和谐统一,通过亲身的参与和体验,感受知识的奇妙、协作的乐趣,逐步获得认知能力水平的提高,推动综合素养的全面发展.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意义

(一)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必须践行“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力求让学生成为课堂教学的中心.然而就以往的教学情况而言,学生的学习态度较为被动,追根溯源,是部分教师把握不好教与学的尺度,采用单调的讲授法,把数学知识全盘灌输给学生,教学不仅缺乏趣味性,也致使学生成为接收知識的“容器”,如此一来,学生的主体意识就会愈发薄弱.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模式的主要价值是其能够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该模式提倡凸显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主张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体参与,要求教师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按照他们的喜好和需求去设计教学,以此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使其不由自主地产生参与的欲望和行为,成为课堂的主人,从而充分发挥主体性,让学生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

(二)能够提升教学氛围的民主性

要想实现高质量的数学教学,教师必须为学生创建一个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使其在情绪上感到放松、愉悦,进而积极地开展知识探索.但是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一些小学数学课堂氛围的民主性不足,部分教师还在沿用“以师为尊”的思想,对教学内容和形式进行“一手包办”,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独特认识和感受,学生缺乏自主决策、表达见解的机会,师生之间的交流不平等,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专制课堂”的局面.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第二个价值点就是能够提升教学氛围的民主性.该模式强调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从以往的传授者、决策者转变为组织者、引导者和协助者,侧重于服务学生的自主学习,学生在课堂上可以毫无负担地发表观点、提出疑问,拥有更大的学习主动权,从而可以营造民主、开放、平等的数学教学氛围.

(三)能够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

数学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特别强调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以此促进学习信息的传递和反馈,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素养.就以往的数学教学情况来讲,课堂互动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部分教师往往采用“大班授课”的模式,互动局限于师生之间的知识问答,生生之间的互动机会和空间非常匮乏,这导致课堂环境闭塞、僵化.学生参与课堂是实现有效互动的先决条件,将参与式教学模式实施于小学数学教学能够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参与式教学模式提倡分组学习、合作探究,致力于打造“学习共同体”,简单来说,就是发挥教师和全体学生的力量,针对具体的学习目标合力展开研究和探索,让学生经历参与、交流和协作的过程,从而顺利完成学习目标,实现数学课堂的多维互动,彰显参与式教学模式的实践价值.

三、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策略

(一)创设趣味化数学情境,点燃学生参与热情

古语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对于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而言,落实激趣工作是排在第一位的,因为兴趣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动因.数学科目的基本特征是抽象性较强,而小学生的认知经验有限,面对数学学习容易产生抵触、畏难的情绪,故教师只有打消学生这些不良情绪,才能唤醒学生参与学习的期待.情境创设法能够化抽象为直观,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是为数学课堂注入活力的常用手段.教师应该根据数学课程内容,结合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开发互联网和生活化资源,创设趣味化数学情境,以具象、灵动的方式呈现数学知识,从而活化课堂氛围,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

例如,教学“找规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通过物品的有序排列初步认识简单的排列规律.在创设情境时,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出示一组五角星图片,共有四颗星,按照一颗红星、一颗绿星的顺序排列.这时,学生的注意力被多媒体情境所吸引,教师即可抓住时机开展一个猜谜活动:“同学们,请大家根据屏幕上已有的五角星,猜一猜后面出现的五角星是什么颜色?”学生踊跃地回答:“后面也是一颗红星、一颗绿星.”教师:“大家这样猜的依据是什么?”学生:“因为前面的五角星就是有顺序、有规律的.”教师:“说得非常好!像五角星这样按照一定的顺序重复排列,我们就称之为‘有规律.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探索有规律的神奇世界吧!”通过趣味情境的带动,学生就能结合直观的素材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从而自然而然地参与数学课堂,做好深度学习的铺垫.

(二)设计启发式数学问题,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数学被称为“思维的体操”,由此可见思考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普遍存在不乐于动脑的情况,如果不加以改善,就会影响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俗话说“学起于思,思源于疑”,问题导学是实现参与式教学的主要途径.小学生的好奇心十分强烈,提问能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强学生思维的发散性和敏捷性.为此,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学生的思维特点和知识经验设计启发式的数学问题,给学生制造认知悬念、矛盾和冲突,使其产生破解疑问的动机,从而促进学生积极思考.

例如,在教学“表内乘法(一)”时,教师可出示儿童坐小火车的图画,同时提出启发式问题:“同学们,大家都坐过游乐场的小火车吧?请观察图画,并说一说:图上有几个车厢?每个车厢坐着几个小朋友?如何列式计算小火车上共有多少人?”学生观察并思考后回答:“有4个车厢,每个车厢有2个小朋友,2+2+2+2=8(人).”教师继续问:“如果有40个车厢呢?用加法算式来计算,你有什么感觉?”学生:“列式又长又麻烦,我们应该寻找更简便的算法.”教师:“说得对,像这样几个相同的数字相加,除了用加法计算之外,还可以用乘法计算,如4个2相加可写作2×4=8,读作二乘四等于八”.教师追问:“乘法算式里的2和4分别表示什么?”学生:“2表示一个车厢上的人数,4表示有4个车厢.”教师:“那么是不是所有加法算式都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改写时需要注意什么?”学生讨论后反馈:“不是,只有求几个相同数相加的和时才能用乘法算式,计算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以及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再在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这样通过一系列问题的启发,学生就自觉地参与了独立思考,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了乘法的含义,会读、会写乘法算式.

(三)布置操作类教学任务,引领学生参与实践

数学是一门具有实践性和实用性的学科.传统的数学教学流于“教师讲、学生听”的形式,在这种条件下,学生很难实现多感官并用,一方面,会降低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不利于凸显数学的实践性.操作是一项需要手脑并用的活动,能够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从数学学科的特点来说,开展操作训练能使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发现和探索数学知识.为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参与式教学模式时,教师应该设计操作类的数学任务,如图形拼组、绘图、测量、数学小实验等,给学生提供相应的工具和素材,明确任务的目的和要求,引领学生参与实践,从而让学生眼、耳、口、手、腦协调并用,达到积极参与课堂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角的初步认识”时,在学生初步了解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角之后,教师可以布置一项操作任务:“很多物品上都有角,下面老师会发给大家一些不同大小的圆形纸片,请同学们动动小手、动动脑筋,尝试把圆形纸片折成一个角,看看谁折得又快又好!”学生立即参与实践操作,用各种方法折纸片,几分钟后,纷纷表示完成了任务.教师:“同学们都有一双巧手,下面请拿着你折好的角与同桌的比一比,看看谁的角更大一些,并思考研究角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学生动手比角后展开热烈的研讨,并反馈结论:“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与两边的张开度有关,张得越大角就越大.”紧接着,教师设计一项画角任务:“刚才我们已经认识了角的特征,请大家拿出三角板或直尺,动手画一个自己喜欢的角.”学生画好角之后,教师总结画法:从一点起,用直尺向不同的方向画两条射线就构成了一个角.这样在操作任务的驱动下,学生能参与做角、画角等实践活动,从而得到了动手能力和空间观念的发展,突破了本课的教学难点.

(四)实施交流式数学评价,助推学生积极反思

参与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施必须贯穿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传统的评价机制大多是教师对学生的终结性评价,学生参与评价的机会很少,而教师的评价又比较笼统,点评不够细致,这样会制约学生自我反思能力的发展.为此,在运用参与式教学模式的过程中,教师必须高度关注评价环节,把以自身为主导的终结性评价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的交流式评价,可围绕具体的数学探究成果设置相关的评价指标,让学生开展合作互评,通过有效的交流和沟通共享数学探究的经验,了解他人的优势和自己的不足,从而各取所长,助推学生积极反思,不断地自我完善.

例如,在教学“三位数乘两位数”时,教师可出示一道生活化应用题:“张叔叔坐火车从甲地到乙地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驶145千米,甲地到乙地之间一共有多少千米?这道题应怎样列式和计算?请大家分组探讨.”各组探讨后展示结果:“145×12=1740(千米).”在评价环节,教师可让各小组互换演算本,了解彼此的计算过程,最终评出计算方法最简便的小组.经过交流,各组汇报评价结论:“运用竖式计算的小组方法更简便一些,先用12个位上的2乘以145,积的末位与12的个位对齐,再用12十位上的1去乘145,积的末位与12的十位对齐,再上下相加得到结果.”教师:“那么其他小组用的是什么算法呢?”有小组答:“我们把12拆成10和2,先用145乘以10,得1450,再用145乘以2,得290,把两次结果相加,最后也得1740.”教师总评:“两种计算方法都能得到正确的答案,但如果乘数再大一些、复杂一些,第二种方法就显得比较烦琐,希望大家以后要加强竖式计算的熟练度.”这样实施交流式评价,学生就能积极反思,明确自身计算方法的缺陷,并主动进行改进.

结 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参与式教学模式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升教学氛围的民主性,增强数学课堂的互动性.教师应该立足参与式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根据课程目标和实际学情创设趣味化数学情境,设计启发式数学问题,布置操作类数学任务,实施交流式数学评价,多角度点燃学生的参与热情,引领学生自主思考、实践和反思,从而顺利构建高效课堂,实现对参与式教学模式的科学应用.

【参考文献】

[1]何拴成.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3(17):118-120.

[2]田金花.参与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当代家庭教育,2023(15):171-173.

[3]任千云.新课程下小学数学参与式教学的方法分析[J].好家长,2023(21):85-87.

[4]尚九龙.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3(16):105-107.

[5]覃礼顺.小学数学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10):59-61.

猜你喜欢

运用策略小学数学
合作学习在初中足球教学中的运用策略
“合理情绪疗法”在引导学生交往行为中的运用
漫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激励学生的重要意义
运用法治思维做好秘书工作
游戏教学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运用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