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2023-03-21周婕
摘 要:地域文化资源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是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重要助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既是传承地域文化的途径,也是学生建立文化自信的途徑。因此,在立德树人背景下,教师在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应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灵活利用地域文化资源,发挥地域文化资源的作用,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育人价值。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域文化资源;开发策略;利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7-1737(2023)36-0067-03
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地域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体验现实生活的过程中,大部分小学生早已借助多样的方式接触了多种多样的地域文化资源,建构了一定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小学生要传承、弘扬包含地域文化在内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勇担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但是,现阶段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情况不尽如人意。地域文化资源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育人的助力[1]。教师应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有效开展。
一、加强教师开发、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意识与能力
(一)加强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
教师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直接决定了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质量和利用效果。教师增强地域文化资源开发意识的方式有二。第一,学校领导及相关行政部门邀请专家进校园,组织开发地域文化资源讲座。教师要踊跃参与讲座,在与专家互动的过程中了解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观念、价值、途径等,进一步增强自身意识,为开发地域文化资源做好准备。第二,教师需要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紧跟课程改革发展步伐,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等渠道,学习与地域文化资源相关的内容,了解其内涵、价值、开发方式、利用途径等,
进一步丰富自身认知,提升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意识。
(二)加强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能力
现阶段,部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的地域文化资源利用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效果。针对此情况,教师要采用适当的方式,增强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能力。例如,学校需要着力建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队伍,定期组织关于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培训活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要踊跃参与培训活动,获取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原则、方法、路径等,汲取经验,积极开展集体备课、赛课、评课等活动。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将自身经验转化为实际行动,进一步归纳总结切实可行的原则、方法、路径等,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经验,提升地域文化资源的利用能力。
二、建立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指明了教育评价的激励、促进作用,倡导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打破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建立有发展性的教育评价体系[2]。在此指导下,教师要建立适当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发挥
其激励、促进作用,推动地域文化资源的高效开发与利用。
(一)评价主体多元化
《总体方案》提倡教学评价主体应当具有多元性。具体来说,教师、学生、学校既是开发、利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地域资源的参与者,又是受益者。教师、学生、学校应把握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权利,依据课程内容、课程目标、课程实施情况等,采用适当的方式评价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是否合理,指出存在的问题,共同探寻解决对策,对症下药,提高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质量。需要注意的是,教
师、学生很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导致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效果及评价结果的利用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客观性。针对此情况,教师可以邀请家长、社会人员体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尽可能做到客观、公正。
(二)评价方式多样化
教师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应当使用多样的评价方式,如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学生成长档案记录袋等。在进行终结性评价时,教师可以使用测试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在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情况下,教师、学生、学校乃至家长、社会成员能够使用多样的方式了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明确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情况,由此进行精准评价。这样一来,教师可以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了解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有针对性地探究原因,进一步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经验,使学生获得全面发展机会。
(三)评价结果综合化
受认知差异的影响,不同评价主体的评价出发点、评价视角不同,由此得到的评价结果也不同。在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进行评价时,教师不能只进行结果性评价,还要进行过程性评价。在进行过程性评价时,教师要尽可能综合各方的评价结果,全
面、客观地了解学生的活动表现,确定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情况,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继而践行良好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行为,切实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助推学生在体验各种活动的过程中学习地域文化,传承地域文化。
(四)评价指标科学化
《总体方案》重视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这意味着,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评价标准要有科学性。一般来说,学生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评价占总评价比重的60%~80%;教师和学校对地域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评价占总评价比重的20%~40%。
基于此,教师可以针对学生、教师和学校建立相应的评价指标,见表1、表2。
三、开发、建设地域文化资源库
从本质上说,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种生活教育,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校园,走进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由此习得丰富的生活经验,更好地体验现实生活[3]。教师要走进现实生活中,挖掘与之相关的地域文化资源,建构地域文化资源库,继而依据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要,灵活选取、利用地域文化资源,
推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顺利开展。
具体而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教师开发、建设的地域文化资源宝库如下(见表3):
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开发地域文化资源的能力有限,很容易导致地域文化资源库中的内容不够完整。为此,教师要与学校、学生、家长乃至社会人员通力合作,依据具体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挖掘相关的地域文化资源,将其纳入地域文化资源库中,进一步丰富地域文化资源种类和内容,为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奠定坚实的基础。
四、丰富利用地域文化资源的方式
(一)应用情境教学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利用多样的手段、方式建构出具有积极情感色彩的场景,让学生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获得心理机能发展的教学方法。地域文化资源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助力[4]。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根据课程内容,从地域文化资源库中选取相关地域文化资源,应用情境教学法,引导学生融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并指导他们积极尝试探索、发现与创造。
例如,在组织“跟着家人去菜市场”活动中,教师要打破教材內容的限制,创设“跟着家人走进美食街”活动。在活动之前,教师可以从地域文化资源库中提取各种美食,录制微课。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可以在电子白板上播放微课,将学生带入真实的场景。面对熟悉的场景,学生会迁移生活认知,认识不同的美食。基于此,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鼓励他们搜集指定美食的历史来源、文化意蕴、制作方法等。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学生会与小组成员一起阅读、分析、交流,从不同角度认知美食,拓宽文化视野。之后,教师搭建舞台,鼓励各组轮流介绍美食。然后,教师选定一种美食,和学生一起制作、品尝。
(二)应用体验式教学法实施综合实践活动
体验式教学法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联系具体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亲身体验活动,建构认知,发展能力的教学方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让学生在亲身实践的过程中建立直接的感悟,灵活运用知识、思想方法等,做到学用结合[5]。
例如,在组织“走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活动时,
教师可以将学生带入和桥苏南太滆抗日根据地纪念馆。学生在纪念馆工作人员的引导下走进不同的场馆,了解动人的红色故事,认识英雄人物,感受他们身上美好的精神品质。在学生建立一定的认知后,教师可以与工作人员合作,鼓励学生化身为讲解员,为他人讲述红色故事,成为地域文化的宣传者。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要在增强意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建构地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评价体系,开发、建设地域文化资源库,应用情境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等方式方法,推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杨雪琴.基于地域文化的综合实践课程探析:以“固始根亲文化”主题实践活动为例[J].河南教育(基教版),2022(10):35-37.
车甜甜.地域文化背景下依托信息技术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J].中小学电教(教学),2022(2):13-15.
张彦隆.挖掘地域文化资源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J].智力,2021(6):19-20.
黄波雁.基于STSE的地域文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设计研究:以西关大屋为例[D].广州:广州大学,2020.
陈琼瑜.地域文化在综合实践活动中落地生根[J].课程教育研究,2020(9):32.
作者简介:周婕(1981.5-),女,江苏宜兴人,就职于江苏省宜兴市教师发展中心,高级教师,本科学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