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三大挑战
2023-03-21梁飞
梁飞
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在支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保障民生、科技创新等方面发挥了“顶梁柱”作用,作出了历史性贡献。当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融合化为特征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经济社会加速数字化转型。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加速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和应有之义。
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地位重要、作用关键、不可替代。进入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如何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发挥引领作用、实现高质量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顺应数字经济发展大势的必然要求
“十四五”时期,数字化转型成为大势所趋。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每一次重大的科学技术革命,都会引起生产力、生产关系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蓬勃发展,加速与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融合渗透,拓展了数字经济发展空间,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全面加速。数字经济已经成为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数字化转型成为第四次工业革命的重要特征。进入数字经济时代,数字化转型已不是企业的“选择题”,而是关乎企业生存和长远发展的“必修课”。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必须主动把握和引领新一代信息技术变革趋势,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抢占竞争制高点。
(二)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贯彻落实“数字中国”战略部署的重要体现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加快数字化发展 建设数字中国”单列成篇,提出“以数字化转型整体驱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治理方式变革”,为新时期数字化转型指明了方向。为鼓励国有企业充分发挥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进一步推动我国数字经济蓬勃发展,2020年8月,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方向、重点和举措,开启了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新篇章,积极引导国有企业在数字经济时代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改造提升传统动能、培育发展新动能。这些都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指明了努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是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数字化转型成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从理念到制度的系统性革新。在数字经济时代,大批国有企业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赋能,主动将“数字化”“智能化”融入企业生产、管理、销售等各方面、各环节,实现内部生产、客户需求和经营管理的有机融合,进一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和市场敏感度。作为引领带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国有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推进新技术创新、新产品培育、新模式扩散和新业态发展,发挥国有企业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的引领作用,深度融入全球供给体系,促进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
(四)国有企业是数字化转型的主力军
国有企业是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中坚力量。数字经济时代,国有企业作为推动我国科技高水平自立自强的“国家队”和“主力军”,通过运用人工智能、5G、工业互联网、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数字化运营和业务流程优化,正在加速数字化和智能化转型。比如,国家电网在很多地区的线路巡检早已实现无人机操作,甚至部分地区还可以做到机器人检修。与民营企业等其他市场主体相比,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意愿较强且资金相对充足,在资源方面具有相对优势,推进数字化转型的基础条件也相对完善。因此,国有企业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率先实施数字化转型,为其他企业提供转型经验,发挥重要标杆作用,这也是国有企业应当承担的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新征程上,国有企业必须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以数字化转型为契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更好发挥国民经济“顶梁柱”和“压舱石”作用。
二、面临的挑战
总体上看,当前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最大挑战来自企业管理者缺乏对数字化转型的深刻理解。一些企业内部存在较大认识分歧,无法找到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的切入点,组织内部协同困难且难以打破原有部门边界和利益壁垒,这些问题是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数字化转型战略定位和目标不清晰
目前,国有企业主要聚焦在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提质降本增效,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不清晰的问题仍然存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认识不到位。数字化转型必须是“一把手工程”,但部分国有企业管理者对数字化理解不深刻、认识不到位,思想受传统管理理念束缚,对数字化转型有畏难情绪,或多或少存在“不敢转、不愿转、不会转”的问题。比如,一些企业内部存在较大认识分歧,无法找到数字技术与业务场景融合的切入点,组织内部协同困难且难以打破原有部门边界和利益壁垒,成为阻碍企业数字化转型的主要因素。二是战略地位不高。大多数国有企业虽然能充分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性,但部分企业仍未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没有将数字化转型提升到顶层设计的战略高度,缺少关键的制度设计和考核激励机制。三是前瞻布局不够。调研发现,部分国有企业仍然是“被动”转型而不是主动谋划,缺乏对数字化转型路径的系统性思考。
(二)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充分发挥
数据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要素,是数字经济时代的“石油”,但目前数字化转型中数据要素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一是数据采集不全面。点亮智库数据显示,只有不到20%的国有企业能够实现数据的在线自动采集和上传。二是数据共享不足,存在流动性差、数据孤岛等问题。目前,仅有较少的国有企业实现了供应商、客户等重要数据的企业级标准化,建立了企业级的数据交换平台,实现数据的在线交换和集成共享。三是数据开发利用不充分。由于国有企业数据的敏感性和特殊性,数据权属不清晰,数据共享和开发难度较大,相当一部分数据价值未能充分利用。
(三)数字化思维和能力存在短板
目前,数字化人才缺乏是各行各业面临的共同问题。人瑞人才联合德勤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发布的《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显示,当前我国数字化人才总体缺口在2500万至3000万左右,且缺口仍在持续扩大。企业数字化转型对国有企业管理者及员工的数字化思维、数字素养提出新挑战新要求,对标企业高质量发展需要,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面临数字人才紧缺、能力不足、结构失衡的严峻挑战,难以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要求。具体而言:一是人才储备不足。总体上看,国有企业从事数字化工作的员工人数无法满足当前数字化业务发展需求。二是胜任能力不足。企业数字化转型亟需一批懂技术、懂业务、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目前高校毕业生在数字思维、数字化能力方面难以与当前产业发展的需求相匹配。三是人才结构失衡,高端人才不足。以智能制造为例,《产业数字人才研究与发展报告(2023)》数据显示,未来三年智能制造人才供需比预计将从1∶2.2扩大至1∶2.6,到2025年,行业数字人才缺口将达550万人,远远无法满足行业数字化转型需求。四是企业数字人才培养体系不健全。调研发现,多数国有企业尚未建立数字人才培养和评价体系,员工数字素养、数字化能力和企业数字化战略目标极不匹配。
三、对策建议
数字经济时代,作为中国式现代化和数字中国建设的主力军,国有企业必须树立数字化思维,率先成为数字化转型的先锋队,打造数字经济时代的可持续竞争优势。
(一)坚持系统性思维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把“坚持系统观念”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强调,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一把手工程,更是涉及全员、全要素的创新活动,要充分激发基层创新活力,营造勇于、乐于、善于数字化转型的氛围,强化上下一盘棋。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是“另起炉灶”,不是推翻重来,而是要通过综合集成提升已有成果,实现整体功能的迭代升级。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规划设计、应用整合、数据共享、迭代升级、安全保障等诸多新问题,需要将数字化转型作为“一把手工程”,运用系统思维一体化部署和一体化推进。
(二)树立数字化思维
一是树立互联网思维。构建互联网思维,不仅要学懂弄通互联网时代的经营模式和商业模式,更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开展工作,利用互联网扁平化、交互式、快捷性优势,推进企业精准化治理。二是树立大数据思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更新速度加快,技术应用成本逐渐降低,这为海量数据价值的挖掘提供了技术支撑,使得大数据集成、分析和应用成为现实。树立大数据思维,就要善于在工作中做到用数据说话、用数据决策、用数据赋能。
(三)以数字化人才培养提升员工数字素养
一方面,国有企业可以采用内部培养和外部招聘相结合的方式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对内,探索设立首席数字官(CDO),统筹数字化平台运营以及数字化人才队伍的管理;通过制定数字化人才激励制度、建立数字化学习平台等方式,提高员工数字素养。对外,面向全球招聘企业所需要的数字化人才。另一方面,深化产教融合,加强数字人才培养。在高校开设一些适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需求的课程,培养符合产业发展需要的数字人才。加强与相关企业、行业协会合作,打造产教融合实训基地,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机会,培养符合市场需要的复合型数字人才。
(四)充分释放数据要素价值
一是加强企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传统网络设施和信息化水平已经无法适应数字经济时代企业业务发展需要,必须加快推进云计算、区块链、5G、工业互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应用和融合渗透,加快企业上云、上平台,构建安全性能高、运行效率高、覆盖范围广的数字基础设施体系,为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提供稳固支撑。二是加强国资数据共享和安全管理。加强国资数据共享利用能力建设,着力提升国有企业数字化水平。平衡好数据安全与数据应用,持续深化数据安全管理,推动企业云安全能力建设,保障数据资产安全,着力提升国资央企网络安全水平。三是提升企业数据管理能力。进一步推动DCMM(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评估模型)评估贯标,扩大数据管理体系的覆盖面和应用水平,帮助企业建立与数字化转型相匹配的数据管理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