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性营造与抗逆力赋能:社区自组织提升社区韧性的路径研究*
——基于B 市H 社区的案例

2023-03-21尹栾玉苏博文

江淮论坛 2023年6期
关键词:韧性居民社区

尹栾玉 苏博文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院,北京 100080)

改革开放激活了中国社会活力,不仅带来了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的快速提升,也带来了多方面、多领域的社会变革与结构转型。 社会变动往往意味着风险的滋生,各种不确定性与危机冲突爆发可能性的不断加大,使得社会韧性需进一步提升。

社区作为社会治理的基本单元,其韧性水平对于社会整体韧性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研究对韧性的含义认知与标准制定仍不统一,韧性经常用来表示系统受外界影响时能够消解影响、维持稳定。 这一概念最初来自工程与机械相关研究,后被引入生态系统研究,霍林认为,当系统明显受到外部影响且不断面临不可预期的情况时,能够避免系统危机并维持系统主要结构和功能运转的能力[1]即是系统的韧性。20 世纪90 年代, 韧性相关研究逐步转向社会领域, 并在世纪之交开始逐步运用到社区研究。社区韧性通常是指社区成员参与开发社区资源,以便在以不确定性和不可预测性为特征的环境中稳定发展的能力。[2]一般包含五个因素:领导力、准备、集体效能、信任及依恋[3],五种因素在不同地区的权重水平有所差异, 但均对于社区韧性有着重要影响。 社区韧性多以偶发性的状态表现在社区应对风险与危机的过程中[4],而社区遭遇的管理不善、环境污染、邻里纠纷、治安问题、违章搭建、业主维权等,需要具有韧性的制度及其制度过程[5],以应付超出社区修复能力的情形。

社区自组织与社区韧性密切相关, 一般认为,社区自组织是社区韧性的内容之一[6-7],或认为自组织是提升社区韧性的有效方式之一[8-11]。只是目前对于社区自组织与社区之间直接关联的作用机制,还缺乏合乎逻辑的剖析。 同时,在实践中, 只有明确了二者之间的逻辑关联与作用机制, 才能让自组织提升社区韧性的实践路径更加清晰,进而有意识地、有方向性地引导社区自组织的成立与管理工作, 让社区自组织对社区韧性的作用进一步落实,发挥其实现稳定社会基本单元的重要功能, 为社会稳定与和谐发展作出贡献。

一、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对于社区韧性的研究内容大体包含三个方向:第一,关注社区面对外部危机时减轻冲击及吸收冲击的能力,社区需要稳定自身结构并维持自身功能[12];第二,关注社区经历外部冲击后能够得以恢复正常运转状态的能力[13];第三,关注社区经历外部冲击后能够增强未来应对危机事件的能力[14]。 韧性是社区面对外部风险及危机时所表现出来的回应能力[15],其与社区发展的持续性密切相关,是维持社区稳定存续的重要条件,是减少灾害损失的重要机制[16]。 伯克斯(Berkes)的研究进一步证明了这一观点,认为社区韧性具有两种来源:社会生态系统的发展和心理健康, 前者关涉社区的适应性与恢复能力,后者关注社区应识别并发展社区优势。 需要关注社区的自组织、 关注社区的社交网络等,以此提升社区未来应对风险与危机的能力,提升社区韧性水平。[17]此外,社会资本也与社区韧性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诺里斯(Norris)的研究提出社区韧性是将适应能力与外部危机联系起来的过程,这种韧性主要来源于四个方面:经济发展、社会资本、信息和通信以及社区能力[18],这四个方面为社区应对风险与危机提供了可靠保障。

国内学者对于社区韧性的研究主题较为集中。 从能力、过程和目标三个方面看,社区韧性是一系列能力合集, 也是社区的一种发展过程,更是社区的发展目标[19],其包含多种能力且共同指向建设韧性社区这一特性。 就能力而言, 韧性社区是以社区共同行动为基础, 链接内外资源、 有效抵御灾害与风险, 并从有害影响中恢复,保持可持续发展的能动社区[20],指向这些标准的能力建设即是社区韧性这一特性的构建过程。 更为细化的研究中, 蓝煜昕等在对组织韧性和城市韧性总结的基础上, 提出韧性社区主要包含三种能力:面对灾害时维持社区稳定的稳定能力、 社区应对变化的恢复能力、适应新环境的适应能力。[21]吴晓林等认为韧性社区主要包含三个较为明确的内容:社区基础设施抵抗外部压力的抗逆力,社区在受到外部影响后保持社区关键功能和社区结构稳定的恢复力, 社区成员能够参与社区事务、影响社区决策、稳定社区秩序、推动社区更新的自治力。[22]社区韧性的内容与范畴包括社区应对外部风险及危机以维持社区稳定的能力、社区在受到外部影响后恢复正常运转及正常结构的能力、 社区在危机中获得相应知识并有助于未来社区应对危机及风险的发展能力。 稳定能力、 恢复能力及发展能力作为社区韧性的主要内容在国内外学者的研究中达成了基本共识[6],并在长时间的学术探讨与实践检验中得到了充分验证。 其中稳定能力对应社区的结构要素,指社区在危机状态下维持社区稳定的能力, 包括社区基础设施、社区组织、应急储备等方面;恢复能力对应社区的资源要素, 指社区在危机状态下动员资源以使社区恢复常态的能力, 包括社区内部与外部的资源动员能力及社会政策支持等方面内容;动员能力对应社区的文化要素,指动员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 参与社区公共决策、维护社区公共秩序的能力,涉及社区的公共性水平。

学界关于社区韧性的评估有着不同看法。唐彦东等认为评估社区韧性具有定性、 定量、定性定量相结合三种方法, 并认为社区韧性评估具有三种维度, 分别基于系统构成、 社区资源与能力及外部影响。[23]吴晓林等认为“韧性不是社区自我营造的结果, 而是多元主体将社区能力转化为社区行动的过程”, 因此社区韧性的评估需要与社会治理等外部内容密切相连,分为灾前评估与灾后评估两个部分[22],这些不同观点反映了社区韧性建设的复杂性与整体性。 评估因素是社区韧性内容的进一步具体化, 通过社区韧性评估框架的构建, 可以使社区韧性的抽象内容更加能够与实践接轨, 实现对于社区韧性的现实性评估判断。

二、研究设计

社区自组织是实现社区多元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既有研究认为社区自组织可以理解为是社区场域中“自下而上”的一种准组织形态[24],这种准组织基于一定的集体利益并指向居民自我管理与自我服务, 且作为动力来自社区内部的组织过程[25]。 其自发性对于社区有着重要的增强公共性的作用[26],同时有助于促进社区成员间的认同与合作,增进彼此的承诺、信任,从而有助于社区社会资本的积累[27]。社区自组织在整合社区资源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自我整合社区资源所实现的有组织的合作实践更加遵循社区共享利益的核心逻辑。[28]由此而言,社区自组织所能发挥的功能包含两种:积累社会资本、提升服务能力。积累社会资本指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增加社区社会资本的功能,能够改善社区成员间的社会网络关系, 提升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并鼓励公共行为,创造公共话语空间。 提升服务能力指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增强社区自我服务能力的功能, 能够满足社区居民的多样复杂的服务需求, 强化基层治理中社区服务的供给水平, 对基层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分析框架

社区具有良好的韧性意味着在危机状态下能够开展社区行动以维护社区秩序与稳定。而开展社区行动则需要人的参与,那么当社区居民意识到社区处于危机状态时,他们是否都会选择行动以恢复社区正常运转呢?其在既定物质客观条件下,取决于两方面因素:行动意愿与行动能力。二者具有前后关系, 首先需要具有行动意愿,以促使行动步入准备流程; 其后需要具有行动能力,以支持行动顺利开展。

对于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功能而言,其对于社区行动的形成有着重要作用。 在行动意愿方面,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社区公共性水平, 让社区居民更愿意参与社区行动,更愿意互惠互利,通过营造公共性环境,使居民行动意愿得到提升;在行动能力方面,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作用能够有效提升抗逆力水平,让居民在社区行动中拥有更强的组织能力,拥有更多可运用资源,通过增强社区抗逆力,使居民行动能力得到提升。

因此,在社区韧性的建设中,社区自组织能够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其路径主要有二:其一,通过营造社区公共性,增进居民行动意愿;其二,通过提升社区抗逆力,增进居民行动能力。 二者顺承上下,在保障社区韧性的稳定能力发挥的基础上, 主要提升社区韧性的恢复能力与动员能力,增进危机状态中社区居民开展社区行动的主观意愿、提升危机状态中社区居民开展社区行动的基础能力,以进一步维护社区秩序,促进韧性社区的建成。

(二)案例选择

本文以B 市H 回迁社区为例。 2015 年回迁后,H 社区开始着重打造“有人情味儿”的社区,围绕“家”文化打造一系列社区服务,例如设立老年驿站,开展科普、国学经典学习、志愿服务等。在回迁后, 社区居民也更加关注社区公共事务,更加爱管 “闲事儿”, 以前茶余饭后的 “家长里短” 逐步退隐而变为了更加关注集体事务的内容。 H 社区的社区自组织也得到了较好发展,除拥有600 余名志愿者队伍外,H 社区现有12 个兴趣活动类社区自组织,涉及书法、书画、柔力球等,且每个自组织都有来自老年大学或社区居民的专业老师进行授课,H 社区的社区室内活动场地长期对自组织开放, 自组织之间与居委会协商,划分了不同的时间段以满足活动需要。 新冠疫情期间,H 社区中的自组织积极参与防疫志愿工作,积极奉献力量,帮助H 社区完成了诸多工作。H 社区的自组织在社区危机状态中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功能,强化了H 社区的社区韧性,因此以其作为案例,进行探讨分析。

三、公共性营造:社区自组织何以提升居民行动意愿

公共性的营造能扩大社区在应对风险与危机状态时的行动范围, 丰富社区抵御危机的路径。 对于公共性营造的分析, 需要依托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积累社会资本的作用, 明确社区自组织如何通过公共性营造提升居民行动意愿,提升社区韧性。

(一)强化居民合作动力: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对居民行动意愿的影响

社区自组织能够提升社区的自我服务能力,强化居民合作动力,增进社区动员。 社区居民合作动力的不足有三方面原因:一是,合作行动内容公共性不足, 与社区居民生活关联度不大,降低居民行动意愿;二是,搭便车效应使得部分居民缺少参与集体行动的意愿;三是,社区居民间信任水平较低,导致合作意愿较差。 行动意愿的不足使得社区难以实现应急动员,降低了社区韧性水平。 为此,可以通过社区自组织在如下几个方面进行提升。

首先,社区自组织是居民为自我服务而自发成立的社区正式或非正式组织,其关注内容与社区居民的生活实践密切关联。自组织的行动内容贴近社区居民生活,所形成的集体行动具备较强的公共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社区居民的行动动力,促使社区居民愿意参与集体行动,愿意为社区共同利益而付出努力。

居民C1:(疫情防控期间) 我都会组织(柔力球队成员)捐物,从超市买水、方便面,因为有长期值夜班的,他们需要喝水,需要吃东西。 (BJHYC202304-01-03)

自组织对于日常生活的贴近提升了其组织集体行动的居民参与意愿,社区居民更愿意参与贴近他们切实需求的集体行动,并为之而付出一定努力。

其次,社区自组织与居民自我服务的理念密不可分,在社区共同目标的确定中,自组织能够扩大参与集体行动的社区居民范围,增强了个体居民参与集体行动的意愿,同时自组织成员间的情感联系也较为密切,促使居民更加愿意参与集体行动。

居民C2:(疫情防控期间招志愿者)我们从来不想有什么回报, 之前还有居民问我“社区给多少钱啊”,(他们)还以为我们赚钱呢。 (刚开始时)志愿者的衣服都不敢穿,怕看见说闲话。 现在就大大方方地来去自如。 (BJHYC202302-02-02)

再次, 社区自组织鼓励居民间互助互惠,同时自组织所带来的基于日常生活的交往互动与信息交换能够提升居民间的信任水平,增进社区责任感与协同合作意识,这种社区公共性的提升对于社区韧性具有重要作用。

居民C2:我以前从来不管闲事,我儿子都说我别多管闲事还得罪人。我说你不管,他不管,别人都不管,能行吗? ……有些事儿不管不行啊。 (BJHYC202302-02-03)

自组织成员因其是社区成员,在日常生活中更能够发现社区潜在问题, 增进社区责任感,推动集体行动的形成,这对于提升社区公共性具有重要作用,需要营造人人有责、人人负责的社区氛围,以便在社区应对危机状态时,居民能够积极参与应急行动。

(二)构建动员路径:社会资本的积累对居民行动意愿的影响

社区自组织能够积累社会资本,对于居民行动意愿而言,积累的社区社会资本能够构建动员路径,提升居民行动意愿。 社区动员需要有效的动员方法与可靠的动员保障,自组织能够为社区动员提供一定的路径,并受益于自组织成员的积极性,具备一定的动员保障,能够在社区应对危机状态时提供应有的助益。

首先, 社区自组织能够提升居民参与社区公共事务的积极性, 社区动员优先考虑自组织成员作为动员对象, 能够增进动员效率, 快速对社区危机情况作出反应, 及时在社区内部获得资源支持。

社区工作人员:(我们) 发现居民H2 参加了一个志愿服务队,就邀请他参与咱们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他还帮我们编程制作了(信息)细化的出入证。 (BJHYC202302-01-02)

其次, 自组织成员在社区应急过程中能够快速作出反应, 并将自身所拥有的资源应用于社区应急, 提升了社区的应急效率与应急水平。 自组织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决策提供了多种可依赖路径,例如建议征集、会议讨论、专项会议等方式, 这些方式为社区公共性措施的落地、 为社区居民参与公共决策的实现,提供可行路径。

居民C2:(针对居民堆放垃圾的问题)我跟书记说:“这是咱H 社区脸面的问题,必须得改变。 ”书记特地开了会,规范这些问题。 (BJHYC202302-02-01)

专项会议往往针对特定的社区需求, 自组织提升了该需求的重要性, 使得专项会议得以顺利召开,最终收集意见建议,解决问题。

再次,自组织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秩序的维护提供了平台,自组织既可以倡导社区居民主动参与社区公共秩序的维护,也可以为其提供相应的培训与监督,减少公共秩序维护中出现冲突的可能性。 同时,自组织能够为社区提供公共调节服务,为社区居民提供处理纠纷和冲突的平台,为社区和谐做出贡献。

居民C1:(疫情防控期间)好多(居民)都主动地穿上防护服出来当志愿者,维持秩序,他们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着为社区做点儿事情。 (BJHYC202304-01-03)

志愿服务的自组织为社区居民参与社区公共秩序的维护提供了平台,构建了社区应急中可依赖的动员路径。 通过这一路径,既可以实现对志愿服务的有效监督,也可以增进公共秩序维护的稳定性,增进社区韧性。

(三)织密社区组织网络:社区网络的完善对居民行动意愿的影响

积累社区社会资本能够织密社区组织网络,增进居民行动意愿。社区自组织的形成是基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产生的居民集体行动,这种集体行动具备一定的组织性,社区成员在共同需求的基础上实现汇聚,并以特定的目的而开展行动,形成正式或非正式组织。

首先,社区自组织能够有效增强社区居民间的关联与互动,通过各种自组织活动,社区居民得以整合形成新的公共话语空间与公共治理空间。 前者对于增进社区居民公共意识具有重要推进作用,后者对于社区治理中居民的意见发表与决策参与具有重要的基础支撑作用。

其次,社区自组织为社区成员提供了提升领导力的平台,这种领导力的提升在应对危机时具有重要作用,其能够强化社区成员间的沟通能力与沟通技巧,进而提升社区整体的组织能力与组织效率。

居民C1:因为我们原来是村嘛,他们都愿意捡点垃圾废品弄点儿小钱。 (刚搬进楼时)楼门口堆了好多的垃圾,我向居委会反映了好多次, 然后就专门开会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社区)院子小,乱停车就会影响交通……有时候碰到乱停车的现象(就会向居委会反映)。 (BJHYC202304-01-02)

自组织的运行创造了公共话语空间与公共治理空间,既增进了社区居民的公共意识,也增强了社区居民发表意见、参与决策的能力。 同时在社区公共事务的治理中,社区成员的组织能力与领导力也得到了提升,能够为社区应急打好基础。社区自组织对于社区组织网络所发挥的织密作用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能够进社区凝聚力,增进社区组织能力与组织效率,提升居民行动意愿,对于社区韧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四、抗逆力赋能:社区自组织何以提升居民行动能力

社区居民行动能力是社区居民将行动意愿转换为实践的保障,良好的行动能力能够确保社区居民在有意愿开展社区行动时,有充足的能力实现目标。 社区自组织所拥有的“赋能社区抗逆力”的功能,能够提升居民行动能力,提升在面对危机状态时社区居民通过社区行动维护社区稳定与秩序的能力。

(一)整合居民人力资源:自我服务能力的提升对居民行动能力的影响

社区自组织的形成是基于社区居民的实际需求而形成的,在日常的生活实践中,居民处于公共的社区环境中,存在一定的共同需求,共同需求的汇聚为集体行动提供了目的性基础,促进了集体行动的产生。 进一步而言,这种源于居民且服务于居民的集体行动,本质上即是对社区治理结构的补足, 是完善社区服务体系的重要路径。 对于社区稳定能力而言,这种集体行动能够在储备人力资源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对于社区的人力资源整合工作而言,自组织既能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的挖掘,也能实现对于人力资源的储备。

人力资源挖掘方面,社区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力、知识、能力等因素,都能成为社区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但这些资源在实践中往往难以发掘,居民间关联不密切、信息的流通性差等因素都与之相关。 社区自组织提升社区自我服务能力,既加强了居民间关系,也增进了居民知识与能力及相关信息的流动性,促使社区居民所拥有的劳动力资源、专业知识与能力知识成为社区资源的组成部分,帮助社区在应急时提升恢复能力。

社区自组织能够在三个方面促进社区人力资源的挖掘。 首先,社区自组织鼓励社区居民的密切互动,有助于发现社区潜在的人力资源。 自组织产生于居民的自我服务需求,因而居民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关联,通过居民间关系的互动与信息的交换,能够发掘不同社区居民的专业知识与能力知识,进而在应对危机状态时,能够对相应的需求加以及时满足。

居民C1:(疫情防控期间) 比如说那个医院的护士, 正好住在我们社区……她主动地站出来帮着测核酸,做好多的事情。 好多的年轻人都(走出家门)帮社区(做事)。(BJHYC202304-01-03)

其次, 一些社区自组织具备一定的专业特性,更易发现社区居民所具有的专业潜力,并通过宣传培训等方法, 提升这些居民的专业能力。例如,通过工作坊、志愿者项目,提升参与者专业水平。

居民C2:比如说学习,这也是很大的转变。 原先是不愿意学习,回迁之后,精神上充实了,办这个班、那个班,我都想学学。 居民Y:现在都愿意学习了,比如合唱、柔力球等等。 (BJHYC202302-02-04)

再次, 某些社区自组织能够通过与其他组织的合作而获得更多的培训与学习机会, 例如,社区志愿者自组织在与其他志愿者组织的合作中能够学到相关行动经验,进一步提升社区人力资源水平。

居民Y:2006 年去HLG 学跳舞, 参与奥运会一些活动,就感觉每参加一次活动,思想都会有一次升华, 有集体荣誉感……(BJHYC202302-02-04)(谈及垃圾分类工作)2019 年去(上海)学习,然后(社区)开始实施撤桶并站, 一开始也不理解,(需要)有个转化过程。 (BJHYC202302-02-01)

居民通过与其他组织合作而获得了学习机会,能够提升专业能力水平,也提升了社区人力资源水平。 应对突发事件时,合作与学习能够帮助社区更好地提供抗逆能力, 提升居民行动能力,维护社区稳定,恢复社区常态。

人力资源储备方面, 社区自组织主要通过三种路径实现社区人力资源的储备。 首先,通过社区自组织, 社区居民因自身的需求得以整合, 在紧急情况时, 这些社区居民具备更强的响应能力, 且作为本社区居民, 更加熟知社区信息与资源, 能够在应急过程中更加灵活、迅速地采取行动。

居民Y:咱干点志愿服务,趁着能干就多干点,等到咱们老了,再年轻的干部肯定也得知道“这个阿姨之前做过志愿服务,她给咱们服务,咱们也得给她服务”……(修水龙头的需求)跟社区(内部的水工)说,三到五分钟就(上门)解决了,少浪费多少水。(BJHYC202302-02-03)

其次,社区自组织能够为社区提供志愿者力量,社区成员在参与社区自组织的过程中,其对于公共事务的参与意愿、对于公共事务的责任感得到提升。这些社区成员是社区成功抵抗非预期变动的重要依赖,他们可以在社区应急中提供分发物资、临时救助等多方面帮助。

居民C1:最开始因为垃圾分类指导员根本就干不过来, 我们去扔垃圾的时候看到他们在忙, 所以就主动地去帮……慢慢地就每天当志愿者。 就我本人来说, 我把这个社区当成自己的家……看到比如说这儿脏啊,或者是那儿有什么垃圾呀,我就会随手儿给它捡起来。 (BJHYC202304-01-01)

再次,社区自组织能够更有效整合社区各主体及其资源。 作为社区自组织, 其与社区居委会、 社区社会组织之间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这赋予了自组织以资源链接与信息传递的能力。

居民C1:(疫情防控期间)我们好多志愿者就想,“都封上了, 肯定要志愿者维护秩序, 我别的不会干……但是我会维持秩序呀”。 像我这样的好几个人, 都主动地 (参加)。 也没有别的想法,就是想着说为社区做点儿事情。 (BJHYC202304-01-03)

自组织整合了社区居民的人力资源, 并将资源需求等信息进行有效传递, 帮助社区在应急状态中及时有效地发动社区居民参与应急, 帮助社区尽快恢复常态。在应对危机的社区行动中,社区自组织更为熟悉社区环境, 依托自组织更能挖掘潜在社区资源,更能发现社区行动精英,为社区应急行动提供助力,有效提升居民行动能力。

(二)提升资源可用性:社会资本的积累对居民行动能力的影响

社区资源的丰富性不等同于资源的可用性,这里的资源可用性指社区内既有资源与可支配资源的可用程度。 在社区实践中,即使资源能够得到一定程度的挖掘,这些已挖掘资源也并非具有可用性,因而,需要通过社区自组织加强居民凝聚与社区责任感, 增进居民对于自身知识与能力的共享意愿,实现资源可用性的提升,提升居民行动能力。

对于社区资源可用性的提升,社区自组织能发挥两方面作用。

一是,社区自组织倡导居民合作,通过对社区成员间协同合作的鼓励,提升居民人力资源的集体可用水平,使居民间更加愿意互助互惠。

(谈及社区居民对社区志愿服务的参与情况)居民H1:我们家闺女、姑爷都参与无偿献血。 我姑爷是医生,疫情的时候也参与核酸检测。 疫情的时候年轻人居家办公也会来帮忙。

居民C2:大多是周末来参与。 疫情时候党员、青年、医生,都特别积极。 在这租房子的小年轻也都参加,主要是我们这些居民带动的。 (BJHYC202302-02-04)

居民合作是社区抗逆力提升的重要基础,自组织对于居民合作具有重要的倡导能力,能够帮助社区成员间形成合作,进而提升社区内部资源的可用性。

二是,社区自组织能够帮助社区居民识别需求,对于居民生活实践中所存在需求,社区自组织往往可以通过倡导、 提议等方式向基层政府或其他组织进行反馈, 争取相关的资源或政策的支持,提升外部资源的可用性。

(问及社区志愿服务组织是否为居民自发)社区工作人员:很多是自发成立,比如舞蹈队。 一个阿姨和姐妹一起成立,我们帮忙请了老师, 之后这个阿姨考了指导员证。 书法社是我们帮助成立的,请了老师。(BJHYC202302-01-05)

社区自组织的成立帮助社区居民争取到了相关资源的支持, 使社区自组织的专业能力得以提升,进而提升了对社区居民的服务能力,最终推动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的形成。[29]社区在危机状态恢复常态的过程中,既需要相关的资源用以支撑,也需要资源具有可用性,以提升应急效率,提升了居民行动能力,增进社区韧性水平。

社区自组织所发挥的“积累社会资本”“提升服务能力”两个重要功能,对于提升社区韧性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在公共性营造这一路径内,社区自组织在 “强化居民合作动力”“构建动员路径”“织密社区组织网络”三方面提升了居民行动意愿, 对社区韧性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在抗逆力赋能这一路径内,社区自组织通过“整合居民人力资源”“提升资源可用性”两方面提升了居民行动能力。二者主要通过作用于恢复能力和动员能力, 进而对社区韧性的建设产生积极意义。 通过案例分析,所设分析框架与社会实践具有一定的匹配度,也对社区自组织何以提升社区韧性水平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

对于社会发展实践而言, 提升社区韧性、强化基层抵抗风险与危机的能力,是稳固社会发展基础、实现基层治理能力现代化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 因此,在政策层面上需要有意识地引导社区自组织挖掘社区资源,增强社区自组织对社区精英的关联能力与动员能力,为社区应急行动打好基础。同时,也要增强居民合作意识,构建科学合作机制,强化社区行动者的权益保护,使居民愿合作、能合作、敢合作,增进社区团结与社区凝聚力,实现社区韧性的有效提升。

猜你喜欢

韧性居民社区
强化粮食供应链韧性
石器时代的居民
社区大作战
石器时代的居民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房地产市场韧性犹存
韧性,让成长更美好
笑中带泪的韧性成长
你睡得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