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户外运动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研究

2023-03-21温一帆

体育科技 2023年6期

温一帆

(惠州学院体育学院,广东 惠州 516007)

户外运动是以山地、峡谷、自然水域、丛林、荒漠、海岛、洞穴等自然环境为运动场地的带有探险性质或体验探险的体育运动项目群。按户外环境分类,户外运动可分为山地运动、峡谷运动、海岛运动、荒漠运动、人工建筑物运动[1]。登山、徒步、露营、穿越、攀岩、探洞等户外运动受到了我国体验者的青睐。2012 年至2018 年,我国户外运动已经拥有1.3 亿爱好者,迎来了爆发式增长。2018 年,我国户外运动产业规模达到537 亿元。据《中国徒步旅游发展报告(2019)》统计,2019 年,徒步连续第四年成为人们最常参加和最喜欢的户外运动项目。新冠疫情让人们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越来越多的人走向户外,探索与拥抱自然。

随着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户外运动事故的报道屡见不鲜,据中国登山协会山难记录,2017-2020年山难数目(起)100 起,死亡人数(人)135 人,失联人数(人)7 人,2020 年失温、迷路、滑坠、猝死这些常见山难持续发生;坠崖又重新占据“户外杀手榜”第一名;新增户外落石、瀑降、翼装飞行导致死亡的案例。这些数据表明:极高风险因素存在于户外运动之中,从事户外运动,不仅需要具备风险意识,在大自然面前,要心存敬畏,正视户外安全的重要性,而且,要具备识别风险的技能与应对风险的策略。

如何识别风险?如何应对风险?

本文梳理中国知网等数据库关于户外运动风险识别与应对策略等方面的相关文献,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研究户外运动风险的真实案例,为本研究提供实例支撑;访谈户外运动专家,梳理户外运动存在的主要风险类型,进行实例分析探讨,为识别户外运动风险与应对策略构建提供可资参考的整体思路。

1 户外运动风险识别的案例分析

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故发生之前,人们运用各种方法系统的、连续的认识所面临的各种风险以及分析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感知风险和分析风险两个环节。感知风险:即了解客观存在的各种风险,是风险识别的基础;分析风险:即分析引起风险事故的各种因素,它是风险识别的关键。通过实例感知风险,进一步分析并找到导致风险发生的因素,从而,为识别风险、拟定风险应对方案、进行风险管理决策服务。

1.1 风险识别案例分析

本文查阅网络选取四个典型案例进行户外运动主客观因素风险识别分析比较,其他典型案例不再一一举例分析。

案例风险识别分析的方法是:从事故描述——线路分析——主客观因素风险分析——具体风险类型分析等四个层面进行分析。

案例1事故发生描述驴友闯“禁区” 英德峡谷露营遇洪水4 死2 失踪:两队“驴友团”(共47 人,分别来自广州、佛山、东莞市)于2015 年9 月19 日进入大峡谷,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英德市波罗镇中崆大峡谷瑶池下方露营,20 日清晨突发洪水,20人失联。21 日下午,经有关部门全力搜救,14 人获救,4人遇难,2 人失踪。运动线路分析英德中崆大峡谷系乳源大峡谷下游分支之一,位于韶关乳源县与清远英德市交界处,石门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峡谷长15 公里,深300 多米,奇峰林立,怪石嶙峋,地势险要,古木参天,是驴友溯溪玩水之地。夏季或夏秋之间常有山洪。2015 年5 月以来,英德市相关部门两度发出禁止到石门台自然保护区及未开发开放的景区从事户外运动的禁令,并在石门台自保护区主要地段树立了禁示牌。主客观因素风险分析该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主要是主观因素,违反相关规定,禁区露营,儿戏生命。组织与决策失误是主因。次因有:户外经验缺乏、环境与气候等无知等。具体风险类型分析山洪

1.2 风险类型识别分析小结

案例分析、文献梳理与专家访谈表明:户外运动的风险类型可以从户外的环境因素风险、装备因素风险、团队因素风险、组织与规则因素风险、行动方案等因素风险五大风险中综合为主观因素风险类型与客观因素风险类型二大类型。

1.2.1 主观因素风险类型

主观因素风险类型系指因人的主观因素活动而带来的风险,主要由参与者缺乏户外经验、团队意识弱、前期准备不充分、线路不熟悉、能力不足与操作失误、组织与决策失误、非法穿越、饮酒等主观因素所引起的风险。风险发生具体类型主要有迷路、被困、摔倒、溺水、嵗脚等事况。

1.2.2 客观因素风险类型

客观因素风险类型系指因环境、气候、装备、缺乏食物、体能不支、突发疾病等客观存在因素而带来的风险。风险发生具体类型主要有滑坠、高坠、失温、中暑、落石、疾病等事况。

1.3 风险成因多为主客观类型综合促成

上述案例的主客观因素风险分析显示:造成事故发生的风险因素是综合因素作用的结果。有些看似风险类型单一,其本质也是多因素促成。例如:甘肃马拉松选手因失温而遇难,失温死亡比冻死还惨,此案例的具体风险类型为失温,但是,造成运动员失温事故的发生是客观因素风险(气候突然变化)和主观因素风险(运动员前期各方面准备不足、组织与决策失误、应急预案不足等)等多因素综合的结果。因此,风险识别主要聚焦主客观因素风险的识别。

2 户外运动前期风险识别流程

通过查阅文献、访谈专家与梳理网络平台报道事故案例,户外运动前期风险识别主要从户外运动主客观因素风险的环境因素风险、装备因素风险、团队因素风险、组织与规则因素风险、行动方案等因素风险五方面进行识别,其识别流程如下:

第一,环境因素风险识别:熟悉当地风土人情与自然地理环境(包括线路环境),详细做好当地天气预测攻略,特别是对恶劣天气(雾、雨、雪、大风、高温等)情况的预估,恶劣天气极易导致路滑、迷路、被困、滑坠、高坠、中暑、失温、摔倒、溺水、嵗脚等各种具体风险类型发生。

第二,装备因素风险识别:根据户外运动的目的与需求准备合适的装备。在行程前列出装备清单,对于有保障生命安全的装备要严格检查安全性能,例如绳索,“柳志雄:比山更高...”案例就是因为装备(辅绳)老化而导致滑坠事故。

第三,团队因素风险识别:户外运动前多渠道了解团队各成员(包括自我)的户外经验、技能熟悉程度、体能差异、性格特点、团队意识、过往户外经历等。具有风险意识的出色领队和一群熟练户外运动技能、户外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是避免风险事故发生的安全保证。

第四,组织与规则因素风险识别:多渠道了解组织方的资质与过往举办经历,一个有实力和有经验有救助能力的组织方是户外运动的安全保障。此外,还要辨识出规则风险因素:违反山林管理规定、随意改变行程和路线、不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饮酒等有违规则的行为是导致事故发生的潜在因素,必须杜绝。

第五,行动方案等因素识别:如,食物是否充足、时间安排是否合理、出行的交通安排等应多方面考虑周全。

3 户外运动风险应对策略

3.1 全方位提升大众户外运动风险防范意识

参与者麻痹大意、放松警惕,无知无畏、好强心理,再加上一定的盲目性和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事故频频发生。应在各大新闻媒体、政府、企事业各大组织部门、登山户外运动组织等各层面加强对大众户外运动风险防范意识的宣传与教育,让户外运动参与的组织与个人在思想上要树立敬畏生命、敬畏自然的自我意识,毕竟生命是最重要的。

3.2 规范户外运动组织的资质与管理

当前大多数户外运动俱乐部看似AA 制收费,其实都是在商业化运作,游离于政府规范管理之外,不仅对国家税收造成损失,也经常导致事故频频发生。此外很多户外组织机构不具备相关从业认证资质与能力,致使隐潜很高的组织管理风险。对户外运动行业立法,建立户外运动行业准入制度,明确户外运动组织机构的监管机构,加强对户外运动组织者的规范管理,对于违规经营的户外运动组织机构一律无条件取缔,制订户外运动组织机构运作细则,促进户外运动组织机构规范化经营及有序发展。

3.3 加强对户外运动组织机构与参与人员知识、技能、装备和体能上的培训

因缺乏登山户外经验,缺少专业的知识、技术、装备和体能,没有做好行前计划的制订和当地天气以及地形地貌的了解,盲目参加户外运动潜在巨大风险隐患,是很多事故暴发的源头。知识和技能上,应对不同资质户外运动组织机构从业人员和参与不同级别户外运动的人员,在户外运动前期应进行相应资质和级别户外运动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特别是要重视突发事故急救处理知识和技能培训,比如突发心脏病的心肺复苏CPR 技能培训及严重受伤与蛇伤的前期处理。攻略上,要加强对目的地线路、地形地貌与气候变化的考察,尽可能搜集活动地区地形地貌图与气候变化的历史记录。装备上,要有重视装备即生命的意识,选择通过认证(UIAA 或CE 认证)的装备,行程前要细心检查装备(特别是绳索和保护器)的老化程度,大部分户外运动都非常考验装备的专业及优劣,比如攀岩,溯溪,登山等等,装备出问题的后果非常严重。体能上,要加强体能锻炼,正确认知自己身体状况。户外运动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猝死,一类是体能消耗过大,另一类是心脏本身有问题。因而参与者一定要做好体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参与户外运动。

3.4 构建完善的户外运动社会保障与救援系统

事故发生后,如何最短时间内进行救援伤者,如何处理事故后的各种问题是一项社会综合保障问题。需要医院、公安、消防、户外运动组织与鉴管机构、社会救援组织、保险等部门相互协调完成。社会保障上,要重视购买不同级别的户外运动保险。户外运动活动是一项高风险的运动,购买运动保险能起到减少风险损失的作用。社会救援系统上,各地区应在政府的指导与支持下建立统一的户外运动安全指挥中心,协调各职能部门的统一指挥,并建立一支有专业素养的户外救援队伍。

4 结语

户外运动带来健康享受,同时伴随潜在风险。风险事故的发生往往是多重因素综合促成。研究表明,风险识别主要聚焦主客观因素风险,其风险识别流程是第一环境因素风险识别、第二装备因素风险识别、第三团队因素风险识别、第四组织与规则因素风险识别、第五行动方案等因素风险识别五大方面,其应对之策有:全方位提升大众户外运动风险防范意、规范户外运动组织的资质与管理、加强对户外运动组织机构与参与人员知识、技能、装备和体能上的培训学习、构建完善的户外运动社会保障与救援系统等四大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