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肥西县陈墩遗址发掘简报
2023-03-21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山东大学考古学系 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内容提要:2019年7—12月,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安徽肥西县陈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城墙、壕沟、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印纹硬陶、石器、瓷器等遗物。通过发掘确认陈墩城址的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期,为研究淮河流域西周城址提供了重要资料。
一、遗址概况
陈墩遗址地处江淮地区中部,位于安徽肥西县楼岗村(原楼岗小学北30米),北纬31°70′72.65″,东经117°19′86.9″(图一)。遗址北、东两面濒临派河,平面近方形,南北长116、东西宽105米,面积约1 2180平方米。本次考古工作前期勘探结果表明,遗址北、南、西三面保存有城墙,高出周围地表2~3米,南北城墙外侧有壕沟(图二)。城内文化堆积较为丰富,厚度在1~2米左右,包括周代、汉代时期的连续的文化层。
图一//陈墩遗址位置示意图
图二//陈墩遗址布方图
2019年7—12月,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江淮沟通段)建设,山东大学考古学系、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工程范围内进行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二、TG1解剖情况
为了解城墙的年代、结构、建筑技术等,在东城墙残缺处布设探沟1条(TG1),东西长40、南北宽2米。于TG1中部发现城墙1段、西侧发现灰坑1座(H1)。
(一)城墙以上地层堆积
TG1南壁地层堆积较简单,共5层(图三)。
图三//TG1平、剖面图
①层:仅存于探沟东部,黄色细砂土。厚0.26米。
②层:黄灰色细砂土,含少量陶片。厚0.21米。
③层:仅存于探沟西部,浅灰色土夹褐色锈斑,土质致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炭屑、陶片。厚0.14~0.34米。
④层:浅灰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较致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炭屑等。厚0.14~0.34、距现存地表0.16米。
⑤层:黄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炭屑、陶片。厚0.22、距现存地表0.05~0.34米。
⑤层以下为城墙墙体。
(二)城墙构造
东城墙东侧被现代坑破坏,西侧被H1打破。残宽16.1、高1.45米。墙体为褐色黏性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共7层(图三)。
城墙①层:灰白色土。厚0.21米。
城墙②层:灰色土。厚0.15~0.22米。
城墙③层:灰褐色土。厚0.15~0.28米。
城墙④层:浅黄褐色土,含少量铁锰结核颗粒。厚0.48米。
城墙⑤层:黄褐色土。厚0.28米。
城墙⑥层:浅褐色土。厚0.32米。
城墙⑦层:浅灰褐色土。厚0.33米。以下为生土。
城墙未发现明显的夯层和夯窝,构筑方式为堆筑。
(三)H1
H1位于TG1西部,开口于④层下,向下打破生土,东侧打破东城墙。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出土大量陶片,坑内堆积为含锈斑黏性土,土质致密。已发掘面积宽14.86、深3.46米。共8层(图三)。
①层:青灰色土,含零星红烧土颗粒和炭屑。厚0.14米。
②层:浅灰褐色土,含少量红烧土颗粒、草木灰烬和陶片。厚0.28米。
③层:灰色土,含少量红烧土颗粒、草木灰烬。厚0.25米。
④层:深灰色土,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炭屑和陶片。厚0.49米。
⑤层:灰白色土,含大量红烧土块、少量灰烬和陶片。厚0.87~1.26米。
⑥层:浅黄褐色土,含少量红烧土颗粒、灰烬和陶片。厚0.39~0.74米。
⑦层:浅灰色土,含红烧土颗粒、炭屑和陶片。厚0.25~0.54米。
⑧层:深灰色土,含零星红烧土颗粒、炭屑和陶片。厚0.68米。
H1共出土陶片455片,其中典型标本39件,主要器形有鬲、甗、盆、簋、钵、罐、印纹硬陶罐、石锤、网坠等。纹饰有绳纹、弦纹、回纹、附加堆纹、方格纹、叶脉纹、云雷纹、菱格纹、按窝等。
陶鬲 15件。均为夹砂陶。饰绳纹。H1④︰5,黑褐陶。柱足较高。残高10.35厘米(图四︰1)。H1④︰6,黑褐陶。柱足较高。残高7.75厘米(图四︰2)。H1⑤︰4,红褐陶。柱足低矮。残高7.53厘米(图四︰3)。H1⑤︰5,黄褐陶。柱足低矮。残高7.75厘米(图四︰4)。H1⑤︰6,黄褐陶。柱足低矮。残高4.7厘米(图四︰5)。H1⑥︰12,深灰陶。残高4.8厘米(图四︰6)。H1⑥︰13,红陶。柱足较高。残高6.38厘米(图四︰7)。H1⑥︰14,灰陶。柱足较矮,粗壮。残高4.82厘米(图四︰8)。H1⑥︰15,红陶。柱足较矮。残高3厘米(图四︰9)。H1⑦︰3,灰褐陶。柱足较矮。残高6.2厘米(图四︰10)。H1⑧︰8,褐陶。柱足较高。残高7.3厘米(图四︰11)。H1⑧︰9,褐陶。柱足较高。残高8.77厘米(图四︰12)。H1⑧︰11,褐陶。柱足低矮。残高6.38厘米(图四︰13)。H1⑤︰14,灰陶。残存裆部。残长7.4、宽6.5、厚0.5~0.9厘米(图四︰14)。H1⑤︰11,黄褐陶。侈口,窄平沿,方唇,束颈,下部残。口径33.6、残高8.4厘米(图四︰15)。
图四//H1出土器物(一)
陶甗 2件。均为夹砂灰褐陶。腰部饰按窝和绳纹。H1⑥︰7,残长9.65、高7.8、厚0.76~2.59厘米(图四︰16)。H1⑧︰10,残长7.25、高7.37、厚1.36~2.75厘米(图四︰17)。
陶盆 3件。刻槽盆1件。H1⑥︰2,泥质灰黑陶。素面,腹内刻有凹槽。残长7.32、高7.46、厚0.62~0.8厘米(图四︰18)。折沿盆2件。夹砂灰陶。侈口。H1⑧︰1,尖唇,鼓腹。饰绳纹。口径34.9、高9.96、厚0.48~0.9厘米(图四︰20)。H1⑧︰3,方唇,素面。残长11.1、高4.47、厚0.35~0.47厘米(图四︰21)。
陶簋 1件。H1⑥︰1,泥质灰陶。饰两道凹弦纹。残长6.71、高6.69、厚0.5~0.9厘米(图四︰19)。
陶钵 1件。H1⑧︰4,夹砂灰褐陶。敛口,方唇,鼓腹。素面。残长6.67、高4.33、厚0.5~0.63厘米(图四︰22)。
陶罐 6件。H1⑤︰9,夹砂灰褐陶。饰弦纹,上部残。残高4.13厘米(图五︰1)。H1⑤︰10,泥质灰褐陶。饰麦粒状绳纹,磨损严重,上部残。残高3.93厘米(图五︰2)。H1⑦︰2,泥质褐陶。窄折沿,方唇,束颈。素面,下部残。残高3.64、厚0.6~0.84厘米(图五︰3)。H1⑦︰4,夹砂灰陶。宽折沿,圆唇,束颈。素面,下部残。残高4.02、厚0.46~0.6厘米(图五︰4)。H1⑧︰5,夹砂黄褐陶。侈口,圆唇,窄折沿,束颈,折腹。素面,下部残。残高6.92、厚0.2~0.34厘米(图五︰5)。H1⑧︰6,夹砂灰褐陶。直口,凸肩。素面,下部残。残高5.61、厚0.61~0.86厘米(图五︰6)。
图五//H1出土器物(二)
印纹硬陶罐 9件。均为夹砂陶。H1④︰1,褐陶,灰胎。饰叶脉纹和席纹。残长6.5、高5.3、厚0.85厘米(图五︰7)。H1④︰2,灰陶,红褐胎。饰云雷纹。残长11.97、高11.45、厚0.8~0.9厘米(图五︰8)。H1⑤︰1,灰陶。饰云雷纹。残长8.57、高5.55、厚0.78厘米(图五︰9)。H1⑤︰2,灰陶。饰方格纹。残长6.15、高4.55、厚0.74厘米(图五︰10)。H1⑥︰6,灰褐陶。饰菱格纹。残长6.82、高6.76、厚0.74~0.98厘米(图五︰11)。H1⑥︰9,灰黑陶。饰弦纹和回纹。残长4.32、高3.28、厚0.37~0.5厘米(图五︰12)。H1⑥︰8,灰褐陶。饰回纹和方格纹。残长9.67、高8.19、厚0.57~0.69厘米(图五︰13)。H1⑥︰10,灰黑陶。侈口,尖唇,鼓腹。饰叶脉纹,下部残。残长 7.4、高 5.7、厚0.3~0.53厘米(图五︰14)。H1⑦︰1,黄褐陶。饰回纹。残长7.4、高6.3、厚1~1.16厘米(图五︰15)。
石锤 1件。H1⑧︰14,横截面呈不规则椭圆形,底部较平整。长14.9、宽7.5厘米(图五︰16)。
陶网坠 1件。H1⑧︰13,夹砂红褐陶。圆柱形,两端均有凹槽。长8.5厘米(图五︰17)。
三、探沟TG2解剖情况
为了解壕沟年代与修建、使用、废弃的过程等信息,我们于壕沟东南方拐角处布设探沟1条(TG2),长35、宽5米,发现城壕1座、灰坑4个、灰沟1条。
(一)壕沟以上堆积
以东壁为例,共12层(图六)。
图六//TG2平、剖面图
①层:黄褐色土,土质松软,含大量植物根系。厚0.21米。
②层:黄灰色土,土质松软,含大量植物根系和少量陶、瓷片。厚0.06~0.48米。
③层:黄灰色土,土质致密,含大量植物根系和少量陶、瓷片。厚0.41、距地表0.1米。
④层:灰色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含少量瓷片、釉陶、青砖等。厚0.06~0.27、距地表0.51米。
⑤层:黄褐色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含青花瓷盘、釉陶、青砖等。厚0.1~0.34、距地表0.58米。
⑥层:浅灰褐色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含少量瓷片、釉陶、青砖等。厚0.1~0.28、距地表0.91米。
⑦层:灰白褐色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含陶、瓷片、青砖、铁块等。厚0.08~0.32、距地表1.06米。
⑧层:灰褐色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含陶、瓷片等。厚0.14~0.32、距地表1.23米。
⑨层:黄褐色土夹杂大量锈斑,土质致密,含陶、瓷片等。厚0.14~0.45、距地表1.46米。
⑩层:褐色土夹杂大量锈斑,土质致密。厚0.12~0.58、距地表1.75米。
⑪层:深褐色土夹杂大量锈斑,土质致密。厚0.1~0.48、距地表2.08米。
⑫层:黄褐色土夹杂大量锈斑,土质较疏松,含少量陶片。厚0.1~0.68、距地表2.28米。
⑫层以下为壕沟。
(二)壕沟内堆积
壕沟(HG)开口于TG2⑫层下,宽28.7、深2.46米。沟内堆积为褐色锈斑土,较疏松。共8层(图六)。
HG①层:灰褐色土,含陶片、铁块等。厚0.44米。
HG②层:褐色土,含印纹硬陶、灰陶片等。厚2米。
HG③层:浅褐色土,含陶片。厚0.2~0.4米。
HG④层:深褐色土。厚1.26米。
HG⑤层:褐黄色土。厚0.1~0.42米。
HG⑥层:黄褐色土。厚0.78米。
HG⑦层:灰白色土。厚0.63米。
HG⑧层:浅灰褐色土。厚0.54米。
壕沟内出土遗物有陶盆、罐、印纹硬陶罐等。
陶盆 1件。HG③︰1,夹砂黄褐陶。饰凹弦纹和绳纹。残高8.55、厚0.35~0.62厘米(图七︰1)。
陶罐 2件。HG①︰1,泥质黄褐陶。耳部穿孔较大,素面。残高10.3厘米(图七︰4)。HG②︰3,夹砂红褐陶。素面。底径6.67、残高3.72、厚0.26~0.42厘米(图七︰5)。
印纹硬陶罐 2件。HG②︰1,灰黑陶。饰叶脉纹。残长4.03、高8.5、厚0.64~0.73厘米(图七︰2)。HG②︰2,褐陶。饰方格纹。残长16.2、高12.5、厚0.62~1.26厘米(图七︰3)。
(三)遗迹
灰坑4个、灰沟1条。
H8 位于TG2南部,开口于⑪层下,打破⑫层。平面呈不规则椭圆形,斜直壁、平底。开口距地表2.28、坑口长2.83、宽1.87、深0.36米(图八)。灰坑内堆积为青灰色锈斑土,土质致密,发现陶砖1块。
图八//H8平、剖面图
陶砖 1块。H8︰1,饰菱形纹与圆圈纹。残长15.64、厚7厘米(图七︰6)。
H9 位于TG2南端,开口于⑧层下,向下打破生土,被H7、G5打破。平面形状不规则,斜壁、圜底。开口距地表约1.73、坑口长1.92、宽2.5、深1.42米。坑内堆积分3层:①层为黄褐色土夹杂锈斑,土质致密,厚0.32米;②层为褐色土夹杂锈斑,含碎瓷片,厚0.55米;③层为灰褐色土,土质疏松,含瓷片,厚0.38米(图九)。
图九//H9平、剖面图
H7 位于TG2东南部,东部进入TG2东隔梁。开口于⑦层下,打破⑪层、G5。平面形状不规则,斜直壁、圜底,为袋状坑。开口距地表0.79、坑口长2.15、宽1.25、深0.97米。坑内堆积分3层:①层为褐黄色土,含少量锈斑,土质致密,厚0.31米;②层为黄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含大量灰烬土、少量红烧土颗粒,厚0.31米;③层为灰黄色土,土质致密,含瓷片,厚0.57米(图一〇)。
图一〇//H7平、剖面图
G5 位于TG2南部,开口于⑧层下,打破H9。平面呈不规则长条形,北宽南窄,斜壁,圜底,壁面和底面较光滑,无加工痕迹。开口距地表1.36、坑口长11.69、宽2.5、深1.98米。沟内填土分两层:①层为黄褐色,厚0.12~0.29米;②层为褐黄色,厚0.14~1.58米(图一一)。
图一一//G5平、剖面图
四、城内发掘区
为了解城内堆积状况,布10×10米探方16个,主要遗迹有灰坑、灰沟等(图一二)。
图一二//城内发掘区遗迹总平面图
(一)地层堆积
以T0103南壁为例,共18层(图一三)。
图一三//T0103南壁地层剖面图
①层:黄褐色土,土质松软。厚0.24~0.67米。
②层:灰白色土,土质致密。出土青花瓷碗、酱釉罐等。厚0.17~0.33、距地表0.25~0.7米。
③层:灰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出土青花瓷碗、杯、酱釉陶环等。厚0.09~0.26、距地表0.54~0.89米。
④层: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含少量陶、瓷片。厚 0.04~0.09、距地表0.69~1.14米。
⑤层:灰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出土青花瓷碗、杯、酱釉罐等。厚0.12~0.23、距地表0.76~1.18米。
⑥层:黄灰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较致密,包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出土陶、瓷碗等。厚0.07~0.12、距地表0.97~1.31米。
⑦层:褐灰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出土釉陶罐、瓷碗等。厚0.23、距地表1.1~1.4米。
⑧层:黄褐色土,土质致密。出土釉陶罐、青花瓷碗等。厚0.43、距地表1.33~1.54米。
⑨层:棕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厚0.31、距地表1.6~1.73米。
⑩层: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含黄色淤沙,土质致密。厚0.05~0.27、距地表1.55~1.87米。
⑪层:棕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含黄色淤砂,土质致密。厚0.42、距地表1.4~2.08米。
⑫层:灰褐色土,土质致密。含少量陶、瓷片。厚0.44、距地表2.21~2.35米。
⑬层: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厚0.31、距地表2.35~2.78米。
⑭层:灰褐色土,含少量陶、瓷片、红烧土颗粒,土质致密。厚1.09、距地表2.64~2.92米。
⑮层:棕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含少量陶瓷片、砖块、红烧土颗粒。厚0.54、距地表1.54~2.68米。
⑯层:灰褐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含少量红烧土颗粒。厚0.09~0.17、距地表1.83~2.18米。
⑰层:青灰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厚0.09~0.12、距地表1.93~2.15米。
⑱层:灰白色土夹锈色斑点,土质致密,含少量的炭屑、红烧土颗粒,出土陶鬲、盆、豆、罐等。厚0.06~0.25、距地表2.02~3.14米。
陶鬲 2件。夹砂黄褐陶。柱足低矮。T0101⑱︰1,残高 6.1厘米(图七︰7)。T0102⑱︰2,残高 6.9厘米(图七︰8)。
陶罐 1件。T0101⑱︰9,夹砂红褐陶。侈口,折沿,方唇,下部残。口径9.84、残高3.54厘米(图七︰9)。
(二)遗迹
灰坑5座,灰沟4条,典型遗迹如下。
图一四//H3平、剖面图
H5 位于T0102南部偏西,开口于④层下,打破⑤层。平面近长方形,直壁平底。开口距地表0.55、坑口长1.54、宽0.93、深0.34米。坑内堆积为黄褐色花土,含零星红烧土颗粒、草木灰和陶片(图一五)。
图一五//H5平、剖面图
G3 位于T0106西南部,南侧进入T0105北隔梁。开口于①层下,打破②层。平面呈长条状,斜壁,近平底,壁和底无加工痕迹。开口距地表0.2、坑口长为 9.62、宽1.41、深0.52米。沟内填土分为两层,含锈斑:①层为灰白色土,土质较松软,含陶、瓷片,厚0.25米;②层为灰褐色土,土质较松软,含瓷片,厚0.3米(图一六)。
图一六//G3平、剖面图
五、结语
东城墙主体未出土遗物。根据H1出土遗物,陶鬲H1⑧︰11与安徽霍邱堰台第二期BaⅠ式鬲T0911③︰3较为相似,陶鬲H1⑤︰11与陕西张家坡西周墓地C型Ⅲ式鬲较为相似[1],陶盆H1⑧︰1与霍邱堰台第二期CaⅠ式盆M51︰2较为相似[2],因此H1年代应为西周中期,推断陈墩遗址城墙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期。
根据壕沟堆积形态和出土遗物年代,可将其分为三期:第一期包括⑤—⑧层,未出土遗物;第二期包括③、④层,从堆积形态来看,可能对一期壕沟有过疏浚与修补,出土遗物可辨器形为陶罐,无法判断年代;第三期包括①、②层,从堆积形态来看,推测此时进行过一次深度清淤工作,含陶罐、印纹硬陶等,此期印纹硬陶罐HG②︰2纹饰与霍邱堰台第三期T0912③︰6一致,年代应为春秋初期[3],据此壕沟年代应不晚于春秋初期,推测可能与城墙同时。综上,陈墩遗址壕沟分为三期,三期壕沟自南向北不断向外延伸,最晚一期壕沟的填充堆积被汉代灰坑H8打破,表明北城墙外侧壕沟经历西周、春秋两个历史时期,至汉代废弃。
城内发掘区根据出土遗物判断,②—⑮层为宋元层,⑯层为汉代层,⑰层为东周层,⑱层为西周层。城内发掘区河流淤积层随处可见且堆积较厚,水侵现象十分普遍。可知发掘区域遗存几乎被流水作用破坏殆尽,因此陈墩城址的废弃应与派河的改道与泛滥有关。受工程限制,发掘区域位于遗址边缘,破坏严重,遗址的整体文化面貌有待今后在中心区域开展工作进一步补充和完善。
陈墩遗址整体保存较好,通过此次发掘证实城址始建年代不晚于西周中期,为江淮地区目前发现年代较早的城址。江淮地区目前发现的西周城址较少,主要有安徽南陵牯牛山、六安东城都、霍邱堰台等[4],除霍邱堰台外,其余遗址未见发掘资料公布。陈墩城址的发掘为研究江淮地区西周时期历史与文化提供了新的材料与线索。
(附记: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王芬,协助负责人路国权;田野发掘人员高鸿儒、陈孔利、边荣伟、蒋成成、吴倩、申慢慢、张淑丽、肖森蓉、段绮梦、戴敬一、王星皓、王晓静;照相高鸿儒、张帆;绘图徐明明、徐涛、李文龙、边鑫磊、于洋;田野测绘田浩、李鹤。在发掘过程中,得到安徽省文物局、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引江济淮总公司、葛洲坝集团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执 笔:王 芬 高鸿儒 宫希成 张义中路国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