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旅游体验研究的概念、范畴与学术脉络
——基于CSSCI 文献的可视化分析

2023-03-21黎娇

商展经济 2023年5期
关键词:旅游研究

黎娇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 重庆 400065)

1 研究溯源

旅游体验研究源于“体验”一词的引入。所谓体验,尤以Dilthey提出的“生命之流”的说法为最直接来源[1],如今这一概念已在哲学、心理学等领域得到广泛阐述,虽然各学科的释义各有差别,但共识有二:实践和领会,这与旅游的体验属性不谋而合。正如杨振之所言的“体验与旅游相伴而生,旅游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2],旅游业也因此被认为是典型的卖体验的产业。基于此,Boorstin首先将“体验”一词引入旅游学,并将其定义为一种流行的消费行为[3],随后国外学者分别从社会学、历史学等视角进行了讨论。

1998年,Pine II提出了体验经济时代,谢彦君随之在国内首先提出旅游体验这一研究范畴,指出旅游本质上是一种文化体验活动,并强调旅游体验是旅游世界的核心,它能驾驭整个旅游研究思想和旅游学科[4]。之后国内学者纷纷从不同角度剖析了旅游体验的本质和内涵,诸如杨振之的“诗意栖居说”、谢彦君的“畅爽感受说”、张凌云的“非惯常环境说”、吴必虎的“游历说”、王宁的“本真性说”等。在此,笔者对旅游体验的相关概念进行了内涵梳理(见表1),并通过图1清晰地呈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图1 旅游体验相关概念的逻辑示意图

表1 旅游体验的相关概念

基于以上分析,旅游体验研究对充实学科基础理论的长远意义逐步凸显,并成为旅游学术界的核心领域之一。在学术研究持续深化的关键阶段,梳理既有文献的知识脉络具有重要作用。为规避定性述评存在的主观性强、容易疏漏等问题,本研究将基于知识图谱实现对主题文献的定量梳理和可视化呈现,以客观展示其发展脉络和前沿动态。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在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主题“旅游体验”进行检索,共得到869篇期刊文献。通过研读内容以除去笔谈、书评等非论文文献,最终得到有效题录数据767条,每条题录数据均包括标题、作者、关键词等信息,数据更新截至2022年1月1日。

2.2 研究方法

在多样化的可视化软件中,本文选用近年来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CiteSpace5.5,该工具操作简便、运行快速,能够挖掘、分析、构建和显示知识的发展进程与结构关系,并探寻其演变规律。

3 学术研究的时空概况

3.1 时间分布

主题文献在连续时间轴上的分布情况,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理论发展的水平和速度。由图2可知,1999—2005年,旅游事业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布局和体系建设初见成效,专题研究的应用性导向突出,缺乏对其体验内核的深刻阐释。伴随着旅游管理学科布局的逐步完善及《中国旅游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纲要》等的战略推进,旅游体验研究自2006年起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2015年以来,得益于以《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为统领的法律体系的护航,加之带薪休假制度、世界旅游发展大会等的多维助力,该领域的年文献发表量加速增长,其后热度不减。纵观国内旅游体验研究二十余年,其蓬勃态势不言而喻。

图2 序时分布图

3.2 地域分布

主题文献在地域上的分布情况可显示该学术范畴在不同地域的分布特点及地域间的科研差异。据统计,广东、北京、江苏、四川和辽宁的文献量占总数的40.02%。总体上看,旅游体验研究集中在中部和东部沿海地区,且呈现出“东多西少”的形态表征,这一现象既与各地区的旅游产业发展水平密切相关,也与教育、科研等资源的分布情况联系紧密。

4 知识图谱与研究演化分析

4.1 作者与机构分析

作者是学术科研的能动主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能够探测特定领域的研究深度、广度等分布信息。本文的数据集文献共有1218名实际作者,涉及709个发文机构。表2中高产作者的研究领域覆盖了从基础理论到开发应用的多个层面,且既有成果表现出宏大叙事特点,致力于探索旅游现象中的通则性知识;由图3可知,研究机构中的高等院校占据绝对比重,尤以东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海南大学等为代表,其学科背景多以地理学为先导,再至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的集群生发,而且作者是影响机构发文数量的重要因素。

图3 合作网络图谱

表2 高产作者信息

进一步开展作者与机构的合作网络分析后可知,该领域少有的学术联结主要以作者的社会关系、单位变迁等因素为依托,尚未形成丰富稳定的研究团队,而且机构间的合作程度较低,相互间的合力较小,且多呈现为分散性研究,这制约了主题研究的多元化发展。

4.2 关键词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核心观点的总结提炼,对此开展数理分析有助于厘清对应范畴的学术脉络。经统计,本研究的数据集文献共有关键词3194个,非重复关键词1953个。进一步开展时区视图分析以基于时间维度展示旅游体验领域的知识演进过程,结果如图4所示。

由图4可知,2005年前的关键词数量极少,体验经济与旅游产品的组合促使旅游体验研究起步;随后十年间,该领域涌现了大量主题,满意度、真实性等议题丰富;2015起,旅游体验研究基于活动性质进行了更多的分类研究,时间跨度也有突破,研究方法亦有延展。本文综合对具体文献的内容分析,分类主题如下。

图4 关键词共现时区视图

(1)基础理论

旅游体验研究本身涉及跨学科属性,而且其形成过程具有综合、交织、多变等特质,故领域内的理论建构常常借鉴和吸纳关联学科的学术成果。鉴此理路,学者们在对相关知识碎片的持续整合中,立足于反结构、共同体等理论视角不断丰富着领域研究的内容构成,推进了旅游体验研究的范式化取向。

本文通过进一步理论溯源发现,既有理论视角多与社会学高度关 联,诸如围绕异质性景观,以视觉为感知方式的凝视理论;审视旅游地的舞台本质,以身体表现为媒介的表演理论;立足情境化实践,以身体的移情共感为依托的具身理论;等等。此外,也有部 分来自地理学、经济学的理论架构,例如聚焦目的地空间形态,检视旅游场域演化过程与机制的空间理论[5];重视关联要素的互动效应,研判产业联系及其增力的耦合理论;等等。此外,国内此类研究的领军人物主要有谢彦君、王宁、邹统钎等,他们的研究多是对MacCannell、Cohen等学者理论的本土化应用,进而形成了诸多原创性和引领性观点,对后续研究影响深远。

(2)内在机理

旅游活动是连续性的过程,旅游体验与此相伴相生:从行前的计划预期,到行中的在场感受,再到行后的回顾追忆。遗憾的是,当前国内旅游体验的内在机理研究暂未架构起完整的“旅游体验流”的综合性知识框架,而更多分散在其属性、层次、类型、影响因素等的解读中,它们都对应着时间结构中的在场或追忆范畴,缺失对预期阶段的考量——预期体验的构成要素、逻辑向路、价值效用等均未涉足。

旅游体验是基于“身体-主体-实践”的互动结果,具有具身性、情境性、流动性、生成性等多重属性[6],既有娱乐、教育、逃避、审美等的横向分类,也有知觉、认知、情感、回归等的纵深分类。基于此,众多学者针对旅游体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热烈探讨,包括以资源和产品为代表的目的地因素,以认知和感官为代表的个人因素,以及以技术、同伴为代表的环境因素等。为促进旅游体验质量评价服务于产业发展,李萌等还深入辨析了其内涵维度,并开发了对应量表以指导目的地的开发、管理和营销实践[7]。

(3)开发应用

从现实困境来看,旅游体验的生成伴随着一系列两难议题,如游客数量与体验质量的平衡、旅游开发与资源保护的权衡、整体统筹与局部自主的制衡等,又如游客诉求与居民利益间的冲突、独立管辖与区域协调间的矛盾等。对此,众多学者围绕资源景观、产品服务、市场营销等的开发设计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包括以生态保护、非遗传承等为内容的引力打造,以文创融合、线路规划等为依托的要素供给,以及以需求导向、技术创新等为路径的市场衔接等。这类研究的基础逻辑在于划分旅游活动类型以开展体验模式设计,如自驾、民族、宗教、黑色等均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上述分类存在明显的标准不一、类型交叉等问题,而且不同类型旅游活动的体验研究间缺乏对话。

此外,魏翔等学者结合中国旅游业的特色现象和新兴业态—旅游休闲化、“旅游+”融合、旅游产业园、数字旅游/元宇宙等[8],以旅游体验价值共创为核心,提出了关联要素的整合思路,旨在深化实践应用与理论研究的双向互动,推进生成旅游业的实践逻辑和专有理论。

(4)研究方法

旅游体验研究在学者们的质疑批判中逐渐从现象学哲学走向了实证科学,常用的分析工具包括期望-效价模型、IPA方法、游憩体验偏好量表等,而且近年来的方法应用更趋多元,尤其是在旅游体验的实时测量中,除传统的自我报告法外,还融入了能够获取客观情感数据的生理心理学方法[9],具体包括皮肤电分析、面部肌肉活动分析等,这些方法与GPS等的对接应用是目前国内外的技术热点。

概括而言,旅游体验领域的研究方法以定性为主,定量研究不足。诚然,旅游体验可被看作综合性的心理感知,其概念核心包括在场、现时与情感累积,在这一层面,定性研究更能反映 活动主体的本我性,具体方法包括案例研究、话语分析、理想型法、扎根理论等,其中,案例研究和内容分析最为常用。旅游体验也可指向旅游者的整个旅游经历,这一过程由旅游活动的系列要素共同构建,故采用定量研究更能明确各要素的价值定位,并据此进行改良设计和方案优化,具体方法包括因子分析、聚类分析、结构方程模型及点格局分析等,其中点格局分析为宏观旅游体验研究提供了思路。

5 结语

5.1 结论

(1)从时空分布来看,旅游体验研究在二十余年间经过了萌芽和成长,逐步走向多元化发展,期间构筑了自身的概念体系和知识框架,研究热度依旧;其成果的地理分布呈现“东多西少”的总体表征,这主要取决于各地旅游产业、科研资源等先行条件。

(2)从作者机构来看,主要的研究团队呈现以某个学者为中心的共性形态,而且高度依赖谢彦君、马耀峰、孙根年等核心成员,又因作者是影响机构发文量的主要因素,故上述学者所归属的东北财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高校是主力研究机构。总体而言,该领域研究团队、合作机构间的关联度较低,主体间合力不足。

(3)从方法运用来看,早期研究以定性方法为主,主要解决内涵界定、量表建构等议题,后在实证主义影响下,学界对数量规律、发展预测等定量研究的关注逐渐增益,并纳入了现象学、生理心理学等多元方法,但总体上的定量研究仍显不足,而且采用定性与定量方法相结合的综合性研究尤为缺乏。

(4)从研究内容来看,旅游体验的核心概念体系已基本成形,建立了“预期-在场-追忆”的序时逻辑,同时旅游体验的内涵构成、中介变量、影响因素等成为近年来该领域的重点命题,而分类旅游者的旅游体验、创新思维(智慧视听交互、大数据分析等)的适应性运用等,是现今的前沿方向。

5.2 展望

(1)深化既有的理论研究,拓展跨学科、多学科研究。国内旅游体验研究早期成果多涉猎社会学理论,由此可进一步发掘旅游体验研究与社会学相关理论的横向关联,包括功能论、冲突论等,并在纵深上建立起各理论的结构联系,进而探究各参与主体间的利益机制、旅游资源活化和文创产品开发的策略方案等。此外,还可进一步扩展视野,积极且灵活地借鉴、吸纳、融合相关学科的方法和成果,进而开拓跨学科乃至多学科的全新知识领域。

(2)增强作者、地区等的互动关系。核心学者/机构应立足于已有的学术资源与合作关系,在内部通过资源整合、信息互通等方式加强联系,形成相对稳定的团队联结;在外部则通过资源共享、利益互换等方式扩展社会联系,建立更为丰富的关系网络。此外,国内旅游体验研究在地区上分布失衡,主要集中在中部及东部沿海省市,同时缺乏跨地区的整合研究。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西部地区的差异化旅游体验,加强对跨区旅游中体验需求、过程设计、环节衔接等的深度发掘,为促成区域间的联合开发提供方案。

(3)深化对现代信息技术、生理心理学方法等的综合应用。例如,网络爬虫技术可快速获取研究主题的海量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可高效处理和分析数据信息,虚拟现实技术可为实验研究提供条件支持等;同时,在旅游体验的实时测量中,可通过综合自我报告法与视线追踪技术、皮肤电分析、面部肌肉活动分析等生理心理学方法,共同呈现游客对旅游体验的主观认知与客观反映;而旅游体验的实时测量与GPS等地理信息技术的结合,对于解构旅游体验的时空变化、分析景区景点的空间表达、促进旅游产品的创新设计等均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旅游研究
FMS与YBT相关性的实证研究
我们一起“云旅游”
2020年国内翻译研究述评
辽代千人邑研究述论
视错觉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与研究
EMA伺服控制系统研究
小A去旅游
新版C-NCAP侧面碰撞假人损伤研究
旅游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