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驱动发展生态系统战略研究

2023-03-21王雨帆李依文

中国饲料 2023年4期
关键词:浙江省饲料企业

王雨帆,李依文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商贸旅游学院,浙江杭州 310018)

1 创新生态系统的内涵

创新生态系统是一个具有共生关系的经济共同体,也是一个基于长期信任关系形成的松散而又相互关联的网络。在创新生态系统中,市场、高校、学术机构、政府机关、金融咨询、创新服务机构等各类主体形成了网络化产学结合共生关系。其中,市场资源配置与政府政策导向,双元合力推动创新生态系统向高阶段发展。

2 浙江省饲料产业现状概述及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2.1 浙江省饲料产业现状 经过20余年的飞速发展,浙江省饲料产业已形成相对完备的产业体系,同时也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作为支撑浙江省农畜牧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产业,在增加浙江省粮食产量、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目前,浙江省饲料生产企业有400余家,年产量为500万t左右,2021年产量同比增长20.4%,有2家生产企业年产量在10万t以上,最大生产企业的产量在13万~15万t。随着生猪养殖量的大幅增加,饲料生产量逐渐落后于需求量,同时饲料生产也存在诸多问题。一是饲料质量问题,由于浙江省饲料加工企业大多规模较小、研发水平低、经济实力弱,且目标客户是对饲料质量要求低的个体养殖户,缺乏对饲料质量的科学管理;二是行业结构问题,浙江省饲料产业多以小型加工企业为主,缺乏具有一定规模且有研发水平的大企业在整个行业发挥“领头羊”的作用;三是行业合作问题,各饲料企业各自经营,“单枪匹马”并不利于浙江省饲料产业迭代发展。因此,浙江省饲料企业应加强科技创新、加强合作交流,积极响应时下政策,提高全行业的整体素质(降雪辉,2022)。

2.2 浙江省饲料产业创新驱动发展基础

2.2.1 打造以高端智力为支撑的知识创造体系,原始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近年来,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共承担国家、省部及企业的科研项目400多项,科研经费8000多万元,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一、二等奖1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国际和国家发明专利21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20多篇。实验室科研成果已在全国20多个省区市(包括西部地区的贵州、云南、新疆、宁夏西藏等)200多家企业推广应用,实现产值250多亿元、税利30多亿元。国务院、科技部、教育部、农业农村部,以及浙江省委、省政府等主要领导曾多次到本实验室指导工作,并给予高度评价。

2.2.2 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产业新旧动能转换卓有成效 截至2020年,浙江省饲料企业超464家,涌现出新和成股份、中大饲料、强顺饲料等一批创新型饲料企业,以及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新经济迅猛发展。

2.2.3 构建以开放融通为特征的协同创新网络体系,国内外合作向纵深推进 深化与国际级畜牧类研究院、实验室等多方深度合作,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杭师大实验动物科学实验室等创新载体加快建设。加强与G20国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交流,绿色饲料与健康养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加快建设,饲料产业改革发展成效逐步显现。

2.3 完善以精准高效为特征的公共服务体系,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饲料产业改革不断深化,建立浙江省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大力研发并推广使用新型环保绿色饲料,深化改革饲料产业,在原有饲料基础上进行改良,研制出价格更低廉、用料更安全、效果更显著的新型复合饲料,满足家禽养殖户、水产养殖户等用户的不同需求,从而推进浙江省农畜牧业、农村经济的高效发展。同时,政府完善饲料产业相关法律政策,推动饲料产业往更规范、更高效、更精准的方向发展。

3 制约浙江省饲料产业创新发展的短板

3.1 饲料产业“顶级掠食者”企业引领的现代产业生态尚未形成 浙江省饲料生产企业数量占全国比重较低,远落后于四川、广东、山东等省份。缺乏类似于新希望、正大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饲料企业,同时也缺乏类似于国茂这样的创新型领军企业来带动浙江省饲料生产模式的转变。另外,浙江省饲料产业头部企业形单影只,多处于“孤军奋战”状态,缺乏贯通产业链上下游的有效协同,产业链协同整合的市场化推进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串珠成链、融合融通的全产业链整合提升亟待进一步加强。

3.2 高校院所围绕饲料专业的科技创新生力军的作用尚未有效发挥 浙江教育业始终处于“一头狮子带领一群绵羊”的尴尬境地。全省仅浙江大学一所高校跻身全国“双一流”高校方阵,“双一流”学科更是凤毛麟角。农业类高校仅1所,农业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十分缺乏,饲料产业市场需求与高校产学研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等和需求不匹配等问题。相关领域科研仅停留在论文、课题层面,缺乏成果转化的土壤与动能,难以真正做到产、学、研无缝衔接。同时,农业、畜牧领域高端科研机构与产业创新需求极不匹配,缺乏像中国农业科学院、中科院动物研究所、省农科院这样具有较强研究实力的重点院所。一方面缺少懂行业、精学术的高水平领军人才,另一方面对饲料产业的科创发展又缺乏新鲜血液补充,再加上政府对饲料产业关注度相对较低,政策僵化老旧,饲料创业科研学术力量薄弱,存在产业萎缩风险。

3.3 饲料产业科技与金融深度融通的有效机制尚未建立 浙江省对科创类风投机构态度仍较为谨慎与保守,浙江省VC企业规模在全国不占优势,缺乏专业团队,行业站位不高,更缺乏长远眼光。因为饲料产业创新存在风险高、周期长、回报慢等特点,缺乏创新创业土壤、风投企业不愿过早介入,资本无法在饲料产业创新生态圈中发挥重要作用。重大创新项目融资模式比较单一,信托、基金及各类创投公司难以为饲料企业和重大项目提供持续、规模的资金支持,商业银行仍是主要资金融出方,融资模式较为单一,技术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重大项目缺乏资金推动,知识产权质押、投贷联动等融资产品的撬动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优势。

3.4 饲料产业集聚优质创新资源的机制和环境亟待优化 国家级动物科学实验室少,农业高端人才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截至2017年底,在浙院士累计达47名,明显低于江苏、广东等省份。特别是饲料产业投资增长缓慢,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规模有待加大。创新制度供给还需进一步强化,当前浙江省创新政策对需求侧的激励不够,创新政策比较优势不明显,且力度不够,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千米”有待畅通。

4 加快浙江省饲料产业创新生态系统发展的思路和对策

4.1 总体要求 以饲料产业生态营造为主攻方向,坚持科技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双轮驱动”,探索饲料产业集聚共生型、平台集聚共享型、企业集聚共赢型3种模式,推动饲料产业高阶进化、加快重大饲料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强化平台型饲料企业培育、推动饲料产业链整合融通。

4.2 基本原则

4.2.1 扬长避短,跨越发展 把握“互联网+”时代的新机遇,保持全国第一方阵领先优势,把目标牢牢锁定在第一集团,以超常规力度实现饲料产业跨越式发展。

4.2.2 融会贯通,开放包容 以全球视野推动饲料产业创新资源整合集聚,加快饲料产业创新主体融通对接,开展跨界融合创新,构建各要素综合集成、各环节紧密协同的开放创新网络,成为全球饲料产业创新资源配置的重要枢纽。

4.2.3 两端发力,供需并重 需求供给二元平衡、双管齐下,通过深化饲料产业改革改善饲料供给、扩大饲料需求,加快科研基础设施等创新硬环境建设和以用户为中心的创新软环境营造,强化产学研用多主体协同共生效应。

4.3 对策建议

4.3.1 构建饲料产业龙头企业引领的技术创新生态 第一,加快“顶级掠食者”饲料企业培育。支持饲料企业引入重大项目,补齐饲料产业链短板,带动创新链有效突破。整合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大力发展平台型经济,研发新饲料、发展新业态、探索新模式,加快培育饲料产业龙头企业、行业食物链顶端企业,大力培育类饲料行业集团企业。加快建设省级重点饲料科学研究所、省级饲料与动物实验室等各类创新载体,推动“国字号”研发机构、科技创新全覆盖。

第二,凸显高校在饲料产业创新生态中的核心支撑作用。以超常规举措实施农业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大力推进浙江省“双一流”高校与农业学科建设,提升浙江省原始创新能力。优化高校创新资源的整体布局,调剂更多高校资源注入农业学科。

第三,促进饲料研发组织向高阶进化。深化国有农业科研院所改革,鼓励公益类院所与高校融合发展,饲料研发类院所与饲料生产企业融合发展,进一步破解国有科研院所研发能力不强与成果转化不畅的难题。大力培育新型饲料研发机构,加快国家动物营养研究中心、国家饲料创新平台等新型载体建设。

4.3.2 构建以新经济为引领的现代饲料产业生态第一,着力建设数字经济“一号工程”。坚持把数字经济作为现代饲料产业发展核心,发挥数字杭州优势,有效整合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培育出新形态饲料创新创业生态圈(杨芬,2022)。新建一批创新大平台、大科学装置,完善科技基础条件支撑饲料生态系统(朱爱孔,2022)。

第二,强化饲料产业链协同创新。鼓励饲料产业链上的相关企业协同创新,依托重点饲料生产企业,吸纳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联合高校、科研院所,在技术标准、关键技术、专利保护、成果孵化转化等方面建立产业联盟、技术创新联盟、知识产权联盟,补齐饲料产业短板,构建优势互补、分工协作、共生共荣的饲料产业创新链条,为浙江省饲料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供支撑。

第三,加强饲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聚焦传统动能修复和新动能培育,加快饲料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建设,构筑政府、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行业协会、金融机构等主体开放、共享、协同、共赢的产业生态,推动饲料产业高质量发展(韩秀清,2017)。

4.3.3 构建以有为政府为核心辐射饲料产业的公共服务生态 第一,推进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联络各部委推进国家级畜牧、农业领域实验室建设、饲料产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重大创新平台的一体化建设,在空间布局、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产研融合等方面进一步加强协同,在更大范围内打造具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饲料一体化产业。

第二,深化饲料产业体制改革。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加快实现饲料产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饲料生产云服务平台建设,加强业务流程再造和数据共享,加快完善网上办事大厅功能。

4.3.4 构建以饲料产业需求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生态。 第一,试点饲料产业成果转化项目。科技成果拍卖、转化已越来越成为高校、科研院校等关注的方向,不断增强高品质饲料供给。将市场经济作为科技研发的风向标,全面驱动科创平台,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饲料研发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并向全省推广,打造全国一流、面向全球的技术转移枢纽,让创新成果变成实实在在的饲料产业活动、变成新的经济增长点(马爱平,2022)。

第二,加快建设线上线下数智饲料产业大市场。积极探索浙江饲料大市场的发展新思路。坚持技术产权化、成果资本化、转让市场化、交易网商化、管理科学化的“五化”饲料发展路径,按照平台体系、品牌标识、交易规则和服务规范“四统一”要求,加快省级市场、市县分市场以及专业市场建设,不断完善饲料市场体系。

第三,高质量建设一批饲料服务平台。鼓励饲料生产企业、高校、研究院等建设一批高水平、专业化的饲料服务平台,推进高水平饲料生产企业孵化器全覆盖,加强重大动物营养实验室建设,构建开放、快捷、高效的饲料服务体系(王艳唯,2022)。

4.3.5 构建要素叠加、高效公平的饲料产业资源配置生态 第一,强化农业类人才团队引育。全面推进“人才+”行动,大力培养引进“高精尖缺”农业人才,依托浙江省饲料与动物营养重点实验室等重大项目和高水平农业科研基地培养集聚一批具有高研发水平的农业人才和创新团队(李朝云,2021)。通过组织实施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吸引国内外顶尖人才参与动物营养问题研究。实行更加积极、开放、有效的人才政策。

第二,大力鼓励饲料产业科创金融。重点引进实力强、有造血功能的创投机构和民间资本进入饲料产业领域,投向饲料生产中小企业和饲料研发成果转化。努力促成和完善从房屋租赁、平台管理、团队建设、金融咨询等有利饲料产业科技创新的一站式衍生服务,尽力撬动政策杠杆,促成社会金融服务与知识产权认定等相关机构联络有无、有效联动,创新适合饲料产业发展的金融服务模式。以支持金融机构与饲料生产企业业务相互延展和深度合作,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特别是民间资本投资饲料产业。

猜你喜欢

浙江省饲料企业
四种青贮法 饲料新鲜又适口
《初心》
企业
企业
粤海饲料
企业
羊饲料的营养成分及配制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2018年浙江省高中数学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