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育肥猪的饲养管理

2023-03-21宋金艳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营养物质猪群猪舍

宋金艳

吉林省扶余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吉林扶余 131200

在养殖生猪的过程中,猪的育肥工作属于饲养生猪中的重要阶段,不仅会影响育肥猪的质量,也会影响饲养者的经济收益。如果在育肥阶段,生猪出现死亡,也会给饲养者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饲养人员要做好生猪育肥阶段的饲养管理工作,确保生猪育肥阶段饲养管理的科学性,保证猪群的营养与健康,以提升猪群的饲养品质,获取优质的猪肉,确保饲养者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推动生猪饲养行业的长久发展。

1 生猪育肥阶段生长特性分析

1.1 生猪育肥前期

一般情况下,生猪的育肥阶段又分为育肥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生猪育肥前期猪的体重保持在30~60kg。这一阶段的生猪刚从保育栏中转出,生长发育很快,猪的各项器官、组织还未发育成熟,肠胃消化功能较弱,难以充分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因此,育肥前期还要控制好猪饲料的营养配比,促使生猪的骨骼、肌肉和各项器官能够保持稳定的生长发育。

1.2 生猪育肥后期

生猪育肥后期,猪的体重已经超过60kg。生猪在这一阶段的各项器官发育已趋于完善,肠胃消化功能稳定,可以有效吸收饲料中营养成分。而且,育肥猪的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也逐渐发育完善,适应饲养环境的能力更强。因此,在生猪育肥后期饲养人员只需要保证猪的饲料营养均衡,促使生猪可以快速生长发育,增长脂肪即可。

2 生猪育肥前准备工作分析

2.1 育肥猪优良品质的选择

在对生猪进行正式育肥前,还要做好育肥猪的品种选择工作。为了确保育肥猪能够快速增重,在提高生猪出栏率和饲料报酬率的同时,还要选择优质品种的育肥猪。可根据市场需求选择以瘦肉型品种为主的二元或三元杂交品种仔猪,这类仔猪不仅生长发育迅速,饲料转化率高,而且瘦肉率也比较高。另外,还可以选择一些具有活力、体格强壮、具有高抗病能力的仔猪。

2.2 做好饲养环境处理工作

育肥猪的饲养环境要干净卫生,空气流通好、温暖干燥,且温、湿度适中。进猪之前可检修猪舍,若猪舍存在破洞、漏风的地方可以进行修补,并认真打扫猪舍,对猪舍的地面、墙壁和水槽、工具等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处理。可以使用烧碱+石灰乳在猪舍墙壁、地面等部位进行喷洒,不遗漏任何死角进行消毒。也可以采用封闭熏蒸消毒法,在进猪前猪舍需要先空置几天,待一切准备妥当后再进猪。

2.3 加强仔猪的合理分群

在对生猪进行育肥前,还要以仔猪的性别、来源、年龄、体质和采食量等为依据,对其进行合理分群。比如在仔猪的体质强弱、体重方面不能存在较大差异,仔猪阶段的体重差异通常不超过5kg,中猪阶段体重差异不超过10kg,这样进行分群能有效避免育肥猪出现大小、强弱不均而发生打斗的情况,减少饲养管理中的经济损失。对仔猪进行分群后,还需要确保猪群间的稳定性,不能随意调群,以免引起应激反应,不利于猪群的健康生长。但是,在情况特殊的条件下,还要对猪群做出适当的调整,比如猪群中出现病猪,还需要将其从猪群中调出进行单独饲养。在对猪群进行分群后,要对猪群加强调教,防止猪群间出现相互撕咬的现象。

3 育肥猪科学化营养管理分析

3.1 明确育肥猪营养需要

育肥阶段是猪群生长过程中的重要阶段,而要保证育肥猪良好的生长性能,还要从育肥猪的营养、环境与疾病等方面进行综合性管理。因此,要确保育肥猪营养摄入的合理性。在选择育肥猪饲料时,要选取营养平衡、适口性好,且价格实惠的饲料。育肥猪的营养物质摄入量如果不足,或是营养搭配不合理,不仅会导致育肥猪的生长发育、增重受到影响,还会导致育肥猪的免疫力下降,容易使育肥阶段的生猪患各种疾病,饲养人员要为育肥猪提供科学合理的日粮。通常育肥猪营养搭配为磷含量0.41%~0.46%、钙含量0.5%~0.55%、赖氨酸0.56%~0.64%、能量12.97%~13.97%、蛋白质13%~15%,具体配比还要以育肥猪的生长状况而定。同时,还要保证育肥猪饲料的质量,防止育肥猪食用发霉变质或受到污染的饲料。

3.2 育肥猪日粮供应要合理

以育肥猪的生长发育特点为根据,将育肥猪分为育肥前期与后期两个阶段。在育肥前期猪处于生长发育阶段,主要是促进猪的骨骼、肌肉与器官生长发育。因此,该阶段仔猪的营养物质主要为蛋白质和钙、磷等矿物质,在饲喂仔猪的日粮中要确保蛋白质含量充足。到了育肥猪的后期,猪的肌肉、器官与骨骼生长已经定型,要保证日粮中能量充足,以保障育肥猪的营养物质需求。通常猪群的营养物质来源主要为饲料,饲料中的营养物质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和维生素、矿物质等,在育肥猪的不同阶段,需要的营养物质比例也不同。育肥猪的任何阶段都要保证饲料新鲜,还可以适当进行加工调剂,改善饲料适口性,提高育肥猪的消化率。

4 育肥猪环境控制与疾病预防

4.1 科学建设猪场

首先,在育肥猪前期,要做好猪场的选址工作,可以根据育肥猪的生长特点,选择向阳背风、地势高、干燥通风、采光好、远离交通要道和居民点的地方建设猪舍,同时要确保猪舍附近交通便利,水资源丰富,且便于排水,猪舍附近无其他养殖场与屠宰场等,以便更好地进行防疫。其次,在选好场地后,可以合理设计猪场的布局,进行科学分区,将猪场划分为生活、生产、隔离和饲料加工等区域,保证各区域严格分开。猪场地面要保持一定的坡度,以便对猪舍进行冲洗,也便于排水。另外,建造猪舍时要确保墙壁的稳固性,同时保证猪舍内冬暖夏凉,空气通风性好,猪舍内设施设备齐全。

4.2 有效控制猪舍环境

猪舍温度对育肥效果有较大影响,因此,猪舍内的温度要控制在18~22 ℃。在夏季猪群容易出现热应激反应,导致其采食量减少,免疫力和抗病能力下降,进而导致猪群生长性能降低。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发生,夏季应做好猪群的降温防暑工作,猪舍周围可以种植高大的树木,起到遮阴、降低噪声和防疫的效果。冬天要做好猪舍的保暖防寒工作,避免冷风进入猪舍,可以在门上挂上帘子,也可以在猪舍内装置取暖设施。饲养人员还要重视猪舍的卫生条件,按时清理猪舍的粪便和剩料等,保证猪舍内的干净卫生,避免细菌滋生给猪群带来疾病隐患。

4.3 加强疾病防范

在仔猪阶段,要做好仔猪免疫接种工作,可以根据仔猪健康状况,制定合理的免疫饲养方式。在育肥猪接种疫苗后,还要重视饲料营养的供应。同时,定期对猪群进行驱虫,可以使用广谱高效、低毒的药剂进行驱虫,避免猪群出现寄生虫感染。驱虫后的虫体、粪便也要及时进行清除和无害处理。此外,还要加强对育肥猪进行消毒,可以定期对猪舍及其周围环境进行消毒,禁止场外车辆及人员随意进出猪场,进入猪场前要严格按照消毒制度进行消毒。同时,在每批猪转出或出栏后,也要进行彻底消毒。

5 育肥猪科学化饲养管理策略

5.1 明确育肥猪饲养方式

育肥猪饲养方式主要分为自由采食和限制饲喂两种类型,自由采食的饲养方式,能够促使育肥猪快速增重,但是容易使成猪出现脂肪大量沉积、酮体品质下降的情况。而限制性饲喂可以提高成猪酮体瘦肉率和饲料利用率。因此,在确定育肥猪的饲养方式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来选择。也可以在饲养育肥猪的过程中,将限制饲喂和自由采食结合起来进行饲养,在生猪体重达到60kg之前,可以采用自由采食的方式喂养,或每顿不限制生猪喂食量。饲喂后要保证育肥猪食槽内有剩料,这样既可以促使育肥猪增重,又能够促进育肥猪肌肉生长。在育肥猪体重超过60kg可以采用限制饲喂的方式进行饲养,确保育肥猪进食量为自由采食量的80%~85%,既不会导致育肥猪正常增重受到影响,也能确保育肥猪脂肪沉积量在正常范围。

5.2 育肥猪群的饲喂管理

在进行育肥猪饲喂时,还要做到定时、定量、定质。定时饲喂主要指每天固定时间内饲喂,促使育肥猪养成良好的采食习惯,能有效提高育肥猪的饲料利用率,增强育肥猪的食欲。定量主要指每天固定饲喂量,可根据育肥猪采食量来确定喂养量,以免浪费饲料。尤其在育肥阶段,要确保育肥猪每餐都达到八分饱,避免育肥猪进食过量。定质主要指确保育肥猪饲料的质量,保证育肥猪每天采食到优质的饲料,为其提供充足的营养物质。同时,还要做好饲料搭配工作,日粮中的营养物质要合理配比,粗精饲料比例适中,更换饲料时不能一次性将饲料全部换掉,要循序渐进地更换,避免育肥猪出现换料应激反应。

5.3 加强对育肥猪群的管理

在仔猪进入猪舍后可以培养其定点采食、排泄、睡觉的习惯,以便于后续的管理,确保猪舍内的卫生清洁,减少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同时,加强对猪群的日常管理,观察猪群的采食、排泄与精神状态等,在发现异常情况时,及时调整饲喂方式。

猜你喜欢

营养物质猪群猪舍
健康猪群体系建设的主要措施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猪群咳嗽多发季 养猪人如何应对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生鲜乳中营养物质的调控技术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阳光猪舍与普通猪舍育肥对比试验分析
猪群发生传染病时的控制措施
新型帐篷式猪舍的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