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如何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

2023-03-21张国庆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猪瘟非洲养殖场

张国庆

铁岭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清河大队,辽宁铁岭 112000

非洲猪瘟,属于一种传染性疾病,也就是通过猪瘟病毒引发疾病,不利于保障农业安全可靠生产,甚至阻碍社会的顺利发展。一旦猪患有非洲猪瘟此种疾病,死亡率是比较高的,要想保障养殖户的养殖效益,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要加大力度进行疾病的防控,全方位宣传和推广非洲猪瘟的知识,及时控制非洲猪瘟的病毒出现,不只是增强猪群的抵抗力,还能够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

1 非洲猪瘟的相关影响因素和危害

1.1 影响因素

其一,高指数的环境耐受性对于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环境,其存在着稳定的特点,能够长时间存活,传染性较强。病毒对温度的敏感性以及对pH值的敏感性指数不高,一般情况下,病毒能够在pH值4~10之间的环境中保持存活状态,如果保存环境是4 ℃的血液,能够存活大于等于一年。非洲猪瘟病毒就算是在腐烂的血液中,只要满足室温的基本条件,就能够被有所分离,长时间存活在猪肉产品中。在产品不断流通的情况下,此种病毒逐步扩散;其二,多样化的传播病毒途径。非洲猪瘟涉及直接传播以及间接传播,前者是接触到患病猪,归属传染源传播的一个范畴,特别是公猪和母猪的实际交配,传播非洲猪瘟的情况比较常见。后者包含多种多样的情况,比如携带病毒的老鼠、携带病毒的车辆与人员等,总而言之,皮肤、口鼻以及生殖道是传播非洲猪瘟病毒的基本途径;其三,非法贸易等相关活动。我国的养殖业经营与发展,生猪贸易是重点经济支柱,对应的市场份额是比较大的。一旦非洲猪瘟传入我国,多个地区的人员都要积极处理,控制疫情传播。生猪运输受到阻碍会造成猪肉价格提升,部分不法商贩以牟利为基础,实施非法运输生猪的方式,相关非法贸易的活动一旦出现,均为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提供条件,产生了病毒远距离传播的问题。

1.2 非洲猪瘟带来的危害

大多数情况下,非洲猪瘟的病毒对繁殖的母猪带来较大影响,猪群中出现个体感染的现象,其他个体也是不能幸免的。可是猪的抵抗力会随着体重的增加而增强,对应感染概率比较小。非洲猪瘟体现出一定的感染性特点以及病毒性特点,在感染的条件下基本上是无法幸免的。特别是大规模的仔猪场,存在着供应饲料比较集中化的现象,猪群的生活环境基本相同,若产生了非洲猪瘟病毒,势必会影响养殖场的效益。部分养殖场没能规范化处理猪群的尸体,处于高温蒸发环境中的病毒,能够跟随河流以及空气有所传播,不利于保障其他物种的正常生存。另外,出现疫情的区域,人们会由于担忧与害怕抵触购买猪肉,产生了猪肉市场价格不断变动的问题,严重情况下引出社会恐慌。

2 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难点

研究非洲猪瘟防控工作,面临着一些难点。第一点是病毒传播的途径不能确定,病毒传播的途径多种多样,以接触或者病毒污染等相关形式进行,患病猪的分泌物或者排泄物也存有病毒。距离较短的情况下,通过空气、雨水以及车辆等媒介进行传播,甚至是以生猪或者寄生虫的传播形式进行,所以说非洲猪瘟的传播比较广泛,增加了病毒预防的难度;第二点是养殖户缺少防控意识,诸多中小养殖户,关注了市场销售,在一定程度上缺少非洲猪瘟的防控意识,具备防护能力需要加强。部分养殖场没能按照规定的免疫流程,对于外来人员以及外来车辆进行排查,消毒池的作用不能充分发挥。或者一些养殖场的人员不能配合动物防疫工作,非洲猪瘟防疫过程受到阻碍,降低了疫病防疫的及时性[1];第三点是专业技术人员匮乏,畜牧行业的发展集中在农村,基层动物防疫人才队伍的建设效果不强,表现出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一些养殖场尚未配备专业兽医,仅仅是按照经验进行非洲猪瘟的防控,没能及时制定非洲猪瘟的防控方案,或者出现了滥用抗生素的问题。

3 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进行非洲猪瘟预防与控制的有效策略

养殖场地管理,作为非洲猪瘟防控工作的基本内容,每一个养殖场都要避免闲杂车辆或者闲杂人员进入,在养殖比较密集的区域做到联防联控。按照自繁自养的形式控制外调猪入场,不要在疫情区域中运输生猪。任何有许可的实际环境,封闭化处理养殖场,使得养殖场能够与外界环境进行隔离。规范处理动物粪便,给生猪生长营造良好的氛围,从根源上控制非洲猪瘟的疫情传播。

3.1 关注知识培训与推广,认真监管猪瘟病毒

对于非洲瘟猪这种病毒,属于外来疾病的一个种类,若发生感染的情况,患病猪会因为皮肤红肿造成内脏出血,最终很有可能死亡,降低了养殖行业的经济效益,埋下社会恐慌的风险。基层动物防疫单位的工作者,应该充分了解和非洲猪瘟存在关系的重点知识,重点推广非洲猪瘟病毒的特点和对人们生存带来的危害。以宣传手册的形式进行发放,或者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给每一个养殖人员传授知识,通过微信等平台让养殖人员掌握非洲猪瘟的传播路径,提高养殖人员对猪瘟传播控制的积极性。开展对应的管理项目,以免养殖人员过度追求利益,做出明知病毒却不上报的事情,引出非洲猪瘟大面积传染,最终产生社会恐慌。与此同时,基层动物防疫机构人员要加大监管力度,认真落实分级监管责任制,构建上下联动的完整格局。加强乡镇地区政府指导职能,促进非洲猪瘟病毒防控工作的落实。组建疫情防控监督小组,安排乡镇领导做好组长的事情,工作者和村干部做小组成员,每一个人员都能够实施自身的职责,进一步统筹管理动物防疫工作,体现人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管理的有效性。之后应该对防疫机构的监督主体责任实施情况进行研究,各个部门要事先安排工作者负责此项任务,以职责分工的形式互相交流体现出合作的价值。另外,强调疫情防控主体工作的进行,不管是生猪饲养、生猪屠宰、生猪运输,还是生猪销售,对应责任工作者要重点体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开展生猪养殖运输管理项目,对车辆和环境都要进行消毒,坚持无害化的处理原则,加工死猪和生猪产品,独立性检验非洲猪瘟的情况。

3.2 进行卫生消毒,健全防御体系

在动物养殖过程中,很容易生成较多的粪便以及尿液,在一定程度上给细菌的滋生与繁殖提供条件,而造成病毒感染。并且在养殖成本与模式的相关因素影响下,诸多动物养殖以集中的形式进行,同样促进了病毒的滋生与传播。相关工作者要重视养殖场地的卫生消毒,由于消毒是控制细菌滋生的一个手段,还可以起到控制病毒传播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要严格落实。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要开展抽查工作,把动物养殖的消毒卫生充分落实,非洲猪瘟的防控,死猪无害化处理是重点关注的内容,一般情况下对患病猪进行扑杀与深埋,但是要重视处理生猪的要点,基层动物防疫工作者要深层次掌握所管辖区域的实际环境,一旦出现非洲猪瘟疫情要提出相应解决策略。在防疫体系的建设上,一旦出现非洲猪瘟,对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将会造成较大影响。充分的防御体系构建,可以使得相关人员在出现猪瘟的情况下立即进行抗疫工作,避免非洲猪瘟的疫情不断蔓延,对疫情防控起到一定的调节作用。基层防疫单位的工作者,应该明确非洲猪瘟可能出现的损失,基于某些上报流程针对性开展疫情防控工作。防疫工作者了解存在疫情的情况,应该针对性封锁以及扑杀患病猪,围绕疫情变化的规律大力进行病理分析,工作者完整填写非洲猪瘟的发病信息,指导相关人员沉着冷静地对待非洲猪瘟疫情。

3.3 避免疫情疏漏,及时上报疫情

在预防和控制非洲猪瘟疫情的过程中,要想规避养殖户的风险,相关单位应规范动物卫生管理方案,尽可能地发挥基层动物防疫机构职责,细致筛选以及审核生猪养殖群体。具体调查中,一方面重复消杀屠宰场,另一方面排查屠宰场的交易市场以及无害化处理场,使得非洲猪瘟的疫情管理工作具备安全性与可靠性。现阶段,生猪养殖缺少一定的规模化特征,更多凸显出小规模养殖的情况,非洲猪瘟的疫情防控,如果匮乏专业的知识技能,很有可能出现病情反复发生的问题,埋下疫情防控的隐患。所以相关人员要具体调查,做到挨家挨户普及疫情防控知识。调查实践中,研究猪个体的生长情况,掌握养殖户生猪养殖的基本细节,以免在疫情调查中留下盲点。增加生猪养殖的覆盖率,在调查中认真严谨地负责,控制非洲猪瘟病毒外泄情况的出现。另外在疫情防控的上报工作中,需要保持及时与严谨的态度,以免人们对于出现非洲猪瘟的问题产生恐慌心理。充分研究非洲猪瘟防控的相关药品,进一步确保非洲猪瘟的防疫工作可以稳定进行。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非洲猪瘟的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相关人员应从根源上保障养殖场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促进动物养殖的顺利进行。基层动物防疫机构应该关注知识的推广,对非洲猪瘟的病毒进行排查,把相关情况如实上报,合理处理非洲猪瘟的防控工作问题,彰显着非洲猪瘟防控的成效,更好地促进社会稳定建设。

猜你喜欢

猪瘟非洲养殖场
规模养殖场防疫现状及对策
An Uncommon Trip
《走出非洲》:关于非洲最美的一本书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非洲反腐败新观察
非洲猪瘟来袭,这些问题一定要知道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非洲鼓,打起来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规模化养殖场猪的繁殖障碍发生原因与防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