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治疗猪骨软病的效果初探

2023-03-21杜雅君

吉林畜牧兽医 2023年1期
关键词:幼崽营养物质骨骼

杜雅君

石家庄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石家庄 050000

猪骨软病的发病原因,大多是由生猪身体内部缺乏一定的微量元素所造成。其中维生素D与钙磷在其中的占比相对较大。当生猪体内缺乏这类微量元素时,骨骼便会出现生理性的病变。这种病变速度相对较慢,因此对生猪的影响属于一种慢性疾病。

1 猪骨软病发病原因探究

1.1 维生素D等微量营养元素严重缺失

生猪幼崽在生长过程中往往需要补充大量维生素类营养元素,以此来满足迅速生长发育的身体。然而生猪并不能像植物那样自主进行微量元素的合成工作,所以需要从外界食物中进行获取。维生素D的种类相对较多,其中生猪在生长过程中最为需要的维生素D种类为维生素D2(骨化醇)、维生素D3(胆固醇)等等。这些维生素营养物质往往是骨骼进行生长发育所需要的必要元素,只有这类维生素营养物质摄入充足,才能满足生猪幼崽在生长阶段对于骨骼生长的相应需求。

许多地区在对生猪进行集中化养殖的过程中,为了追求更高的经济收益,往往会减少养殖基地的建设成本与开支,养殖基地内部环境相对较差,通风性与采光性无法达到生猪生长的相关标准。而生猪在生长过程中,获取维生素D的主要方式为进食饲料与接受阳光照射。进食饲料的方式能够让生猪在食物中获取相应的微量元素,接受阳光照射则能够促进生猪自身对于维生素类营养物质的吸收能力。如果生猪在生长或者怀孕过程中,饲料内维生素类营养物质含量较低,或者没有接受充足的阳光照射,便容易导致生猪患上猪骨软病。

1.2 钙、磷不足,或比例出现失调

生猪幼崽在生长过程中,由于骨骼生长速度较快,从而需要大量的钙类营养物质与磷类营养物质的摄入,以此来满足骨骼生长的相应需求。母猪在怀孕与哺乳过程中,需要消耗自身大量营养物质,以此来为仔猪提供充足的养分,这时同样需要补充足量的钙磷营养物质。在生猪生长与怀孕哺乳的整体过程中,钙磷类营养物质是生长与发育的必需品。钙磷类营养物质与维生素类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三者同样都是生猪生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营养物质。如果在对生猪进行饲养工作时,忽视了营养之间的互相搭配,使得几类营养物质之间存在着比例不协调的问题,便会直接导致生猪自身骨骼出现病变问题,猪骨组织中磷酸钙沉着不足,从而使生猪患上猪骨软病。

1.3 饲养过程中不注重饲料搭配问题,导致生猪自身营养不良

对生猪进行规模化的养殖工作时,许多地区的养殖工作者自身养殖观念相对较为落后,依然采用过去传统的养殖方式来进行生猪饲养工作。传统的生猪养殖方式,往往并不注重生猪的食用饲料是否营养均衡,多以人类剩饭或泔水为主。这种饲养方式往往会让生猪摄入过多的盐分和脂肪,造成生猪瘦肉率低的问题。同时,蛋白质类饲料价格相对较高,部分生猪养殖户为了节约养殖成本,选择了蛋白质含量较低的其他饲料类型。如果生猪在生长与怀孕过程中缺乏蛋白质的补充,则会使得自身无法进行骨骼的生长,骨骼有机质合成速度降低。这一问题在生猪长期缺乏钙类营养物质补充的情况下最为明显,生猪自身许多器官的正常运行需要消耗大量钙类物质,长期得不到钙类物质的补充,会诱发继发性甲状旁腺机能亢进,这时如果生猪骨骼对其进行大量吸收,则会进一步导致猪骨软病的发生。

1.4 其他疾病的影响

由于环境因素和饲料因素的各类问题,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往往会患上各类疾病。如果没有对这些疾病进行根治,则会进一步的对生猪产生影响。猪骨软病在发病过程中便极易受到这类问题的影响。例如,当生猪出现肠胃类疾病,自身消化能力降低时,身体无法从食物中摄取足够量的营养物质,骨骼生长营养物质供给速度减慢,这时便会导致生猪出现猪骨软病。另一方面,生猪患上肝肾疾病或者出现钙磷代谢紊乱问题时,同样会导致生猪骨骼组织出现病理性的变化,从而导致生猪患上猪骨软病。当生猪幼崽患上这一类疾病后,往往无法正常进行骨骼发育,生长迟缓;怀孕母猪这时则无法为体内胚胎提供充足的养分,从而出现死胎、生产瘫痪和生猪幼崽发育不良等问题。

2 发病机制

生猪生长与怀孕过程中,身体通常需要大量营养物质与微量元素的补充,而在对钙磷物质进行代谢工作时,往往需要维生素D的参与,才能正常进行。由此可以看出,只有生猪体内具有足量的维生素D,生猪才能够进行更加有效的钙磷代谢工作。生猪在日常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对不同营养物质进行一定的沉积工作,以此来更好的满足身体对于各项营养物质的需求。生猪的骨骼生长位置,通常会有大量钙盐在其中进行沉积。这些钙盐通常是生猪生长过程中析出或者过剩的物质,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的代谢工作,确保能够准确沉着在骨骼生长的部位。而生猪如果在生长过程中缺乏相应的营养物质,身体无法展开及时的代谢工作,钙磷元素过量沉积在错误的位置,则会导致生猪骨骼生长出现异常,从而诱发猪骨软病。

3 猪骨软病临床症状与治疗方法探究

生猪在生长过程中如果患上猪骨软病,往往会受到自身发育程度的影响而呈现不同的病症。为了能够更好的对不同病症进行相应的治疗工作,需要兽医工作人员充分结合当前生猪患病状况,来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工作,提高最终治疗效果。

3.1 先天性肢跛型猪骨软病

先天性肢跛型猪骨软病往往多发于新生幼崽,这时生猪幼崽刚刚与母体进行分离,自身对于各类营养物质的合成能力尚未发育完善,因此无法进行完善的微量元素合成工作。这种情况下,如果没有为新生的生猪幼崽进行及时的喂养工作,或者喂养奶水中缺乏相应的营养物质,则幼崽二脚趾关节会出现异常肿胀问题,刺破会流出胶状物质,整体呈现黄白色。当生猪幼崽出现这一类病症后,通常无法进行正常的站立,即使成功站立,也无法对身体进行稳定。这时的生猪幼崽还会进一步出现体重下降的问题,身体对于营养物质的吸收效率降低,无法从正常进食量里获取足够的营养物质,并同时伴有嘶叫现象。

在对这一类猪骨软病展开治疗工作时,可以将三棱针进行消毒工作后,将生猪幼崽蹄部肿胀位置进行刺破,以此来对肿胀部位内部进行脓液处理,避免长时间堆积在皮下位置,给生猪幼崽造成站立方面的疼痛。完成脓液清理工作后,需要对患病幼崽进行药物的灌服工作,多选用灌服一颗鱼肝油丸,为幼崽消除炎症的同时补充一定的微量营养元素。在灌服次数上,每天对生猪幼崽灌服两颗,连续3d便能够对幼崽病情进行有效的改善。

3.2 骨质增生型猪骨软病

骨质增生型猪骨软病多发于迅速生长的幼猪之间,在患上这类疾病后,生猪幼崽往往会出现拒绝站立的现象,并在猪圈中长期卧倒,活动量减少。这时对生猪幼崽进行驱赶,幼崽会在活动过程中发出惨叫声。趁生猪幼崽进行活动时可对其进行跗关节内侧的观察工作,可见跗关节内侧存在着明显的关节突出问题。

如果想要对这类猪骨软病进行治疗,相关工作人员可以对其进行一定的药物注射。根据生猪幼崽患病机制的相应分析,可采用0.5 mg维生素D来对其展开药物注射工作。完成第一次注射工作后,需要对接受注射的生猪幼崽进行相应的观察工作,确认无异常后,每隔1d对幼崽进行以此注射工作,在这种规律下需要对生猪注射3次维生素D溶液。这种治疗方式在成本方面相对较低,对生猪幼崽的保定操作要求不高,治疗效果却较为显著。

3.3 体实肢拽型猪骨软病

体实肢拽型猪骨软病往往多发于过于肥胖的生猪或者架子猪。患上这一类疾病的生猪,往往自身肌肉发育相对较为丰满,体态肥胖,皮毛充满光泽。在身体发育方面往往无法发现问题,而对其后肢进行观察,则能够发现患病生猪后肢相对较为异常,两条后肢轮流进行拖拽,行动能力大大削弱,无法进行正常的移动与活动。同时,这类患病生猪进食欲望相对正常,但会随之出现嗜睡问题,往往吃到半饱便会开始睡觉,睡醒后再进行进食。

对这一类疾病展开治疗工作时,同样可以采用肌肉注射的方式来进行注射。首先可以对患病生猪注射1 mg的维生素D,注射期间对于生猪保定的难度相对较大,需要快速完成注射。在注射次数上可以采取每隔1d注射1次的方式,共注射5次。其次,在进行维生素D的注射工作时,还要对生猪进行营养物质方面的补充,将30g过磷酸钙混入生猪食用饲料中,连续喂食15d左右,便能够有效帮助生猪进行痊愈。

4 结语

猪骨软病作为生猪养殖工作中一种相对较为常见的疾病,在发病初期需要对其展开及时的治疗工作,以此来最大限度的减少后续发病对生猪生长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提高生猪最终出栏率与质量,以此来将生猪养殖利益实现最大化。

猜你喜欢

幼崽营养物质骨骼
双胞胎幼崽
当人类幼崽碰上小动物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海豹幼崽可以像人类一样改变声调
做家务的女性骨骼更强壮
三减三健全民行动——健康骨骼
生鲜乳中营养物质的调控技术
试分析高中生物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关系
骨骼和肌肉
骨骼是如何生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