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2023-03-21赖德胜
赖德胜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 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 北京 100089)
治国有常,利民为本。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高度重视民生工作,对保障和改善民生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了新思想和新举措,人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改善。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1]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更好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了根本遵循。
一、保障和改善民生进入品质提升期
顾名思义,民生主要指民众的生计和生活。为人民谋幸福,使人民过上美好生活,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因此,我们党历来重视保障和改善民生。在不同时期,由于社会主要矛盾、生产力发展水平等不同,人民的民生诉求有所差异,党和国家民生工作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根本社会条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我们党仍然将民生置于重要地位。正如毛泽东同志曾指出,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问题,群众的生活问题,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轻,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2],而且在解放区还进行了广泛的民生实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随着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我们党将摆脱贫困、解决温饱问题作为民生的第一要务,强调要加快经济建设以改善民生,并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初步形成了基本的社会福利体系。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开始将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强调发展生产力的目的是改善人民生活,实现共同富裕。劳动生产率明显提高,经济持续增长,人民收入水平持续提高。特别是进入新世纪,我们党根据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状况,提出将“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强调构建和谐社会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要把和谐社会建设摆在重要位置。2005 年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首次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 文化建设并列,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原来的“三位一体”变成了“四位一体”。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并确定基本民生由“5个有所”构成,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被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并将良好生态环境视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特别是随着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党更加重视民生建设,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增进民生福祉是我们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将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得到了全方位改善。政府的民生支出不断增加,2021年仅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三项支出占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为36.9%,支出总量超过了9万亿元,而2012年的民生支出比重和支出总量分别为31.2%和4万多亿元,这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期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65万元增加到了3.51万元,恩格尔系数从33.0%下降至29.8%,达到了富裕国家的水平,人们的支出选择范围大为扩展。就业大局始终保持稳定,城镇登记失业率和城镇调查失业率维持在较低水平,城镇新增就业年均在1 300万人以上。建成了世界最大规模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和医疗卫生体系。高等教育进入普及化阶段,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了57.8%,教育普及水平实现了历史性跨越,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了10.9年。基本养老保险参与人数达到了10.4亿,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维持在95%以上。人均预期寿命增长到78.2岁,实现了历史性跃升。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分、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共同富裕取得新成效。
正是因为民生事业不断取得新进展、跃上新台阶,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这意味着,我国保障和改善民生进入品质提升期,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着新的任务和要求。
一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核心是人的“物质文化需要”到“美好生活需要”的转变[3]。与物质文化需要相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更加全面,也更加高级。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强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4]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基本解决了“有没有”的问题,现在面临的主要是“好不好”的问题,是要追求高品质生活,人们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好不好”不仅涉及客观评价,而且涉及主观评价,因此评价更加复杂。2019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将深圳定位为高质量发展高地、法治城市示范、城市文明典范、民生幸福标杆和可持续发展先锋,其中,“民生幸福标杆”是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这个新“七有”的民生目标,在某种意义上可以看作是品质民生的一种表述,是民生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需要努力的方向。
二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对未来社会主义做了这样的界定:“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5]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又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6]。人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需求都得到满足,每个人的自由选择得到尊重,潜能得到激发,德智体美劳各展所长,全体人民普遍达到生活富裕富足、精神自信自强、环境宜居宜业、社会和谐和睦、公共服务普及普惠,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和幸福美好生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高。我们党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但从价值追求到具体实践有个历史过程,需要不断健全民生保障制度,统筹做好教育、分配、就业、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扶幼等各方面的工作。2018年4月23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集体学习活动时,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共产党是《共产党宣言》精神的忠实传人”,并提出“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7]我们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正在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迈进,保障和改善民生,要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更多更好条件。
三是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而不是少数人富裕。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是全面的共同富裕而不是片面的共同富裕。但共同富裕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有个比较长的过程。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我们实行的是“先富后富”的策略,即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裕起来,再带动其他地区、其他人一起富裕。事实证明,这一策略是正确的,我国用比较短的时间就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但发展还不平衡不充分,其中很重要一个方面是民生享有的不平衡不充分。党中央明确提出,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要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并描绘出了时间表和路线图。根据党中央部署,到“十四五”末,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逐步缩小。到2035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居民收入和实际消费水平差距缩小到合理区间。不同阶段共同富裕的主要指标,即居民收入、实际消费水平、基本公共服务等,基本上都与民生直接相关。可见民生福祉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
二、保障和改善民生面临的新挑战
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将会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创造更好的条件,使品质民生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无论供给还是需求都将面临诸多挑战。
一是经济运行存在新的下行压力。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没有发展,民生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过去十年,我国经济实现了中高速增长,经济实力跃上新台阶。经济总量由2012年的53.9万亿元上升到2021年的114.4万亿元,占世界经济比重从11.3%上升到超过18%,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6 300美元上升到超过1.2万美元,接近世界银行高收入国家标准,民生基础得到不断夯实。“十四五”时期,我们要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更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经济应该继续有个比较高速的增长,使“蛋糕”做得更大。根据有关研究,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收入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年均经济增长速度就必须达到4.75%左右[8]。我国发展仍具有诸多战略性的有利条件,经济稳中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因此,我们有充分的信心和能力实现这一增长目标。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内外环境发生了重要变化,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的特征更加明显,特别是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美国等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遏制围堵,科技遏制、产业遏制政策迭出,给国际经贸环境增添了新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2022年以来,我国经济运行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稳增长、稳就业、稳物价面临新的挑战。党中央审时度势,强调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更加有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经济总体呈恢复发展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大局总体稳定。但经济下行的压力仍在。一方面,这会影响跟民生直接相关的就业、工资收入等,比如,青年失业率一直在高位运行,高校毕业生就业压力大;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进而影响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支出等。另一方面,经济下行压力下,各地的经济增长可能会出现分化,在当前的民生支出体制下,这有可能会加剧各地民生建设的不平衡[9]。
二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不同年龄人口的观念、心理、行为等是不同的,不同的年龄人口结构会导致不同的需求结构。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占人口比重达到18.7%,比2010年上升5.4个百分点。根据有关部门预测,“十四五”期间,全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每年将增加约1 000万人,总量将突破3亿人,我国将从轻度老龄化迈入中度老龄化。这对民生建设的资源及其配置带来了多重挑战。首先,基本养老保险金支出将会逐渐增加,而老龄化和劳动年龄人口的减少又意味着人口红利逐渐消失、经济潜在增长率降低[10]。其次,围绕“老有所养”而作出的适老化转型升级需要大量投入。老年人的生活方式、消费结构等有很大不同,围绕年轻人而设计的软硬件环境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需求。比如,我国现存住房很多是小高层设计,绝大多数没有配备电梯,这给高龄及体弱老人的出行带来了很大困难。即使是有电梯的住房,内部设计和设施,以及小区环境和设施,也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和生活能力考虑不够。因此,如何加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各领域各行业如何进行适老化转型升级,对于增进老年人社会参与,提高老年人生活品质,更好地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提升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一项紧迫的任务。最后,为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措施鼓励生育,但年轻人在生育方面仍顾虑颇多,一个重要原因是生育养育成本高。如何进一步降低生育养育成本,涉及民生的诸多方面,比如托育事业的发展、女性的就业等。总之,老龄化及其带来的“一老一小”问题,是未来民生建设要予以高度关注的问题。
三是就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也是经济发展最基本的支撑。在某种意义上,只要实现了高质量充分就业,就能把我国丰富的人力资源和人力资本转化为经济增长的源泉,而且其他民生福祉也能得到比较好的保障,因为收入、教育、社保、健康、住房等其他民生福祉都是与就业紧密相关的。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我国的就业结构已经发生深刻变化。首先,城镇就业占比越来越高。2021年在城镇就业的比重达到了62.7%,但有相当比例在城镇工作生活的劳动者并没有城镇户口,有数据表明,我国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为46.7%,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4.7%相差18.0个百分点。也就是说,约2.5亿人还不能均等便捷地享受城镇的基本公共服务。其次,基于平台经济的新就业形态不断涌现,而且成为稳扩就业的重要途径,但很多新就业形态从业者和灵活就业人员没有签订劳动关系合同,其劳动权利和社会保障权益没有得到有效保护,稳定性不够,就业质量不高。最后,随着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为代表的新科技的不断应用,有可能出现“就业极化”现象,即中等技能的工作岗位不断减少,增加的只是高技能工作岗位和非常规的低技能工作岗位,这将冲击中等收入群体的基础,影响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
四是民生诉求差异不断扩大。在民生“有没有”的数量驱动阶段,人们对民生的诉求是比较单一的,因此,消费需求往往会发生“同频共振”现象,典型者如20世纪80年代所谓的冰箱、电视机、洗衣机和录音机“四大件”。而在民生“好不好”的品质提升阶段,民生诉求的差异化、个性化则越来越明显,也更难满足。比如,关于义务教育均等化,在早期我们更关注的是入学机会的均等,使每一个孩子都有学上。随着义务教育的全面普及,上学已经不是问题,我们开始关注办学条件的均等,即不管城乡还是东中西部,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均等的办学资源,包括硬件和软件。而在高质量发展阶段,现在更加重视优质均衡,即教育质量或者说孩子的教育获得要均衡,为此,就不能简单地以教育资源均等来衡量,而必须考虑不同孩子的先天禀赋、家庭条件等给予差异化的支持,是一种有差异的均等。同时,近些年来,社会阶层结构不断出现分化、重组和再造。虽然各阶层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但不同阶层在教育、就业、收入、掌握的资源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他们在价值观念、生活方式、行为方式、社会心理、利益诉求等方面也存在较大差异。民生建设不仅涉及增量的分配,还涉及存量的调整,因此,难以做到持续的帕累托改进。如何协调各阶层关系,减少社会冲突,化解社会矛盾,构建和谐社会,是新时代民生建设面临的重要难题。
三、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原则
保障和改善民生,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按照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的思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注重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保障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是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所在,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多年、新中国成立70多年、改革开放40多年、新时代10年以来的实践表明,党的领导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根本政治保障。正是因为有党的领导,我国民生事业才能不断发展。民生建设涉及方方面面,关系千家万户,是一项系统工程,品质民生建设更是一项新课题,变量更多,难度更大。党对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领导,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把航定向,即要使民生建设始终坚持为了人民,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民生战略和民生政策的谋定,即根据社会发展阶段、经济发展水平、民生诉求变化等,科学确定民生发展的目标、重点和路径,制定相应政策措施;总揽全局、协调各方,即全国一盘棋,上下贯通,从人、财、物等各个方面给予统筹协调,使各个群体的民生和民生的各个领域稳步推进。
二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1]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保障和改善民生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保障和改善民生也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要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偏离了人民的利益,就是偏离了初心。发展成果要为人民所共享,要更好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成效如何,始终要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作为评判标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体现在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要加强调查研究,深入基层群众,对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要有及时准确的了解,对人民群众的诉求有更真切的感知。
三是坚持坚守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预期。这四个方面互相配合、互为补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坚守底线就是要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兜住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普惠性强调的是民生建设要广覆盖,要面向全体社会成员或为某些群体中的所有成员提供相同的福利待遇和社会服务。基础性强调的是民生建设的内容要满足民众在各个方面的基本需要。兜底性强调的是民生建设要为所有靠其他保障方式都无法满足其基本需要的个人和家庭提供最后的保障,要兜住民生底线,以确保所有人在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不会跌落到社会所认可的最低标准之下。突出重点就是要突出民生领域重点群体、重点问题、重点环节,以重点突破带动整体提升。完善制度就是要坚持制度引领,与时俱进改革创新,推进制度更加成熟定型。引导预期就是要正确处理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当前与长远的关系,促进形成勤劳致富、改善生活的良好舆论氛围和社会预期。
四是坚持人人尽责、人人享有。党和政府承担着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本职责,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重中之重,纳入议事日程,将更多资源投入到民生建设。但我国是个有14亿多人口的大国,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差异大,党和政府不能包打天下、包办一切,必须广泛依靠人民群众,充分发挥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把为群众服务的资源和力量尽量交给与老百姓最贴近的基层组织去做,增强基层组织在群众中的影响力和号召力。要不断完善基层群众民主管理、民主协商、民主参与、民主监督和自我服务的体制机制,保障基层群众依法依规对城乡社区公共事务行使民主权利,充分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民生保障的积极性。要创新公共服务提供方式,在许多公共服务供给方面,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提高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要鼓励勤劳创新致富,畅通社会性流动通道,给更多人创造致富机会,使每一个人都有梦想成真的机会,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与群众的自身奋斗统一起来,在人人参与、人人尽力的基础上实现人人享有。
五是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民生工作直接同老百姓见面,是老百姓感知最明显的领域,来不得半点虚假。要积极有为,尽力而为。拿出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尽力保障,尽力安排,尽量满足,压茬推进,积小胜为大胜。为此,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实施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跨周期调节,政策发力适当靠前,尽早启动一批已列入“十四五”规划、既利当前又利长远的重大工程,推动经济健康发展,创造更多就业岗位,增加收入和消费。要高效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既要最大限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又要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疫情防控形势变化,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和工作重心。要补齐法律短板,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形态从业人员提供更好的权益保护和社会保障,提高灵活就业质量,使灵活就业成为稳扩就业的重要渠道。要发挥社会政策的民生兜底作用,对受疫情影响大的群体,以及下岗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人等特殊困难群体,努力做到应保尽保、应助尽助,有些地方可以根据情况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或消费券等。同时,要充分认识到民生建设有其自身的规律,民生保障的范围和程度要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操之过急。我国仍然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最基本的国情。同时,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这是新的形势。因此,民生建设要实事求是,量力而行。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将收入提高建立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将福利水平提高建立在经济和财力可持续增长的基础上,避免好高骛远,做超越阶段的事情,做不切实际的承诺,盲目提高标准,吊高群众胃口。因为民生需求存在刚性,保障水平宜升不宜降,做出了承诺,就要兑现,而且要保持连续性,否则失信于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即使将来发展水平更高、财力更雄厚了,也不能提过高的目标,搞过头的保障,坚决防止落入‘福利主义’养懒汉的陷阱。”[11]要避免跟风攀比,毕竟各地发展水平不同,民生建设不可能全国各地一个步伐,有些地方走得快一点,有些地方走得慢一点,这都是正常的。要优化资源配置,少锦上添花,多雪中送炭,把有限资金用在刀刃上。
四、在高质量发展中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一项长期工作,没有终点站,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我们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改革创新,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问题,使各项民生工作取得新成效。
一要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也就不可能持续增进民生福祉,不断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必须始终坚持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把蛋糕做大,夯实民生保障和改善的基础。为此,要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要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将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发挥超大规模消费市场的潜力,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据统计,近两年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了65%,消费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第一拉动力。在需求收缩的背景下,稳住和扩大消费,对于经济稳定发展至关重要。可以说,保民生就是保发展。根据发达国家的产业发展经验,在追求生活品质的发展阶段,满足更高层次消费需求的产业将会成为新的增长点和主导产业[12]。实施扩大内需战略要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提升供给体系对国内需求的适配性,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为此,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科技自立自强,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发挥教育、科技、人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用。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增强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增强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供给质量。
二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在劳动年龄人口数量和人口红利不断减少的背景下,提升人力资本数量和质量,激发出人力资本红利,是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同时,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石,很多人通过接受教育改变了命运,获得了发展。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科技的广泛应用,工作性质发生了深刻变化,对此,加强人力资本投资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应对策略。可见,教育具有很强的社会回报和个人回报。现在义务教育已经全面普及,开始强调优质均衡,这是一种以教育质量为核心的高水平均衡。高中教育已基本普及,高等教育则进入了普及化阶段。可以说,教育已基本解决了上学难的问题,进入了后普及时代。但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教育领域仍存在“急难愁盼”问题,特别是学前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薄弱环节。因此,要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扩大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增进教育对于人民群众需求和劳动力市场变革的适应性。要加大普惠性人力资本投入,有效减轻困难家庭教育负担,提高低收入群众子女受教育水平。构建有利于全民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大国,加强全民阅读。
三要完善分配制度。发展的成果并不会自动而公平地惠及每一个群体和每一个人,因此,发展经济学有个术语叫“无发展的增长”。即经济增长了,但增长的好处主要被少数人占有了,并没有带来社会结构的变革和社会的根本进步。因此,要加强分配制度这一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的创新,将蛋糕分配好,使人民群众更好更公平地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要坚持在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居民收入同步增长,在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同时实现劳动报酬同步提高,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拓宽居民劳动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渠道,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收入分配差距。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技术、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要允许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同时要强调先富带后富、帮后富,鼓励勤劳创新致富。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加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调节力度并提高精准性,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比重,增加低收入群体收入,合理调节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规范财富积累机制,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同时,通过房产税、遗产税等调节手段,防止财产分配差距过大。
四要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进入新时代的十年,我国已实现了比较充分的就业,但与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要求相比,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相比,就业质量还不够高,因此,要进一步提高就业质量,促进高质量的充分就业[13]。为此,要强化就业优先战略和就业优先政策,继续把就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和宏观政策优先位置,作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头等大事,把稳定和扩大就业作为宏观调控的优先目标和经济运行合理区间的下限,根据就业形势变化,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取向、聚力支持就业。要提高经济增长带动就业的能力,既要大力发展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业,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抢占国际竞争的制高点,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又要发展就业带动力强的产业,特别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把就业岗位和增值收益更多地留给农民。强化对重点群体的就业促进。不同群体的就业预期、就业困难是不一样的,既要有普惠性的就业政策和就业支持,又要有特惠性的措施,对不同重点群体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政策和支持。高校毕业生数量大,每年以千万计,就业压力比较大。要拓宽高校毕业生市场化社会化就业渠道,为他们就业创业提供更多的政策支持和不断线服务。不断完善退役军人安置制度,支持退役军人自主就业创业。要统筹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统筹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统筹城乡就业政策体系,破除妨碍劳动力流动的体制和政策弊端,继续推进剩余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和转移就业,加快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提高就业质量。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使劳动者更好适应科技变革和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所带来的工作岗位转换。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迅猛发展,采取多种手段,维护好快递员、网约工、货车司机等就业群体的合法权益。对于脱贫人口、零就业家庭人员、残疾人等困难群体就业,要树立底线思维,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提供精细化服务。
五要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体系是保障社会成员基本生活的制度安排,也是保障社会稳定运行的制度安排。我国社会保障体系从无到有,不断完善,特别是进入新时代的十年,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党的二十大提出要“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为此,我们重点要做好四件事。一是扩大覆盖面。我国已建立起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社会保障体系,但从覆盖面来看,各种社会保险发展不平衡,正如前面所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实现了全覆盖,可以说是应保尽保,但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的覆盖面还不够。失业保险参保人数仅为2.3亿人,约占全部就业人口的30%,占城镇就业人口的50%左右, 2.9 亿农民工的失业保险参保率只有17%左右。工伤保险参保人数为2.82亿人,近40%的城镇劳动力没有参加工伤保险。因此,要采取各种措施,使更多的农民工、灵活就业人员、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参加失业保险和工伤保险,加强社会保护,增强其就业的稳定性。二是提高统筹层次。现在的统筹层次偏低,地区之间缴费标准和待遇标准差距较大,不利于形成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也不利于提高保险基金应对风险的能力。要加快实现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省级统筹。三是提高替代率。有关研究表明,55%是养老金替代率的警戒线,低于这个标准,退休后的生活质量将明显下降,而我国现在养老金的替代率仅为45%左右。因此,要随着经济增长和收入水平提高,适当提高养老金的替代率。对此,要进一步完善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切实发挥好第三支柱即个人养老金的作用。四是加强监管和规范运作,使社会保险基金不断保值增值,并得到公平而有效的使用。
六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健康是幸福生活的基础,人民健康长寿是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因此,联合国将代表健康的人均预期寿命作为人类发展指数的三个组成部分之一。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相关政策,提供更多资源,促进人民健康。在健康中国建设中,“一老一小”处于重要地位。要实施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国家战略,推动各行业各领域适老化改造,夯实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为的基础,使老年人享受到美好生活。要不断优化生育政策,降低生育、养育、教育成本,增强年轻人的生育意愿和生育能力,提高人口生育率。要转变健康理念,将预防作为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健康为中心,推动全民体育运动,养成健康生活方式,全方位、全生命周期地保障人民健康。加强人民生命健康领域的科学研究,加快药品和疫苗的研发和生产,提高疾病和疫情的预防和治理能力。健康中国建设的短板在农村,要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继续深化农村“厕所革命”,从源头上预防疾病的发生。要引导医疗卫生资源下沉,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困难群体倾斜,特别是要发挥好互联网在促进医疗资源公平共享中的作用,使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人们也能便捷地享受优质医疗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