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敖氏伤寒金镜录》对伤寒与火热舌象特征的阐述❋
2023-03-21刘雪娇鲁明源
刘雪娇,鲁明源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 250355)
《敖氏伤寒金镜录》(以下简称《金镜录》)[1]成书于元代至正元年(1341年),该书有两部分,分别由两位作者所撰。敖氏撰12幅舌图,但敖氏的名字、生平、籍贯、编撰年代均不详,另24幅舌图为元代清江县人杜清碧增补,图下附有文字叙述舌象、病机,辅以脉、症、治法、方药以互参,其开创了以图文形式展现舌象的先篇,强调舌诊在诊疗体系中的重要性,发展了依据舌象、脉、症用药体系,因此有人认为其为中医舌诊学奠基之作[2]。但因其对临床作用远不局限于舌诊方面,《金镜录》舌象阐释病机,以方药解析治法,形成了舌象-病机-方药-治法相应完备的体系,对后世具有指导意义。其所涉及理论体系主要为伤寒论和火热论,沈敏南[3]更有言:“其以伤寒立论补仲景之未逮,以热证为据补河间之不足”,深刻揭示了《金镜录》的思想渊源。基于此,笔者以舌象为中心,阐释伤寒论病机与火热论的治法。
《伤寒论》的“伤寒”是因感受风寒邪气所致,属狭义伤寒[4],其以六经辨证为纲;火热论乃刘完素所创,其反对《伤寒论》关于伤寒病的病因为感受寒邪,主张外感病整个过程都要以清热为主[5],二者对疾病病机认识的不同,决定了二者分属不同辨证体系,故阐述其舌象特征时也应分而论之。
1 以六经为纲论伤寒舌象
《伤寒论》六经辨证包括太阳病、阳明病、少阳病、太阴病、少阴病、厥阴病。六经分类最早起源于《素问·热论篇》:“伤寒一日,巨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三日少阳受之……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者,故可汗而已。四日太阴受之……故腹满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故烦满而囊缩。”基于经络学说探讨六经病证临床表现,《伤寒论》在继承经络学说基础上,根据六经的阴阳属性、六经的性质、部位、表里关系来概括六经病理表现[6]。但《伤寒论》对六经病表现重于脉、症,对舌象记载稍显不足,《金镜录》则立足临床对《伤寒论》的舌象进行了补充。
1.1 太阳病舌象
太阳病为外邪侵袭肌表、正气抗邪趋于表而表现的病理状态,故太阳病属表证。根据“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可知脉浮、头项强痛恶寒属太阳证主症。《金镜录》中明确说明表证、加之症状(身痛、恶寒)、脉象(脉浮)推测属太阳证者,相关舌象有黄苔舌、黑心舌、十五舌、十六舌、十九舌、二十舌、二十一舌、二十五舌、二十八舌,综合分析可知太阳表证者应苔白(舌边、舌尖、全舌、舌中)微黄(全舌、舌边)。白应肺主寒故苔白,寒性凝滞易郁而化热故苔微黄;舌边、舌尖趋外,上主表和上焦病变。
1.2 阳明病舌象
足阳明胃经和手阳明大肠经同属阳明,故阳明者胃与肠是也。凡见病邪客于胃肠或邪源于胃肠的里实证均为阳明病范畴[7]。“阳明之为病,胃家实是也”,胃家实包括无形之邪热和有形之燥结[8],即阳明热证与阳明实证。阳明热证以白虎汤之类清热透热护阴,阳明实证则以承气汤类攻积以导热下行,故《金镜录》中以胃热、白虎汤类、承气汤类以及下法指代阳明病。相关舌象有中焙舌、生斑舌、黑尖舌、黑圈舌、黑心舌、十五舌、十六舌、二十一舌、二十二舌、二十七舌、三十舌、三十二舌、三十三舌、三十四舌、三十六舌共15舌,占总舌图的40%,可见其对阳明病或者说清法、下法的重视。综合分析阳明病舌象特点应为舌质红、舌形黑点刺(全舌、舌中、舌尖)、苔黄(舌尖、全舌)/(灰)黑(舌尖、舌中、舌中至根、舌根、舌根至尖)/白(舌左、舌中)、质燥。阳明病本质为热郁于胃肠,热郁于气则舌质红,郁而入血则舌形有黑点刺,胃肠属土有热故苔黄,根据热邪轻重的不同舌苔表现出黄、灰、黑。白主气,阳明实证腑气不降,气机阻滞不下则苔白;苔聚之处为邪存之地,胃肠属中下焦故苔聚于舌中、舌根,热为火之渐,火归心性主炎上故苔聚于舌尖,人体之气升于左降于右,阳明右降不及则左升不利故苔聚于左,热盛耗津故舌质燥。
1.3 少阳病舌象
少阳主枢,病属半表半里[9],其本证主方大小柴胡汤可调枢机和表里。《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有关于少阳病舌象最早记载:“胁下硬满,不大便而呕,舌上白胎者,可与小柴胡汤”,可见少阳枢机不利舌呈白苔。《金镜录》在此基础上进行发挥,根据其半表半里之病位以及大小柴胡之主方,少阳舌象包括白苔舌、二十舌、二十三舌。综合分析其苔白(舌右、全舌)微黄、质滑。少阳主枢掌一身阳气升发,阳气不升则寒故舌苔白,阳气郁则热故苔微黄;少阳升气机于左,气机升发不利则降之不及,故舌苔偏聚右侧,少阳通于三焦,三焦乃水之通道,三焦气机不畅则水液运化不及故舌质滑。
1.4 太阴病舌象
太阴属阴分,由其提纲“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可知,其病机为脾阳虚寒湿内盛证。《金镜录》未直言太阴病,也未从其主症角度探讨其舌象特征。但在二十四舌有述脏结舌象,而脏结病机为五脏阳气虚衰、气血痰饮等病理产物凝结而成[10],故脏结可认为包含太阴病,故太阴病舌象当为苔白(舌左)、质滑。寒湿邪属阴故苔白、质滑,脾阳虚则少阳升之无源故苔聚于左。
1.5 少阴病舌象
少阴病本证辨证的核心内容为辨少阴心或少阴肾[11],少阴本证包括少阴寒化证、少阴热化证。少阴热化证病机为心肾不交,心火旺于上肾水亏于下,造成心肾不交机理可为太阳表邪不解郁而化热入于阳明,煎熬阴液,肾阴又为一身阴之本,热久损及肾阴,肾阴亏无以上济心火,故心火浮于上。《金镜录》中少阴热化舌象包括红星舌、人裂舌、虫碎舌、三十三舌,而少阴寒化证病机为心肾阳虚。阴阳具有互化性,少阳热化证日久耗阳气可变为少阴寒化证,其主要通过热迫津出、气随津脱或心火无根浮上日久则阳气散于外的途径而实现;阳气有温煦之功,阳气不足时会出现恶寒,因此恶寒为少阴寒化证症状之一[12]。经分析《金镜录》中的三十舌若出现恶寒表现,则为少阴热化伤阴损阳转变的少阴寒化证。因寒化证可由热化证转变而来,故可将二者舌象特点合并作为少阴病舌象。综上所述,少阴病舌象特点应为舌质红、舌形黑点/红星/裂纹/虫蚀、苔黄(全舌)/黑(舌中至舌尖)。热盛则舌质红、苔黄,黑点、红星、虫蚀乃热入阴血分之象,苔黑主热极又主病重入肾;病源于阳明热邪不解日久入于少阴,病本在中下焦,故舌苔集中于舌中至舌根。
1.6 厥阴病舌象
手厥阴心包经与足厥阴肝经属厥阴,但厥阴病核心在于厥阴肝[13]。厥阴为三阴之末,阴气最盛,阴极生阳,厥阴亦为阳气初生,故阳气相对不足,因“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素问·评热论篇》)”,因此阴寒邪气侵袭人体时易损厥阴肝阳。《金镜录》中明确提出,厥阴舌象特点为舌色红内有黑纹如丝,并阐释其病机为阴毒厥于肝经,治用理中合四逆汤,主张温先后天之本以除阴毒。厥阴属阴主肝筋,筋形似丝,故舌黑纹如丝。
由此可见,《金镜录》是一部关于伤寒的舌诊学著作,其创制助于完善《伤寒论》的辨治体系。因该书的作者之一杜清碧为元代清江(今江西省)人,元代整体气候偏于温热[14]。江西省又属亚热带气候,故受当时当地气候影响,疾病性质应为火热居多,而前代医家刘完素主张“六气皆从火化”,创立火热论,一定程度契合了杜清碧的临床诊治需求,故其所著的《金镜录》中详以火热论舌象以寻治法。
2 以治法为要论火热病舌象
《金镜录》中阐述热性舌象有33种,其中红舌12种,黄苔14种,黑苔16种,故《金镜录》意义在于以舌诊图来证明体内火热的存在,并论证刘完素火热学说[4]。火热学说为温病学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5],温病以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为核心,《金镜录》成书时期温病虽未成体系,但其舌图后的方药及治法中却可见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雏形,对以治法为出发点阐释火热舌象具有重要意义。
刘完素对于火热病的治疗按表里病位不同进行了划分,汗法适用于表证初起,表里双解法适用于表里合病[16],清热解毒、泻热通腑、养阴退热三法则适用于里证治疗[17]。《金镜录》对火热病舌象治法在承袭刘完素思想基础上又有所创新,为温病卫气营血及三焦辨证体系形成提供了借鉴。
2.1 汗法舌象
汗法源自《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其有邪者,渍形以为汗,其在皮者,汗而发之”,汗法为祛邪之法,单用时适用于邪在表者。据邪气性质不同,表证又分风寒表证、风热表证,在火热病中的表证性应属风热,《金镜录》中并未发现单用汗法治疗风热表证的方剂,故不涉及仅适用汗法之舌象。
2.2 清法舌象
里证乃因病机复杂、病证病位各有所异涉及到脏腑气血的一类证候[18],火热病中的里证指热盛于里的疾病。里证治疗三法中清热解毒之法即清热泻火、凉血解毒属清法。清法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热者寒之,温者清之”,主张用寒凉药物以清热,适用于凡热性病,无论热邪在气在营在血,只要表邪已解进而里热炽盛又无实结者[19]。清法除清热解毒苦寒直折法之外,还包括散而清、润而清、清而清、补而清、辛凉而清、甘凉而清、化痰而清等法[20],故广义清法实则是汗法、下法、消法合用。制法组方是由药物配伍而成,药物配伍又有君臣佐使之别,故清法组方原则应以性寒之药为君以直折其势,或辅以味辛、味苦、味淡、味甘之品为臣为佐或散热于外,或攻积于下,或渗热于下,或养阴制热。然里热据病位不同,又有气营血分、上中下三焦之别。《金镜录》中使用清热解毒之法方剂主属气分,病涉三焦。具体而言,上焦为栀子豉汤(白苔舌),中焦包括白虎汤(十五舌、二十三舌)、竹叶石膏汤(黑尖舌)、化斑汤(生斑舌)、玄参升麻葛根汤(生斑舌)、茵陈五苓散(红星舌)、大黄黄连泻心汤(三十六舌)、茵陈蒿汤(三十六舌)、大陷胸汤(三十六舌);上中二焦者为凉膈散(中焙舌、人裂舌、死现舌、黄苔舌、十六舌、二十八舌、三十一舌、三十二舌),下焦包括益元散(黄苔舌、二十五舌)、天水散(二十舌、二十八舌);三焦者为解毒汤(十五舌、十七舌、十九舌、三十五舌),故适用清上焦法舌象应为舌苔白质滑,适用清中焦法舌象为舌质红,舌形有黑点(全舌)/红点(全舌)、苔白(舌尖/舌左)/黑(舌根/舌尖)/黄(全舌),舌质燥;适用清上中二焦法舌象为舌质红,舌形有黑纹、苔(灰)、黑(舌中至根/全舌/舌根)/白(舌尖/全舌)/黄(舌中后/舌尖/舌根);适用清下焦法舌象为舌苔黄(舌中后/舌中)、白(舌尖)、微黄(全舌);适用清三焦法舌象为舌苔(灰)黑(舌根/舌中/全舌)、苔黄(舌尖)。
2.3 下法舌象
泻热通腑法即下法,《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中“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满者,泻之于内”,首先提出了下法的原则[21]。温病中的下法适用于温病邪热与有形实邪,如燥屎、湿滞、瘀血等互结于胃肠及下焦引起的阳明腑实、大便内结、津亏便结等证候,具有调畅气机、祛除邪热、泻下存阴、化瘀破结之功[22]。《金镜录》中涉及下法方剂主要为《伤寒论》中的三承气汤即调胃承气汤(黑圈舌、里黑舌、黑心舌、十六舌、二十一舌、二十七舌、三十舌)、小承气汤(虫碎舌)和大承气汤(三十一舌、三十二舌、三十三舌、三十四舌、三十六舌),三承气汤虽同属下法但病机各异。调胃承气汤为阳明腑实燥热至胃,胃气不和,肠燥初结;小承气汤为阳明腑实燥热至小肠,肠中津液受损而燥热内结大便成硬;大承气汤为阳明腑实燥热至大肠,有耗损肾阴之弊[23],实则反映阳明腑实证病机演变的三个阶段[24]。故张仲景在阐述承气汤的症状时,根据病机按照热势、神躁、腹胀、便艰、脉势逐渐加重的特点,对三承气汤进行了区分:调胃承气汤主蒸蒸发热、心烦、腹胀满、不大便,脉调和或阴脉微;小承气汤主潮热、谵语微烦、腹大满不通、大便硬、小便数、下利、脉滑而疾;大承气汤主潮热、谵语不能食、心中懊憹烦不解、喘冒不得卧、目中不了了、循衣摸床惕而不安,腹满不减减不足言,大便秘结小便数或小便不利大便乍难乍易、自利清水色纯青(少阴病),脉沉迟或实大。通过对比可知,《金镜录》在继承张仲景三承气汤脉症机理基础上,将舌诊作为三承气汤独立的诊断方法[25]。其中调胃承气汤舌象特点为舌质红,舌形有黑点刺,苔黑(舌边/舌中至舌尖/舌心)/黄(全舌)/白(舌边/全舌),舌质燥。小承气汤主舌质红伴舌形有虫蚀疮。大承气汤则应为舌质红,舌形有黑纹/黑点,苔灰黑(全舌/舌中/舌根)/黄(舌尖/全舌),舌质燥。
2.4 清补法舌象
火热疾病中的养阴退热法属清法与补法合用。清法的起源在清热解毒法中已有叙述,在此不再赘言。补法源于《素问·至真要大论篇》中的“劳者温之”“损者温之”。《金镜录》中清补法的方剂为元参升麻葛根汤(生斑舌)、化斑汤(生斑舌)、竹叶石膏汤(黑尖舌),概括而言其舌象特征为舌质红、舌形有黑点(全舌)、舌苔黑(舌尖)。
2.5 表里双解法舌象
表里双解法是《伤寒论》提出的治法[26],刘完素将该治法进一步发展并创制出双解散、防风通圣散等表里双解之剂[27]。表里双解属广义和法[28],和法来源于《灵枢·终始》中“和气之方,必通阴阳。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具有调和脏腑阴阳之功,火热者为阳亢阴衰状态,故和之可除热。《伤寒论》和解表里退热之法的代表方剂为大小柴胡汤[29]。故《金镜录》中涉及表里双解方剂为小柴胡汤(白苔舌、二十舌、二十三舌)、大柴胡汤(中焙舌、二十舌)、双解散加解毒汤即防风通圣散(十八舌、二十六舌、二十八舌、二十九舌)。大小柴胡汤病机不同,分主半表半里证和少阳兼阳明里实证,二者程度有别,少阳兼阳明里实证是少阳半表半里证的进一步发展[30],故叙述舌象特征时应分而论之,其中适用于和解表里之法的舌象为舌苔白(全舌/舌右)/微黄,舌质滑;和解少阳与阳明的舌象为舌质红,苔黑(舌中至根)/微黄。防风通圣散主治风热壅盛表里三焦俱实者,而柴胡剂位偏少阳,因病位有异,故舌象有别。分析《金镜录》可知,和解表里三焦者舌象特征应为舌质淡红,舌苔(微)黄(全舌、舌中后、舌尖)/(淡)黑/灰(舌心、舌中后)。
2.6 取嚏法舌象
值得注意的是,《金镜录》涉及火热病的治法除上述之外还有取嚏法。取嚏法最早见于《灵枢·杂病》中:“哕,以草刺鼻,嚏,嚏而已。”当时取嚏手段主要是借助异物刺激,如草;晋代《肘后备急方》中运用皂角、葱白、薤汁等药物吹鼻、滴鼻、灌鼻、塞鼻等方式取嚏,拓宽取嚏途径;到唐宋时期,《千金要方》《外台秘要》《太平惠民合剂局方》《圣济总录》等著作极大地丰富了取嚏药物,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金镜录》用猪牙皂角、细辛、白芷、当归组成透顶清神散取嚏。
取嚏机理早在《灵枢·口问》有载:“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阳气盛则为嚏,取嚏可兴奋阳气;清代吴尚先在《理瀹骈文》中说:“连嚏数十次则腠理自松,即解肌也;涕泪痰涎并出,胸中闷恶亦宽,即吐也。盖一嚏实兼汗吐二法……前贤治伤寒、中风、时疫、温病、喉风、赤眼、牙痛等证皆有口畜药。”因取嚏可使汗从肌表出,涕泪痰涎从眼鼻出,故取嚏实为汗吐二法结合,综上取嚏治病机理实乃通过兴奋阳气以达祛邪之功。《金镜录》使用皂角、细辛、白芷、当归一派辛温发散之品,以取嚏开窍治疗温病热入营血分的将瘟舌,给邪热以出路,故取嚏法适用舌象特点为舌质纯红。
综上所述,《金镜录》中关于火热病的治法在继承《黄帝内经》和伤寒治法理论基础上有所发挥,为后世八法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3 结语
《伤寒论》从症脉角度阐述六经病临床表现,《金镜录》基于对伤寒病机理解基础上,着重从舌象角度丰富其辨证体系;火热论为温病学说形成奠定基础[15],《金镜录》从治法角度阐述火热病舌象,为温病辨证体系的形成提供借鉴。可见《金镜录》在伤寒、温病辨证体系中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