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道德与法治国家认同教育教学策略探究

2023-03-21李文剑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级中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符号化法治道德

李文剑 (江苏省如皋市长江镇郭园初级中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促进学生的国家认同,这是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应然要求,是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根本使命。面向初中学生,如果本学科的教学只满足于让学生考出一个好的分数,而不能在日常的生活当中表现出基本的判断力,形成应有的国家认同,那么这样的教学不能称之为成功的教学。要寻找到有效的国家认同教学策略,教师必须具有整体视角,能够基于现状分析,在实践中总结出相关的教学策略,才是有生命力的。

一、国家认同教育相关教学现状

国家认同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基本任务。学生对国家有基本的认同,这是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的出发点与落脚点。道德与法治学科具有思想性、人文性、实践性和综合性,是开展国家认同教育的重要载体。从当前的现状来看,国家认同的教学现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国家认同的教学过于符号化。很多时候,课堂上的国家认同,往往就是通过“国家认同”四个字体现出来的,如果不是教师口头说出来,或者不是在幻灯片上显示出来,很少有学生甚至教师都难以认识到,这是在强调国家认同。这种符号化的教学容易使国家认同空心化,不利于学生对国家认同形成正确的认识。出现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对国家认同的理解符号化。教师理解符号化,导致教学符号化。而教师的理解之所以会符号化,就是因为没有将国家认同与具体的事例结合在一起;二是对国家认同教学的肤浅化。由于国家认同很难通过习题评价的方式体现出来,因此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容易失之于肤浅。对于初中生来说,符号化的教学很难获得他们的认同感,于是对国家认同的认同就会浅显化。

其次,国家认同的教学过于抽象化。应当说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很容易走向抽象化,其根本原因在于本学科的观点通常都是通过一些结论性的文字体现出来的,而通常的考察方式又是这些结论性的文字,所以日常的教学难免舍本逐末,造成学生对包括国家认同在内的概念理解,只停留在简单的记忆层面,无法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也很难做到在学习与生活当中主动运用。如此,“国家认同”就会越来越抽象。因此,有必要探讨进一步让学生形成国家认同的有效教学策略。

二、国家认同教育教学策略

一个好的教学策略一定与学生的学习存在着较高的匹配度,说得通俗一点就是能够促进学生观念形成的教学策略,才是适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特点的、好的教学策略,才能够让国家认同的形成获得强大的推动力。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国家认同与具体的事例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分析认识某一事例的时候,逐步感受到其中国家认同的存在,感受到国家认同的力量,而这也正是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教学策略的源泉。

作为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师,必须认识到在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加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将这一意义彰显出来,本学科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

举一个例子,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教材上的第五课,是《守望精神家园》,其中有“构筑中国价值”这一内容。教材编写者在此强调“价值观是文化最深层的内核”,并且指明“生活中人们常常依循各自遵从的价值观判断是非曲直和决定行为取向……”应当说这是一个很重要的表述,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培养学生国家认同的教学内容与契机。在教学的时候,教师首先向学生提出:通常都说我们国家有上下五千年的悠久文化,我们也说中国是唯一一个文明没有被切断的国家。那么同学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国家的文化能够连绵不断呢?

事实证明,初中学生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尤其是当教师引导学生对比四大文明古国,对比今天的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发展速度的时候,学生不仅会因为当下的生活而感觉到自豪,同时也会对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精神产生深深的兴趣。

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学生就会发现:中国人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的精神世界,哪怕是最普通的一个中国百姓,也会有流在血脉里的独特的中国文化传统与历史认知。正是这些文化传统与历史认知一代代流传下来,才让中国的文化连绵不绝……有了这样的认识之后,教师还可以进一步追问: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作为初中学生又应当如何构筑具有传统文化灵魂的中国价值呢?

这实际上是将学生的视角从历史引向当下,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构筑中国价值的必要性。很多学生都认为,在看待中国历史的时候,既应当向前看也应当向后看,如此自己(指学生)也就成为历史延续的一部分,因此只有自己做好文化的传承与价值观的延续,才能让属于中国人的独特文化与精神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三、国家认同教育教学反思

可以肯定地讲,当学生有了上述认识的时候,就是学生形成国家认同的时候。初中学生的国家认同培养与促成,关键在于让学生基于自己的生活感受去进行思考,教师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只要加以适当的引导,那么国家认同对于学生来说,就能够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正是国家认同教学的最高境界。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国家认同即指向具体的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同时又指向学生的情感发展。国家认同首先是从情感上对国家形成认同,当国家认同的种子被埋下之后,学生要通过情感的发展来滋养种子的成长,这样国家认同就可以融合到学生成长的过程当中去,与学生的已有认知发生融合,与学生的情感发生融合,这种融合可以让国家认同变得根深蒂固。

进一步总结日常教学中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的教学策略,还包括国家认同在内的很多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观点渗透,应当追求润物无声的教学效果。这样的教学努力可能比显性化的教学更有价值,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当润物无声的教学得以发生的时候,学生更容易将学科观点与具体的生活事例结合起来,这种结合意味着学科观点可以反哺生活事例的理解与判断,可以对学生的语言与行为形成积极影响,而道德与法治及其教学的根本目的,不正在于此吗?

综上所述,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的教学策略可以概括为:基于对国家大政方针的深入理解,结合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课程标准,在把握初中学生认知特点的基础之上,立足于学生的生活,走向学生的生活,并将国家认同渗透其中。事实证明这一教学策略是有效的,是能够让学生形成的国家认同根深蒂固的。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要促进学生形成国家认同,必须有良好的教学策略作为支撑。在日常的教学当中要敢于探究,善于反思,这样教学策略才能得到进一步优化,从而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

猜你喜欢

符号化法治道德
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符号化”思想的实践研究
送法进企“典”亮法治之路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反家庭暴力必须厉行法治
关于一阶逻辑命题符号化的思考
以德促法 以法治国
现代流行服饰文化视阈下的符号化消费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