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养习惯,走稳幼小衔接每一步
2023-03-21张建青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
张建青(山东省诸城市实验小学)
幼儿园和小学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幼儿园的教育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生活中进行的,孩子主要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而进入小学,学习时间增长,学习内容按学科设计,学习方式以抽象的符号理解为主,更加复杂、多元。
新学期,我接手了一个一年级班,并担任班主任工作。我深知初入学适应阶段习惯养成的重要性,于是,为帮孩子迈好这学习起跑线上的第一步,同所有老师一起开启了有条不紊的习惯养成教育。
遵循规律,巧养良好习惯
一年级新生入学之初,对小学中的种种规范和要求还未适应,未树立起良好的习惯和秩序意识,常常表现为活泼好动、自由散漫、自我约束力较差等。如果此时急于开展常规教学,会让学生和老师都陷入“混乱”的局面中。因此,在初入学的前两周,我们强化学生习惯养成教育,建立良好的常规秩序,帮助学生及早适应小学生活。
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全体教师共同研讨,围绕坐姿、站姿、举手、路队、学习用品摆放等常规活动,以及听、说、读、写等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细微之处,制定出科学的习惯养成实施方案,让入学习惯训练成体系、规范化。同时,遵循一年级学生的认识规律,把枯燥的养成训练编成他们喜闻乐见的儿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中明确要求、习得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持续要求和训练,渐渐地,学生知道了每天应当做什么,怎样去做。
写字歌:学写字,要注意,头要正,肩要平,身子稍微向前倾。左手压住练习本,右手握笔轻移动。一尺一寸一拳头,姿势正确保眼睛。
上下楼梯:上下楼梯有秩序,不滑栏杆不拥挤,不跑不挑不打闹,人人都要做得好。
上上下下有秩序,注意脚下别滑倒。发现滑倒忙扶起,千万不要向前挤。
以身示范,引领良好习惯
一年级的学生模仿力极强,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他们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的以身示范作用尤为重要。所有需要学生习得的习惯,教师需在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中严于律己,做好表率。比如为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老师和学生进行整理物品比赛,所有老师在上完课后都把讲桌上的物品整理得整整齐齐,学生则把自己课桌内外的学习用品收拾得井井有条。
再如刚入学的学生没有打扫卫生的意识和能力,老师则在放学后第一个拿起扫帚,以身示范,一段时间后,学生自然也就有了扫地的意识,而且渐渐扫得越来越干净。
严格要求,强化良好习惯
刚入学的一段时间,学生在常规要求的遵守上往往存在时松时紧的现象,如果老师盯得不紧,要求一放松,就会出现诸如迟到、记不住值日时间、忘记带作业、不及时准备学习用品等问题,甚至班级秩序有些混乱。这时候,老师要有严格要求的意识,通过树立典型、点评问题等形式及时表扬优秀行为、制止不良行为,并对难以保持的习惯进行反复地强化训练,严格要求,耐心疏导,做到习惯养成始终不松懈。坚持下来,良好的习惯就会成为全体学生的自觉行为。
家校沟通,巩固良好习惯
学校教育应该与家庭教育紧密配合。如果离开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就如同用纸搭建的房子,总有一天会倒塌。学生在入学之初,利用微信群、家长课堂、一封信等形式与家长建立常态化的联系和沟通机制,与家长达成习惯养成教育上的一致,引导家长树立关注孩子习惯养成的意识,并掌握一些有效的教育方法,在家中有效监督孩子读书、写字姿势、爱劳动、讲卫生等良好习惯的保持,让习惯养成教育从学校延伸到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