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023-03-21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张艳清
■甘肃省酒泉市第三中学 张艳清
化学是一门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的学科,培养学生化学学科的人文素养,有助于培养学生细致观察生活的习惯,树立学生求真求实的态度,促进学生综合学习水平的进步。在初中化学学习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掌握宏观和微观的差异,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索和创新意识。
一、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意义
(一)化学教学有助于学生养成严谨的行为习惯
化学是一门严谨性极强的学科,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要经过实验检验获取,而实验的数据和实验的整个过程都不能有丝毫差错,一个微小的失误就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错误,一个细小的疏忽也会导致推论的偏差。因此,化学学科的这些特性能培养学生的耐力、毅力、责任感和严谨的行为习惯。
(二)化学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
在化学教学中,许多问题都需要经过实验检验,所有的实验结果都要经过科学的推理。同时,化学实验还存在一定的危险性,在做实验的时候,要有足够的理性思维。有了理性思维的介入,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而不是单纯凭借直觉来判断。
(三)化学教学有利于促进学生审美素养
化学之美,在于其和谐与有序。中学的化学教学,从自然的色彩到微观的色彩,从五颜六色的色彩,到构成的小元素,组成了我们眼前五彩缤纷的世界,让我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奇妙。不同元素的有机组合、互相展示,给我们营造出了一种和谐的时空;不同要素的有序排列,让我们看到了微观世界的秩序。所以,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们能深刻地感受到化学的神秘、和谐的美。
二、初中化学教学现状探析
(一)仍然采用传统教学方式
尽管新课标已经实施,但是一些化学教师仍然受到传统教育根深蒂固的影响,课堂教学仍然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式,让学生们死记硬背。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们难以体会到化学学习的快乐,也很难拓宽他们的视野,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二)教学与生活相分离
化学是一种为生活服务的学科,很多内容都和生活息息相关,教师为了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就需要通过生活来学习。但从一些化学教师的教学经验来看,他们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依然坚持着传统的理论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与现实生活格格不入,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创新型人才。
(三)课堂缺少互动
教师和学生的交互作用将直接影响到教育质量。很多化学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进行一些必要的提问,不会设计互动与讨论性的问题活动,使得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这与培养学生的化学素养是背道而驰的。
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化学素养的对策
(一)运用实验方法,培养学生求实精神
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发展学生的求真意识和培养学生多角度看待问题的习惯,增强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例如,在进行“我们周围的空气”这一单元中的“氧气”这一节教学中,教师就运用了实验法进行教学引导,以此发展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氧气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明确氧气与人体的密切关系,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在这一教学目标引导下,教师在上课之初,先让学生描述氧气的物理性质,并根据学生的回答做相应的补充。之后,教师继续提问:“物质除了具有物理性质外还具有化学性质,那么,你们知道氧气有什么化学性质吗?”同学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测,教师接着说道:“我们要用事实说话,刚才你们都说了,氧气可以助燃,那么,你们能不能做个实验,来验证一下氧气特有的性质?”在这节课上,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猜测,培养了他们的求真求实的能力。
(二)运用科学家的感人事迹,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科学家的榜样作用是无与伦比的,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成长。比如,张青莲是我国有名的化学家,他于1991年通过同位素质谱得到了铟元素的精确原子量,并将其列入了国际原子量表。实际上,在中国,这是第一个将原子量数据列入国际标准的科学家,不仅提升了每个人的信心还为祖国带来了荣誉。
再比如,在“纯碱”的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化学家科学家侯德榜。他在1921年刚拿到博士学位就研制出99%纯度的纯碱,并畅销海内外,为中国化工产品赢得了良好的声誉。抗日战争初期,由于国内环境恶劣,侯德榜根据苏尔维法,研制出了一种新的制碱工艺,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降低了成本,这就是侯氏制碱法。
(三)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化学为自身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创造了条件,但随着对化学知识的深入了解和运用,人们发现它对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一些危害,许多化学污染已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意识到,地球臭氧层的破坏、温室效应的扩大、冰川融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等,都是化学污染对人类生存造成直接威胁的表现。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们了解化学的优点和缺点,并在教学中向他们灌输环保意识,让初中生注重自身环保行为,形成良好的可持续发展理念。比如,在学习“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课程时,学生们就会意识到化学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合理使用清洁燃料,或者开发出一种新型的能源,以实现能源的循环和可持续利用。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有关环境污染的知识,例如:“各位同学,我们在课本上了解到,燃煤、汽车废气的排放等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解决呢?”然后,可以让学生们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最后得出结论:“寻找新的能源,以减少污染”。对于学生的答案,教师要给予肯定和赞赏,并鼓励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你们说得对,那么日常生活里有什么可以代替的能源吗?我们又能做什么?”在教学中融入环保的意识,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护自然环境的良好观念。
(四)在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创造性思维是指人们在创造过程中所进行的各种思维活动,良好的创造性思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业水平。要想发展初中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教师进行创新教育,通过创新思维、创新实践训练,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能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创新来源于真实的生活,而生活和化学知识有着紧密的联系。比如,塑料制品是由石油的副产品提炼而成;各种刀叉锅等都是使用化学方法对地壳中的金属矿石进行加工后制成的;洗涤剂、漂白粉等产品也来自化工行业。但由于化学教学和实际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学生的思维能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难以释放自身的想象力,所以在课堂上,教师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以激发他们的创造力。
(五)结合社会调研对初中生进行人文素质培养
为了有效培养初中生的人文素养,教师可以结合一些具体的社会调查活动来实现这一目标。
比如,在“化学与能源”的教学中,教师把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对当前的能源状况进行调查,这个建议一出,所有人都欢呼雀跃。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我国当前的能源现状。课上教师进行提问:“通过调查,同学们对我们国家的能源状况有什么看法?”李明说:“我们这个团队是考察国内石油资源的,因为我们的工业发展速度很快,需要大量的原油,所以必须从中东几个国家进口。最近几年,因为原油短缺,国际油价一直在上涨。”王虎说道:“我们这一组主要是考察国内的煤矿资源,经过调研发现,我国现在拥有大量的煤矿,但在开采过程中,资源浪费严重,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听完学生们的汇报,教师总结:“是啊,我们的能源消耗太大了,用完了就没了,不知道诸位有什么想法?”刘丽说:“太阳能是无限的,而且是可再生的,如果我们能收集到足够的太阳能,对我们的经济发展就会有很大的帮助。”学生在不同的思维探讨中,逐步提高了化学素养。
四、结语
总之,化学教师要及时把握好时代脉搏,以化学课程为载体,主动地将化学教学与人文精神相结合,引导学生以客观、求实的态度看待整个世界,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把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