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求“四性”:小学道德与法治作业优化设计
2023-03-21赵莎莎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学
赵莎莎 (江苏省南通市天生港小学)
道德与法治学科主要引导小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理念,并且对学生道德层面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双减”背景下,道德与法治作业设计的优化同样势在必行。本文从“四性”入手,尝试在“双减”背景下如何优化小学道德与法治的作业设计,旨在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健全与发展。
一、趣味性:以体现童真为关键点
教育专家董一菲、张肖侠认为,若在教育的园地里,少了沾有露水的花蕊,少了翩翩起舞的粉蝶,少了润物细无声的细雨,少了蠕动爬行的虫子,少了蝉噪和鸟鸣,少了清泉和流响,那将是一幅荒芜残败的景象。可见,在教育教学中,环境氛围的营造,对于学生的学习至关重要。课外作业设计的原则,不仅要体现出知识性,还要注重趣味性,并且能够通过作业发展学生的个性化特点和兴趣。例如,在五年级上册《读懂彼此的心》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在完成了教学任务后,组织部分同学在教室的各个地方开设“心灵传话筒”。让同学们通过简易纸杯传话的方式说出自己的心声,拉近彼此心里的距离。通过在教室设置心理角,在地面上粘贴两对小脚丫,鼓励学生面对面在互相倾诉后交换位置,通过形象而充满童真的方式教会学生学会换位思考才能更好地读懂彼此的心。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制作属于自己的心灵书签,在书签上写下自己的内心想法并配上反映心情的图画或贴纸,投入班级的心理信箱。这几种课后作业模式可以同步开展,也可以让学生根据兴趣任选其一参与学习。
总的来说,教师对于作业设计趣味性和个性化的探究,能够在原始作业模式的基础上更好地发挥作业的本质作用,并且进一步增加道德与法治学科本身的魅力和价值。
二、实践性:以真实生活体验为依托
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主要以学生的真实生活体验为教学蓝本,以回归学生原本的生活为目标,不搞脱离实际的夸大,不搞抽象的研究,均以学生的实际实践为主。对教师的要求也应是根据教学主题和目标,创设相关的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将学习与生活相关联,并且鼓励学生在作业中积极运用生活实践和经验。
如四年级下册《有多少浪费本可避免》一课,其教学活动的目的是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粒粒皆辛苦”的不易,深刻体会到节约的重要性,体悟勤俭的意义。教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探究能力为主,安排了“我家的大米桶”的调查活动 。首先,同学们利用课下的时间相互交流,接着通过查阅资料来具体探究自家大米的情况,并将了解到的信息分别记录在表格里,和家长一同进行探讨。在探讨交流之后,鼓励学生和家长一起制定“爱惜粮食,节约粮食”计划,并且通过在群里打卡接龙的方式督促执行,同时,还积极鼓励学生展示自己节约粮食的照片。一个月之后 ,再次绘制家中大米的相关表格,并且与一个月之前的数据进行比较。在班级开设相关的专题课堂,让学生交流这一个月的所想所感所得,分享自己在实践中所学习的生活常识,让学生们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懂得节约也需要从点滴做起,将节约的外在行为内化为思想自觉,逐渐养成为一个生活中的好习惯 。
教师设置实践性课后作业,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相应的生活技能,也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实践中养成优秀的生活习惯,培养正确的三观。小学道德与法治的实践性作业设计应当面向社会大背景,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为抓手,主要提升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在掌握生活技能的同时,提升本身的个人修养和道德素质,从而深化对道德与法治这门学科的理解。
三、融合性:以跨学科领域为支点
在2022年版的课标中明确提出,要以社会的发展和学生的日常生活为基础,来构建综合性课程的理念,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持学科逻辑与生活逻辑相统一,主题学习与学生生活相结合”,加强课程与课程之间的综合性和互动性,注重培养学生各学科之间相互融合和运用的综合能力。作业的内容和形式也应当具有跨学科、跨领域的融合性、关联性、创新性的特点和水平。
道德与法治学科在一、二年级的作业布置上,主要以手工、表演、讨论、交流为主。而三到六年级的作业布置,则更多以随笔、日记等片段写作的形式,再辅之以数据调研、数据分析、积极提问的形式,或者与家长一起动手实验。在“缅怀先祖溯家史,少年寻迹传家风,某校‘春日课程’之五六年级家庭研学活动”的跨学科、跨年级作业中,教师团队巧妙地将道德与法治五年级第一单元的《弘扬优秀家风》、第三单元《富起来到强起来》、语文教材六年级下册的第四单元 《综合性学习:奋斗的历程》相互融合,成为学习蓝本。其中包括了语文、信息技术、美术、数学、道德与法治等学科的主要学习目标和相互融合。其目的是让学生在理解和学习优良家风的同时,能够深深体悟到对于家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加强对于中华文化的自信,增强弘扬中华文化的决心和毅力。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可以通过作业的优化设计,不断融合各个学科的学科特色,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家国认同,提高学生的法治素养。
四、增值性:以表现性评价为抓手
纵观每一课,在浅显精练的学习中,在作业的精心设计下,学生不仅可以学到能够实际运用的知识,更能增进他们的情感,体悟感情。
如四年级上册《少让父母为我操心》一课教学时,其教学目标是需要学生通过观察和交流来明白和理解父母工作的辛劳和不易,从而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不给父母增加负担,不让父母来为自己操心。针对第二课时的目标“如何从实际行动中体谅父母,少给父母添麻烦”,教师可以提出具体的几个小做法和小建议。例如起床自己叠被子,主动给爸爸妈妈捶捶背等,引导学生从自己的行为中规范要求自己,深化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可以采用21天打卡的活动和形式,来养成学生的好习惯,进一步完善本课的作业设计,达到作业优化的增值性效果。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如果无法在一次作业中达到应有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设计课前和课后两次作业,并辅以阶段性的考察交流来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除此之外,增值性评价也要关注学生典型行为表现的变化。老师应将学生在作业进行过程中的表现和态度,以及对待作业调研的参与度都列入对于作业增值性的评价标准。增值性作业优化模式,是对学生教育成果的检验和考察,能够丰富教育评价体系,也能更好的让学生在表现自我中收获满足感、幸福感、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