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构“四园·博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探究

2023-03-21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九小学

基础教育论坛 2023年2期
关键词:劳动课程教育

洪 霞 (陕西省西安高新第九小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的重要讲话中把“劳”字列入全面发展教育理念,要求“要在学生中弘扬劳动精神,教育引导学生崇尚劳动、尊重劳动,懂得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道理,长大后能够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这一论述历史性地把劳动教育从传统意义上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提升为重要教育内容,也预示着新时代劳动教育必将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新内涵。

伴随时代发展,教育的内涵与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教育与劳动的关系开始变得日趋复杂。唯有系统剖析劳动教育的新内涵,才能最终实现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回答“用劳动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一、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

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中提出的“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为核心,将脑力劳动教育与体力劳动实践相结合,将传统的劳动项目与新时代数字劳动相融合,将家校劳动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把劳动教育融入学校立德树人、教学科研等方方面面。

因此,为实现新时代学校劳动教育的发展,需要科学建构多元融合与独立设置相结合的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

从这一认识出发,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尝试提出新时代劳动教育体系建构的总体思路,设计了包括核心层“五大目标体系”,外核层“三大任务体系”,中间层“四园·博乐”实施体系”,以及外围层的“三线并行保障体系”的新时代小学“四园·博乐”劳动教育体系。

二、“四园·博乐”劳动课程体系建构与实施

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以“劳动让梦想起飞”作为劳动教育的课程理念。以培养“完整的人和幸福的人”为课程目标。

以“劳动实践体验”为载体,从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健体、以劳育美、以劳创新五个维度,建构“四园·博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即“家园美”“田园行”“职园启”“创园能”四大课程领域。

四大领域的课程通过考察探究、社会服务、设计制作、职业体验四种主要活动方式,十个任务群的学习内容,鼓励学生人人参与生活实践活动,并成为乐于助人、乐于奉献、乐于担当的社会主义时代新人。

(一)家园美课程领域——日常生活劳动

“家园美”课程立足学生个人生活事务处理,涉及衣、食、住、行、用等方面,紧紧围绕“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以“校园”和“家园”两个育人场域为圆心,同频共振落地日常生活劳动内容,即“三美”课程——美化、美食、美护。

1.“美化”课程

“美化”顾名思义,指的是经过装饰或点缀,以呈现美观或美好的一面,这充分体现了人们通过劳动来认识美、体验美、感受美、欣赏美和创造美。

因此,“美化”课程要从关注自我、关注家庭、关注学校三个层面着眼设计进阶:“洗涤小能手”“扮靓我的家”“最美‘室’界”等课程,逐渐掌握清扫与洗涤、整理与收纳等简单的劳动方法与劳动技能,做自己力所能及之事,用劳动和智慧为自己、家人和学校创造更为舒适的生活、学习环境。

2.“美食”课程

所谓“美食”,就是好吃的食物。民以食为天,美食也是一种文化。故,美食课程就以“认识美食工具、了解膳食搭配、掌握烹饪方法、安全使用炊具、学习中国菜系文化和继承传统节日饮食文化”六个方面安排课程内容。

我们推出以“今天我来当大厨”“我是小小营养师”“舌尖上的中国”等活动开启劳动任务群的学习,再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动手操作水平进行课程内容的序列化设置。

在整个课程体验学习实践中,学生学会了制作菜谱、学会了挑选辨别食材、使用厨房工具、学会了做饭,感受到了纸上得来终觉浅,实践体验出真知。

3.“美护”课程

可以解释为“完美、正确地使用和维护家用器具”。根据《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家用器具的使用与维护课程群从第二学段才开始开设。

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精心组织以“学起来、讲起来、做起来”为主要形式的教育活动,通过“我是小工匠”“我是维修小能手”“我是电器操作小达人”等学习活动,让学生全面了解家用电器的种类并建立家用电器档案、会阅读简单的家用电器说明书、且能在老师和家长的指导下学习正确的使用及安全维护的方法。

(二)“田园行”课程领域——生产劳动

“田园行”课程以西安高新区实验小学“名校+”一百亩的“幸福农场”劳动实践基地为主阵地,以校园“芳馨华苑”“绿丫菜园”为两翼,扎扎实实推进“三行”课程落地,即观察行—探究行—动手行。

在开展植物种植课程时,先引领学生利用各种感觉器官、工具仔细地观察植物或种子的外部特征与内部结构,以观察现象激发探究兴趣,使学生愿意与各种事物建立联接。

而后指导学生动手种植,让他们亲身体验“播种”“育苗”“秋收”的过程,初感农耕的趣味。例如,芒种时节,麦子黄了,麦田里扬起一阵阵金色的麦浪。五年级的少先队员们走进田间,变身小农夫,体验丰收的甜蜜与辛劳,将课堂变成金黄色,让知识充满麦香,呈现出一幅美妙的画面。

(三)“职园启”课程领域——服务性劳动

参与职业体验和公益劳动,感受“幸福是奋斗出来的”,这是学校开展“职园启蒙”课程实践教育的根本宗旨。围绕“为学校服务、为家庭服务、为社会服务”三个教育实践场域,设计“三启”系列课程,即“学校职业启蒙课程”“家庭职业启蒙课程”“社会职业启蒙课程”。

“职园启”课程以“百行百业职业体验”为抓手,开展公益服务劳动,课程按照认识职业、体验职业和感悟职业的步骤开展。

(四)“创园能”课程领域——创生性劳动

在当前背景下,培养创新劳动观念势在必行。所以,在青少年中塑造和培养创新型劳动观既是新时代的选择,也是基础教育的应有之义。为此,在这个劳动领域中设置了“三能”系列课程,即能创艺制作、能组装加工、能创造发明。

1.能创艺制作

能创艺制作旨在传承优秀文化的传统工艺制作课程,包括剪纸、版画、延川布堆画、烙画等12门课程。在课后服务时间,根据学生个性需求,让学生了解这些课程基本特点,熟悉制作的基本技能与方法。由此感受传统工艺劳动的智慧,初步形成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意识。

2.能组装加工

依据简单技术图样制作产品模型或原型,包括木制七巧板、牵线木偶、航模、组装卡丁车等13门课程。除此之外,还组织学生参观比亚迪生产线,了解汽车的生产流程;走进法士特工厂,了解汽车变速器、齿轮等汽车零部件的设计、开发、制造等生产工序。两者都从不同视角加深学生对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解以及对职业价值观的认识。

3.能创造发明

应用新技术进行创造性劳动的科创课程,包括3D打印、智能硬件、水火箭、开源硬件等16门课程。它以培养学生创造性劳动为导向,以基础课程的形式对学生参与社会劳动生活有实践意义的劳动学、自然科学、信息及数字技术等内容依据主题进行融合,以解决实际问题的逻辑顺序为主线,打破学科界限,加强学科知识与劳动实践的有机结合,将“项目式学习”作为主要教学策略,在教师引导下学生能够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特定项目,使学生将理论知识运用于劳动实践之中。

三、“三线”融合并行,为劳动教育实施提供保障

(一)抓好“三支队伍”建设,保证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业务过硬

我们立足本校教师、外聘专家学者、挖掘家长资源,其中,学校教师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外聘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引领传统工艺劳动、新技术科创劳动方面发挥主导作用;家长资源则提供家政服务类、田园实践类和职业体验类课程的支持与配合。这三点融合成一线,既提升教育合力,又形成劳动育人共同体。

(二)设置有效时间和场域,保证课程开足开齐、丰富多彩、实践性强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劳动课程每周不少于1课时的要求,学校以月为单元采取长短课“1+1+2”模式来安排课时,在每月最后一周的90分钟大课时段各年级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开展丰富多彩的劳动实践活动,以此调动学生参与劳动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热情劳动的情感,检验学生劳动技能的掌握。

(三)树正确的劳动评价观,保证评价内容多维、方法多样、主体多元

依据《意见》提出的“要将劳动素养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健全劳动素养评价制度”要求,结合劳动教育中对“服务”“创造”“躬行”等劳动价值的重点弘扬,我们将平时表现评价与阶段综合评价结合起来,以表现型评价、发展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为主,采用“两单一赛一展”(“两单”指劳动任务单、家校劳动清单;“一赛”指在一年一度的“博乐劳动节”中各年级开展的劳动技能大赛;“一展”指发布展示自己最得意的劳动作品或产品)等工具,作为评价学生劳动学习与实践效果、劳动素养与目标的达成、劳动习惯与技能的掌握以及劳动价值观与品质的形成的重要依据。

在“三线并行”保障体系的保驾护航中,我们期待每一次劳动都能让学生找到自己的劳动坐标,即学会生存、积极生活、丰富生命、享受生长,这就是新时代赋予劳动教育的重要价值。

建构“四园·博乐”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培养21世纪合格人才的有效途径。劳动教育与德、智、体、美等紧密相连,是教育不可取代的基本内容。 劳动既能创造历史,也能引领未来。要真正实现全方位劳动育人,每一个领域都要以劳动育人共同价值追求为初心,充分发挥各领域的优势与特长,在教育资源、师资队伍、制度保障、评价体系等方面实现互融互通,优势互补,逐步形成全领域、全时空、全维度的劳动育人机制,进而回应劳动教育的本质——“以劳促全”,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学生的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劳动课程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题解教育『三问』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热爱劳动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