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背景下数学作业的“减”与“增”
2023-03-21贵州威宁县观风海镇塘房小学
◇闻 燕(贵州:威宁县观风海镇塘房小学)
每位教师都应积极贯彻国家的教育政策,努力做到为学生“减负增效”,从而实现“双减”背景下的“减”,以及实现“双减”政策背景下的“增”。通过减少学生作业总量,降低学生作业时长,提高讲课质量,提升作业设计的质量。这样可以推动学生朝着好的方向发展,也能够贯彻新时期的教学要求,实现“双减”背景下的教学目标。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我国高度重视教育事业发展,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体系,学校办学条件极大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义务教育从基本均衡向优质均衡不断迈进。但是,在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近年来出现的中小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不强等现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针对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育部等九部门在2018年底出台了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9年6月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
一、“双减”背景下的“减”
(一)减少机械性
为了降低学生作业负担,任课教师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布置作业,而要减少一些机械性的作业。只有摒弃过去那种布置机械性作业的方法,才能够真正推动“双减”政策落实与落地。简单地讲,过去布置数学作业时,由于数学学科的特征,教师通常会设计大量机械性的作业让学生练习,以使其达到巩固学习效果的目的。但是,面对新的教学形势,任课教师不能再按照以前的简单方法设计作业,而是要采用一种全新的作业设计方法,以减少作业的机械性,促使学生的思维品质等获得综合性的发展。
举例来说,过去教师会布置大量的口算题,或者布置大量的课后习题,以及让学生做试卷,或者在周末与寒暑假布置大量的习题。久而久之,这种机械性的作业设计形式,容易让学生产生倦怠感,甚至出现抵触感。长时间这样设计作业,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就会下降,进而影响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对学生个人发展非常不利。鉴于此,数学教师要注意到这一点,并积极采取新型的作业设计策略。以“四则运算”作业为例。设计作业时,教师需对班级学情有一个了解,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有充分的认知。在全面知悉学情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布置基础性的作业,以满足学生最基础的学习需求,促使学生巩固学习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一些分层作业,以便为学习能力强的学生提供一些选择,促使他们朝着更高的水平发展。另外,数学教师还可以设计“数独”的游戏,并且引导班级学生计算24点,这样能够让学生的兴趣得到开发,也能够巩固四则运算的学习效果,从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助力学生提高学业水平。
(二)减少重复性
在数学作业的设计中,过去教师通常会采用“题海战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点。而在“双减”政策落地以后,则不宜继续采用这种“题海战术”,以免加重学生的课业负担,造成学生的抵触心理。如果坚持这样的策略而不进行优化改善,就可能让学生疲于应付作业,进而丧失学习数学的兴趣。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局面,数学教师就应积极改良作业设计方法,与时代一起发展,与学生一起进步。简单地讲,过去的作业设计中,通常会出现“计算100道口算题”或者“计算100道竖式计算”的现象。这种作业设计方式,虽然能够在短期内达到巩固学生知识点的目的,但从长远来看,这样做对学生的个人发展非常不利。在繁重且单一的习题训练中,学生特别容易出现厌倦心理,也更容易发生作业马虎的情况,而且在促进学生思维品质发展方面,这样的作业设计也没有优势可言。教师只有及时转变这种作业设计理念,才可以让学生逐渐喜欢上数学学习,才能够让学生不抵触数学作业。
举例来说,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只需布置适量的数学题即可,不必再像过去那样设计繁重的作业。应用心减少那些重复性的作业,以让学生“松绑”,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去探索。而且,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同一类型的题目不宜设计太多,只要能保障学生掌握知识点即可。设计适量的数学题目让学生做,可以收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算理以及算法加以巩固。适量布置作业,能让学生更加积极地面对和完成作业,逐渐对数学生成浓厚的兴趣,进而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保障学生的身体健康。以“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为例。由于许多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的掌握程度较差,因此,教师可以设计适量的题目,让学生巩固基础知识,熟练掌握相应的数学内容,加强学生对算理的认知,这样可以让学生求解更多的题目,牢固掌握相应的数学知识点。需要指出的是,在这种情况下,学生在完成数学作业的时候,并不只是为了应付,而会主动对算理和算法进行巩固。鉴于此,数学任课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比如,让学生做完题目以后,跟自己身边的同学讲一讲为什么这样做,或者在家里时,跟家长演示一遍计算过程,或者讲讲题目的计算方法。这样的人性化的作业设计,既能够让学生免去大量习题之苦,也能够让学生真正掌握课本的知识点,从而提升数学学习能力,提高数学学科的学业水平。
二、“双减”背景下的“增”
过去教师为学生布置作业的时候,通常是给全班学生设计相同的作业。这种作业设计的方式,会让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产生负担,也会导致一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觉得挑战性不足。在“双减”政策的推动下,数学教师应及时改变这种作业设计形式,积极采用更加适宜的作业布置方式,以便增加作业效能,为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助力。在作业的数量方面,在作业的难度方面,在作业的类型方面,都可以实施分层设计,并真正体现设计的层次性,从而使作业布置更好地满足班级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
举例来说,学习好的学生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前提下,可以继续选择拓展性的作业,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则只需完成基础性的作业;而对于那些有进步的学生来说,他们在完成基础性作业的前提下,也可以继续挑战拓展性的作业。换言之,对这种拓展性的数学作业不做具体的要求,这样能够给学生保留发展的空间,也可以刺激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逐渐形成进取意识。这种层次性的作业设计方式,充分考虑到了部分学生做题慢的困难,也充分考虑到了思维活跃的学生的需求,从而实现一举两得的效果。设计这种层次性的数学作业,可以避免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厌恶情绪,从而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推动学生产生对数学学科的热爱之情。
如果对层次性的作业进行细分,还可以把数学作业分成基础性的作业、拓展性的作业以及特色性的作业,这样可以提高作业设计的弹性,从而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作业需求。在设计作业的时候,可以把基本练习、改错练习、比较练习、变式练习等等,都涵盖到基础性的作业当中,以便于让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而在设计特色性的作业时,则可以对多个学科的知识进行融合,并鼓励学生利用采访调查的形式来完成数学作业,或者利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完成相应的作业。对于拓展性的数学作业,则可以设计课外阅读的作业形式,或者设计数学游戏的作业形式,还可以设计改编习题与情境问题分析的作业形式,等。
举个简单的例子:在教学“正方形和长方形”的有关知识点时,教师可以设计如下形式的特色作业:“在你学完这部分知识点的时候,你可以解决现实生活当中的哪些问题呢?请你分别列举4~6个生活化的例子,以展示该部分知识点的实际应用。”与此同时,数学任课教师还可以设计分组合作探究类的作业,如:“请跟你的组员合作,找到生活当中的一些长方形或者正方形,请你们合作测量出这些物体的尺寸,并计算出它们的实际面积。这样的物体请你们列举2~3个。”这种难度较大的作业,能够满足那些思维活跃的学生需求。在完成基础性的作业后,学生们不会感到无所事事,也不会浪费时间和精力,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很有益处。另外,在设计基础性作业的时候,要求全体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即可,不必再为他们设计大量机械性、重复性的作业。
除了要增强作业设计的层次性,数学教师还需提高作业设计的协调性,以及增强作业设计的自主性。具体而言,教师可以把学生进行分组,并且引导他们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作业,这样可以锻炼他们的合作探究能力,也有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从而提升作业的整体质量。在1~2级学生当中,教师可以采用配对学习的形式,这样能够让学生互帮互助,从而达到较好的学习效果。而在高年级的作业设计当中,则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办法,这样有助于学生交流灵感,也有助于提升作业质量,提高合作探究的能力。举例来说,“条形统计图”这部分内容就非常适合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教师可以鼓励与引导学生在小组内共同完成作业,以达到巩固知识点和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目的。例如,可以让学生结合小组内成员的实际身高、体重,以及出生年月等信息,分别设计并制作相应的条形统计图。设计这样的作业,可以让小组成员都能够参与进来,从而提升他们做作业的积极性,强化通过作业巩固知识点的效果。
三、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作业设计是非常重要的一环。数学教师需提高对作业设计的重视程度,并积极推动“双减”政策的落实。通过减少重复性、机械性的作业,通过增加作业的层次性,能够有效地改善数学作业的设计效果,从而促使班级内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都能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