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德西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心衰经验

2023-03-21孟宁宁张文宗刘建申张鸣武圆圆

环球中医药 2023年1期
关键词:水湿痰饮肺气

孟宁宁 张文宗 刘建申 张鸣 武圆圆

心衰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心排血量减少不能满足机体的需要,致使体循环淤血、肺循环淤血及组织缺氧的临床综合征[1-2]。临床表现为胸闷、喘息、咳嗽、腹胀、水肿、尿少等,其发病率、致死率逐年增高,已成为我国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3-4]。现代医学治疗本病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生活水平,但仍存在住院率高、药物不耐受、药损他脏等现象,临床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5],而中医具有从病因—病症—病性—病势等方面整体把控,辨证论治的特点,治疗心衰疗效确切。

毛德西教授是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第六批国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指导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60余年,在治疗心衰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毛老认为随着现代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的改变,水湿痰饮已成为心衰的一个重要的生理病理因素,贯穿心衰的始终。临床当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心衰水湿痰饮证。笔者有幸随师学习,收获颇多,现将其经验总结如下,以供临床参考。

1 “分消走泄”法释义

“分消走泄”法是治疗痰湿弥漫三焦证的方法之一[6]。“分消”为分解、消散之意,指将痰湿之邪从不同部位分解消之;“走泄”为外泄之意,指用理气之品宣通气机,使三焦通畅,驱邪于外[7]。合之,指因势利导,依三焦部位之病变分别拟宣上焦肺气、畅中焦脾气、渗利下焦膀胱三法,调畅气机,使弥漫于三焦的痰湿从上中下三焦外泄祛除[8]。此即叶天士在《温热论》言“再论气病有不传血分而邪留三焦,……,此则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如近时杏、朴、苓等类,或温胆汤之走泄”中“分消上下之势,随证变法”的学术思想。“分消走泄”法虽为治疗痰湿证的主要方法,但心衰水湿痰饮证亦可辨证应用,正所谓异病同治,圆机活法。

2 毛德西认为水湿痰饮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关键

2.1 “虚”与“水湿痰饮”贯穿心衰始终

心衰是多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病机错综复杂,现代医家对其论述各有特色。颜德馨认为,本病病机的关键为心气阳虚、心血瘀阻,以温运阳气、行气活血法为基本治则[9]。郭维琴认为,气虚血瘀、阳虚水泛为本病主要病机,临床以益气活血、温阳利水法治疗[10]。李应东认为,气滞贯穿心衰的全程,治疗时应注重疏肝理气、通络法的应用[11]。邓铁涛认为心衰的病机为本虚标实,气血为本,水、痰、瘀为标,以益气温阳法治疗[12]。毛老认为心气、心阳虚为病之本,水湿痰饮停聚为病之标,贯穿心衰始终。《伤寒治例》云“气虚停饮,阳气内弱,心下空虚,正气内动而悸也”,表明心气、心阳虚是心衰发病的基础。心主血脉,心气心阳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血不利则为水”,水饮内停。水湿痰饮作为机体津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其运化依赖于肺之通调,脾之运化,肾之气化作用,若肺脾肾三脏病变,津液代谢失调,产生水湿痰饮,将促进心衰的发生发展。

《灵枢·经脉》云:“心手少阴之脉,起于心中,……复从心系却上肺。”心肺同为上焦,通过经脉相连。心主血、肺主气,两者相辅相成保证机体气血正常运行。肺朝百脉, 助心行血,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平素每因外感,导致肺气不利,不能宣化水湿津液,气机不畅,则影响心行血机能,心脉痹阻发为心衰。心属火,脾属土,五行中两者属母子关系。毛老认为现代人嗜食肥甘厚味,嗜好烟酒,劳倦思虑太过,均易损伤脾胃,脾气虚弱,升降失司,不能运化水湿,水湿痰饮内生,聚于胸中,壅滞心脉,发为心衰;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水湿痰饮日久不化,气血生化之源匮乏,不能濡养心脏,亦可诱发心衰,即“子病及母”[13-14]。《医宗必读·水肿胀论》云“命门火衰,既不能自制阴寒,又不能温养脾土,则阴不从阳,而精化为水”“阳中之阳,心也”,心阳虚不能下温肾阳,命门火衰,不能温煦津液,产生水湿痰饮,则上凌心肺,泛溢肌肤。故毛老指出虚与水湿痰饮相互影响,互为因果,贯穿心衰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临床以运化水湿痰饮为主,辨病邪部位的差异,运用“分消走泄”法,因势利导,祛邪外出。

2.2 水湿痰饮阻遏肺脾肾三脏的临床症状

毛老认为,水湿痰饮在心衰的发生发展中会引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若水湿痰饮伏于上焦,肺失宣降,则出现咳嗽短气、胸闷气喘。病情进一步发展,水湿痰饮由微变著,阻于中下二焦,导致脾肾阳虚。脾阳虚,运化失权,升降失司,则出现脘痞纳呆、恶心呕吐。肾阳虚,关门不利,水湿泛溢肌肤,则出现水肿、小便不利等症。毛老指出,临床可依据水湿痰饮的动态变化,判断心衰病情及疾病所处阶段。现代医家对此也有相应的认识,戴雁彦等[15]指出,心衰早期病情尚轻,水饮量微,患者症状尚不明显,可在肺底听到少量细小水泡音,以左心衰为主。苗阳等[16]认为,中阳虚损,水饮内停,多见于心衰中期,NYHA心功能分级为Ⅱ级~Ⅲ级,此时已由左心衰进展至右心衰。陈可冀认为,肾阳虚衰,水湿泛溢,多见于重度心衰,NYHA心功能分级为Ⅳ级,此时已发展至全心衰阶段[17]。

3 毛德西运用“分消走泄”法治疗心衰的方药特色

3.1 宣通肺气以开上

水湿痰饮偏于肺,肺气壅塞,应开宣肺气,肺气宣降有序,水道自通。毛老在葶苈大枣泻肺汤、射干麻黄汤的基础上拟金鱼汤宣通肺气。药物为:生麻黄、炙麻黄、金荞麦根、鱼腥草、射干、牛蒡子、百部、黄芩、葶苈子、苏子、橘红、茯苓、桔梗、生甘草。生麻黄与炙麻黄,金荞麦根与鱼腥草,射干与牛蒡子,百部与黄芩,葶苈子与苏子为临床毛老常用对药。

毛老指出麻黄除开宣肺气外,还具温阳通阳、化痰利饮之效,此处以麻黄宣通肺气、化痰利饮排出呼吸道的水湿痰浊。麻黄辛温发散,易耗伤气血,心衰患者其本为虚,故以小剂量麻黄宣肺祛邪,一般生炙麻黄各用5 g,避免量大损伤正气。金荞麦根、鱼腥草清肺化痰。药理学研究表明,金荞麦具有祛痰镇咳、抗炎抗菌、抗肿瘤等作用[18],鱼腥草具有利尿平喘、抗炎抗菌、增强免疫等作用[19],两者配伍用于肺部疾病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牛蒡子、桔梗宣通肺气,《本草思辨录》对桔梗的描述“能升能降,能散能泄”,宣肺开闭,其性与肺功能相合;射干、葶苈子、苏子降肺气,《神农本草经》言射干“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药品化义》言“苏子主降,味辛气香主散,降而且散,故专利郁痰”,降气消痰。《开宝本草》对葶苈子的描述“疗肺壅上气咳嗽,定喘促,除胸中痰饮”,诸药合用一宣一降,使肺宣降有权。郭娟等[20]研究发现,葶苈子能降低醛固酮水平、抑制心肌纤维化,防止心室重构、心肌肥大。佐百部、黄芩,以防痰湿郁久化热灼伤肺津,二者合用无论寒热、新旧咳嗽均可应用。橘红理气宽中,茯苓健脾渗湿,生甘草祛痰止咳、调和诸药。全方共凑开宣肺气,祛痰化饮之效,使肺宣降有序,气畅水通,心衰自平。

3.2 辛开苦降以畅中

水湿痰饮滞于脾,脾失健运,升降失司,应用辛开苦降法,调理气机,健运脾气。毛老选用藿香三味方合温胆汤治疗,药物为:藿香、佩兰、砂仁、半夏、陈皮、枳实、竹茹、茯苓、甘草、生姜、大枣。高雅琦等[21]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合温胆汤加减治疗心衰,治疗组脑钠肽降低水平、心功能改善程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并能增强强心、利尿、扩张血的作用。

藿香、佩兰、砂仁是毛老临床治疗湿阻中焦证常用的三味方。《时病论》言:“君藿、兰之芳香,以化其浊。”藿香、佩兰芳香化浊;砂仁化湿醒脾,杨栗山在《伤寒温疫条辨》中言其“性温而不伤于热,行气而不伤于克,尤为太阴脾之要药”,三者合用芳香化浊、醒脾和中。半夏、陈皮辛温,枳实苦寒,三者配伍辛开苦降,共行理气开郁、燥湿化痰、降逆止呕之效;竹茹甘微寒,与半夏配伍,一温一寒,相反相成,清热又温燥,运脾不伤脾。毛老指出竹茹为竹之脉络,亦可以通人之脉络,改善循环。茯苓健脾升清以绝水湿痰饮化生之源,生姜、大枣、甘草和中止呕。全方辛开苦降、理气祛湿、清热化痰,以复脾胃运化,使病症缓解。相关文献报道,调理脾胃,改善脾胃功能,对延缓心衰病情进展具良好的作用[22]。

3.3 温阳化气以渗下

水湿痰饮偏于下焦,气化失司,膀胱开合不利,应用温阳化气、淡渗利湿法,通利膀胱、祛下焦水湿。《黄帝内经·素问》所言“其下者,引而竭之”,毛老选用春泽汤合防己黄芪汤治疗,药物为:党参、茯苓、猪苓、泽泻、桂枝、白术、黄芪、防己、甘草。王贵会[23]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春泽汤加减治疗慢性心衰,临床总有效率为95.8%,明显优于单纯现代医学治疗的有效率88.9%。方晓江等[24]研究发现,防己黄芪汤可通过调节体内血清可溶性ST2和半乳糖凝集素3,防治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心肺气虚证。

吴鞠通言“治下焦如权,非重不沉”,方中茯苓、泽泻、猪苓直达下焦肾和膀胱,渗利水湿,防己增强利水之效,相关文献报道,防己具有抑制心肌纤维化,增强抗氧化能力、保护心肌、降低血压的药理作用[25]。毛老指出此证是因阳气亏虚不能行津,津液代谢失常,泛溢肌肤所致,治疗时勿忘固本,用黄芪益气扶正,防止气血阴阳进一步耗伤。药理研究表明,黄芪中的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具有心脏保护、缺血保护、调节免疫等作用[26]。桂枝温阳化气、通利膀胱,《素问·灵兰秘典论篇》言:“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景岳全书》中云:“凡治肿者,必先治水,治水者必先治气,若气不能化,则水必不利。”毛老指出,肾的气化功能是津液代谢的动力,桂枝为本方增强肾阳气化功能的主药,非此水邪则不能宣散。《神农本草经》对其描述“启水中之生阳”“通利三焦”“引上气与下气相接”,表明桂枝具有助阳、行气、通利之效。相关文献报道,桂枝除助脾运水,助肾阳化气行水外,自身也有具有利水的作用[27]。心衰患者病程较长,多伴有脾胃虚弱,佐党参、白术补脾益气。全方淡渗利湿,化气行水,使水肿、小便不利得以缓解。

4 验案举隅

患者,男,71岁。以“双下肢浮肿1月余,加重1周”为主诉,现病史:1月前患者劳累后出现双下肢浮肿,胸闷、气喘,形寒肢冷,肢体不灵活等症状,休息后上述症状稍有缓解,未予重视。1周前上述症状加重,遂来就诊。症见脉弦细,舌苔白腻,舌下静脉迂曲。既往有心衰病病史2年,高血压病病史(具体时间不详),糖尿病病史2年。中医诊断:心衰病;证型:阳虚水停;治法:益气温阳,淡渗利水,化瘀通络;方予春泽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处方:黄芪30 g、防己10 g、泽泻30 g、生白术10 g、猪苓10 g、茯苓10 g、桂枝5 g、炒桃仁10 g、红花10 g、当归10 g、炒川芎10 g、丹参10 g、赤芍10 g、石菖蒲10 g、郁金10 g、制远志10 g、木瓜30 g、地龙10 g、豨莶草30 g,30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2020年5月12日二诊:诉服上方后症状明显缓解。现:仍有双下肢浮肿,伴咳嗽、咳痰,大便溏,脉弦细涩滞,苔水滑,舌下静脉迂曲。处方:黄芪30 g、太子参30 g、泽泻30 g、炒白术15 g、猪苓15 g、茯苓30 g、桂枝10 g、赤芍30 g、炮附子先煎8 g、麦冬15 g、炒葶苈子包煎15 g。20剂,水煎服,日1剂,早、晚分服。

按 毛老认为本案属于本虚标实证。患者老年男性,基础病多,病程已久,气虚阳虚,气虚无力鼓动,患者表现为胸闷、气喘;阳虚无以温煦,则形寒肢冷;久病及肾,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湿泛溢肌肤则下肢浮肿;水湿蕴结,阻遏气机,血行不畅,脉络不通,瘀血内生,表现出肢体不灵活,脉弦细,舌苔白腻,舌下静脉迂曲。四诊合参,予春泽汤合防己黄芪汤加减治疗。方中黄芪、当归补益气血,扶正固本,桂枝温阳化气利水,茯苓、猪苓、泽泻、防己渗利下焦水湿,消肢体浮肿,《血证论》言“治水即以治血,治血即以治水”,加炒川芎、炒桃仁、红花、木瓜、地龙、豨莶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石菖蒲、郁金理气豁痰;丹参、赤芍改善心肌缺血、缺氧的状态[28-29]。全方共奏益气温阳,淡渗利水之效,以复肾的蒸腾气化、膀胱的开合。

二诊时,上述症状缓解,仍有下肢浮肿,并出现咳嗽、咳痰,予春泽汤合真武汤加减治疗,增强温阳化气利水之效。患者伴有咳嗽、咳痰,加炒葶苈子,其味辛苦,归肺和膀胱经,既可治疗患者咳、痰、喘,又可利水消肿。病情已久,气津两伤,予太子参、麦冬益气生津、养阴润肺,并防附子、桂枝燥热伤阴。1个月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以上方随症加减巩固治疗。

5 小结

毛老结合自己多年临证经验认为,虚、水湿痰饮是心衰发生发展的关键,贯穿心衰始终。治疗时不拘泥于补虚,而注重消水湿散痰饮。临床宗“异病同治”原则,运用“分消走泄”法,因势利导,使上焦肺气得通,中焦脾气健运,下焦开阖有度,三焦气机调达,水湿痰饮得除。临床虽分部位消水湿痰饮,但用药总不离中焦脾胃,以滋后天之本,绝水湿痰饮化生之源,并结合疾病特点配伍扶正药,使邪祛正复,诸症自除。

猜你喜欢

水湿痰饮肺气
华池林区水湿盐碱地及适生树种调查
处暑
——保养肺气 春捂秋冻
浅谈喉咳肺气虚证
益肾散结化瘀法治疗IgA肾病的机制探讨
好事近·中秋感怀
《千金方》与《外台秘要方》痰饮病方药探析
调畅气机在咳嗽病中的应用
周静老师运用加味治浊固本丸治疗浊毒内蕴证2型糖尿病肾病经验
浅议“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病机与治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