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冬春水霉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2023-03-21张君

农村百事通 2023年1期
关键词:霉病全池鱼体

水霉病俗称白毛病、肤霉病,是冬春季水生动物养殖的主要疾病之一。水霉病由真菌寄生引起,病原体以水霉菌最为常见。水霉菌对温度的适应范围广,对寄主也无严格的选择性,各种养殖水生动物从鱼卵到各龄阶段都可感染。每年的晚冬至早春,是水霉病的高发季节,此阶段养殖户应做好水霉病的防控工作,避免造成损失。现将水霉病的综合防控措施介绍如下:

一、流行情况

水霉病多流行于晚冬和早春时节,其他季节也时有发生,特别是当水温低于16℃时,水生养殖动物极易感染该病。

二、发病原因

1.在捕捞、计数、销售、运输等过程中操作不当。由于鱼体处于相对密集状态,容易相互挤压或擦伤;或因操作不当引发鱼体剧烈活动,造成鳞片脱落。

2.越冬池水位过浅,因低温等原因引发鱼体冻伤;或是越冬池中有死鱼,进而对其他受伤的鱼体产生继发性感染。

3.池塘水质过于清瘦,鱼体极度饥饿或营养不良,也易感染水霉病。

三、症状

水霉菌最初寄生时,一般看不出病鱼有何异常,当能够觉察到病症时,此时的水霉菌丝体已经侵入鱼体伤口,使鱼体表皮发生溃烂。水霉菌的一端(内菌丝)会深深根植于鱼体肌肉内部并使附近的组织坏死,为其提供养分,另一端(外菌丝)向外迅速生长形成如棉絮状的菌丝;或因寄生虫、细菌等感染造成原发病灶时,水霉菌的动孢子便从鱼体伤口侵入,在受伤病灶处迅速繁殖、蔓延、扩展,长成棉毛状的菌丝。水霉菌丝与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结黏附,有的水霉菌外生部分颜色灰白,表层的菌丝则向外延伸,形成如棉絮状的覆盖物,并于末端形成孢子囊,放出游离孢子到水体中,经由水体流动而扩散传播。同时,随着病灶面积的扩大,病鱼体表黏液增多,行动焦躁或迟钝,常与池中其他固体硬物等发生摩擦,外表看似粘满泥浆,体表的水霉常呈泥土色,患病鱼的鳍条常有“蛀鳍”现象,缺损较普遍,鱼体负担过重,游动缓慢,食欲减退,鱼体消瘦,最终因体弱而死亡。

四、预防措施

1.在越冬鱼类并塘前要做好池塘的清淤工作,使塘底的淤泥厚度保留在15~20厘米,同时使用生石灰等化水后全池泼洒,对池塘进行彻底消毒。

2.在拉网、计数、销售、运输时,操作要轻、快,各环节要紧凑连贯,避免鱼体受伤,并注意运输时间的长短和密度,根据情况适当使用抗应激产品,以减少鱼体的机械损伤。

3.在鱼种拉网操作后要对池塘进行消毒杀菌处理,鱼种放养前要浸洗消毒。常用的浸洗消毒药物及用量如下:每100公斤水中加入食盐3~4公斤,或高锰酸钾2克,或碘制剂5~10毫升。以上药物均现配现用,任选一种即可。

4.在养殖后期要投喂一些蛋白质含量较高的精饲料,促进鱼种生长,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5.当池塘水质清瘦时,可适当施用一些人畜粪肥或生物肥料,前者可在浅水处多处分开堆放,后者可化水全池泼洒,少量多次施用。促使水质变肥、水色变浓,降低水体透明度,以抑制水霉菌的生长。

五、治疗措施

如果发现池塘中养殖的鱼类已经感染水霉病,则应立即采取相应治疗措施,以减少养殖损失。

1.全池遍洒食盐和小苏打合剂,可每立方米水体使用食盐和小苏打各400克。但此法的缺点显而易见,一是用量较大,成本较高;二是使用食盐易造成池塘底质土壤盐碱化。

2.全池遍洒亚甲基蓝,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2~3克。隔2天再遍洒1次,连用2 次。

3.全池泼洒有效含量为12%的二氧化氯溶液,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3克,化水后全池泼洒。1天泼1次,连用2天。

4.全池泼洒水霉净,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0.2~0.3克,化水后全池泼洒,病情严重者连用2次。

猜你喜欢

霉病全池鱼体
为什么对患水霉病的水产动物用药越多死亡量越大?
三维鱼体参数化建模
轴流泵内鱼体的运动行为与撞击损伤分析
淡水鱼水平往复振动头尾定向输送方法
防治水霉病的几点关键问题
淡水鱼腹背定向装置设计及试验
小龙虾常见病防治措施
草鱼病防治咋用中草药
临海市2015年柑橘疫霉病大发生调查及综合防治
常见蟹病防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