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共三大前后的毛泽东

2023-03-20刘国平

党史博采·理论版 2023年10期
关键词:国共合作

[摘要] 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确定了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梳理毛泽东在中共三大前后的活动轨迹和思想认识的变化,会发现他与中共三大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参与了“三大”会议筹备工作;因出色的工作成绩、对待国共合作问题上的积极态度以及得到陈独秀、马林的“赏识”等,首次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层;负责起草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阐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会后积极贯彻中共三大精神。

[关键词]毛泽东;中共三大;国共合作;农民问题

[作者简介]刘国平,中共广西柳州市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历史学硕士,广西柳州 545616。

[中图分类号] D220[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8031(2023)10-0014-04

2023年是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00周年。弹指一挥间,但历史不能被岁月淹没,而应该用来映照现实,启迪未来。进一步挖掘中共三大的历史价值、时代价值,对于赓续红色血脉,汲取精神力量,走好新时代长征路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1923年6月在广州召开的中共三大,主要议题是讨论共产党员加入国民党的问题。在既充分发扬民主又坚持原则的基础上,大会作出了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的决定,以此种形式实现国共合作,对中国革命产生了极其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毛泽东作为第二次参加党的全国代表大会的早期党员,在中共三大上有着什么样的表现,发挥了怎样的作用,为什么能够进入中央领导层,会议结束后贯彻中共三大精神是否积极?本文力图依据掌握的史料去回答这些问题,以求教于方家。

一、参与“三大”会议筹备工作

党的一大召开后,毛泽东回到长沙,于1921年10月10日建立湖南党支部并担任书记。1922年5月,中共湖南支部遵从中央决定改为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毛泽东任书记。在毛泽东的领导下,湖南的工作特别是工人运动取得了十分突出的成绩,这引起了党中央和陈独秀的高度关注。于是,1923年4月,毛泽东被调去上海中央机关工作。陈独秀调毛泽东到中央机关工作,其实还有一个重要目的是让毛泽东协助他筹备党的三大。“离湘赴沪后不久,毛泽东又会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先期到达广州,为中共三大做准备工作。”①据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回忆:毛泽东提前到广州,参加了大会的各项筹备工作。②黄建东在《发表卓越见解 坚持正确主张——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一文中指出:“中共三大召开前夕,毛泽东提前赶到广州,协助陈独秀进行大会筹备工作,起草中共三大的有关文件。”③唐振南在《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共领导核心》一文中也指出:“1923年1月陈独秀着手筹备党的三大时,便决定调毛泽东到中共中央工作。”④尽管由于种种原因,目前较难找到反映毛泽东为筹备“三大”会议做了哪些具体工作的史料,但从上面的论述可以得出他参与了“三大”会议筹备工作的结论。

1923年4月,毛泽东从上海坐船抵达广州,进行大会的筹备工作。⑤6月上旬,毛泽东参加了中共三大的预备会议。

预备会由第二届中央委员和一些省、区的负责人参加,其中有毛泽东、李大钊、马林、陈独秀、谭平山、陈潭秋、罗章龙等人,会议由陈独秀、马林主持。内容主要是对有关大会问题交换意见,共产国际代表马林传达了共产国际的意见,谈到国际、国内形势。第二项内容是分工草拟各项决议案以及党纲、党章等。陈独秀、蔡和森、瞿秋白、毛泽东、张太雷、向警予、马林等参加了会议文件的起草和会议的组织工作。

二、首次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层

产生中央领導集体是每一届党代会的一项重要内容。6月19日,大会选举产生了新的中央执行委员会,陈独秀、蔡和森、李大钊、毛泽东等9人为中央委员,邓培等5人为候补委员。对于当时的选举情况,瞿秋白1929年在《中国共产党历史概论》中记载:“第三届大会选举:独秀(40),和森(37),守常(37),荷波(34),泽东(34),朱少连(32),平山(30),项英(27),章龙(25)。”毛泽东得票数排名第4,比较靠前。这是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央执行委员会。毛泽东还被选为中央局秘书。中共“三大”通过了《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规定:“本党一切函件须由委员长及秘书签字。执行委员会之一切会议,须由委员长与秘书召集之。”根据该组织法的规定,中共的所有函件,都要由陈独秀和毛泽东两人签字才能生效,由此可见,毛泽东当时在党内的地位是很高的。

不是第二届中央委员的毛泽东在这次会议上为什么受到“青睐”,能够进入中央领导层,并担任重要的职务?本文结合掌握的史料对此进行一番剖析。

一是此前出色的工作成绩。中国共产党是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建党原则建立起来的工人阶级的政党,因此成立初就把发展工人运动作为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为了更好领导工人运动,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之后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分部。在党的领导下,全国很快掀起了以香港海员大罢工、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等为代表的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但由于缺乏斗争经验、反动势力过于强大等原因,这段时期的工人运动在反动派的血腥镇压下遭受重大挫折和损失。而当时,毛泽东领导的中共湘区执行委员会组织发动的工人运动,取得的成绩最为突出,1922年到1923年初,组织工会20多个,会员3万余人,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全省统一的工会性组织——湖南全省工团联合会,领导了粤汉铁路、安源路矿、长沙泥木工人、水口山铅锌矿等10次工人大罢工。湖南在当时全国革命运动中成为表现最为亮眼的省区之一。从一定意义上讲,这也体现了毛泽东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

二是对待国共合作问题的积极态度。在国共合作问题上,中国共产党经历了一个由排斥到逐步接受的过程。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规定:“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这表明当时中共没有与国民党合作的想法。到了1922年7月中共二大,虽然通过了《关于“民主的联合战线”的决议案》,但在联合方式上主张实行党外合作。而这种方式是孙中山不愿接受的,所以合作无从谈起。在1922年8月召开的西湖会议上,围绕国共合作问题又展开了激烈争论,在马林的极力说服下,最终决定在孙中山改组国民党的条件下,由共产党少数负责人先加入国民党,同时劝说全体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使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到,要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在中国的统治,必须要有同盟者。⑥但党内在究竟如何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与国民党进行合作,加入国民党后共产党的独立性应保持到什么程度等问题上仍存在意见分歧。因此迫切需要召开一次全国性的代表大会,来解决上述问题。中共三大就担负着这样的重要使命。于是,采取党内合作的形式同国民党合作,讨论共产党人加入国民党的问题,成为大会的一个中心议题。会上代表们在这一问题上,展开了非常激烈的“交锋”,甚至有一种谁也说服不了谁的意味。根据中央档案馆珍藏“三大”档案中陈独秀起草的《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决议案》规定“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员应加入国民党”。记录清楚显示:以21票赞成、16票反对、3票弃权而通过。从票数分布情况看,赞成该决议案的占52.5%,反对的占40%,弃权的占7.5%,可见当时意见分歧之大、通过该决议案遇到的阻力之大。

那么,当时毛泽东对待国共合作问题持什么态度呢?与中共一大召开时“很少发言”的表现迥然不同,毛泽东在中共三大上则是积极发言,阐明自己的观点。据中共三大代表徐梅坤生前回忆:“毛泽东在开会期间很活跃,多次发言,提出主张国共合作的许多理由。”⑦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坚决赞成党内合作,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赞成在产业工人中发展国民党员,建立国民党基层组织。认为在工人中发展国民党员,可以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发展共产党的组织。此外,毛泽东还在休息时间,找蔡和森等其他代表交流沟通,劝导、说服其他代表支持国共合作。这充分表明了毛泽东对待国共合作问题是持非常积极的态度的,而且还尽力去说服持不同意见的代表。

三是得到陈独秀、马林的“赏识”。毛泽东的优异工作成绩深得陈独秀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的好感和赏识。陈独秀在中共三大报告中批评了上海、北京、湖北等地的工作,唯独称赞了湖南,指出:“只有湖南的同志可以说工作得很好。”⑧马林则在给共产国际的报告中指出:“在上海我听到的关于中国运动及其发展前景的印象是消极的。但在南方我却看到那里有可能进行卓有成效的工作,并会获得成功……只有长沙的青年组织举行了反对华盛顿会议的示威游行并建立了一个纺织工人联合会,这个工会组织于一九二一年十二月底举行了罢工。”⑨在当时干部特别是实干型干部十分紧缺的情况下,毛泽东无疑像一颗耀眼的明珠熠熠生辉,从而引起陈独秀和马林这两位权威人物的极大关注而受到重用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三、负责起草党史上第一部《农民问题决议案》,阐述农民问题的重要性

毛泽东是党较早认识到农民运动重要性的领导人之一。在中共三大上,毛泽东根据自己在湖南从事农民运动的经验,创造性地提出农民问题,强调了发动农民参加革命的重要性。他侃侃而谈:“湖南工人数量很少,国民党员和共产党员更少,可是满山遍野都是农民。”“任何革命,农民问题都最重要。”毛泽东阐述农民问题的这番话,思路清晰、有理有据、令人信服,给与会代表留下了深刻印象,得到大部分代表的支持。连张国焘在后来回忆时也说:“毛泽东向大会指出,中国国民党在广东有基础,无非是有些农民组成的军队,如果中共也注重农民运动,把农民发动起来,也不难形成像广东这类的局面。这种看法,是毛泽东这个农家子对于中共极大的贡献。”⑩大会委托毛泽东和谭平山起草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个《农民问题决议案》,这对于引导全党开始重视农民问题、研究农民问题、认识到农民的雄厚力量以及农民是“天然的同盟军”产生了积极影响。

四、會后积极贯彻中共三大精神

中共三大后的一段时期里,毛泽东对推动国共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倾注了大量心血,经常通宵达旦地审阅和起草各种党内文稿,还多次发表文章号召建立全国各阶层的联合战线。为贯彻落实中共三大关于国共合作的决议,毛泽东于1923年9月回到家乡湖南,指导筹建国民党湖南地方组织。1925年10月,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正式成立。

1923年冬,毛泽东赴广州帮助筹备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24年1月,毛泽东作为湖南的代表参加了国民党一大,担任章程审查委员会委员,还当选为中央候补执行委员。此后,毛泽东为巩固和发展国共合作还做了大量工作。

1924年1月至12月,毛泽东基本上是在国民党内工作。这段工作经历,让他更加深入地了解到国民党内的基本情况以及国民党内部的思想动向。当时,毛泽东一方面尽力去团结国民党左派,另一方面同国民党右派破坏国共合作的行径进行了坚决的斗争。

1924年1月,毛泽东被派到国民党上海执行部担任组织部秘书,职责是“协助部长,办理本部事务”。同时,兼任文书科秘书,还代理过文书科主任一段时间。当时,实际负责上海执行部的是组织部部长、国民党元老胡汉民。但由于胡汉民要参与国民党改组后的许多重大事情,组织部的实际工作由毛泽东承担。胡汉民信赖并器重毛泽东,在他的支持下,毛泽东的初期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孰料不久,胡汉民返回广东,叶楚伧接任负责执行部的工作。毛泽东开始受到分共、反共势力的排挤。特别是叶楚伧对毛泽东的工作一直持异议,对共产党员一直心存戒备。在这种情况下,毛泽东的工作困难重重。7月,毛泽东辞去组织部秘书职务,只负责文书科工作。当时,毛泽东信任国民党,工作热情高、干劲足,以至于当时共产党内部分高级领导人对他产生了误解甚至不满。毛泽东的工作吃力不讨好,加上长时间超负荷工作积劳成疾,便于12月请假回到老家韶山了。回到韶山后,毛泽东通过反思这一年的工作,感到国民党内部的分化已成为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1925年10月至1926年5月,毛泽东代理国民党中央宣传部部长一职八个月。在此期间,毛泽东做了大量的反帝反军阀的宣传工作,同时坚决地进行了反对“西山会议派”等国民党右派的斗争。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1925年初起,毛泽东开始把注意重心转向农民运动,并真正投入大量精力去从事农民运动。这对于毛泽东来说,是身体力行去贯彻中共三大关于重视农民问题的精神,而对于中国革命而言,则是一件影响深远而又重大的事情。在1925年回韶山养病期间,毛泽东组织韶山农民运动,开展维护农民利益的斗争。在韶山从事农民运动的实践,推动了毛泽东对中国农民问题的认识。后来,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通过深入考察农民和农民运动,更加深刻认识到“中国无产阶级的最广大和最忠实的同盟军是农民。”“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革命不会成功。”?还号召党内同志下决心去做组织农民的工作,研究农民问题,了解农民的痛苦与需要,引导他们组织起来,向土豪劣绅斗争,参与反帝反军阀的国民革命运动。这段时期,全国的农民运动迅猛发展。

简而概之,中共三大召开前后这段时间,国际国内形势扑朔迷离,毛泽东善于洞察形势,坚持真理,坚守理想,坚毅果断,敢于担当,勇于斗争,善于作为,对于促进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大革命的实践中也经受了锻炼,升华了认识,增长了才干,提升了能力,对他能够在以后错综复杂的新民主主义革命中正确地把握历史发展方向产生重要影响。

[注释]

①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893—1949)[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95.

②林修敏.毛泽东与中共三大[J].党史博览,1994(03):44.

③黄建东.发表卓越见解 坚持正确主张——毛泽东在中共三大[J].党史文汇,2011(11):26.

④唐振南.毛泽东首次进入中共领导核心[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05):9.

⑤对于毛泽东何时抵达广州参加中共三大,学术界存在争议.本文采用欧阳湘在《党的文献》2018年第1期发表的《毛泽东1923年到广州时间考》得出的观点.

⑥黄茜.1923年中共三大,毛泽东进入中共最高领导层[N].南方都市报,2021-04-18.

⑦九旬忆旧——徐梅坤生平自述[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5.

⑧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72.

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现代史研究室.“二大”和“三大”:中国共产党第二、三次代表大会资料选编[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114.

⑩张国焘.我的回忆[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1.

?毛泽东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37.

猜你喜欢

国共合作
20世纪20年代“二七”符号的建构和传播
浅析第一次国共合作形成原因
谭延闿和中山舰事件
皖南事变原因研究综述
论国共合作早期中共党内右倾倾向的纠正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政策策略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
从上海三次工人武装暴动看国共合作的矛盾及冲突
张太雷与中共三大
对中共三大前后张国焘国共合作观点的再思考
纪念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