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研究
——以后宅村为例
2023-03-20周梦雪邓慧
周梦雪 邓慧
(无锡太湖学院艺术学院 江苏无锡 214064)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宜居环境是当前社会的热点话题,老村落的景观更新设计问题也是当前人们十分关心和重视的内容。无锡有着许多独具特色的古老村落,在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中逐步走向边缘化,甚至面临消失殆尽的危机。村民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所积淀的、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乡土文化,需要以乡村为载体来进行传承和发展,传统村落的消亡无疑是文化遗产的巨大损失。该文以无锡市后宅村为研究对象,尝试以较低的成本、较方便的设计手段,通过微更新的方式使原本破败的乡村公共空间重新焕发生机,建立起空间与村民的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提升乡村文化形象,更好地传承乡村历史文化,促进乡村的精神文明建设。
微更新是以小尺度、渐进式的方式对景观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决,以局部微调的手段提升整体景观空间气质[1]。微更新是传统城市更新的重要补充,旨在利用部分碎片化的闲置空间、低效空间,通过对居民生活的调查和与科学的设计理念相结合,采用细致化的改造手法,为空间增添适当的新功能。因此,在景观更新形式语言上,应在传承的基础上实现创新与发展[2],不断完善落后老村落的环境品质和形象,使其更贴近现代村民们的实际生活与社交需求,让农村更具有现代生活气息,同时也不失原本传统村落的意蕴。
1 乡村景观微更新设计之经验借鉴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始终重视乡村的发展建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的重要论述。强调要继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加快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通过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建立健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等途径,最终实现乡村文化的繁荣发展。物质文化是非物质文化的载体,非物质文化需要通过物质文化进行具象表征。乡村的文化建设与发展需要从乡村的物质环境建设方面着手推进。
国内关于乡村景观微更新的实践研究已经取得显著的成果,有着较为丰富的经验。上海奉贤李窑村是上海市第三批乡村振兴示范村,其更新设计的思路和方式值得借鉴。李窑村有丰富的水系和园林绿化,稻田也是构成李窑村原始风貌的主要内容。李窑村景观设计的内容主要围绕房屋、道路桥梁、河道疏浚、园林绿化和公共服务建设多个方面展开。总体上对村庄的内部功能结构进行了重组,主要由6个部门组成,分别为管理区、接待区、文化创意区、新产业成长区、健康生活区和农贸市场区。除了景观环境的翻新改造之外,该村还引入新的产业,与乡村的农业、商业、文化和旅游资源进行有效组织和连接,创建成一个新型“农业+旅游+文化+电子商务平台+房地产”产业链结合的新农村。同时建立起“租金+股金+就业收入”收益模式,让村民将空置已久的房子利用起来,通过改造之后可以再次投入使用。依靠一系列产业的投入不断增加对村民的业务支持,也使他们能够参与到乡村的建设和运营之中,将李窑村建成宜居、宜工作、宜娱乐、宜旅游的乡村更新示范村。
整体景观设计方案采用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回应村落的传统自然结构。通过整合现有的景观资源,设计团队重新梳理当地的乡村自然景观格局,从河流、农田到建筑场地等,用“桥梁”的方式连接起不同的景观资源,激发自然景观资源的内在活力。此外,从历史的角度挖掘、继承优秀的地方文化、民间艺术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育“李窑本土文化”。形成全面而集中的文化展示区域,文化展示区就是重要的乡村文化体验区,为村民和游客提供全面体验的饮食、娱乐、购物等服务。在景观细节的微更新设计方面,出于李窑村文化遗产的特点,也考虑到建造的成本和结构限制的问题,材料方面主要使用青砖材料。而在一些外观结构薄弱的地方则采用仿青砖柔石贴面,既能够与整体效果取得统一,也不会破坏原来的内部结构。不落俗套的材质应用方式,紧扣着李窑村的“窑文化”特征来组织景观语言,使李窑村的整体风貌真正拥有了独特的魅力。
从李窑村景观更新设计中不难看出,乡村景观的更新过程其实就是乡村资源的重新组合的过程,这些资源不仅包括土地、水体等自然资源,还包括文化和历史资源等。保护和传承乡村文化,不仅有利于乡村旅游的个性化发展,也有益于塑造民族的文化自信。老村落是乡村文化的物质载体,只有延续丰富多样的地域文化,才能维持文化生态系统的平衡[3]。在乡村更新过程中,应该始终注意这些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合理的利用,延续乡村文脉,保护人们的集体记忆。乡村景观的微更新设计可以尝试以最少的干预方式来进行,以尊重场地的原始风貌特征和生态发展规律。
2 后宅村公共空间景观现状分析
后宅村位于无锡市新区鸿山镇,处于无锡、苏州和常熟三市交叉位置,交通十分便利。村庄历史源远流长,周围风景绚丽。附近不仅有梁鸿国家湿地公园、鸿山遗址博物馆、中华赏石园、钱穆钱伟长故居等自然人文景点;同时由于近年来陆续展开的美丽乡村建设,周边的荡口古镇、大坊桥村、七房桥村等已经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乡村旅游氛围。
后宅村村庄的格局与土地、河流紧密相连,内部河流纵横,主要为寒儒桥河河道,沿东西走向穿过村落境内。该河流是后宅村内防止内涝的泄洪河,行洪、排涝是它的主要功能。村庄内人们傍水而居,依河修路,遇水搭桥,形成了以“小桥、流水、人家”为显著特征的水网空间[4]。跟很多老村落一样,后宅村也面临着人口流失的问题,当前主要居住人口以老年人居多,此外也有不少邻近商业街道的商户。
设计地块范围内房屋密集,建筑整体风貌新老参半,传统粉墙黛瓦的木结构建筑形式与砖混结构建筑夹杂在一起。空间格局完整,主要道路南临河道而建,形成了村内主要的公共空间。岸边除了承担交通、驻车的基本功能之外,也是承担村民交流、洗晒、种植等生活日常的重要场所。由于村内公共区域偏少,绿化率低,且缺乏必要的公共设施,导致产生了一些人和空间利用上的矛盾,如车辆乱停乱放侵占原本不宽阔的休闲空间,乱搭乱建导致空间狭窄拥挤,以及缺乏休闲设施引发的村民休闲活动单调等,公共空间尚未释放出其巨大潜力。经过调研发现,后宅老村落的主要公共空间有3块,此次微更新设计的内容主要围绕这3个地块来展开。
3 后宅村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设计理念
3.1 坚持以人为本设计原则
该课题的主要目的是对后宅村公共空间的现状进行改善,为缺乏娱乐的附近村民创建一个开放的景观空间,营建高度灵活性、适用性、可达性的休闲环境。为此,设计规划遵循的关键原则是“以人为本”,对功能布局和具体细节的改变将提高居民的参与性和舒适性,提升村民生活的幸福感。所以,针对改造地块现存的休闲空间不足的问题,应重新进行构思其功能分区和主要路线的布局。村内目前的人口以老年人为主,须结合老年人的生理特征优先考虑康乐、体育和休闲设施,并充分考虑乡村老年群体的生活习惯、使用方式等。
3.2 结合可持续发展理念
为延续乡村的独特风貌,后宅老村落公共空间微更新设计将积极创造生态自然的环境条件,并保持景观的可持续性。景观的可持续性既包涵自然景观的和谐共存,也容纳了文化景观的永续发展。自然景观方面,将在设计中融合生态设计的概念,比如:更多地考虑重复使用原有废弃场地中的材料,减少浪费与污染,采用当地植物进行绿化配置,特别是积极修复和重新利用现有土地,恢复原有村庄的勃勃生气。文化景观方面,为了实现设计的新颖性和独特性,结合当地文化元素,运用功能替换、再生、转化和再利用的方法,修复与升级现有场地,创造实用、丰富、有趣的景观环境,突出本土传统文化的魅力,使村民和游客能够直观地感受到这里的历史与文化信息。
3.3 引入口袋公园设计概念
后宅村的3 块公共空间面积偏小且分布零散,为提高空间环境的舒适性和实用性,在此次设计中引入口袋公园的设计理念。口袋公园原本是指城市中的小型开放空间,通常分散或隐藏在城市空间中,如小绿地、小公园、袖珍公园里的小运动场等,为附近的居民提供便利的休闲服务。其最大的优势是位置灵活,设计小巧而谨慎,目的是最大化利用空间的边角料以在环境之中增加更多的开放空间。口袋公园是城市公园不可缺少的补充,其可以帮助减少密集建设的居民楼给人们所带来的压迫感,其便利性和舒适性也能有效帮助人们恢复身心健康。由于后宅村居民楼建筑比较密集,公共空间十分有限,在该次设计中将引入口袋公园的思维方式,对闲置地块进行重新利用,并更新原有公共空间的服务内容,以补偿老村落原有公共空间的不足。
4 后宅村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设计方案
4.1 设计总体思路
相较于一般老村落,后宅村村内民居建筑分布以及道路空间布局较为周正。微更新设计的整体思路是在总体上将延续原有的乡村空间格局,采用“针灸”式的更新方法,重构公共空间之间的结构、功能、情感和文脉,以期建设成环境可阅读、街巷可漫步、村落有温度、邻里更和谐的目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避免大拆大建必然引发的剧烈突变[5]。充分利用原有的旧民居、老桥等环境要素,尽可能结合场地的原有条件,保持整体风格淡雅、意境唯美,保持乡土文化特色[6]。设计重点放在村内3块主要的公共空间,针对3个地块各自不同的现状条件,结合具体的功能进行深入设计,将3 个离散的空间打造成功能互补、和谐统一的公共空间,具体情况见图1。
图1 后宅村公共空间景观微更新设计总平面图
4.2 分区设计
地块一为沿河直线型地块,是村内的主要交通要道。南侧临河,北侧为村民住宅,西面为村内主要入口。此处空间开阔、采光良好,河堤上有栽种绿植,留有少许村民的菜地;西面入口处较为开阔,有几株成年香樟树;入口的南面为一处状况良好的公共卫生间。除此之外,整块场地并没有多的景观节点或者是服务设施可提供给周围村民使用。场地的空旷之地皆被用作附近居民或外来者的停车用地,显得杂乱无章。总体而言,地块一的原有景观较单调、无秩序,需要完善场地功能、更新服务设施等。
由于地块一位于村内的核心位置,也是整个村庄中最为宽敞、集中的公共空间,因此设计定位为村庄的“客厅”。采用简洁的布局手法,沿着道路走向将整个空间设计成一个集公共集会、停车、健身等活动的复合功能空间。通过设计一改之前的杂乱无序,由西向东依次为集会空间、停车空间、休闲空间和种植空间,既满足了村民停车需求,又利用闲置的地块增加交流、休闲、活动、散步、集会的功能。同时,考虑到老年群体的需要,增设健身器械及其他景观小品,使村民在休闲、锻炼、采摘的时候,还可以交流互动、增进邻里关系。沿河设计在空间序列上加强了原有矩形场地的纵深感,保留开敞的视觉感受,水景与河岸景观协调,营造出丰富的视觉体验,满足村民与游客的需求。
地块二的西面为村内次要道路,地块形态方正规整。此地块原为一处旧宅,被拆除之后仍留有部分墙根,依稀能看到旧宅的基本轮廓。场地四周被村民居住建筑所包围,西侧、南侧建筑楼高3 层,在场地内部形成了一定面积的遮蔽区,对其采光有一定的影响。
地块二的设计定位是村庄中的“厢房”,意在结合口袋公园的理念,为临近的居民打造一个静谧放松的休闲场所。延续简洁的设计形式语言,用点、线和面的几何语言组织空间,设置步道、坐具、种植池和草坪空间等,将整个场地赋予新的柔软质感,提高村内的绿化率。原址残留的旧宅墙根被予以保留并巧妙加以利用,变身为种植池与坐具的结合体,延续场地记忆的同时置换了新的功能。
地块三位于村庄东部,此地块东面邻水,西面为居民住宅,南面是村内标志性的拱桥,北面则是已经废弃的旧厂房。此地块面积较小,宽度不超过3 m,但是相比较于地块一更加贴近水面,是周边居民取水用水的地方。该地块临近的一些居民楼早已荒废,杂草丛生,闲置的空地没有发挥出它的潜在价值。
老村落的发展不光需要从物质环境层面进行更新改良,也需要综合利用区域资源,结合产业发展动向,引进先进的产业,为乡村注入新鲜的血液,从而带动乡村的经济发展,使村庄的建设由被动的更新转变为自发的、可持续的发展,让村民重新成为乡村振兴的发起者、扮演者和执行者[7]。从长远来说,后宅村可与邻近的荡口古镇、七房桥村、大坊桥村等传统村镇进行优势互补,开展合作,共同开发乡村旅游,利用相互连通的河道空间彼此联系,恢复往日江南水乡的空间格局,其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因此,地块三的设计定位为村庄中的“后花园”,空间虽小却别有洞天。利用临河的独特优势,将此处功能置换为小型游船码头;同时,设置必要的景观小品和公共设施,完善空间的功能性与舒适性。
5 结语
乡村的发展建设是涉及产业更迭、空间规划、文化沿承与生态建设等诸多领域的复杂问题。乡村景观微更新设计也需要充分利用乡村本身的自然和文化资源禀赋,判断整合资源的优势和劣势,为乡村的未来规划创造出可发展的空间。随着设计理念的不断创新和优化,老村落景观微更新设计的思路也变得愈发开阔而多样。采用微更新的设计手段有助于延续乡村的历史文化,有效促进乡村物质与精神文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