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2023-03-19李长艳
李长艳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德育工作的主渠道是教学,主阵地是课堂,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传授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还要注意理解、挖掘教材的德育因素,利用教材的思想性,结合学生思想品德实际进行教育。
首先,找一个恰当的切入点,使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课程的导入是一堂课质量高低的重要尺度。一般来说,从课题切入是顺理成章的。在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有一个标题,每个单元中又有一篇短文与之相对应。例如,教学九年级第二单元的小短文“Full Moon, Full Feeling”时,可以引导学生想想自己家的中秋节是怎么过的。中秋节是一个合家团圆的节日,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在那一夜共赏一轮明月却不能相聚,炎黄子孙都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这样教师有的放矢地进行思想教育,并在单元一开始就营造了德育气氛,使学生心系祖国,热爱祖国,使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那些看似离我们很远的国家大事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其次,将初中重点词句融入德育当中。
教材是教学的重要依据,教师要有意识地挖掘教材,把教书与育人融洽地结合起来,做到寓教于学,寓教于乐,要像雨露一样滋润学生的思想和心理。教学的艺术也恰恰在此。词句在文章当中比比皆是,但是要渗透好德育,重在挖掘。例如,在一篇关于爬山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They have some problems getting there.意为“他们想要到达(山顶)遇到了一些麻烦。”可向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他们能否到达山顶?为什么?最终学生自己得出结论:他们能到达山顶, 因为他们能互相帮助并有协作精神。通过这样的讨论可使学生受到一次集体主义教育,并可由课文的内容延伸到班级里的事情,帮助学生培养集体荣誉感。又如,在一篇关于中国农场与外国农场对比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People dont use animals to do farm work any more.意为“人们不再使用牲畜劳作了。”由这句话可以引导学生将中国的过去与现在作比较,不仅是农业方面,也包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让学生结合学过的历史课、政治课感受中国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的机械化和城市的现代化无不体现着祖国的繁荣富强,从而使学生产生民族自豪感与爱国精神。再如,在一篇关于动物的文章中有这样一句话:I dont think it is good for animals to stay in cages.意为“我认为动物们住在笼子里是无益的。”从这句话引导学生对于动物应采取保护的态度而非伤害它们,使学生从小就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真正担负起小主人的责任。
再次,发掘教材的亮点,使德育效果更显著。
教材中有许多内容都能引起学生强烈的反映或共鸣,我把它称为“亮点”。首先,学生对该内容反响强烈,说明他们对此很感兴趣,而兴趣又是学好知识的动力。其次,有些内容正是时下热门的信息,学生会很关注,而关注又是学好知识的基础。教师要把这些亮点的核心展示给学生,让他们真正理解其闪亮的原因,从而使学生学到更多知识,让自己也闪亮起来。例如,在讲解一篇关于摇滚乐队的文章时,学生讨论起各种音乐类型和歌星,非常兴奋,但学生只是将目光停留在歌星辉煌的成就上。此时,教师就要从更深的层次给学生分析其中的原因:明星之所以成功与他们的努力是分不开的,他们在幕后流过多少汗,吃了多少苦,有谁能知道。此外,要想在竞争异常激烈的时代长期处于不败之地是需要以自身坚实的功底做基础的,没有真本事,只能昙花一现。从分析中,学生会重新审视自己从前的认知,进而思考个人的发展道路,不盲从,踏实学习, 将来做一个基础扎实的人,为国家做贡献。
最后,把握德育工作的特点,提高整體效果。
德育工作不是只局限于课堂教学当中,它具有一定的社会性,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三方面共同努力。
德育工作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一个实践的过程。学生只有勤于动手动脑,积极参与到教师的教学当中来,才能从中体会到德育。德育不是短期见效的工作,它需要教师的循循善诱,在量变的基础上逐步向质变跨越。
教师的教学工作已不再是单一的教授知识,教师既要教书又要育人。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将德育思想渗透其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间,在教师的言传身教中,培养自身良好的思想品德,从而促进个人各项素质的共同提高与进步。这不仅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发展,也是素质教育的实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