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建设下化工类专业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探究
2023-03-19陈艳丽王崇国陈卫东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冶金与化学工程系甘肃金昌737100
陈艳丽,王崇国,陈卫东 (甘肃有色冶金职业技术学院冶金与化学工程系,甘肃 金昌 737100)
1 校企合作发展现状
自1906 年“产教融合”在美国辛辛那提大学首次被提出以来,世界很多国家都纷纷开始认同并实践[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也在顺应国际发展大形势的推动下,在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做好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若干意见》《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等若干文件,中共十九大报告提出要深化产教融合,推进人力资源供给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改革[2]。各高校已在这些指导思想下,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大力开展了许多相关的产教融合工作。
目前,在化工行业,高校和地方企业新潮的合作实践主要是利用校企共建产业学院,在新时代职业教育下探索校企合作、产教融合新的模式与路径,分析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合作利弊,厘清相关各方的关系与职责,厘清仍需要加强与完善的政策与机制,使职业院校与企业能够明确认识到成立产业学院的必要性与可行性,从而促进地方校企双方成立产业学院,加入到促进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中去,作出应有的贡献[3]。这些设想和实践对“一带一路”建设下产教融合在教育事业上的发展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当然,在实践过程中也有一些瓶颈性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校企合作实施方略,真正实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性突破。
2 产教融合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 校企目标存在差异,合作资源受限
由于企业创收目标和学校育人目标的社会性差异,导致产教融合的实施过程阻力较大,部分合作只能是浅尝辄止,不能实现双赢成效。以化工类专业为例,近年来,很多高职院校通过利用校企合作模式,在试图培养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4]。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两个:其一是小型企业因资金短缺、技术人员难以聘请等原因,并未将国内外先进的技术投入生产,而教师去这样的企业学到的化工工艺、技术、管理理念早已过时,对教学和科研帮助甚微;其二是大型企业管理机制健全,对外来实习人员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先进技术的保密性极为重视,因此在教师进入企业学习时有些现场工艺流程和生产设备无法近距离学习,只能学到一些企业文化和先进的管理制度,对企业一线生产经验的积累仍不明显。此外,部分教师与企业合作项目时,所研究的内容是为了满足职称评审材料要求,没有达到企业对项目进行攻关,最后达到投入生产的目标。加之产教融合过程中教师由于承担着繁重的教学任务,对与企业合作的科研项目投入精力十分有限,影响了校企合作项目进展进度,从而造成后续合作力度降低的现象[5]。
2.2 部分学生实习动力不足,实习效果欠佳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扩招,职业院校的招生规模也逐年递增招生方式也呈现出多样化,主要有统招、单招、推免、社会扩招等[6],学生组成也比较复杂,就读形式也出现了全日制就读、扩招生跟班就读、扩招生不跟班就读等,学生基础水平参差不齐,学习能力相差明显。部分学生来高职学习的目标就是拿一份文凭,不注重对知识和技能上的收获,导致学生的学习动力不足。此外,高职教育不仅需要学生懂得一些基本的理论知识,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训练出精湛的技能。技能的训练除了校内实训,更需要一线实践经验的不断积累。部分学生在校学习时学习兴趣不浓、学习态度不端正、吃苦耐劳精神不足、自我满足感膨胀,导致在实习环节时,这些学生或是不愿意实习,或是在同一岗位上时常半途而废,或是不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不服从企业领导和师傅的管理。这些现象的存在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实习效果,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学生因对企业师傅教的技能不感兴趣,从而不愿意认真学习,刻苦钻研,学习效率极差;其二是企业师傅在传授技能过程中,希望自己的学生能虚心求教,不断进步,而学习动力不足的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其三是企业师傅乐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尊重自己、热爱岗位、品德优良的学生,而个别学生习惯于和家长、教师、师傅对立,引起企业师傅的反感。鉴于此,高职学生要全面提升实习效果困难重重。
2.3 教师在企业加强技能力度不够
作为职业院校专业课教师,着重需要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具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这就要求教师自己必须脚踏实地从生产一线做起,抓住一切动手操作的机会积累经验,提高操作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7]。而在具体执行时,学校面临着教师到企业实践一次需要半年之久,导致该教师承担的课程无人替代,从而影响了教学秩序的正常运行这一难题。虽然有些学校整体的教学安排中实行专业教师学期轮训方案,但是教师为了进企业,前期的教学工作量非常大。为此,部分高职院校为了完成教育部布置的企业实践任务,并不是为了从真正意义上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只是通过委派教师到企业实践和聘用企业人员做兼职教师来补充双师型教师队伍[8]。这种方式不但很难在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长期、稳定、有效的合作关系,而且由于部分企业人员存在只会做、不会讲的现象,严重降低教学质量。从教师个人层面而言,部分教师还没有充分认识到去企业实践,加之六个月的企业实践基本上都会占用教师寒暑假、周末等时间,而学校在绩效考核、评优评先、双师教师界定等方面很少考虑参与企业实践这一环节,削弱了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积极性。
2.4 校企合作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缺乏规划
校企合作过程中影响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只有为在校和毕业生认真规划发展道路,学生才不会在现有工作岗位上陷入恐慌,反复跳槽,无法找准自己的人生定位,学校和企业才会实现校企合作利益最大化[9]。但是目前,职业院校学生在进入企业顶岗实习期间,部分学生直接进入机械化的流水工人状态,不利于其自身的进步学习,而学校管理手段的权威作用也逐渐被削弱。同时,由于学生角色的限制,企业在管理时将其与正式员工区别对待,在学习深造方面受到限制。此外,有些大型企业重视的多为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员工,作为高职院校毕业的学生,能进入这样的企业工作,必定是为数不多的一些优秀毕业生,他们对自己的未来规划,可选择余地太少。原因是他们不能离开岗位去提升学历,否则岗位就会被他人顶替,即便本科毕业后再也无法回到原有的岗位上,对于大专生而言,他们不想失去以优异成绩获得的岗位。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化工行业对学历要求的提高势在必行,这样就在学历提升和工作现实面前出现了矛盾。
2.5 校企合作时学生培养形式较陈旧
校企合作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目的在于巩固理论知识、练就实践能力、实现角色转化、培养综合素质。但目前部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和教学时间分配依然沿用多年前的设置模式,将见习实习时间集中在三年级,一、二年级以理论知识和校内实训为主,企业现场与技术理论一体化教学模式难以实施,导致教学效果欠佳。为了解决这一难题,部分院校在学生一、二年级时就带领学生进入当地化工企业参观见习,但学习技能需要长期巩固积累和实践,偶尔的见习只能使学生从感性上认识企业运行环境,并不能将所学理论知识消化到实践当中,不能从根源上解决人才培养难题。因此,产教融合实施过程的模式和细节有待创新。
3 产教融合模式的创新调整
3.1 在短周期内校企共同考核学生的学习情况
企业实践是高职院校化工类专业学生学业完成道路上的必需环节。实习实训质量的好坏不仅影响到学生后期人生规划,也关系到高职院校与合作企业的进一步发展。目前,一些高职院校实习学生的考核主要由企业完成,学校只是通过远程教育方式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学习情况。比如通过在大学小帮手、习训云等软件上打卡,汇报周报和月报,大致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情况,而学生在这一过程中会存在敷衍现象,导致学校管理的时效性不高。若能在实习环节建成校企共同考核学生机制,委派学校专业教师全程跟岗实习,考核学生的思想动态、理论知识、企业文化的学习,企业一线技师通过“传帮带”传授并考核学生的现场技能,即就是在学生实习时实现零距离、双导师、双考核的机制。通过两类导师同时考核学生的实习情况,从而有效缓解实习过程中学生管理的被动性,提高技能学习的主动性。同时,在这种校企共同考核机制下,可以实行按天考核,有效地缩短考核周期,使学生每天学有所获。
3.2 资源有限时,可形成“传帮带”学习途径
部分高职院校正处于建设和发展时期,产教融合资源相对有限,但学生的培养环节不可缺少。为此,在培养学生技能过程中,更要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可采用校校、校企多元合作模式,通过网络、外校校企合作实训基地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培养。同时,通过多届学生的“传帮带”学习方式,也可冲击校企融合过程中的阻力。以化工类专业学生为例,从当地企业实习的学生中选拔出一些优秀实习生,利用周末和晚自习时间以选修课形式充当教师角色,在不涉及企业保密内容的前提下,为化工类专业学生进行化工企业文化和岗位基本知识讲解,通过“角色转化、以点带面”的形式增强学生对化工企业知识学习的覆盖率。这样既提高了优秀实习学生的讲解能力及对知识的深入剖析能力,也增强了在校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真正达到了“传帮带”的学习目的。此外,在这种培养模式下,通过教师的积极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上劲,虚心求教,为工厂实践打好思想基础。
3.3 优化职业院校教师与企业科研合作考核制度,实现教师科研实用化
职业院校教师的部分项目仍以教学改革为主,前沿技术创新类项目较少,加之教师对技术创新方面的研究存在浅尝辄止现象,部分项目不能完全达到校企合作的预期目标。为此,优化参与校企合作教师的考核管理方式,督促教师深入探索先进技术,发掘新型的生产方法已迫在眉睫。传统的教师考核主要由省、市、县、学校等相关的教育系统进行,考核内容主要从教学业绩、职称评价、职业能力评估、项目成果等方面入手,其中对项目成果的评估很少涉及工业化生产。如果将技术革新类项目实体化作为项目考核的终极指标,以压力催化动力,鞭策教师群体主动积极地对项目的研发更加深入,实现研究成果的有效转化。此外,效仿企业管理制度,教师将项目内容研究到可以工业化生产时,可适当地以奖励的形式对教师群体给与科研能力的肯定,使职业院校教师将校企合作项目作为自身事业发展的一部分,在工业生产技术改革创新发展中凸显教师的实战能力。与此同时,将教师研发出的最新成果以企业和学校名义申请专利,建立与企业共建共享技术专利的互惠互利机制。
3.4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细化人才培养过程
化工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中实践方式通常是校内实训和校外实习,学生在校两年很少到企业见习,不利于通过实践理解理论。为此,企业和学校可以协商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对见习和实习时间合理规划,延长见习时间,适当缩短实习时间。订单班学生培养可在校学习半年或一年理论知识之后,直接进入企业以跟岗、轮岗等形式完成后续学业内容。在化工类人才培养过程中,榜样人物的熏陶对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的形成起关键性作用。部分化工企业“大国工匠”能将普通员工通过仪器测量才能进行的工作以目测法精准完成。若能将他们奋斗过程中吃苦耐劳、积极进取、求真务实、改革创新的精神潜移默化地植入化工专业学生内心,将是当代化工人才培养的一大进步。为此,聘请企业具有教师资质的人才到学校任教,一门课程是由学校教师和企业人员共同指导完成。学校专任教师负责讲授相关理论知识,企业工作人员负责指导实践知识,真正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生的学习热情,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将不断提高。学校专任教师可以加强自身的专业技能,提升整体的教学水平,企业教师的理论知识也将进一步巩固,实现企业和学校共同成长,互惠互利,实现双赢。
3.5 实训基地建设与时俱进,服务校企联合的技术研发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飞速发展,传统的实训模式已被逐渐淘汰,新型实训基地的建设不仅为在校师生提供实验实训及技术开发平台,同时也要能为政府、地方企业和兄弟院校提供公益服务,提高教育的网络化、信息化、远程化、智能化水平[10]。化工类专业在企业的岗位主要有检验、中控、巡检、环保、安全等,这些岗位的运行并不是完全独立的,而是具有现代化、智能化、精准化、系统化等特点。传统实训方式培养的学生已不能实现岗位工作需求,必须将学生实训技能培养向着环保、智能、系统的方向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对实训室进行重建或改造,新的实训基地不仅融入了企业先进技术和管理文化,而且在设计布局上也更有利于发展产教融合。比如形成“厂中校,校中厂”校企合作模式,能够兼顾学生教学和经济创收两方面的发展需求。这种合作模式的实施,可以解决学生培养过程中理论与企业实践两张皮的现象,有效提高学生对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认知层次,达到校企双方对学生的培养目标。当然这样的实训基地需要有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后盾,因此,在选择合作项目时,校企双方要通过多方调研和研判,共建前沿实用的合作项目,才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和校企双方的双赢。
4 结语
职业院校产教融合机制自实施以来遇到了许多共性和个性的问题,诸如大部分职业院校校企目标存在差异、合作过程和模式较陈旧、教师能力提升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学生职业生涯缺乏规划等,还有少数新建的职业院校由于资源受限合作力度不够。这些问题在不断的探索中已得到了一些相关的解决方案,通过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可以实现良性循环和校企双方的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