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丹阳整训:入城纪律是送给上海人民的见面礼

2023-03-18郑学富

世纪风采 2023年3期
关键词:丹阳陈毅解放军

郑学富

上海解放时人民解放军宁愿睡在马路上也绝不扰民的一幕曾经让无数市民和国人动容,至今仍是人民军队纪律严明乃至革命胜利原因的有力证明。许多人不知道的是,“不入民宅”等入城纪律的制定和下达是上海解放前夕在京沪线上的一座小城丹阳完成的,而这段历史也被称为丹阳整训。

1949 年4 月22 日深夜11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第九兵团第二十军解放丹阳县城。此后,上海战役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机关和接管上海的干部陆续来到丹阳城。陈毅、邓小平住进丹阳县城的戴家花园。他们在这里筹划指挥上海战役,开展整训,做好接收上海的准备工作。

丹阳是京沪线上一座不大的城市,当时全县人口45 万人,城区人口3 万人。陈毅之所以选择丹阳作为解放上海的指挥中枢和接收上海的整训基地,原因有二:一是1938 年夏天,陈毅率领新四军第一支队开辟了以茅山为中心的苏南敌后抗日根据地,在丹阳一带开展游击战,抗击日伪军,与丹阳人民结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这里的群众基础好;二是丹阳地处沪宁线上,大运河贯通全境,水陆交通方便,有利于向前推进。并且这里地理位置适中,目标不大,部队集散迅速,有利防空。

陈毅刚到丹阳,就开展了深入调查,发现了四件违反纪律的事实:第一件是光明大戏院正在演出新歌剧《白毛女》,有几个穿军服的同志没拿票硬要闯进去,并且闹得很凶,而群众拿着票却进不去。第二件是解放军战士到丹阳简易师范学校摘去一个电灯泡,影响了学校的教学和学习。第三件是干部战士自由上街,整天在丹阳县城街上兜圈,说明请假制度并未执行。第四件是在这次南下路上,发生爬汽车、拦汽车、强行坐汽车的现象,有人还因此负伤,致使汽车无法开动。针对存在的以上情况,5 月10 日,华东军区在丹阳南门城外大王庙内召开直属机关干部大会,开展整顿动员,陈毅作了专题报告。他在报告中列举了以上违反纪律的几个事件,进一步强调入城纪律。他说:“上海是个最现代化的城市,是帝国主义反动派的窝巢,是百年来发展起来的各式各样、奇形怪状的复杂的城市,我们没有经验是很难进行工作的。因此除了具有信心以外,必须要有谨慎小心‘临事而惧’的态度,这样才能多考虑问题,否则是低级的幼稚的,就一定会栽筋斗。”关于执行入城纪律,他语重心长地说:“入城纪律是入城政策的开始,是和市民的见面礼。纪律搞得好,政策就可以搞得好,搞不好就会影响政策的推行。上海人民对我们的希望很大,把我们看成‘圣人’,如果一进去就搞乱了,他们就大失所望,再挽回影响就要费很大的劲。”他要求:“入城时要尽量做到部队不进城,全部驻扎郊外,先派接收干部、经过专门训练的武装进城,初步清查接收,分配好房子,然后依次进城。马匹、大车一概不准入城。”他强调:“入城最大的保障就是事先请示,事后报告,反对无纪律无政府状态。我们每一个行动,都可以检验出帝国主义的态度。现在帝国主义已经表示软弱了,但这并不是真正的软弱,而是有策略的。在现在革命高潮的时候,由于我们力量的强大,步骤的严谨,所以才退在一边不敢动。如果我们自己内部一混乱,他们会马上钻进来给以袭击,大革命就吃了这样的亏。”陈毅在报告最后谆谆告诫“大家注意军风纪,我们主张艰苦朴素,反对腐化堕落,但要注意整洁,要有礼貌,全体同志都要注意”。

在丹阳城南的大王庙,陈毅为接管干部作了《入城纪律》的报告

丹阳整训期间,按照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的指示精神,总前委、华东局围绕接管上海,开展了一系列的集中培训教育活动,认真学习党的七届二中全会精神,从思想上解决党的工作重心从乡村转到城市的问题。学习《中国人民解放军布告》(即“约法八章”)《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接管江南城市的指示》《城市政策汇编》等入城纪律、城市管理、统战政策等方面的政策规定。尤其是在入城政策和纪律上,做了严格要求。5月14 日,华东军区发出训令,指出军区各机关部队自南进以来,军纪风纪较为松懈,虽屡经教育纠正,但进驻丹阳城后仍有披衣歪帽(甚至不戴军帽),不束皮带,不打绑带,三五成群随便上街逛游、取笑打闹,挽臂搭肩,在街上乱吃零食、吸纸烟、变相赌博(如打糖、抽签)等现象,层出不穷。凡此种种,在群众中造成极不良之影响,实为我军纪所不容。并作出了一系列的制度规定。为保证制度规定的彻底执行,除授权各岗哨卫兵检查外,军区本部特组织了军风纪检查队,随时进行沿街检查。第三野战军颁发了《“入城三大公约十项守则”的命令》。华东局颁布《入城纪律十二条》,下发到连,要求一切部队、一切接管机关“在入城前,必须普遍地、反复地、深入地”进行教育。按照中央指示,华东局颁布《中共中央华东局关于外交纪律的七项规定》。中共中央对进驻上海非常关注,于5月16 日发来《关于入城部队遵守城市纪律的指示》,就一些细节问题做了更加具体的明确规定:凡市内卫戍机关军风纪、交通规则、娱乐场所规则,军队人员必须共同遵守,并服从当地军事管制委员会、警备司令部及公安局之指挥,不得借口隶属关系不同,而有丝毫违抗;保护城市人民生命、财产不许侵犯;不经上级许可,不得接受人民的慰劳,对各阶层人士给军队个别人员送礼和被邀请吃饭赴宴者,尤须拒绝;军队之骡马大车不得入城,必须入城者,可在装卸后即应出城;不准上街乱跑,严格请假制度;整顿军容,提倡礼节,等等。

当时的解放军战士们,都将《入城纪律》贴在背包上,后一个人看前一个人的,天天背诵。还将《第三野战军入城守则和纪律》编成通俗易懂、容易传唱记忆的歌谣,如“房子不能随便住,宿营必须听指定。不准乱跑乱游逛,先要请假后出门。不准随便乱打枪,军纪禁严不容情。不准沿路拦汽车,走路要靠一边行。”“八条守则讲分明,看谁条条记得清?全军上下无例外,都要自觉来执行。干部自动带头干,检查督促要抓紧。同志互相来监督,共同为党负责任。谁敢故意来违犯,铁的纪律不留情。首先把他赶出城,轻则检讨重处分。用心研究和学习,遵纪立功为人民。秋毫无犯纪律明,革命胜利有保证。”由于采取以上措施,在入城之前较大程度地提高每一名士兵尤其是军政干部的纪律意识,把好纪律关口。部队纪律大大加强,明显改观,很快在广大指战员之中形成了以贯彻执行为荣、违反破坏为耻的良好局面。

总前委在丹阳共停留了23天,完成了思想、组织、物资等方面的准备工作,来自总前委、华东局、华东军区的3 万多名干部在这里接受了培训。5 月25 日深夜,陈毅冒雨离开丹阳进抵南翔镇。26 日,邓小平率总前委、华东局机关和接收人员告别丹阳,乘火车向上海进发。

上海战役历时16 天,5 月27日上海完全解放,实现了军政全胜。在枪声停息后的第一个清晨,当市民们打开家门时,惊奇地发现马路两边湿漉漉的地上,睡满了身穿黄布军装的解放军战士。英勇攻取了大上海的胜利之师却睡马路,这旷古未有的景象强烈震动了上海市民,他们自发地拿来烟、糖、饼干等慰劳解放军战士,但是都被婉言谢绝了。有一家商人主动送烧饼慰劳在他家门口执勤的哨兵,被谢绝后,又连续三四次送给新接岗的士兵,直到天明没有一个人接受。商人感动地说:“从没见过这样好的军队!”战士们喝冷水、吃冷饭,或以随身携带的干粮充饥;晚上睡水泥地,盖麻布袋。当时有个战士写了一首打油诗:“想上海,进上海,进了上海得到两条麻布袋,又是铺,又是盖,晚上睡觉怪凉快!”入城部队“持军整齐,秋毫无犯”的精神风貌,使上海各界人士深受感动,在上海人民心目中树立了良好形象。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在5 月27日的日记中写道:“解放军之来,人民如大旱之望云霓。”原国民党上海市工务局副局长徐以枋在他的回忆文章中写道:“25 日晨我得到消息,上海苏州河以南地区已经解放。我抱着探索新的生活道路的心情,约了侯砚圃(原工务局专员)、陆槐清等同事,一同去汉口路旧市政府,沿途看见解放军战士有的在站岗,有的露宿在人行道水泥板上。这对我的心灵震动很大。解放军纪律这样严明,对人民如此秋毫无犯,历史上哪有这样好的军队!旧军队欺压老百姓,强占民房,买物不付钱等丑恶形象在我脑海中浮现,这是多么鲜明的对比!”

解放军战士全副武装露宿上海街头

《人民日报》1949 年5 月31日报道说,人民解放军在上海的优良纪律,获得了上海人民的普遍赞颂。在5 月25 日解放军刚进入市区时,除了执行看管敌伪机关的少数部队外,其余的部队都在马路旁休息和露营。即使是军部、师部等指挥机关也没有例外。纵横几十里的繁华市区内没有一个人私入民房的。这些几天几夜没有休眠的战士们,有秩序地排列在马路边的人行道上,许多人与围聚到眼前的市民亲密交谈,有时就齐声高唱歌曲。解放军战士们婉言谢绝了热情的居民们送来的茶水,吃着自己同志从三四十里地以外的市郊送来的饭食。从早到晚,担筐送饭的解放军炊事员们不绝于途。在这个国际大都市这是从未见过的奇景。各部队的马匹都存放市外,以免妨碍市区的交通和公共卫生。虽然所有的商店都立即营业,但因为人民币和伪金圆券兑换的比值当时尚未规定,没有一个战士去买东西的。解放军的严明纪律和对人民的态度和蔼,连早已听说的市民都感到惊异。到处可以听到市民们的称赞和颂扬。在上海市郊的解放军在战斗中抽空夏收,在月浦作战的某部因战地居民大多出外躲避战火,而田里麦子早已熟透,于是该部立即帮助留下的农民收割。许多农民称赞“这些战士们打仗做活都像老虎一样猛”。

猜你喜欢

丹阳陈毅解放军
Fabrication of High-Efficiency Polyvinyl Alcohol Nanofiber Membranes for Air Filtration Based on Principle of Stable Electrospinning
孔门十二时辰
李丹阳
解放军来了
Research on stateful public key based secure data aggregation model for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①
第一次见到解放军
忆陈毅给我印象最深的几件事
陈毅的参谋人员谈陈毅
陈毅论参谋工作
忆『七月分兵』和陈毅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