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之蕴”文本解读法和教学设计法的对应贯通与课堂调节

2023-03-18杨鹏飞上海市毓秀学校

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环节文本目标

杨鹏飞 上海市毓秀学校

立足一线语文教师的视角,返璞归真,还原完成一篇阅读教学文本(课文)的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六步:确定课文——解读文本——提炼课时目标——设计课堂环节——课堂落实环节——辅导反馈。其中,解读文本、提炼课时目标、设计课堂环节是教师的核心能力。师之蕴工作室历时十六年,以课例研修为抓手,立足课堂,不断尝试,筛选总结,为一线教师提供了理论上靠得住,经验上能实操,使用起来便捷清晰的方法和经验。

一、“师之蕴”文本解读和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方法指要

“师之蕴工作室”启动之初,将研修方向聚焦“文本解读”,领衔人关景双老师引领学员“用笔说话”磨砺文本解读,将孙绍振教授《解读语文》阐述的经典文本解读方法提炼形成“师之蕴: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作为一线教师文本解读的主要方法。

解读方法清晰后,“师之蕴”将研修方向进一步转向教学设计和课堂历练,迁移“青浦实验”实践经验筛选法和“行动教育”经验要素,扎根课堂,注重在课堂实践中挖掘指向语文教学本质和规律的方法,逐渐形成“主题式课例研修”的系统性操作。

这其中对一线教师日常教学特别有益的就是“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关景双老师专著《主题课例研修行动》阐释了理论和例说方法。书名“行动”二字,凸显专著不是学院派的云端理论,而是从课堂里走出来的,接地气的,带着浓郁的一线气息和智慧提炼的成果。

概括来说,“师之蕴”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的宝贵经验有二:文本解读法和教学设计法。师之蕴文本解读法曰: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见表1)。师之蕴教学设计法曰: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法(见表2)。

表1 解读文本三层次法

表2 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法

值得注意的是,“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的“意脉”往往表现为作者在文本表意之下的情感转折,甚至是反转,找到这个“转折”或者“反转”,也就找到了“隐性意脉”的关键;而“深邃主旨”往往是指从文体特征或者作者的流派去审视文本的内涵,站在这两个角度往往会发现文章浅显旨意下的更为深刻的主旨。

“目标贯通”的理论和方法要解决的现实问题是:让我们的日常教学不散乱,不游移,有逻辑,成体系。

“师之蕴”工作室关于目标贯通的方法体系涵盖内容较为丰富。其中“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法”对一线语文教师最具实操价值,它在备课环节保证了教学内容的合理性和环节设计逻辑的清晰度,这是语文教学过程的核心环节。

以统编版教材六下《马诗》为例,具体说明以上两种方法在日常教学准备过程中的使用(见表3、表4):

表3 《马诗》文本解读

表4 《马诗》目标的确定

马 诗

[唐]李 贺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诗中“何当”便是寻觅意脉转折的关键词;诗歌“长吉体”文风流派便是探寻深邃主旨的切入口。

从《课标》要求到单元目标、《马诗》教学目标及课时目标的对应贯通,更能体现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维度。

二、“师之蕴”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的对应和贯通

“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法”强调课标——单元——课文——课时的目标环节的对应贯通,更强调文本内涵三个层次之间的目标对应和贯通。

阅读教学的目标设计依托的是什么?依托对文本的解读!文本解读理应是教学目标的来源所在。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落实到对文本内容的解读。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语文课堂的实质就是通过带领学生解读课文,达成教学目标的过程。于是,文本解读和目标设计之间存在着天然的对应关系。简言之,教学目标的表述应该涵盖文本解读三个层次的内涵。

教学环节作为落实教学目标的下位设计,自然和教学目标也存在着不言而喻的对应贯通关系。教学环节通过与教学目标的对应,从而间接地和文本解读的三个层次的内容也形成对应贯通关系。

于是,在日常备课过程中,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环节三者要时刻关照,一脉相承,保持对应贯通(见图1):

图1

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在现实教学实践中,往往漏洞百出。将“师之蕴”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和“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法”应用到日常备课中,便可使得课堂教学内容恰当,重点突出,环节合理,逻辑缜密,经得起考量。

以《马诗》教学设计为例,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出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内容表述的对应性(见表5)。更为有趣的是,文本解读的三个层次遵从由浅入深的逻辑,而教学目标的设定也往往有一个从浅入深的表述顺序。教学目标的表述必须关照文本解读的三个层次,形成非常清晰严密的对应关系。

表5 文本解读与教学目标的对应

教学环节是教学目标在课堂落地的抓手,自然与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比如《马诗》教学设计中的第二、四、五三个环节便与三个教学目标形成对应关系(见表6)。

表6 《马诗》课文目标(课时目标)与课堂教学环节的对应

两个表格内容相连,便可见文本解读三个层次与教学目标和主要教学环节的一脉相承,贯通对应(见表7)。

表7 《马诗》文本解读、教学目标、教学环节的对应贯通

三、文本解读与教学设计对应贯通的课堂调节

“师之蕴: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使我们得以透彻细致地理解文本,为教学内容的选择提供了有力的支撑;而对应文本解读和各级目标对应贯通的教学设计法为课堂教学提供了严谨合理的逻辑。这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理论、有方法、有逻辑、有底气。

但是面对不同的学情,在落实课时目标与解读内容时要有多少和深浅的考量与取舍。在语文课堂中,还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理解文本,渲染课堂氛围。比如增设一些铺垫性、阶梯性或具有激趣作用的环节,从而形成逻辑连贯,师生互动,气氛活跃的课堂。《马诗》教学设计中,情境导入环节就设计了“观看骏马驰骋的图片,朗读关于马的诗歌和经典的描写语段,说说对马的认知”。目的是以形象化的图像,引导学生进入诗歌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引发学生思考。

又如,有的老师在《卖油翁》教学中,网购了葫芦、木勺、铜钱,设计了学生用木勺盛水倒入葫芦的环节,为的是让学生体会卖油翁倒油的难度,理解其技艺之高超。

也有的老师在课堂上除了完成教学设计的内容以外,还安排了小组举手回答问题积分奖励的活动,形成了语文教学内容的设计线和课堂教学激趣管理线“双线合一”的课堂形态。这是立足于一线课堂,针对不同年龄段学情的灵活设计,而非静态的僵化的教学设计理念,也是值得倡导的。

总之,“师之蕴”解读文本内涵三层次法和目标贯通的教学设计法为我们解决了静态的备课工作,而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的,需要更为丰富和细腻的环节设计在师生互动中落地,必须进行补充和调节,使其成为立体活跃的教与学的过程,形成连贯流动的教学过程,生成活跃的课堂氛围和具有“语文味”的教学生态。

猜你喜欢

环节文本目标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