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另一个世界”:群文阅读教学课例报告
2023-03-18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
高 唯 上海市教育学会青浦清河湾中学
【课例主题与观察点】
课例主题:单元目标贯通的群文阅读教学之“探索另一个世界”。
观察要点:单元目标是否分解贯通、群文组元是否体现结构化;课时目标是否落实、议题是否具有逻辑性。
【文本解读与学情分析】
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六单元选编的课文包括探险和科幻两部分内容,有传记文学、科幻小说以及笔记小说。单元目标是了解各文体的基本特征。这些选文所体现的合情理且丰富的想象是我们重点要把握的内容。不管是探险还是科幻都是指向未知世界,而人类探索未知的方式可以实地考察,也可以是建构想象世界,充分展现多种可能性。因此,我们想做一个单元群文阅读教学。以“探索另一个世界”作为主题,选取了《流浪地球》和《微纪元》两篇中短篇小说组元群文。从教读《伟大的悲剧》比较原始材料与加入想象后的传记文学,理解作者的价值取向,感受探险家们执着、诚信、团结、无私的精神,激发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从自读《带上她的眼睛》体会设置悬念在表现情节波动上的作用,感受作者对未知世界的想象力;从群文主题“探索另一个世界”分析悬念的作用,体会悬念在人物心理活动上的作用。继而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幻想性和人文性三大基本特征,激发学生探索未知想象世界的兴趣。
选择科幻小说还有一个原因是它深受学生们的喜爱。课前我们对七年级学生科幻作品阅读做了一个小调查,每个班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学生看过刘慈欣的作品,但学生在阅读科幻作品时往往是被情节吸引,甚至会产生两种错误的认识:一是由于年纪与认知的局限,对科幻小说所写的内容信以为真;二是刚好相反,认为既然是幻想,就和童话一样是骗人的。为了让学生正确认识科幻小说,既从中汲取科学的营养,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又区分现实与科幻的不同是本次群文阅读教学的重点。另外,科幻小说近年来正从小众文学走进大众的视野,读者群一天比一天壮大,科幻文学既有对社会的洞察,也有对人性的反思,还有对科学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其背后有宏大的格局和人文关怀,值得我们深思,这也是学生阅读科幻小说的难点。
【课时目标与课堂环节】
课时目标:
1.浏览文本,通过筛选、整合信息,梳理小说主要内容,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幻想性和人文性三大基本特征。(重点)
2.分析悬念的作用,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科幻作品的兴趣。(重点)
3.创设情境,感受刘慈欣科幻小说笔下的宏大格局和人文关怀。(难点)
课堂环节:
一、悬念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2019 年影片《流浪地球》深获好评,它改编于刘慈欣的同名科幻小说,一时引发起人们对刘慈欣的热议和对中国科幻小说的热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刘慈欣科幻小说的魅力何在?
说明:从学生的兴趣点出发,激发学习动力,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调。
二、了解魅力科技与神奇幻想
老师从刘慈欣中短篇小说集《带上她的眼睛》中选了两篇科幻小说——《流浪地球》和《微纪元》。请同学们完成表格(见表1),梳理两篇小说的主要内容。
表1
追问:从表格中你可以感受到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哪些特点?
明确:科幻小说最大的特点便是科学性与幻想性的有机融合。刘慈欣将科学知识与幻想艺术结合起来,为我们缔造了一个神奇非凡而又不全然陌生的想象世界。
说明:通过表格,梳理主要内容,训练学生快速地浏览并获取信息的能力;通过对比,了解科幻小说科学性与幻想性相结合的特点,这也是刘慈欣小说的魅力之一。
三、感受跌宕情节与丰富情感
1.如果把原文的开头改写如下,说说哪个效果更好?
科学家们发现太阳内部氢转化为氦的速度加快,将产生一次叫“氦闪”的剧烈爆炸,地球随时可能被氦闪吞噬。气候急剧变化,地表变为死城。但是人类不想就这么绝望地死去,于是倾其所有建造一万两千台行星发动机,带着地球开始大逃亡,利用行星发动机,推动地球偏离轨道、离开太阳系。
明确:原文层层设置悬念,让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使读者产生急切读下去解除疑问的强烈愿望。这样的写法在《带上她的眼睛》里我们就已经感受过了,这也是科幻小说的常用手段。
2.这样的写法在《微纪元》中也出现了,一开头就设置悬念——“那件事已经发生了”,然后紧跟着就解释了“那件事”。明知道已经发生却还是奔赴地球,在先行者心中一直没有揭晓的悬念是什么?
明确:人类是否还存在?
在揭晓这一答案的过程中,我们跟着先行者体验了他的心理变化,请同学根据提示,补充表格(见表2):
表2
总结:好的悬念就是这样,不仅着眼于情节的跌宕起伏,而且立足于人物的刻画,力求表现人物剧烈的心理变化与丰富的感情活动。这也是刘慈欣的小说吸引人的地方。
说明:通过比较,初步感受悬念让故事情节跌宕的作用,通过人物心理变化的体验,进一步感知悬念立足于人物刻画的作用。从而感受刘慈欣小说的另一个魅力。
四、体会宏大格局与人文关怀
一流的作家决不会仅仅满足于讲好一个故事,而更在于通过故事彰显自己独特的思想。故事只是表达的手段和工具,思想才是真正的内核。
1.在刘慈欣小说中,面对可能的地球末日做出了四种设想,同学们,假设你现在是未来的一员,你手中有一个选票,请慎重思考这四种方式的困境,然后做出选择(见表3)。
表3
2.总结:当我们在讨论何种方式更好以及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时,我想这也许正是刘慈欣创作科幻小说的初衷——“把未来的各种可能性排列出来,就像一堆想象力的鹅卵石,摆在那里供人们欣赏和把玩”(刘慈欣获2018 克拉克奖致辞)。所以,重要的不是有没有最终的解决方法,而是有没有想象和探索的能力。如果说《伟大的悲剧》体现的是人类对现实世界中未知的探索,那么他的科幻小说则是对想象世界的探索。
说明:设置情境,在考虑到每种应对策略的困境后做出选择,深刻地认识到刘慈欣科幻小说的背后是对人性、人类命运的思考,这也是他的小说人文性特点。
五、作业
在科幻作品中,地球危机不止与太阳有关,比如外星人及外星文明也是经久不衰的主题,请同学根据以下思路完成写作:
1.阅读刘慈欣《乡村教师》。
2.展开想象,用笔描绘外星文明与人类文明相遇后的状况。以下问题可能会带给你灵感哦!
(1)他们是在何种情况下相遇的?
(2)相遇时两种文明会是怎样的?
(3)相遇后会发生何种情境?
(4)你打算用何种视角去写两种文明?
创作中若能体现科学性与幻想性,运用伏笔和悬念将会是加分项哦!
说明:推荐刘慈欣科幻小说的另一类主题,希望学生运用所学方法阅读文本,发挥想象力,大胆尝试创作。
【教学反思与课例观点】
目标贯通的群文阅读教学初步思考
群文阅读教学不管是对老师还是对学生都是一个挑战,群文的组合考验着老师的阅读视野和阅读教育理念,而课堂上多篇文章的阅读考验的是学生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以及高层次思维能力。如何设计和评价目标贯通下的群文阅读教学成效?以本课为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
1.群文组元合理性。本单元不管是探险还是科幻都是指向未知世界,而人类探索未知的方式可以实地考察,也可以是建构想象世界,充分展现多种可能性。以“探索另一个世界”作为主题,选取《流浪地球》和《微纪元》这两篇中短篇小说组元群文,这两篇文章的主题与单元主题呈现一致性,所体现的合情理且丰富的想象也是我们单元教学的重点,体现了部编版教材双线组元的理念。如果说本单元《伟大的悲剧》和《太空一日》是人类对未知的真实世界的探索,那么,科幻小说则是人类对未知的想象世界的探索。
2.议题设计逻辑性。课堂第一环节运用浏览的阅读方法,搭建小说的基本框架;第二环节通过比较表格的内容得到共性与不同,进一步考验学生的抽象思维;第三个环节提出了“悬念”,梳理心理变化折线图,实现文本探索;第四个环节让学生沉浸到想象的世界,设身处地地思考问题。学生从感知到探索再到选择,想象力的训练层层递进。最终以开放性的作业收尾,为学生创造性想象提供空间。群文阅读力主由议题统摄整个阅读乃至阅读教学,议题是群文阅读的灵魂,它与高中语文课标提出的“学习任务群”有高度的一致性。任务议题化,为学习任务群在教学中的具体实施提供了操作路径;议题任务化,则可为群文阅读教学澄清学习目标。
3.学生思维发展性。群文阅读通过多文本的比较阅读,在求同存异的比较中锻炼学生思维能力,旨在使学生的阅读从“篇”到“类”,真正做到举一反三。本堂课通过表格的梳理到横向纵向的比较,让学生更直观地体会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通过情境设计,让学生引发争议,体会科幻小说的“人文性”。这样由简到难的任务推进,发挥小组的自主学习优势,引领学生将阅读理解走向深度,思想走向高度,切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群众阅读的目的是把单篇文章的知识点、阅读能力、阅读策略迁移到群文上去,让它产生一种认知冲突,然后带着这样的认知冲突,来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如果学生能解决问题,思维能力自然能提高。
4.教师成长专业性。目标贯通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现的是教师对教材的处理、对单元的重构以及在实际操作过程当中,对学生发展的关注。有教师觉得,群文阅读听上去教学效果会很好,但是要落实到课堂,恐怕需要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会不会增加教师的教学负担?在本课教学之前,我也担心这么长的小说能不能在课堂上顺利完成,学生会不会还没读明白就下课了。要消除疑虑,最好的方式就是学习和了解,用群文阅读教学和研究来体验和思考。群文阅读教学需要教师在千头万绪中找到教学的起点与终点,加上这一过程中大量的阅读与删选、组合,无疑是自我能力、学科专业知识能力的提升过程。
5.学法渴求突破性。群文的终极目标是让学生大量的阅读,导向整本书阅读,提高阅读速度与质量。预习单怎样推动学生自主地去学,需要老师有新的尝试与创意。群文阅读教学环节可以少,但如何设计学习单,使它为课堂所用,更好地有利于学生的自主学习,我们需要专业的学习。目前,我们的群文阅读预习单和学习单多以表格的形式呈现,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
比如,本堂课的课前预习单,以表格的形式意图让学生梳理两篇小说的主要内容,但是在课堂上,我们发现,本以为很简单的任务却花了许多时间。可见,课前的预习并不到位。一方面可能是表格的设计问题,另一方面也体现出学生对于预习任务并不重视或者说不感兴趣。
总之,目标贯通下的群文阅读教学体现了课内课外阅读的一种融合;在课堂展开过程当中,展示了教师的能力;通过群文阅读的指导,让学生在语言实践的过程中来提升他们的能力。在实践的过程中,有许多问题迎面而来,不只是上文提到的“学法渴求突破性”,还有像步根海老师所说:“群文可以是意志的组合,比如说散文的、诗歌的、小说的、现代文等这样的一种组合,那就是意志组合,也是一种组合方式,也是一种群文的构成方式。”这样的组文方式正是我们未曾尝试过的。因此,我们将继续在摸索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