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青年铸牢“四个自信”的路径研究

2023-03-18万成龙陈语涵

公关世界 2023年2期
关键词:四个自信中华民族现代化

文/万成龙 陈语涵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 是中华民族永葆风华的精神脊梁,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凝练出来的精神财富。在新征程上不断铸牢“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坚实底气。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离不开青年,新时代青年应当义不容辞地肩负起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必须要从根源上正确引导新时代青年对“四个自信”的认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不但要凝聚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核心力量,更要着力培养可堪重任的时代新人,推动形成青蓝相继、继往开来的崭新局面,在新时代新征程的接续奋斗中确保现代化事业后继有人。

一、新时代青年铸牢“四个自信”的重要性

1.明确道路方向必须要铸牢道路自信

中国的现代化道路该怎么走,朝什么方向走,是新中国成立以来所一直关注的焦点问题。中华民族在不断地尝试和探索的历史进程中,逐步探索出适于中国国情的现代化道路。这条道路,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1]是蕴含中国特色、汇集中国智慧、体现中国担当的阳关大道;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框架下对道路、理论、制度和文化的创新而形成的现代化发展之路。一方面,从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要从中国现代化发展进程中铸牢新时代青年的道路自信。站在崭新的历史起点,要培养大批在道路上坚定,在实践中方向明确,在现代化建设中可堪大用的新时代接班人。另一方面,从新时代青年自身发展来看,虽生逢于盛世,但也要明确前行方向。广大青年要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坚定践行者,自觉认识到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要走什么路、举什么旗。千秋基业,人才为本,要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需要一代又一代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砥砺前行、接续奋斗。新时代青年要以道路自信为根基,只有铸牢道路自信方能明确行进方向,在坚定道路自信的基础上铸牢道路自信,才能在新征程上矢志不渝的奋斗,才能成为新时代可堪大用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扎实理论基础必须铸牢理论自信

每个时代所形成的思想都是对前段历史时期经验教训的凝练总结和继承发展,并决定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在新时代要实现复兴伟业,必须要有科学的理论指导,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扎牢理论根基、扎实理论基础,才能在乱云飞渡的今天时刻保持从容,任凭风吹浪打自岿然不动。中国推进现代化发展的历程得以证明,只有拥有科学的理论指导,才能掌握真理的力量,才能改变中国人民的前途命运,科学理论指导下的事业才能熠熠生辉,才能掀开一幕幕波澜壮阔的崭新篇章,并在发展的全过程和各方面不断发生深刻的历史性变革,实现创新性发展。铸牢理论自信为实现民族复兴提供思想武器,要扎牢理论根基,就必须要在理论学习上达到绝对的高度,以扎实的理论基础稳步推进现代化进程。新时代青年要坚定信仰,铸牢理论自信,自觉参与理论学习,扎实理论之根基,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头脑,自觉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者和宣传人。同时,要以高度的理论自觉和理论自信,投入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从实践中铸牢理论自信,以具体的、有价值的实际行动创造出无愧于民族的时代伟业。

3.把握制度优势必须要铸牢制度自信

“凡将立国,制度不可不察也。”中国共产党以创新性的实践开辟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孕育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以来,围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中国奇迹”。回望过去,抗震救灾、蛟龙潜水、嫦娥探月、脱贫攻坚、社会稳定、经济腾飞等无不展现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厘清制度优势是坚定制度自信的前提和基础,要加强对新时代青年的制度教育,让新时代青年深刻领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所在。从理论逻辑中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在新时代仍具有强大生命力的、与时俱进的优越制度,是能够推进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制度。新时代青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捍卫者和守护者,必须要铸牢制度自信,把握制度优势,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春力量。

4.增强文化认同必须要铸牢文化自信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够扎根于世界民族之林最坚实的根基是文化,文化自信是保证其经久不衰、时刻保持青春活力的灵丹妙药,文化主体对文化的坚定认同是铸牢文化自信最根本的要求。一方面,从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长河来看,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文明历史和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史中所凝结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革命、建设和改革史中所凝练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铸就了数以百计的伟大民族精神,每段历史所孕育出的精神根脉共同交织出中华民族独有的精神谱系,必须要继承好、发扬好中华民族所独有的优良传统和先进文化。另一方面,从世界现代化发展的进程来看,全球范围内的文化交流日益深入,新形势下对于意识形态的博弈层出不穷,在社会结构多元化、生活方式多样化等新态势下所迎来的思想理论、价值观念、道德准则等带来一系列的风险和挑战。在如此错综复杂的国际大环境下,不仅要以强大的思想理论稳固自身立场,以崇高的革命理想筑牢人们的精神脊梁,更要以高度的文化自信,增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文化认同,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发展。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国现代化发展的生力军,增强其文化认同必须要铸牢文化自信,守好文化底线。只有拥有坚定的文化自信,才能毫不动摇担起时代重任,只有拥有高度的文化认同,才能一以贯之发扬优良作风。新时代青年要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文化自信的源泉,从革命文化中传承文化自信的“红色基因”,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中明确文化自信的前进方向。

二、新时代青年铸牢“四个自信”的路径研究

第一,新时代青年要着眼过去,放眼未来,摒弃历史虚无主义。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小到每一个独立的个体,大到世界的统一整体,都有其深厚的历史渊源。新时代青年要主动肩负起“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使命,正确认识中华民族5000多年的文明史,中国人民近代以来180多年的斗争史以及中国共产党100年奋斗史,这是铸牢“四个自信”最为重要的历史根源。育苗先育根,青年时期是可塑性最强的阶段,引导新时代青年扣好人生中的第一粒扣子对于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至关重要。一方面,要充分结合当地历史发展实际,深入挖掘红色地标,兴建红色展馆、纪念馆等红色资源,使青年能够身临其境地去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同时,要运用科技的力量打造红色旅游的“沉浸式体验”,实现由走马观花式旅游向追本溯源式旅游的跨越性转变,让历史更加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新时代青年全面发展实际,在开展以“言传”为主的理论教育形式的同时,更要注重以“身教”为辅的实践教育形式,组织开展各类社会公益服务、乡村振兴等实践活动,让新时代青年通过生动的社会实践教学活动,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事业。同时,开展一系列实地调研活动,深入革命老区、改革开放特区,从实地调研中重拾红色记忆,并积极走访革命老兵、改革先锋和时代楷模等红色人物,让他们用亲身经历去讲述鲜活的事迹,充分发挥“活教材”的力量,使青年在耳濡目染中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推动青年从红色故事的学习者向红色故事的传播者的根本性转变。“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认清历史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阶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就是在历史的堆砌下所铸就的钢铁意志,新时代青年要守护好“四个自信”的历史泉源,毫不退缩同历史虚无主义作斗争。着眼过去,方能行远;放眼未来,还有更多的风险挑战。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的今天,新时代青年更要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正确认识新时代所赋予的使命和担当,主动承担起新时代重任,不论这个变局如何之大也能从容面对,自信地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

第二,新时代青年要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杜绝盲目自信。新时代青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源源不断、坚实可靠的后备力量,要锻造出一大批面对落后敢于奋起直追、面对竞争敢于开拓进取的具有创新能力和前瞻性思维的21世纪新时代青年。自信自强,守正创新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中华民族能够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不倒,其最坚实的底气源自于自信自强,其无所畏惧的魄力源自于守正创新。新时代青年要有“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的勇气,要有“长江后浪推前浪,世上新人赶旧人”的魄力。首先,新时代青年要把握衡量自信的刻度标尺。要着力加强新时代青年“自信工程”建设,引导青年把握好自信的刻度,既不能低于自信下限造成自卑而妄自菲薄、固步自封,也不能超过自信上限导致自信过度而刚愎自用、一意孤行。只有树立起科学的自信,才能朝向自强的正确方向做有用功;只有树立起对“四个自信”的科学认识,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贡献青春之力。其次,新时代青年要把握衡量创新的刻度标尺。创新不是天马行空的想象,而是合乎实际的开拓进取,新时代青年不仅要开阔视野、拓宽眼界,更要勇于自我革命,提升自我创新能力。既要认识到中国现代化的蓬勃发展,也要认清当下中西方还存在的实际差距,从差距中汲取创新动力,杜绝盲目自信。

第三,新时代青年要志存高远,矢志奋斗,坚定理想信念。新时代青年作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必须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只有夯实自信根基并志存高远,方能实现人生价值;只有明确行进方向并矢志奋斗,方能成就时代伟业。青年时期的马克思就立下为全人类服务的远大理想,并以此为毕生的信念为之奋斗,新时代青年亦是如此。其一,新时代青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并为之不懈奋斗,以“四个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志气。要在新时代青年个人理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推动新时代青年主动参与到具有实际价值的志愿活动中去,深入农村、基层、社区,融入到最广大的基层人民群众中去,献身支农、支医、支教等事业,从实学中树立正确价值取向,从实干中树立宏伟志向,为实现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其二,新时代青年要弘扬传统美德、传承红色基因,以“四个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骨气。植物有根方能生长,人民有根方有信仰,国家有根方有力量,民族有根方有希望。“寻根”是追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久立不倒的历史根源,要切实开展“寻根”活动,深入挖掘红色根脉,并传承好党的百年征程所遗留下来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青年是党史学习教育的生力军,要立志做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忠实传人,扎牢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信仰根基,从根源上铸牢“四个自信”,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相传。其三,新时代青年要保持时代定力,勇担时代重任,以“四个自信”增强青年坚定理想信念的底气。在互联网高度发展的时代,庞大的信息体量使中西方文化相交杂糅,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渗透,各类意识形态浮于大众视野,势必会导致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观念等趋向多元化。要铸牢“四个自信”以确保广大青年在复杂的社会洪流中坚定立场,自觉抵御各类风险挑战和社会思潮,时刻保持清醒的判断力和鉴别力。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是中华民族永葆风华的精神脊梁,是现代化发展进程中所凝练出来的精神财富,要始终坚持以道路自信为主体,以理论自信为核心,以制度自信为骨架,以文化自信为根基来教育青年、凝聚青年、培育青年、激励青年,确保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时刻保证后继有人并接续奋斗。同时,新时代青年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实后备力量,是“四个自信”的坚定信仰者,应当自觉锤炼自身本领,肩负时代使命,切实铸牢“四个自信”,用青春的力量构起自信的青春,奋力成为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以民族复兴为己任的时代新人。

猜你喜欢

四个自信中华民族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党的历史为“四个自信”提供史鉴支撑
厚植“四个自信” 不断夯实意识形态阵地
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意识形态话语权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