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合出版时代的艺术期刊与档案艺术

2023-03-17祁天娇周一诺

画刊 2023年12期
关键词:画刊当代艺术记忆

祁天娇 周一诺

数字时代对艺术成果的创新出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相应地改变了艺术档案与档案艺术的常规形态。艺术档案反映了艺术家思维与创作的过程及结果,是在各类艺术活动中形成的具有保存价值的各种艺术材料。但在实际创作中,有意识的规范性艺术材料的搜集与归档并不普及,艺术期刊就成为艺术创作者或研究者集中记录和发布艺术材料的重要平台。档案艺术则是艺术家通过对搜集的各类藏品进行重新组织,包括资料、文件、照片、视频或者物品等,进而完成基于藏品搜集、保管和展览的艺术行为与实践。档案艺术的本质在于将原本无序化的档案建构为有序化的记忆①。如今基于档案资源进行艺术发现和再创作的实践及其成果愈发丰富,在互联网平台与数字技术的应用支持下,档案艺术的内容与形式亦更加多样化,其成果发行与出版的创新形式与结果,本身也被纳入档案艺术的范畴之中。

一、融合出版时代的创新要求

融合出版是传统出版行业向数字出版转型过程中出现的新型出版形式,要求出版业务与新兴技术和管理创新进行深度融合②。艺术期刊作为艺术领域的典型出版物,也正在经历从传统出版向数字出版、融合出版转型的关键期。以《画刊》杂志为例,自1974年创刊以来,50年来已经出版了500多期,在中国当代艺术史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珍贵的研究资源。基于出版时间跨度和延续性,《画刊》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档案库,既存储着中国当代艺术的历史,参与建构着中国当代艺术的集体记忆,又映射着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发展,基于《画刊》已出版资源的重新整合与挖掘,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学”提供知识服务。《画刊》自2020年开始筹划出版资源的数字化工作,并于2021年正式启动《画刊》数据库建设与已出版文献的数字化工作,2022年《画刊》期刊数据库阶段性建成并于2023年面向学者开展测试服务。不仅如此,《画刊》还以微信公众号系列视频策划的方式,向公众介绍新的艺术思想、观念与实践。数据库的建设与多媒体资源的互动,标志着以《画刊》为代表的艺术领域的出版物,正在从提供传统出版物阅读服务,转向提供电子阅览、数据检索等多形态数字产品服务。如今,《画刊》正计划基于数据库核心资源,开展数字期刊出版设计与服务,在数字出版与知识服务上将持续探索。这样的转型也意味着,当艺术出版领域具备了行业资源整合能力后,其长期积淀的丰富内容资源与行业资源能够进一步向领域优势延伸,传统出版优势将转化为知识生产与服务的优势,继续在数字时代发挥价值。在未来融合出版的高级阶段,艺术期刊出版服务也许还要向智能出版、智慧出版等方面转化。一方面对艺术出版的“全景化”要求更高,需要出版资源、数字产品、阅览环境与阅览者形成虚实一体的融合环境③,这就对艺术出版的场景选择、产品设计和平台搭建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艺术知识生产、营销与销售的全链条设计带来了新的挑战。另一方面,融合出版作为传统出版内容的溢出,对艺术出版的“知识化”需求会不断增加,也许未来的艺术出版会完全脱离出版形式而走向有偿知识智能化服务,这就需要艺术领域与资源管理领域、知识组织与服务领域等共同合作,探索艺术知识融合汇聚与创新服务的新路径。

二、基于数据挖掘的艺术期刊创新服务

融合出版时代,艺术出版更要聚焦内容,强调出版物记录艺术家创作过程或艺术学者研究过程的艺术档案价值。基于出版资源的广泛汇聚,对资源内容进行深度的数据分类、挖掘与分析,形成区别于初始出版资源的知识组织成果,并通过数字出版平台或数据库对外提供资源检索与学术支持,将成为艺术档案创新服务的主要形式。以《画刊》数据库中现有所藏1974年至2022年刊发的图文信息为例,本文尝试对其进行初步的数据分析,并基于数据分析结果尝试探索艺术出版平台可能实现的知识服务功能。

本文对《画刊》已出版资源的全部目录信息进行了数据化处理。《画刊》每期出版物的目录,是当期发表文章的题目整合,是反映出版资源核心内容最集中且最直接的信息,本文按照每10年一组的结构对《画刊》每期的目录进行了文字转录后,对其中所含的所有词汇进行了词频和词性分析,以期对《画刊》已有出版资源最关注的问题进行探索。如表1所示,截至2022年,《画刊》已出版文章关注最多的前10个词汇,反映了《画刊》对当代中国艺术发展的关注。这种关注一方面体现在对绘画等当代艺术作品的观察,另一方面体现在通过访谈等方式对话艺术家与美术馆,从而完成对当代中国艺术文化的观察。

从每10年《画刊》出版资源的词云分析来看,中国当代艺术的阶段性特征与中国时代发展的阶段性进程保持一致。例如,1974—1983年(图1),身处改革开放初期的中国当代艺术将焦点放在了绘画艺术上,包括中国画、版画、宣传画、连环画在内的很多绘画形式,反映出那个时代独特的中国艺术审美。从艺术设计来看,这一时期的设计内容聚焦在國家领导人、人民群众等人物形象上,也体现出革命精神在当代的延续发展。1984—1993年(图2),中国改革开放进程加快,当代艺术思想解放也日趋激烈。这一时期关注的艺术形式除了传统的绘画之外,雕塑、展览等进入大众视野,艺术设计的内容也包括青年、思考、生命、批判、文化、探索、理论、历史等更加多元的角度。1994—2003年(图3),中国现代经济快速发展,后现代主义文化思想也开始影响中国当代艺术。这一时期广告、装置艺术等艺术形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研讨会、艺术展、邀请展、博览会等推动艺术领域共同体建设与发展的活动逐步兴起,艺术设计的内容中也出现了批评、技法、思考、传统、学术、女性、主义、后现代等具有批判色彩的词汇。2004—2013年(图4),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新思想、新观点逐渐形成流派,《画刊》这一时期的出版资源也将叙述重点更多放在对艺术家的观察与对话上,研究内容中开始出现访谈、综述、解读等具有学术色彩的严谨词汇。2014—2022年(图5),近10年的《画刊》出版资源对“当代”的认知愈发强烈且多元,除了更多的艺术名家通过对话传达出新的艺术理念与观点之外,艺术史、艺术叙事、影像、实验、媒体、时间等研究体现出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学”色彩,美术馆、博物馆等艺术机构也成为新的艺术实践与艺术观察对象。

可以看出,基于上述简单的数据挖掘,《画刊》出版资源的深度分析能够为中国当代艺术史研究提供珍贵且基础的知识支撑。未来在数据库全文检索、多维数据分类和细粒度数据标注的基础上,艺术期刊数据库或出版平台,有极大的潜力转化为中国艺术史研究平台和数字艺术学术平台,真正从传统出版向知识服务、智慧服务转型。

三、面向融合出版的档案艺术

在档案艺术实践中,常见的是将历史照片与档案文献充足,然后以展览或作品集的方式呈现并传播。例如,2008年,策展人奥奎·恩维佐在美国国际摄影中心策划了“档案热:当代艺术中的文献”展览,掀起了档案热的高潮。Trayn Simon创作于2008年至2012年的系列作品A Living Man Declared Dead and Other Chapters(圖6),收集了18个关于家族血脉的故事,通过对家庭档案及其摄影作品的分类归档和著录,使观众处于一个更为具体的叙事体系当中。这些作品中,档案艺术的历史记忆和历史叙事能力在不断被挖掘。在数字时代,档案艺术的历史记忆建构、历史叙事重建等服务又有了新的方式。以档案数据库包括各类文献库、照片库、音视频资料库等的建设为核心,以档案资源的数字转化与数据挖掘为基础,以档案内容的重新组织与艺术化呈现为目标的“数字记忆”建构成为新的趋势。

数字记忆是一种将特定对象的历史文化信息以数字方式采集、组织、存储和展示,在网络空间中承载、再现和传播的新记忆形态④。与传统的档案重构不同,数字记忆视角下的档案艺术更强调基于数据思维的重构。这种数据思维一方面体现在遵循数据的内在关联而非人的预设逻辑来开展叙事的重构,重点在于对档案内容中所蕴藏的人文规则与艺术模式进行挖掘,并将其转化为与特定艺术形式相结合的感官化产品。例如,中国人民大学数字记忆团队建设的“北京记忆”大型数字记忆资源平台(图7),通过对专题档案库中的资源进行标注、分类、关联和重组,形成专题历史叙事网站群,重构了北京城市的集体记忆。这种数据叙事的结果也能够充分适应融合出版环境,“北京记忆”项目中的“冰嬉大典”专题,就依托清代宫廷画师《冰嬉图》创作出了相应的数字藏品与文创制品,并将档案数据发现和艺术呈现的结果以数字出版的方式对外公开传播。数据思维另一方面还体现在将数据作为艺术再生产的原材料,将数据转化为多模态的艺术成果以支持艺术的再创作。例如,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教授向帆、王之纲等共同合作的论文《增强家族树:进化的研究与表现》(Enhanced Family Tree:Evoving Research and Expression),从家谱数据库中散离的人物关系判断推演出跨越千年的家族树,其可视化作品展览也入选第22届米兰国际三年展中国馆展览(图8)。VOICE GEMS项目作为一个“声音数字档案”,收藏了地球上各式各样或非凡或具影响力或极度濒危的声音,以生成数字宝石和物理雕塑。这些作品以NFT、印刷、3D印刷、数字视频、大型投影和铸造雕塑的形式存在。

融合出版时代下,艺术期刊也应关注新的档案艺术趋势与形式,为数字记忆建构类的艺术实践与成果提供新的出版平台与服务空间。

四、总结

融合出版时代对艺术期刊的平台性转化与知识性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艺术期刊为应对这种挑战,有必要基于当前的出版资源数字化工作,开展更深入多元的数据挖掘与分析工作,为艺术史研究提供数字学术平台。同时,档案艺术在融合出版时代下更加关注社会集体记忆的数字建构与艺术叙事,这也为艺术期刊提供了新的出版资源,艺术再生产将进一步与艺术知识服务深度融合。

注释:

① Ozolins B , Frost R, Redmond E .An Archival Impulse. Studies in Creative Arts & Writing, 2011.

② 尹琨《专家审定“融合出版”概念及定义》,《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年1月25日。

③ 谷建亚、赵呈《地方出版社融合出版发展路径探析》,《中国出版》,2023年第19期,第51~55页。

④ 冯惠玲《数字记忆:文化记忆的数字宫殿》,《中国图书馆学报》,2020年第3期,第4~16页。

注:

① 本文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文化大数据背景下古村落多源异构档案的知识融合研究”(项目号21CTQ028)阶段性成果。

② 祁天娇,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讲师、案例中心副主任,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研究员;周一诺,武汉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本科生。

责任编辑:孟 尧 蒋林娟

猜你喜欢

画刊当代艺术记忆
当代艺术看得懂
小猕猴学习画刊
小猕猴学习画刊
从苏绣能否成为当代艺术谈起
BIG HOUSE当代艺术中心
记忆中的他们
关于当代艺术市场的思考
欢迎订阅2017年《中国画画刊》
儿时的记忆(四)
儿时的记忆(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