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八股取士

2023-03-17艾公子

小品文选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取士八股文科举考试

艾公子

清代的蒲松龄写过一篇小说《贾奉雉》,对“八股文”进行了一番辛辣的讽刺。贾奉雉是甘肃平凉的读书人,在当地才名冠绝一时,但因为不懂作八股文的诀窍,科举考试总是考不中。有个人听说后,找到贾奉雉,告诉他,可以在烂文章中摘取些空洞俗套的句子,拼凑成考场作文。这人还说:“天下之事,有时踮起脚、仰着头,努力去争取反而得不到好结果,俯首去拾取就容易得多。你还不明白吗?”贾奉雉听从他的建议,用这个方法在考场上作答,写出的八股文跟开玩笑似的,竟然中了第一名。后来,贾奉雉每次想起自己写的这篇答卷,却一读一身汗,感到“以金盆玉碗贮狗矢,真无颜出见同人”,羞愧得只想隐居山林,连功名都不要了。

八股文,是明清科举考试主要的考试内容之一。当时,参加乡试、会试的考生,在考试过程中通常需要写3篇八股文,因此,常有人将明清时期的科举考试称为“八股取士”。

明清八股取士,使科举考试有了一个固定的考试项目,为士子们提供公平的竞争机会,他们可以通过寒窗苦读来实现自己的抱负,完成阶层跃升。但是,八股取士也存在很多缺点,其过多讲求格式、思想统一,不重视文章的实际内容,有的人平日里下笔如有神,却始终得不到考官的眷顾,所谓“文章虽好,难入试官眼”,说的就是这些才智出众却名落孙山的士子。

随着八股文的弊端逐渐暴露,在近代以前,就已经出现废除八股的提议。清乾隆年间,兵部侍郎舒赫德上书,提出取消八股文:“科举之制,凭文而取,按格而官,已非良法……今之时文,则徒空言而不适于用。”舒赫德的忧虑不无道理,却遭到了以军机大臣鄂尔泰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

朝廷把舒赫德的奏章发给礼部议复,礼部给出的反驳也十分有力,大致意思是说,你说八股文“皆空言抄袭而无用”,但明清以来,国家的栋梁之才大多是通过这个途径产生,他们都读孔孟,都写八股文,在历史上做了许多贡献,你如今不反思如何挽救“末流之失”,转而追究“作法之源”,這难道不是你的过错吗?于是,这场辩论以顽固派胜利告终,舒赫德的建议不被采纳,清朝继续用八股文选拔人才。

在历史上,通过八股取士选拔出来的官员,有些人接受了儒家传统思想的熏陶,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忠君爱国。明末有史可法、张煌言等名臣,坚贞不屈,以死效国。清军入关时,在对付他们时遇到了不少麻烦,也知道了用思想武装自己的读书人有多么顽强。

但鄂尔泰的说法就有些耐人寻味了。支持八股文的顽固派鄂尔泰在这场辩论中说:“非不知八股为无用,特以牢笼人才,驱策英才,其术莫善于此。”这是说,我们并非不知道八股文没有实用价值,但用它来控制读书人,好用呀!一语道破了清朝当权者内心的想法。

鄂尔泰等人还将八股文存在的缺点归因于“奸邪之人”和“迂懦之士”,说是这些人败坏了八股取士的名声。然而,在八股取士的制度下,读书人大都贪图功名官位,只读四书五经,只学八股文,不过问其他知识,表面上看文绉绉,实际上都是井底之蛙,于是有了太多像文学作品里范进、孔乙己之类的腐儒。可以说,鄂尔泰之流口中的“奸邪之人”“迂懦之士”本身就是八股取士的产物,他们却把八股文的没落归根于这些人,实乃本末倒置,颠倒黑白。

晚清的学者,虽有不少人是科举考试出身,但有的人痛恶朝政昏暗、列强侵凌,于是痛骂腐朽的八股文,号召废除科举。辛亥革命后,中国教育制度得到发展,反帝反封建的声浪一阵高过一阵,八股文作为科举余孽,常常被批判,如过街老鼠。

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正是八股文的反对者。不过,作为一个攻读经史多年的的读书人,康有为也在科举的独木桥上折腾了很多年,著名的“公车上书”就发生在进京应试的路上。后来康梁变法要求废八股时,有个以卫道士自居的守旧派就抓住康有为苦学八股文多年的把柄,进行讥讽。康有为很没面子,只好把责任推给母亲,说自己是受了老母亲之命,才苦练八股,考取功名,把吃瓜群众都逗乐了。

戊戌变法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康有为写了《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指出八股文的种种危害,说:“今变法之道万千,而莫急于得人才;得才之道多端,而莫先于改科举;今学校未成,科举之法,未能骤废,则莫先于废弃八股矣。”他接着说:“诸生荒废群经,惟读四书,谢绝学问,惟事八股,于二千年之文学扫地无用,束阁不读矣。”在康有为看来,沉迷八股文的人连经义都忘了,从童年到白首,都只会依照节拍吟诵,写起文章来,像是俳优涂脂抹粉、登台唱戏,不过是闭目塞听的庸才,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割地败兵,都是八股文害的。尽管百日维新转瞬即逝,但康有为的猛烈一击打中了八股文的要害,在朝野上下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八股文被正式废除,科举改考策论。四年后,八股文依附的科举制度走到了尽头。

选自“最爱历史”

猜你喜欢

取士八股文科举考试
论蒲松龄对八股取士的矛盾态度
科举考试答案解析
从北宋科举制度的变革看洛蜀党争的起因
“科举考试”
猴年贺岁
明清之际顾炎武八股文观新探
猴年贺岁
中国科举考试“末班车”——光绪三十年甲辰恩科殿试二甲第二名林世焘之子林松年谈科举
曹丕、曹植兄弟文学掾属考论
科举考试的投考资格——从2016年高考全国Ⅱ卷文综第25题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