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民增收趋势、难点与政策取向

2023-03-17杨春华

当代农村财经 2023年3期
关键词:净收入低收入农民收入

杨春华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到2035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再上新台阶,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明显提高,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实现这一目标,关键和难点在于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农民收入保持持续较快增长势头,同时也面临增收传统动能减弱等新挑战,需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和政策体系。

一、农村居民收入呈持续较快增长势头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加大对农村居民增收支持力度,农村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收入水平连续迈上新台阶,城乡居民相对收入差距持续缩小。

(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现“双超”

2021年,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8931元,和2012年比,9年年均实际增长7.3%。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实现“双超”。即: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连续9年超过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速;与GDP增速比较,除2016和2018年分别低于GDP实际增速0.6和0.1个百分点外,其他年份均高于GDP实际增速。

(二)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

党的十八大以来,经营净收入和工资性收入依然是农村居民收入的两大重要支柱,但收入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一是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逐年递减。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43.6%下降到2021年的34.7%,下降8.9个百分点。二是从2015年开始,工资性收入超过经营净收入,成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第一大来源。农村居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由2012年的3123元增加到2021年的7958元,占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比重由2012年的37.2%增加到2021年的42.0%,上升4.8个百分点。三是财产净收入所占比重稳中略增,从2012年的2.0%提高到2021年2.5%,上升0.5个百分点。四是转移净收入所占比重明显增加,从2012年的17.2%增加到2021年的20.8%,上升3.6个百分点。农民增收的结构动力发生较大变化表明,多数地方非农业收入已成为主要来源,在部分农业大省经营净收入仍是主要来源。

(三)低收入和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成效明显

2021年,我国胜利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脱贫攻坚使脱贫地区农民收入快速增加。2012—2021年,全国832个脱贫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283元增加到14051元,扣除价格因素,年均实际增长9.3%,比全国农村年均实际增速快2.0个百分点。从五等份分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情况看,2017年以来,20%低收入组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总体高于其他分组。分区域来看,2014—2021年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最低,但增长速度快于其他地区和全国平均增速。

(四)城乡居民收入倍差持续缩小

2012年以来,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增速持续高于城镇居民,扣除价格因素,2012—2021年年均实际增长7.3%,高于城镇居民1.6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12年的2.88∶1缩小到2021年的2.50∶1。

二、农民增收面临的难点与问题

新世纪以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持续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民农村共同富裕任务艰巨。

(一)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仍然较大

城乡居民收入绝对差距一直呈扩大趋势,由2012年的15738元扩大到2021年的28481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1.27万元,增长了81%。

(二)农村居民内部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从2021年五等份分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况看,20%低收入户的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20%高收入戶的11.3%,后者是前者的8.9倍。说明低收入农民群众,特别是脱贫地区农民群众的收入问题要持续予以关注和支持。

(三)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仍然较大

地区间农村居民收入差距明显,2021年,东部地区、西部地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相差7948.0元,西部地区仅为东部地区的66.3%。以上海和甘肃为例,2021年上海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8521元,是甘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433元的3.37倍。

(四)农村居民增收的第一支柱动能不足

自2015年农村居民的工资性收入首次超过经营净收入后,工资性收入一直是农民收入第一支柱。2012年至2020年,工资性收入增速从14.2%下降到5.9%,2021年增速回升,但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速也只有9.9%,增速下滑趋势较为明显。农村居民工资性收入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37.2%上升到2021年的42.0%,贡献率从39.1%上升到54.7%,农民增收对工资性收入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在国际经济复苏乏力、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背景下,宏观经济形势对农民工资性收入影响不容低估。

(五)经营净收入带农增收后劲不足

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是构成其收入的基础支撑,但增速持续下降。从2012年至2020年,经营净收入与上年相比的增长率从8.7%下降到5.5%,2021年增速虽有回升,但2020—2021年两年平均增长率仅为6.7%,比2012年下降2个百分点。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所占比重从2012年的43.6%下降到2021年的34.7%,贡献率从29.4%下降到27.2%。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仍是当前农村居民经营净收入的第一大来源,但由于受农资价格持续上涨、劳动力成本和土地租金刚性上涨影响,农业生产成本逐年增加,第一产业经营净收入对增收贡献呈减弱趋势。

三、加快构建农民增收长效机制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落实这一要求,促进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需要综合发力、多措并举,加快建立促进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构建现代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稳定增长

务农收入是农村地区广大农民群众的基础性收入,要坚持产业为基,坚持稳粮增收并重,通过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民增收。一是充分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大力发展现代高效生态农业,做大做强种养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增收、提质增效增收。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品牌强农,大力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增加优质绿色和特色农产品供给,促进优质优价增收。二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延长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把产业增值环节更多留在农村、增值收益更多留给农民。三是依托乡村特色资源,拓展农业多种功能,释放乡村多元价值,让农房变客房、农田变景区,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

(二)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加农民工资性收入

非农收入是农民收入的主要部分。解决农民收入问题,既要鼓励农民走出去,又要引导农民留下来,还要支持出去的农民回乡创业。一是提升农民务工增收技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不断提升农村年轻一代人力资本。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增强农民就业技能,提高农民工融入城镇素质和能力。二是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增收。强化就业优先导向,做好援企稳岗,畅通农民工外出就业渠道,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平等就业制度,逐步让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进得来、住得下、融得进、能就业,维护好农民工合法权益。三是促进农民工就地就近就业增收。大力发展县域富民产业,既要发展技术密集型产业,也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让更多乡亲实现就地就近就业增收。

(三)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深化农村改革是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的重要途径。一是要在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完善落实农村土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政策体系,引导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二是稳妥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实行与国有土地同等入市、同权同价。三是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

(四)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提高农民转移性收入

农业补贴和农村社会保障是农村支持保护制度中的政策安排,是农民转移性收入的重要来源。一是应不断完善农业补贴制度,提高補贴政策指向性和精准性,加大改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助农增收政策支持力度。二是加大农业投入力度,建立健全“三农”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稳步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的比例。三是要不断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标准和水平,实现从有向好的转变,逐步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由注重机构行政区域覆盖向注重常住人口服务覆盖转变,使广大农民群众和农民工能够享受到便利可及的公共服务。

(五)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促进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脱贫攻坚任务胜利完成后,广大农村地区群众生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仍存在一定数量低收入人口。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实现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内生发展动力,加快建立易返贫致贫人口收入保障机制。一是完善监测帮扶机制。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等,开展常态化监测预警,建立健全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二是促进脱贫人口持续增收。加快脱贫地区特色产业发展,促进脱贫人口产业增收。支持脱贫人口稳定就业,通过以工代赈、公益性岗位等途径促进脱贫人口就业增收。三是推动脱贫地区帮扶政策落地见效。保持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政策力度不减,扶上马送一程。深入推进东西部协作,积极引导社会力量加大参与力度,扎实推进“万企兴万村”行动,带动农村低收入人口持续稳定增收。

(作者单位: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

责任编辑:李丽君

猜你喜欢

净收入低收入农民收入
我国已有6200多万低收入人口纳入动态监测预警范围
山西六类低收入群体可获农村危房改造补助户均1.4万
陕西农民收入:一路爬坡过坎
人在干什么?增收不单靠出门打工——搬迁后农民收入来源报告
浙江居民收入增长情况
娶低收入老婆
“十三五”期间中国农民收入年均增长6.5%
农民收入增长周期的多尺度分析
道康宁公布2013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报告
发布穷人CPI是正视低收入阶层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