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生态学理论,建设自主探究课程

2023-03-17陈晶段颖

教育家 2023年8期
关键词:师幼经验探究

陈晶 段颖

课程建设非一日之功,需要经年岁月的理论沉淀和日积月累的实践历练。北京市东城区实验幼儿园统筹考虑时代发展的人才需要、教育理论与儿童观的改革发展和园所教育实践的现实需要,提出联通生态式教育思想理论和探究式课程基本理念,整合多元教育要素,建构幼儿园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在充分调查分析课程组织现状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促进幼儿完整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具有园本特色的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的思想理念。在此引领下,幼儿园围绕课程核心目标、基本结构、建设路径、实施要点等,探索建立了幼儿园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的框架体系。

确立核心目标

课程以《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作为幼儿发展的目标追求,在关注幼儿全面发展的前提下,强调对学习态度、学习能力与多元经验三方面的培养。

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课程建设从幼儿出发,启发和支持幼儿从身边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中发现兴趣、开展行动,形成爱生命、爱生活、爱探索的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受益终身的探索能力。以幼儿的好奇心作为课程的起点和驱动力,鼓励幼儿运用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学会探究性学习,发展善观察、喜思考、会探究、乐交往等能够促进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能力。

全面发展的多元经验。通过教师与儿童对课程的充分讨论、多角度探索和多元化表达,调动多种感官、整合多领域经验、开展多方式学习,帮助幼儿建立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生活的粗浅认识,了解它们与生活的关系,习得全面发展的多元经验。

调整组织结构

“自然真实”的课程内容。我们强调从幼儿的真生活、真游戏、真行动、真表达中发现学习的内容和契机,也就是说幼儿真实的生活、所处的环境、游戏的材料和他们感兴趣的内容,就是幼儿的学习内容,也是课程的内容。

“四位一体”课程实施系统。本课程以“主题—项目”探索活动为主要样态,将集体探索、游戏探索、生活探索、亲子探索四项实施途径相互结合、互为补充,四者内部及四者间依据幼儿主动探究性学习的需要,彼此融合、相互转换,形成有机联系的“教—学”系统,合力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第一,集体探索。聚焦幼儿感兴趣的探究内容,师幼共同确定班级探索主题,设立核心探索活动,遵循探究式学习的基本步骤,引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探究活动,培养探究能力,获得相关经验。

第二,游戏探索。依托室内外多元化游戏材料,师幼共同收集活动材料,创设游戏环境,幼儿自主选择材料,自主游戏探索,教师通过调整充实环境材料、适宜适度的师幼互动和“计划—工作—回顾”的学习链,支持、激励、延伸幼儿的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自主探究。

第三,生活探索。以季节变化和重要节日等为线索开展的周末探索日活动和日常随机发生的生活探索活动为主要形式,将生态生活作为幼儿探究的重要内容,满足幼儿多元化的探索兴趣,拓展幼儿多方面的自然生活和社会生活经验。

第四,亲子探索。以亲子家庭项目活动为主要方式,一方面引导家长和幼儿在家庭中开展有价值的探索活动,丰富幼儿感知经验、拓展幼儿探索视野、为幼儿在园的探究活动提供多元支持;另一方面,鼓励家长在家庭生活中支持幼儿自发自主的探索,培养幼儿的主动探究兴趣,丰富幼儿的多元探究经验。

“三脚架式”课程支持系统。将环境、教师、家庭视为幼儿主动探究性学习的重要支持系统,把学习环境创设、师幼互动对话、家园合作共育作为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建构的重要内容,纳入课程设计、实施与反思评价的全过程。

第一,环境创设。创设“自然生态、丰富多元、蕴含情境、开放可变”的探索性环境,让环境充满探究情境、体现“活化”思想,成为点燃热情、引发问题、支持探索、展示表达的隐性课程。

第二,师幼互动。建立“温暖对话”的师幼关系,强调师幼情感的交流、關系的重构、思想的沟通、思维的碰撞,鼓励教师在与幼儿平等的对话中走进童心世界,理解幼儿需求,解读幼儿发展,建立和谐的关系。同时,倡导全园教职工对话班级、对话幼儿,主动服务师幼发展。

第三,家园共育。打造“同心同向”的家园关系,加强开放办园、家教指导,积极推动课程建设全过程的家园共育,让家长在感受体验和深度了解的基础上建立价值认同、学习教育理念、提升育儿能力、主动贡献资源。

形成基本路径

从幼儿的好奇心生成课程内容。捕捉和激发幼儿对自然生态、社会生活、游戏活动的好奇心和参与体验、主动探索的愿望,让幼儿参与课程主题的讨论,鼓励他们从自己和同伴的兴趣中捕捉共同点、寻找差异点,确立活动内容与探索方向。

与幼儿共同设计课程方案。支持幼儿围绕探究兴趣、探究内容、探究方式、环境材料等积极表达自己的意图,提出活动计划,设计探究方法,并在教师的组织下整理汇总意图,计划课程内容,设计实施方案,如做什么、在哪做、怎么做等。

在幼儿的探索中推进课程。鼓励幼儿积极开展探索活动,主动完成课程计划,自主研究解决问题,记录探索过程与结果,支持幼儿在活动中不断发现新问题、做出新计划、开展新探索。

让幼儿自主整理课程经验。为幼儿的表达和分享提供机会与平台,给予积极回应,并鼓励幼儿参与课程回顾,主动回忆课程活动过程和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参与制定课程展示计划,再积极整理课程活动的经验和成果。

设计实施要点

对话——启迪思维。在课程组织实施的过程中充分开展师幼间的平等对话,强调师幼情感的交流、关系的重构和思维的碰撞,特别是要进行启迪幼儿思维的对话,鼓励幼儿提出问题、表达想法、积极思考,让思维在碰撞中得以激活,在对话中得以互补,用对话支持幼儿的主动探索和学习发展。

赋权——激活行动。在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中充分向幼儿赋权,给予幼儿参与决策和按照自己的意图行动的机会,有助于激发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看法,积极投入地开展行动,并在其中主动发展自身学习能力,获得有益经验。

欣赏——给予力量。教师以欣赏的眼光看待幼儿,肯定幼儿的想法、鼓励幼儿的行为,赞赏他们的成绩,让幼儿由内而外认识到自身是行动的主体,认识到自身所具有的发展潜力,最大化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和主动探索的动力。

同行——支架成长。教师是幼儿的同行者、支持者和引导者,与此同时,教师也要善于向幼儿学习,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从幼儿视角看待并理解活动的意义,给予幼儿适宜且有价值的成长支架,让他们在其中感受自我的成长。

在课程研究过程中,幼儿园还组建了以导研组为核心引领,以纵横交错的合作研究组、班本化行动小组为依托的层级研究组织,开展了大量的课程班本化实践。从生成课程、设计方案、推进课程、整理经验的课程创建实施过程出发,基于小、中、大班不同阶段幼儿课程建设的实践案例,探索提炼出了支持幼儿主动探索学习、充分挖掘利用各种课程元素、师幼共同建设实施课程的具体实践策略,为教师组织带领幼儿开展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提供了操作性指导和实践性参考,更切实推进了幼儿园园本课程的深化改革,促进了教师课程建设能力提升和幼儿全面和谐主动发展。

(本文系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2017年度校本研究专项课题“幼儿园生态式自主探究课程的实践研究”研究成果,课题批准号CBDA17101)

责任编辑:米娜

猜你喜欢

师幼经验探究
师幼互动,缘何频频一线“遇冷”?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