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VS“摆烂”:正视自我妨碍心理负担
2023-03-17修风翊张春妹
修风翊 张春妹
在全球疫情背景下,“摆烂模式”席卷欧美社交网络,成为牛津词典2022年度热词,人们试图通过自我放纵、懒惰等表达不满,来对抗社交媒体中展示的苛刻的完美主义审美标准和生活方式。与此同时,“躺平”“摆烂”等词也在国内频频出现:随着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学业和工作压力激增,理论上人们似乎该更加努力奋斗来保持自己学习或工作的竞争力,但是,不少人却在行动上主动放弃努力奋斗;也有一些年轻人是嘴上说“躺平”,实际却很拼。那么,现代年轻人为什么会在行为或表达上青睐“摆烂”呢?为何他们不愿去选择努力、奋斗的行为或语言表达呢?
其实,欧美所述“摆烂”是在疫情当下,人们不愿考虑未来,用随心所欲等方式来彻底放飞自我。国内的“摆烂”,也是受到疫情下社会竞争加剧影响,不过需要看到背后的真实诉求是,我们仍然渴望进步和成功,以及渴望借此呈现出自己高能力形象,害怕在日益加剧的竞争中无法成功、形象受损,因此通过行为或语言表达中的“摆烂”来为自己的失败找到一个借口。这类“摆烂”,实则是受内在的自我妨碍心理的驱动。
探寻自我妨碍的真面目
自我妨碍指人在遇到可能表现不佳的任务面前,为了维护自尊,预先设置一些障碍作为任务失败的借口的心理和行为现象。自我妨碍分为行为自我妨碍和声称自我妨碍。行为自我妨碍是个体为了影响归因倾向而在结果到来前确实采取的行为,通过行动给自己的成功制造障碍。例如考试前一直拖延着不复习,甚至有人越到考试前越想玩,考完反而没兴趣玩游戏了。声称自我设限是指在任务前“宣称”自己具有一些机体或者心理症状,或其他不利于成功的条件,以作为任务可能失败时的借口。例如在考试前,学生说自己考试焦虑,口述自己没有认真复习、复习环境很差等。
为什么自我妨碍心理会如此流行?我们可以从最早提出该概念的心理学家伯格拉斯和琼斯的实验研究一窥端倪。以智力测试为主题布置任务的实验中,他们给其中一组被试者难度适中的问题,使其可以有把握地答对,给另一组被试者无法解决的难题,但这两组人都被给予了较高分数。这一环节的实验目的是操纵第二组被试者对于自己任务表现的不确定性。然后这两组人被告知可以自己选择两种药物,它们分别可以增加或损害智力测试的表现。结果,第二组参与实验的人更多选择了损害自我表现的药物,由此发现了自我妨碍心理行为的确切证据。这令人诧异,为什么人们在某些时候会去减少自己完成任务的机会呢?
心理学研究发现,自我妨碍的主要动机是出于自我价值保护。当目标任务对于个人很重要且与自我概念密切相关,人们就会迫切想要保护这个与任务相关的自我价值感。这就是自我价值保护和提升的动机。受到这种动机的影响,我们会倾向于追求社会主流价值。对于学生来说,个人价值往往建立在成绩表现上,学业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了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尊,如“分数,分数,是学生的命根”类似口号屡见不鲜。学生一般也倾向于努力提升学业成绩,从而保护和提升自我价值感。
但是,我们会面临不确定是否成功的情况,这时就比较容易自我妨碍。比如在学校环境中存在大鱼小池效应——同样能力的学生,在高水平班级中会有更低的学业自我效能感。因为课堂上可用的奖励数量有限,面临激烈竞争以及表现不佳的极大危机,个人就需要面对“为什么成绩不好”的问题。我们对于学生的成绩不好归因往往集中在努力不够或者没有能力。努力存在一定风险,学生对于努力但成绩不好的人会有“不聪明、没有能力”的评价,而认为学业成绩好但不够努力的学生具有高能力。当个人对于任务表现结果不确定时,学生自身更可能会选择减少努力,从而将失败的原因外化,保护个体能力价值。
同时,社会赞许和印象管理动机也是自我妨碍的原因,尤其是当自我价值建立在任务表现相关的他人认可时。伯格拉斯等继续研究发现,对于第二组被给予了不确定反馈的被试者,当实验者在场,并且他们相信实验者能够知道他们分数时,他们最有可能选择使人衰弱的药物。也就是说,人们在任务公开场合中更容易自我妨碍。在学业领域,学生在得知成绩会公开时,会更倾向于选择提前设置好借口来维护自己,这在追求表现自我能力、希望得到别人认可的学生中更加明显。
看清自我妨碍的成长困境
短期的自我妨碍对于个体会产生一些有利的作用,从而会使得个体愿意使用这种策略获得良好的自我感觉。
首先,自我妨碍能缓解对失败恐惧的心理压力。在学业压力激增的当下,不少学生被分数、排名的紧箍咒压得喘不过气。自我妨碍就像“阿Q精神”,可以给人们提前提供一個暂时逃避的借口,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人们对随后的表现情况保持较高动机和积极情绪。学生对学业失败造成智力、能力威胁的担忧可以通过自我妨碍来缓解,那么他们就有可能体验到注意力的解放。在一次弹球比赛研究中也发现,高竞争氛围下选择减少练习次数作为自我妨碍的同学能更加专注地享受比赛乐趣。
同时,自我妨碍对于保护人们的能力价值形象具有一定作用。有的同学考前不好好复习或公开声称自己没有复习,如果考试成绩很理想,这样就树立了自己在没有好好复习情况下也能取得良好成绩的形象,说明自己很聪明、有能力;如果考试成绩不理想,也可以说是因为自己没有发挥出全部潜力造成了结果的不佳,这确实达到了维护自我能力形象的目的。其中,声称式自我妨碍者通过声称一些诸如紧张、焦虑等可能不存在的现象,并不减少努力,因而可能对任务成败影响有限。
但是,长期使用自我妨碍则是自欺欺人,最终“镜花水月一场空”,损害学生的心理健康、学业表现、人际关系。
首先,自我妨碍使得学业任务失败可能性更高,损害学业发展和心理健康。虽然高自我妨碍者会做更多的外归因,缓冲了失败对自尊的伤害,在短时间内表现出更高的自尊水平。但自我妨碍特别是行为自我妨碍更可能导致任务的持续失败,使得个体对自己能力产生不确定感。当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业能力没有信心,又想要保住自己以往有过的良好成绩表现时,他会更有可能再次使用自我妨碍策略来欺骗自己、迷惑他人。如此恶性循环,对个人能力发展和成长进步都有阻碍作用,而能力进步其实是自尊感的主要来源。长此以往,自我价值感不断下降,孩子会更加自卑,甚至抑郁、焦虑。
此外,自我妨碍损害了学生的整体形象尤其是人品特征,不利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自我妨碍者往往是在学业领域减少努力、抱怨心情不好等,在工作领域减少投入、抱怨工作任务等,这些行为的选择虽然暂时性掩盖了任务结果的归因,但行为本身可能会给个人形象带来更多负面影响,给人留下不诚实、不努力的印象,最终影响个人的人际交往。旁观者对于自我妨碍者在情绪上会反感,在行为上更加不喜欢与其交往、合作。
在我国学者袁冬华和李晓东的研究中设置了期末考试前夕几位同学学习情景,请同学们对案例中主人公的受欢迎程度进行评分。a为行为自我妨碍者,在考试前彻夜未眠看世界杯足球赛,开考之前其他同学都在认真利用最后的复习时间,a却和同桌一直在讨论昨晚的世界杯,并大声嚷嚷说自己因为看足球赛没有复习。b为自称自我妨碍者,开考前的一段时间,坐在自己的座位上不断向身边的同学诉苦最近总失眠,考试成绩肯定不理想。c和班级其他同学一样,仍在利用有限的时间进行紧张的复习,即持续努力学习者。结果发现,人们最喜欢持续努力学习者,其次是行为自我妨碍者,最不喜欢自称自我妨碍者。人们也不喜欢和自我妨碍者合作、交往。
自我妨碍,是人们在面临威胁自尊时的“解药”,有短期有自我麻醉和迷惑他人的效果,但是它更是“毒药”,长期使用后对心理健康、学业、人际交往都有不良影响。真正的“良药”是直面困境,我们可以去觉察和安抚自己想要退缩、害怕被评价的内心,告诉自己勇敢面对,持续努力,才能获得真正的自我价值感和良好声誉,促进更成功的良性循环。
责任编辑:谷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