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可收藏,亲密如斯
2023-03-17晶晶
文/晶晶
几乎遍及世界各地,“路德维希夫妇”是饶有温度的联合称谓。如果将他们的收藏善举比作点亮世界艺术的明灯,那其爱情正如灯芯,是光芒的源头。
收藏日程
20 岁的彼得·路德维希曾在德国波恩大学学习法律,第二年夏天即转入美因茨大学攻读艺术史类课程。在一节课上,他与伊雷娜·莫恩海姆相识。小他两岁的伊雷娜对艺术问题见解精辟,一起聊天、散步成为彼此心念的时刻。共同志趣使然,他们很快确立恋爱关系。彼得常对着图书馆的艺术品目录出神,还会有意识记下私人收藏者的名单。相遇之前,彼得曾在《青年的处境》一文中感慨“艺术品无人收藏,艺术就会荒芜”。善解人意的伊雷娜提出“一起收藏艺术品”的计划。于是,还是学生的他们开始节省生活费,购买一些“买得起”的瓷器、陶片以及古版德文书籍。
1951 年1 月20 日,彼得与伊雷娜举行婚礼。那时的他们不约而同关注中世纪艺术,并前往地中海地区不断探寻。在收集到旧式家具和古老雕塑后,彼得与伊雷娜放眼更宽广的地域。他们奔波在不同国家,每到一处首先考察社会文化的整体状况,而后直奔美术馆、艺术院校收购作品。在彼得看来,任何一件艺术品都根植于社会沃土中。伊雷娜总是提醒他,“更需要留意那些博物馆缺失的东西。”联想到昔日彼得以毕加索的人物画撰写博士论文,伊雷娜对他温柔一笑:“你应该很想收集毕加索的作品吧。”那时毕加索争议犹多,但伊雷娜支持彼得在1955 年入手首批毕加索作品,之后持续关注其艺术生涯的每个阶段。其中一幅稀缺的水墨画《人物形象》深得伊雷娜喜爱,彼得把它挂在卧室里。
20 世纪60 年代的美国纽约,一群年轻人借写实、重复的“波普手段”直面消费主义,这引发彼得和伊雷娜的共鸣。他们关注这些艺术家,主动购买其墨迹未干的作品。两年时间,夫妇俩收藏了150 幅相关画作。伊雷娜认为应将波普艺术推介至德国乃至欧洲,彼得听从建议,1969 年在德国策划的首次展览即引发轰动。两人又致力于其他现代艺术,陆续收购俄罗斯先锋作品、古巴当代作品……彼得被叫作“多多先生”,艺术和收藏人士都在留意他的购买动向。人们当然也知道,“多多先生”从来不是一个人:彼得和伊雷娜有同样深刻的艺术洞察力。但在具体判断上,彼得侧重作品的时代力量,伊雷娜更擅长综合考量。1980 年,美国艺术家安迪·沃霍尔专程为彼得创作肖像,画上的彼得以手托头,据说这是他与妻子讨论收藏品时的模样。
高尚事业
随着个人藏品的增多,伊雷娜敏锐察觉到提升它们艺术价值的重要性。她与丈夫达成“探索与艺术机构协作模式”的共识,特别寻求与博物馆的深度合作。1957 年,彼得从拍卖会得到一只带有铭文的象牙小箱,这件10 世纪的荷兰佳作未进家门便出借给施吕特根博物馆。也是这一年,彼得当选为亚琛博物馆协会主席,一种特殊的文化使命感占据他的心头。伊雷娜有条不紊地安排:首先以“新艺术馆”放置个人藏品,继而依托博物馆推出中世纪展览……二十年以后的亚琛博物馆协会百年纪念日,彼得和伊雷娜无偿捐献出总计193 件艺术单品,这意味着他们长期借展的个人收藏彻底转变成给予故乡的厚报。
1968 年秋,彼得与科隆瓦尔拉夫·里夏德博物馆的收藏部主任沃尔夫冈·汉相识。沃尔夫冈的收藏围绕法国20 世纪60 年代前期的新现实主义展开,他所编制的目录册相当完备。彼得大受启迪,兴奋地告诉妻子:“沃尔夫冈以有限的财力收藏到无限的东西,这足以证明私人收藏家也有可能开拓并保留某个全新的当代领域。”伊雷娜完全赞同丈夫的观点,更坚信他有运筹帷幄的能力。这对夫妻继续与更多艺术家、收藏家接触,在增进友谊的同时扩充收藏……接下来,他们相约进一步“让艺术走向大众”,彼得先后向瑞士、奥地利等国家的博物馆出借、捐赠大量藏品,伊雷娜则精确分配每一次的出借或捐赠数额,以优化文化系数。夫妻并肩合作,许多老旧的博物馆得以修缮,一些新的博物馆迅速落成,德国内外有几十个以“路德维希”命名的文化机构逐步发扬光大。
彼得在婚后不久加入妻子家族的莫恩海姆巧克力企业,多年经商、收藏两不误。他曾将藏品出借给东柏林艺术馆而得到向那里出口巧克力的许可;曾在古巴设立艺术发展基金而拿下出口可可食品的订单……1986 年,公司更名为“路德维希巧克力集团”。伊雷娜对丈夫的经商头脑啧啧称赞,彼得风趣地回答:“金钱人人都喜欢,可我们得用正当手段获得并用于高尚事业。”彼得和伊雷娜不热衷奢华的生活方式,甚至对豪宅豪车、名牌衣妆嗤之以鼻,用个人收藏回馈公众才是毕生愿景。彼得一度被聘为莱比锡大学、普林斯顿大学、巴塞罗那大学等知名学府的客座教授,拥有德国联邦大十字勋章、法国荣誉骑士奖章等,但在任何场合,他习惯用“我和夫人”或“我们”发声,这是一份发自心底的坦诚。
爱的旋律
伊雷娜1978 年到过中国,回国后便将这次鲜有的独行体验讲给丈夫听。再想到他们一起收藏过的中国古青铜器和瓷器,彼得觉得应该在中德之间建立一种双向的信息交流渠道。彼得研读中国历史和文学,对书中提到的中国文化津津乐道,伊雷娜也补充自己的看法。1995 年1 月12 日,年近古稀的夫妻俩到达中国。彼得喜欢毛主席纪念堂,伊雷娜对桂林和西湖的美景流连忘返……收藏到大批当代中国艺术品的同时,他们一致希望开启更深层的捐赠式合作。1996 年5 月,彼得在中国美术馆草签捐赠协议,但回国不久因病入院,不幸逝于亚琛。失去相濡以沫的爱人,伊雷娜悲恸不已,可她坚持完成艺术品的无偿捐赠。总共有117件藏品交付于中国美术馆,其中包括诸多世界级大师和国际一流艺术家的作品以及4 件毕加索的晚年作品。
此后,伊雷娜在亚琛成立“彼得和伊雷娜·路德维希基金会”,与各地的艺术机构、路德维希基金会等持续合作。她专心打理与丈夫共同创建的博物馆,也仔细记录每件藏品且不间断地面向公众展示,同时还为众多藏品的征集提供有效咨询和帮助……2010 年,伊雷娜的生命画上圆满的句号。
时至今日,彼得与伊雷娜捐赠的藏品仍在世界各处发挥着应有的作用。例如中国美术馆每年以其捐赠作品为基础展开交流项目:2022 年中德建交50 周年,“永恒的温度——中国美术馆藏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作品选展”拉开序幕;2023 年1 月4 日,以“中德友谊·爱的旋律”为主题的“中国美术馆之夜”如约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