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动因、挑战与路径
2023-03-16韦宗友
韦宗友 邹 琪
区域公共产品供给是伴随北极治理必然产生的现实问题。近年来,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以《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为总指导方针,以“冰上丝绸之路”倡议为重要切入点,深度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破解当前北极区域产品供给不足的困境。本文在明晰区域公共产品概念及类型的基础之上,分析中国参与供给的动因及挑战,并总结中国的主要供给路径,进而为优化中国的供给方案提供参考。
一、北极区域公共产品:概念与分类
作为北极利益攸关方,中国参与供给北极区域公共产品,既是现实治理要求的反映,也具有相应的理论基础。1参见赵宁宁:《论中国在北极治理中的国际责任及其践行路径》,载于《社会主义研究》2021年第1期。本文将阐述北极区域公共产品这一核心概念,框定研究对象范畴,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类型学划分,从概念化和类型化两方面构建本文的理论基础。
(一)北极区域公共产品的概念
2000年前后,西方学者在国际公共产品基础上发展出区域公共产品理论,强调公共产品的“区域性”特征。如托德·桑德勒(Todd Sandier)将区域公共产品定义为“在一个较为有限的地理方位内产生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收益。”2Sandler Todd,"Global and Regional Public Goods:A Prognosis for Collective Action",Fiscal Studies,Vol.19.No.3,1998,pp.221-247.他将区域公共产品确定为介于国际公共产品和国内公共产品之间的跨国家层次的公共产品,获得坎布尔(Kanbur)和莫瑞森(Morrison)等人的认同。3Kanbur R,Sandler T and Morrison K,"The Future of Development Assistance:Com mon Pools and International Public Goods",Staff General Research Papers,1999,pp.191-192.樊勇明将只服务于本地区,成本又由域内国家共同分担的安排、机制或制度称为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1樊勇明:《区域性国际公共产品——解析区域合作的另一个理论视点》,载于《世界经济与政治》2008年第1期。这从概念上描述了区域公共产品的生成机制,即由区域成员共同供给、共同受益。贺平则将区域公共产品定义为:“为了满足区域内各国谋求繁荣、维护稳定的共同需求而由域内国家联合提供的产品和服务”2贺平:《日本的东亚合作战略评析——区域性公共产品的视角》,载于《当代亚太》2009年第5期。,强调了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目的,即满足地区共同需求。
学界对于区域公共产品的定义各有侧重,或强调地理特征,或突出其公共产品属性,或重视其生成过程。事实上,区域公共产品仍属于公共产品范畴,因此本文将“北极区域公共产品”界定为:在北极地区产生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收益的产品或服务。在此基础之上,本文进一步明确区域公共产品的三个核心要素:
第一,区域的非全球性。区域是个覆盖范围广泛且复杂的概念,不同学科有不同理解。地理学认为区域是一个有具体位置的地区,3[美]R.哈特向:《地理学性质的透视》,黎樵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第127页。经济学认为区域是在一定的地理空间内,各要素相互作用对该区域整体的经济社会发展产生影响。4Sandler Todd,"Regional Public Goods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The Review of International Orga nization,Vol.1,No.1,2006,pp.5-25.现有“区域”的定义颇为含糊,其规模可大可小,主要取决于研究问题的范围与类型。本文认为,区域公共产品中的“区域”应当区别于国内公共产品和全球性公共产品,其地理范围应当跨越单个国家但又不会拓展到全球层次,并且区域并非一定要在地理上相邻,通过经济、政治等要素囊括成一个利益共同体也可视作同一区域。第二,空间的外溢性。区域公共产品应当具有收益的空间外溢性,即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个体活动产生的结果影响到第三方,使第三方获益或受损。5Richard Cornes and Todd Sandler,The Theory of Externalities,Public Goods and Club Goods,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6,pp.39-67.囿于跨国协调合作的困难性,中国常以双边合作的形式参与国际公共产品供给。合作形式是双边或多边,并非区别区域公共产品的关键,而是看其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具有空间外溢性,可致使两个及以上国家获益。例如,跨国基础设施多由两国合作共建,在地理范围上未跨越单个国家,但其最终产品形态能够促进地区互联互通,使得多方获益,也应当视作区域公共产品。第三,利益的公共性。区域公共产品还应当具有公共性。公共性有两个特征:利益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国家享有一种产品的利益时,丝毫不会减少其他国家的消费机会;非排他性则指区域产品的付费者和非付费者都能从中获益。6参见[西]安东尼·埃斯特瓦多道尔等:《区域性公共产品:从理论到实践》,张建新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5-16页。同时符合两条属性的,是纯公共产品;部分符合,为准公共产品;两条均不符合的,为私人产品。在国际关系领域,时常混用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事实上,在国际无政府状态下,缺乏一个凌驾于国家之上的最高权威来提供纯公共产品,国际性公共产品仅具备有限的公共性,多为准公共产品。就本文研究对象而言,从准公共产品角度分析更为合适。
(二)北极区域公共产品的分类
框定本文研究对象范畴为“准公共产品”后,有必要进行类型化分析。按照产品形态,可将区域公共产品划分为:基础设施类、知识类、环境气候类、制度类、安全类等。现有研究对这一分类缺乏系统性描述,将其视为约定俗成的类型化方式,7如丁煌、赵宁宁:《北极治理与中国参与——基于国际公共品理论的分析》,载于《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3期;杨剑:《域外因素的嵌入与北极治理机制》,载于《社会科学》2014年第1期。本文将描述其作为公共产品区别于私人产品的特征:
第一,基础设施类公共产品。跨国基建项目并非简单的商贸行为,港航设施、交通网络、通信等基础设施带来的利益往往超越国界,不仅惠及东道国单个国家,还能显著增强跨国贸易与商品流通,非项目参与国也能从完善的基础设施网络中获取收益。因此,多数跨国基础设施因具有极强的外部性和部分公共性而属于准公共产品。但此类公共产品的供给通常会受限于技术、财力、体制等因素,供给并非免费,而是具有一定排他性,要求用户支付一定准入费用。
第二,知识类公共产品。区域化后的知识与信息能让参与者无差别获益:一是降低区域内各国的科研成本。例如北极特殊的自然环境造成了信息收集成本过高,各研究单位共同收集并解读相关信息就可降低成本。二是区域化的科学研究可以降低项目的政治经济风险。如果几个政府共同参与一项科学研究项目,那么因某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动乱而终止这一项目的可能性就会降低。三是众多科研团队汇集并相互合作能产生聚集效应,如顶尖人才聚集美国硅谷地区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样,在北极各国联合供给知识类公共产品,有利于汇总形成一个北极认知共同体,让区域内外参与者均获益。
第三,环境气候类公共产品。由于全球气候系统紧密联系,相比前两类,环境气候类公共产品更具公共性。环境气候类公共产品的总供给水平等于各个行为体贡献的总和,如同共建一个“共同资金池”(Common Pool),一个国家或区域体提出一个项目,捐助者出资组成一个不受限制的共同资金池,捐款的数额取决于捐助者自身对项目的评估。1[西]安东尼·埃斯特瓦多道尔等:《区域性公共产品:从理论到实践》,张建新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0年版,第100-101页。环境气候类的公共产品取决于各国或多或少的贡献,因此作为全球碳排放大国,中国的承诺和实践将对全球气候类公共产品有突出贡献。
制度类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体现在降低各国的沟通协调成本,通过稳定的国际规则确保稳定的国际秩序,安全类公共产品的公共性体现在通过安全支出维护某一地区的和平稳定。在对北极区域公共产品有了清晰的理论认知后,本文将梳理中国参与北极区域产品供给的动因、挑战与路径。
二、中国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动因
从最初跟随国际社会参与供给到自主创设“冰上丝绸之路”等供给渠道,从单一的公共知识、环境治理逐渐深入到基础设施、金融投资等领域,中国日益积极参与北极公共产品供给,主要有三个维度动因。
(一)内在动力:获取预期政治经济收益
预期收益是供给主体持续供给区域公共产品的内在驱动力。中国主要有如下几种预期收益:
其一,获取能源、航道等物质性收益。中国对外贸易依赖海上航线,北极航线的开通每年可为中国节省533-1274 亿美元的国际贸易海运成本,2张侠等:《北极航线的海运经济潜力评估及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意义》,载于《中国软科学》2009年第S2期。并且有助于破解传统航线的“马六甲困境”,降低有关国家对中国施加政治压力的风险。北极还拥有世界上13%(900 亿桶) 的未开发的常规石油资源和30% 的未开发的常规天然气资源。3Arctic oil and natural gas resources,(https://www.eia.gov/todayinenergy/detail.php?id=4650.)北极能源资源的开发,将有助于中国能源供应体系多元化,降低中国国际能源安全风险。
其二,塑造地区认同。中国与北极国家展开深入合作,面临着价值观层面的区域认同问题。长期以来,国际传播研究学术话语为西方所主导,其有关中国的国际传播以冲突性及负面报道为主,致使中国处于被误读、被质疑、被边缘的困境之中。北极地区的“中国威胁论”时常沉渣泛起。4Yun Sun:Defining the Chinese Threat in the Arctic,( https://www.thearcticinstitute.org/defining-the-chinese-threat-in-the-arctic/.)中国依托“冰上丝绸之路”主动供给区域公共产品,服务北极地区及国际社会,有助于消解国际对中国的误解和疑虑,塑造地区认同。
其三,优化中国国家形象。国家形象是一国的政府、市场、社会等行为体在海外开展活动中得以建构,涉及客体对主体的感知、评价与情感。5邢丽菊、赵婧:《国际话语权视域下的中国国家形象建设:挑战与对策》,载于《东北亚论坛》2021年第3期。中国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参与北极知识类公共产品的供给,已经获得北冰洋沿岸国的欢迎。如挪威极地研究所所长温特(Jan-Gunnar Winther)等人就曾表示,“中国对极地研究的贡献是重要的。”6Norway and China strengthen polar research cooperation,(https://www.tnp.no/norway/panorama/1923-norway-and-chinastrengthen-polar-research-cooperation/.)在北极气候和环境治理方面,中国亦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7《我国大气污染治理成效得到国际社会广泛赞誉》,《中国环境报》,2020年11月13日。中国利用自身资金、技术、市场、知识和经验为北极供给公共产品,已被证明是提升国际声誉的有效手段。
(二)地区需求:北极存在强烈的地区公共产品需求
中国参与北极公共产品供给,客观上还因为北极存在强烈的公共产品需求。北极公共产品需求有如下特点:其一,北极区域公共产品需求总量大。以基础实施为例,未来15年,北极基建资金缺口将达1万亿美元,涵盖铁路、公路、新能源、海事、社会基础设施等项目。8Guggenheim Partners: Financ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Arctic Responsible Investment Solutions for the Future,(https://www.guggenheiminvestments.com/GuggenheimInvestments/media/PDF/Financing-Sustainable-Development-in-the-Arctic.pdf.)俄罗斯开发北极自然资源急需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1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紧急批准了2035 年前覆盖北极和北方航道的基础设施发展计划,参考МЧС России подготовит предложения для создания воздушных и морских судов для Севморпути,(https://tass.ru/obschestvo/8356121.)(俄罗斯联邦紧急情况部将准备有关北方航道飞机与船舶制造的提案,塔斯社)相比俄罗斯,美国则面临着更为严重的基础设施缺口。美国海军在其智库部门的报告中表示:美国现只有两艘破冰船,在基础设施、北极防御能力和社区发展等方面与他国存在巨大差距。2Mark E.Rosen,Cara B.Thuringer: Unconstrained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 Emerging Challenge to Arctic Security,(https://www.cna.org/cna_files/pdf/COP-2017-U-015944-1Rev.pdf.)目前,世界各国对北极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方兴未艾,北极区域对各类目尤其是器物性的公共产品存在极大需求。
其二,区域产品需求随着气候变化动态增长。北极气候变化、资源开发不断催生出新需求。以冻土为例,北极永久冻土中存在数种未被认知的新型病毒,3《法国研究团队在北极永久冻土中发现未知病毒》,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article/461.)冻土融化释放的新型病毒可能会对人类造成难以估量的影响,并且冻土融化释放出的甲烷对气候的破坏力是二氧化碳的20倍,能极大加速全球变暖。同时,冻土融化对北极原住民将是毁灭性打击。4《美国国务卿克里在北极理事会招待会上致辞》,国际极地与海洋门户(http://www.polaroceanportal.com/article/179.)气候变化加剧还可能改变整个生态系统、社会与经济发展状况,因此全球仍需增加公共产品以应对新问题。
其三,北极八国从战略高度强调了区域公共产品需求。八国的北极战略虽有不同的战略重点,但在诸多涉及区域公共产品的领域却存在共识。例如,八国均强调了北极经济开发。其中,强调基础设施建设的有俄、加、挪、芬、冰、美6个国家,强调环境和气候治理的有除美国外的7个国家,强调科学研究的有俄、挪、芬、瑞4个国家。5数据源自笔者对北极八国的北极战略的整理。强烈的公共产品需求驱使北极国家吸纳中国参与其中,享受中国供给的“红利”。有学者指出,北极国家欢迎中国加入北极“俱乐部”,很大一部分原因是他们迫切地想要开发北极但又缺乏配套的资源。6Chen Ji-liang: China Commits to Arctic Protections But Development Threats Loom,(https://thediplomat.com/2018/03/china-commits-to-arctic-protections-but-development-threats-loom/.)
(三)现实要求:应对北极事务的负外部性
北极事务的负外部性要求中国补偿相应公共产品以降低消极影响。具体而言,北极事务于中国有三层影响:其一,北极气候变化波及中国的生态利益。根据国家海洋局发布的《202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1980-2020年,中国沿海海平面上升速率为3.4毫米/年,高于同时段全球平均水平;过去10年中国沿海平均海平面持续处于近40年来高位。”7《2020年中国海平面公报》,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资源部(http://gi.mnr.gov.cn/202104/t20210426_2630186.html.)有科学依据证明,北极冰盖融化是导致我国海平面升高的主要因素,近年降雨带的不规则位移以及极端天气的频发都与北极气候变异有关。8郭培清、邹琪:《中美在南海—北极立场的对比研究》,载于《中国海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年第5期。
其二,北极“再军事化”局势威胁中国的地缘经济利益。近年来,美俄相继加码北极军事部署。2014年俄罗斯重组了强大的北方舰队联合战略司令部,2018年美国则重建了第二舰队,辖区覆盖整个北极。9《美重建第二舰队,“新冷战”令北大西洋暗流汹涌》,中国军网(http://www.81.cn/jpdbfy2019/byrd/9269128.html.)各国还争相部署导弹防御系统、核潜艇等军事设施,各类军事演习爆发式增长。这种对峙态势,增加了中国北极活动的政治风险,拉高了中国企业营商的风险,威慑到中国公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制约了“蓝色经济通道”的建设。
其三,北极大国竞争局势威胁中国的地缘政治利益。2019年美国高官宣告北极“权力和竞争的新时代”的到来。10US warns China, Russia against aggression in Arctic region,(https://apnews.com/article/north-americainternational-news-arctic-climate-change-politics-f269d3f91c9b42f8abbe54a27598feb4.)2022年,拜登政府发布北极战略并将俄罗斯、中国定位为“战略竞争对手”。11National Strategy for the Arctic Region,(https://www.whitehouse.gov/wp-content/uploads/2022/10/National-Strategy-for-the-Arctic-Region.pdf.)美国不仅没有提供地区和平所需的政治安全类公共产品,反而挑起大国竞争,恶化北极地区政治局势。由此可见,中国适时供给所需公共产品,维护北极的和平与稳定,是实现我国安全利益、发展利益的前提。
三、中国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面临的挑战
国际公共产品的供给始终要比国内公共产品的供给困难得多,随着供给进程的深化,中国至少面临以下三个维度的挑战。
(一)霸权国的外部压力
新兴国家供给区域公共产品,首要挑战是守成国美国的战略挤压。在战略上,美国将北极定位为“战略竞争走廊”,将中国视作竞争对手。1Report to Congress Depa rtment of Defense Arctic Strategy,(https://media.defense.gov/2019/Jun/06/2002141657/-1/-1/1/2019-DOD-ARCTIC-STRATEGY.PDF.)美国从零和角度看待中美关系,甚至将中国在北极提供公共产品的行为视为对美国霸权地位的挑战。尽管中国从意愿到实践层面均表现了愿与北极国家分享中国红利的善意,中国也更愿意从环境、科学、经济等低政治领域参与北极公共产品供给。但在美国看来,中国无论以何种方式参与北极治理和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都意味着美国地位和威望的相对下降。在此情况下,美国从战略顶层抵制中国的供给行为。在实践上,中国的北极活动时常遭到美国的破坏。2016年,格陵兰为处理一个废弃海军基地的油库污染问题找到中国俊安集团,拟在处理环境问题后进行旅游产业开发,但该项目在美国阻挠下失败。2Denmark snubbed Chinese offer to buy abandoned Greenland base over security concerns: sources,(https://www.japantimes.co.jp/news/2017/04/07/business/denmark-snubbed-chinese-offer-buy-abandonedgreenland-base-security-concerns-sources/#.WoPdr04_KHg.)在舆论层面,美国官员以及众多权威智库用“帝国”“野心”等辞藻渲染北极的“中国威胁”。如2017年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发布报告,将中国视为“威胁”提出诸多“反制”措施。3Arctic Imperatives: Reinforcing U.S.Strategy on America's Fourth Coast,(https://www.cfr.org/event/arctic-imperatives-reinforcing-us-strategy-americas-fourth-coast.)当前美国主要从经济、舆论层面阻滞中国,未来如若中美战略竞争升级,美国可能进一步阻碍“冰上丝绸之路”的推进。
(二)北极场域的内生性阻力
场域环境是影响供给主体行为限度的重要因素。恶劣的自然环境、信任不足的政治环境构成北极区域产品供给的内生性阻力。一方面,北极极端的气候以及脆弱的生态环境,抬升了供给成本。供给成本是影响供给意愿最直接因素,北极项目常因成本问题而难寻供给者。2015年,荷兰皇家壳牌石油公司等几家公司因成本过高终止了在楚科奇海域开采作业。4Erica Martinson: Alaska oil advocates urge Obama administration to leave Arctic drilling options open,(https://www.adn.com/arctic/2016/06/29/alaska-oil-advocates-urge-obama-administration-to-leavearctic-drilling-options-open-on-the-way-out/.)北极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难度相较于全球其他地区要更为困难,这制约了中国及其他主体的供给动能。另一方面,北极国家对中国供给者身份的疑虑,降低了供给效率。中国在北极的每一个项目受到北极国家的严格管辖,甚至相较于其他域外国,中国受到的审查会更为严格。如2013年,中海油收购加拿大石油公司Nexen,不仅需要东道国加拿大的批准,还需获得项目非相关方美国的批准才可开展。5参见姬利:《中海油购Nexen获加政府批准 将成海外并购最大单》,载于《金融管理与研究》2013年第1期。即使是与中国进行了广泛融资合作的俄罗斯,在中方出资高达29.9%的亚马尔LNG项目中,6Heidar Gudjonsson,Egill Thor Nielsson:China’s Belt and Road Enters the Arctic,(https://thediplomat.com/2017/03/chinas-belt-and-road-enters-the-arctic/.)与之配套的关键性基础设施——萨贝塔港(Sabetta)完全由俄罗斯政府独资开发。7Yun Sun:Why China’s Interests in the Arctic are Constrained,(https://www.stimson.org/wp-content/uploads/2020/06/Why-China%E2%80%99s-Interests-in-the-Arctic-are-Constrained-The-Wire-China.pdf.)中国以何种程度参与北极事务,很大程度由北极国家决定。在北极理事会之中,中国等域外国家仅作为观察员国,处于边缘地位,不享有表决权。政治信任不足,极大限制了中国供给区域产品的广度和深度。
(三)中国自身供给能力的不足
中国供给北极区域公共产品受到了自身实力不足的制约。一方面,中国的硬实力相对不足。尽管中国的经济实力在改革开放后得到空前提升,但在国内生产总值、军费、研发、国际专利四个关键向度与美国存在较大差距。1韦宗友:《中美战略竞争、美国“地位焦虑”与特朗普政府对华战略调整》,载于《美国研究》2018年第4期。中国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改变,当前还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的三重压力。2《2021年我国人均GDP1.25万美元已超世界人均GDP水平》,中华网(https://news.china.com/domesticzq/13004215/20220117/40959902_all.html.)同时,国内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长期问题也制约着对外开展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范围与力度。如若考虑到消除贫困、资源节约、卫生健康等方面,中国与发达国家还存在不小差距。3曹德军:《论全球公共产品的中国供给模式》,载于《战略决策研究》2019年第3期。因此,单靠我国一国的资源难以满足北极巨大的区域公共产品需求。另一方面,中国的软实力依然薄弱。与其他主要的域外国——日本、韩国、新加坡相比,中国的贡献无论在体量和广度方面均明显高于三国,但三国的软实力尤其是受北极国家的认同度却占据明显优势。这表明,中国供给的公共产品虽有提升国家形象的效果,但并未充分转化为软实力。尤其“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本是促进北极可持续开发、互惠互利之举,但却被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以意识形态偏见视作威胁。软实力不足是中国参与供给北极乃至全球公共产品长期面临的挑战。
四、中国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的主要路径
中国供给北极区域产品,主要从基础设施类、环境气候类和知识类三类公共产品切入。
(一)统筹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
凭借卓越的基建能力,中国将基建产品作为首要的公共产品类目向北极输出。其一,在交通基础设施上,中国有力促进了北极的互联互通。中国将为北方航道的开通提供北斗导航服务。2019 年,中国交通运输部已经三次组织短波通信保障测试人员赴北极,对国内短波通信保障北极东北航道能力进行测试。4《我国将对北极东北航道进行短波通信保障测试》,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9/03/c_1124954926.htm.)在中国的参与下,北极航道建设已经深入通讯基础保障层面,一旦通讯及导航定位体系形成,北极航道的常态化使用就为期不远。
其二,在能源基础设施上,中国提供了世界领先水平的钻井平台。中国企业为挪威提供了可在北极冰级环境作业的半潜式钻井平台,最大钻井深度8000米,服务温度-20℃,5《中国造极地恶劣海域半潜式钻井平台完成试航》,中国新闻网(http://www.chinanews.com/gn/2018/05-11/8511859.shtml.)助力挪威能源开发,获其高度认可。在俄罗斯亚马尔LNG 项目中,中国企业提供了11口能够抗寒-45℃、抗风12级以上的全天候钻机。6《亚马尔LNG项目 为人类闯出一条“冰上丝绸之路”!》,北极星火力发电网(https://news.bjx.com.cn/html/20181211/947922.shtml.)目前,全球能够在-25℃的极地海域作业的半潜式平台非常稀少,中国为北极能源开发贡献了关键性产品。
其三,在工业基础设施上,中国打造的海工设备填补了多项国际空白。如中国企业为挪威提供了全自动深海半潜式智能渔场,为世界首创。7参考:Norway's fish industry gets Chinese boost,(https://www.chinadaily.com.cn/world/cn_eu/2017-06/05/content_29611484.htm.);《我国打造世界最大深海养殖场交付》,央视网(http://news.cctv.com/2017/06/03/ARTI0bafhTEy4s5UVghBqsN6170603.shtml.)亚马尔LNG项目的核心工艺模块也由中国制造,全项目142个模块中,中国供应了120个。8《亚马尔LNG项目 为人类闯出一条“冰上丝绸之路”!》,北极星火力发电网(https://news.bjx.com.cn/html/20181211/947922.shtml.)面对北极极寒、冻土等条件,中国制造不断进行技术革新,提供高质量的核心装备。中国该举措的意义正如美学者帕拉格·康纳(Parag Khanna)所言:在冷战前后,全球安全被认为是最重要的公共产品,主要由美国提供;但在21世纪,最重要的公共产品是基础设施,主要由中国提供。9[美]帕拉格·康纳:《超级版图:全球供应链、超级城市与新商业文明的崛起》,崔传刚等译,中信出版社2016年版,中文序言第1页。
(二)深度参与北极环境气候治理
响应北极地区需求,中国将气候环境类公共产品作为核心类目向北极输入。其一,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气候变化导致北极近10a冰冻圈呈现加速萎缩状态,未来人类活动对冰冻圈萎缩的影响将愈加显著。10钟歆玥等:《最近十多年来冰冻圈加速萎缩——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之冰冻圈变化解读》,载于《冰川冻土》2022年第3期。2020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双碳目标”: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1《习近平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发表重要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09月23日。发达国家从碳达峰到碳中和基本用了40至70 年,而中国只有30 年左右的时间。2张永生等:《中国碳中和:引领全球气候治理和绿色转型》,载于《国际经济评论》2021年第3期。中国将用全球历史上最短时间实现“双碳目标”,这对于北极气候治理而言有“擎天一柱”的作用。
其二,在绿色产业发展方面。中国积极投资北极清洁能源与低碳环保产业,2016年,中国阳光凯迪集团在芬兰投资生产生物燃料,以清洁的生物燃料替代化石燃料,开启了芬兰工业史上的新篇章。3《阳光凯迪计划投资10亿欧元在芬生产生物燃料》,环球网(https://china.huanqiu.com/article/9CaKrnJTMTG.)2018年,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收购瑞典北极风电项目75%的股权,该项目能满足4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达75万吨。4《中广核欧洲能源公司收购欧洲最大单体陆上风电场》,新能源网(http://www.newenergy.org.cn/zhdt/201810/t20181016_453186.html.)事实证明,中国的投资对北极发展绿色、环保和可持续的现代产业具有独特意义。
其三,在渔业资源养护方面。在全球海洋渔业资源衰退的大背景下,北极公海区域的渔业资源日益受到各国关注。北极五国(美、俄、加、挪、丹)联合远洋渔业五方(中国、欧盟、日本、韩国和冰岛)发起并制定了《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缔约国将在16年内禁止在中北冰洋公海区域进行商业化捕捞。2018年10月,中国签署了该《协定》。5参见唐尧:《中国深度参与北极治理问题研究:以缔结〈预防中北冰洋不管制公海渔业协定〉为视角》,载于《极地研究》2020年第3期。这意味着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将无法在北极公海区域开展正当的渔业生产,将极大限制中国在北极开展远洋渔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尽管如此,中国仍将保护北极海洋生态放在前位,并已完成该协定的国内核准。
(三)搭建共建共享的北极认知网络
知识类公共产品的供给有赖于各国力量的汇总,中国主要通过以下三种形式构建北极认知网络。
其一,开展北极科学考察。截至2022年,中国已开展了12次北极科考,取得了丰硕成果。1999年首次北极科考就获取了北冰洋绝对重力值,创造了一项“世界第一”。6《中国首次北极科考创下多项“第一”》,载于《中学地理教学参考》1999年第10期。自此,中国注重国际合作与知识信息共享,如2008年,我国科考搭载了美国、法国、芬兰、日本、韩国等多国科学家7曾红辉:《中国第三次北极科考队凯旋》,《中国海洋报》,2008年09月26日。,获取的数据也与国际上相关科研单位共享;2018年,我国实施了对88个海洋综合站位的考察,大气探空等观测数据与国际计划实现融合和共享。8《历时69天 中国第九次北极科考实现多个“首次”》,新华网(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8-09/27/c_1123488072.htm.)中国通过数次北极科考,耗费大量人力物力,正在为全面了解北极作出中国人的贡献。
其二,建设北极科考站。中国目前已建成3个北极科考站以及1个遥感卫星接收站。每个站点均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如黄河站与其他国家的科考站显著不同,担负起了日地相互作用观测的国际责任,已成为一座具有世界影响的北极考察站。9《走近第一座北极科考站——黄河站》,《人民日报》,2019年02月16日。2015年建成的中国遥感卫星北极接收站,极大提高了我国全球数据的接收获取能力,接收时间间隔由原来的8小时缩短为3个小时,对全球防灾减灾等需要快速响应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10《中国遥感卫星地面站北极站建成:提高数据获取能力》,中国航空新闻网(http://www.cannews.com.cn/2016/1216/161621.shtml.)
其三,搭建北极科学对话机制。2005年,中国成功承办了涉北极事务高级别会议的北极科学高峰周活动;2013年,成立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China-Nordic Arctic Research Center);2019年,中俄签署协议,建立中俄北极研究中心(Chinese-Russian Arctic Research Center)。中国已采取重要的双边、多边倡议搭建北极科学对话机制,并就北极气候、资源、航运、政策等议题开展深入交流与合作。
中国的北极科学活动既强调互补性,与他国呈现差异式互补;又强调开放性,为国际科研单位提供共享性数据和知识,对于促进北极知识类公共产品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正因中国的独特贡献,常鼓吹“中国威胁论”的希瑟·康利(Heather Conley)也表示,中国作为北极日益崛起的科学参与者应该受到欢迎。1Pavel Devyatkin: Science Cooperation with the Snow Dragon: Can the U.S.and China Work Together on the Arctic Climate Crisis,(https://www.thearcticinstitute.org/science-cooperation-snow-dragon-us-china-arcticclimate-crisis/.)
五、结语
北极地缘局势的恶化,一定程度上根源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的不足。霸权稳定论认为,霸权国能否提供充足的国际公共产品,是国际秩序能否良好运转的决定性因素。2Charles P.Kindleberger,The World in Depression:1929-1939,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1973,pp.305-307.当霸权国无意或无力提供充足的区域公共产品时,中国适时贡献公共产品,有助于避免地区秩序滑向紊乱。未来,如何进一步优化北极区域产品供给,特别是加强各供给主体之间的协调,谋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是中国参与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一方面,中国应依托“冰上丝绸之路”不断丰富供给品类及供给渠道。“冰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向北极输出公共产品的核心纽带,该倡议并非简单组织商贸活动,而是能够作为区域产品为诸多国家带来外部收益。中国已为北极供给了基础设施、金融投资、环境气候等类目的公共产品。未来有望通过这一平台召集会议、达成合作,将公共产品拓展到制度类、政治安全等类目,推动北极区域公共产品供给高效化、全面化、立体化。
另一方面,要坚持“不缺位,不越位”的北极战略定位。联合供给区域公共产品,需要供给主体之间成熟的政治信任。北极沿岸国或多或少对中国存有疑虑,担忧中国的供给能力演变为权力扩张。随着中国供给能力越来越强,范围越来越广,这一担忧会持续增长。如何在享受中国供给的同时,避免本国主导权的丧失,是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北极国家长期思考的问题。这一问题的答案或许可从中国“不缺位,不越位”的战略定位中寻找。中国扮演负责任大国角色,为北极提供公共产品是“不缺位”;不越俎代庖,不侵蚀北极地区国家主权则是“不越位”。落实到实践层面,中国在参与北极事务时,应以更审慎的方式提供公共产品,以此抚平沿岸国对中国的恐惧,构筑地区信任,从而提高区域公共产品的供给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