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中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挑战及其对策
2023-03-16彭悦
彭悦
摘 要:粮食物流业在粮食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粮食物流业稳定发展才能使粮食供应得以维持,使粮食安全得以保障。因此,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粮食物流业的冲击不可小觑,中国粮食物流发展问题需要引起高度重视。所以,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视角,对中国粮食物流发展的现状进行概括,分析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粮食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对策建议,为未来粮食物流业发展提供方法思路,以促进粮食物流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粮食物流;挑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23)04-0048-03
引言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主要包括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中毒和职业中毒等严重危害公众健康的事件。全球性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往往与世界粮食安全问题紧密相关。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贸易保护或成常态,可能造成全球粮食供应断链,给中国粮食产业带来不小的冲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中国粮食保供稳价具有不利影响,尤其会影响粮食物流运输[1]。粮食物流业作为粮食行业发展的基础支撑性产业,在我国粮食保供应急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因此,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必须充分重视粮食物流业的发展,加快建设现代粮食物流体系,为粮食产业发展保驾护航。本文基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视角,首先对粮食物流业发展现状进行了总结,然后分析了粮食物流业发展面临的挑战,最后针对挑战提出对策建议。本文在一定程度上为未来粮食物流发展提供了参考思路,一方面有利于促进粮食物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一、粮食物流业发展现状
(一)粮食产需现状
我国的粮食种植主要集中在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及西南山地,且北方粮食产量高于南方。2015年起,我国粮食总产量一直保持在6.5亿吨以上。2020年,粮食总产量达66 949万吨,其中谷物产量达61 674万吨,稻谷、小麦产量都有所增加,玉米产量略微减少。2020年我国粮食(原粮)消费量达19 938万吨,相比于上一年增加1 591万吨,同比增长8.67%。我国人均谷物消费比重上升,薯类消费比重不变,豆类消费比重下降。小麦产需总体平衡,稻谷供大于需,口粮供应充足。大豆、玉米的产需缺口较大,2020年大豆、玉米进口量达到11 162万吨,占全年粮食总进口量的78.26%。我国的粮食供求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粮食供求将长期处于紧平衡状态。
(二)粮食仓储现状
我国十分重视粮食仓储设施建设,由于引入了新的科学技术和设计理念,粮食仓储建设相对于以往在形式和功能上都有较大突破,仓房的气密性、隔热性都有极大提高,仓房的储粮质量整体提升。至2020年,我国的标准化储粮装具建设总规模近1 000万套,全国标准粮食仓房仓容达到6.8亿吨,较“十二五”时期末增加1.2亿吨,仓储设施完好率达95%,现代粮仓科技应用示范库数量有30个。总之,我国的仓储条件已达到世界较先进水平。
(三)粮食运输现状
目前,我国粮食运输方式多元化。铁路、水路是我国跨省运粮的主要方式,占全国粮食物流总量的90%,公路运输占10%。我国的粮食运输呈现“北粮南运”态势,并且拥有八大粮食物流通道,包括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东沿海、华南沿海、京津、西南和西北通道。其中,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通道是粮食流出通道,年流出量约13 400万吨;华东沿海、华南沿海、京津、西南、西北通道是粮食流入通道,年流入量约10 505万吨,粮食流通的主要品种是小麦、玉米和稻谷。并且,我国的火车、船舶、汽车散粮运输不斷发展,粮食运输成本降低,运输效率大大提升。
(四)粮油加工现状
粮油工业是我国重要的加工行业,粮油加工主要包括原粮及油料等基本原料的储藏及加工。2015年,全国粮油加工业总产值2.5万亿元,比2010年增长59.5%;粮油加工业主营业务收入2.7万亿元,预计2020年将达到4.1万亿元。目前,全国入统成品粮油加工企业约有1.4万家,其中大米加工企业占67%,小麦粉加工企业占18%,食用植物油加工企业占11%,成品粮油加工企业占4%。我国的粮油加工企业以民营为主,产业集中度较高,食用植物油、玉米深加工前十位企业产业集中度超过45%,稻谷、小麦加工前十位企业产业集中度约10%。大米、小麦粉、食用植物油、淀粉等产量均保持稳定增长。同时,我国的粮食科技创新能力较强,粮油加工行业生产自动化水平较高,大米、小麦粉、食用油和饲料等加工成套装备先进。总体来看,我国粮油加工业正稳步发展。
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粮食物流发展面临的挑战
(一)粮食进口阻力增加
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世界各国为了加强疾病防控、保障本国粮食供给,极有可能采取粮食保护主义措施,减少甚至禁止粮食出口。例如,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越南、柬埔寨、印度等世界大米出口国先后宣布停止大米出口,俄罗斯作为世界最大的小麦出口国对粮食出口配额进行了严格限制,哈萨克斯坦也对加工谷物出口进行限额。中国的粮食进口来源相对比较集中[2],主要粮食进口来源国严格的粮食进出口政策大大增加了我国粮食进口工作的负担。部分种类粮食进口程序相较于往年也变得更加复杂,导致粮食贸易周期延长,不仅提高了我国相关粮食进口成本,还极大降低了国际粮食市场的交易效率和物流效率。同时,由于国内实行严格的防疫政策,我国需要对进口粮食进行全面消杀,在此过程中粮食变质和腐烂的风险大大提升,加大了粮食的损耗。
(二)粮食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我国粮食企业大多为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粮食企业基本停止运营,粮食积压,没有收入来源,很多小型企业经营难以为继,从而濒临破产。即使在防控局势稍有好转后,物流管控依然严峻,致使粮食的收购和加工进程受到阻碍,加工企业仍有可能面临原料不足、产品物流受阻等问题,而且上下游企业衔接不畅,产业链也出现梗阻。并且,在防控期间,跨区域人口流动困难,粮食企业不好招工,粮食的生产加工活动依然不能正常维系。除此之外,企业的成品粮出售也会受到影响,导致现金流流入下降,企业在面临还贷压力的同时,资金周转愈加困难。
(三)粮食交通运输不便
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影响下,粮食流通难免受到阻碍。为了减少事件危害的范围扩大,交通管制变得严格,加大了粮食流通的不便性。由于单次粮食货运量减少,不仅增加了粮食物流成本,还对资源造成了极大浪费,导致粮食物流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各城市之间的货物运输时间延长,在受波及较大的地区粮食货运甚至不得不停滞,极大影响了粮食运输效率,使流通风险大大提升。不仅如此,若防控管制粮食不能及时运输至目的地,还会导致地区粮价波动,造成粮食市场的动荡,使百姓的粮食安全得不到有效保障。
(四)粮食供应链上下游协作能力弱
在粮食物流过程中,生产、收购、存储、加工、销售各环节之间环环相扣、联系紧密,任何一个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粮食供应链受阻,对粮食的稳定供应造成不利影响。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会影响粮食生产、收购、加工等环节的正常运行,使粮食物流供应链上下游协作能力变弱,“产购储加销”各环节之间不能实现有效衔接。因此,在有可能出现收购商和粮食加工企业面临无粮收购和加工问题的同时,还可能出现仓库粮食库存积压、甚至有变质风险存在的局面。因此,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一旦发生,将会严重影响到粮食供应链机制运转的各个方面,导致粮食物流效率降低,粮食供应风险增大。
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粮食物流业发展对策
(一)推进粮食物流产业和信息化技术融合
信息化技术在粮食物流上的应用,一方面体现在粮食物流装备的技术更新上,另一方面体现在智慧物流的信息平台建设上。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粮食物流装备加以改进,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物流过程中的粮食损耗,促进粮食物流效率提升。因此,需不断提高粮食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增加国家科研投入和企业研发投入费用,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努力实现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设计出更加节能高效的粮食物流设备。在粮食仓储环节上,建设粮食绿色仓储,实现生态储粮;在粮食运输过程中,开发散粮集装箱高效运输和装卸技术,减少运输途中的粮食损耗。另外,还要不断完善智慧物流云平台建设,将粮食物流的产、购、储、运、销等各环节纳入云平台信息监控范围,使粮食经营主体和相关行政管理部门能够通过云平台了解到粮食产购销方面的实时数据,有利于粮食资源的调配和粮食安全应急管理。将智慧化理念融入粮食物流运作系统,能够进一步实现粮食物流的高效运转,促进粮食物流产业高质量发展。
(二)强化粮食物流运营主体培育
传统的粮食物流运营主体是以生产加工为主的经营个体,运营模式单一且抗风险能力较弱,在面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常常由于准备不充分而身陷险境。因此,需鼓励粮食物流企业依托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做大做强,培育一批具有全球视野、国际贸易、供应链组织等能力的粮食物流龙头企业,承载一部分枢纽节点的功能,增强其在关键物流环节中的把控能力。并且,要充分发挥粮食物流产业集聚效应的带动示范作用,引导企业通过战略联盟、资本合作、平台对接、资源共享等市场化方式,打造粮食物流合作共同体,促进物流一体化组织效率提升,推进粮食资源系统的整合与优化,实现粮食物流运营主体优势互补和业务协同,有序推动粮食干线运输、多式联运、仓储服务、城市配送等物流服务资源集聚,形成有规模有组织的粮食物流运营合作体。
(三)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建设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会同时影响粮食行业和物流行业的正常运行,导致事件发生后粮食不能及时供应,因此加强粮食应急保障体系构建十分有必要。一方面,要完善应急保供网络、强化应急储备能力,不断推进应急加工、应急配送、应急储运等企业建设,积极推动全国粮食应急供應网点建设,做好粮食应急保供的各项工作;另一方面,要强化粮食动态监测预警,推进国家级粮食市场信息直报点和地方粮食市场信息监测点建设,将监测预警范围覆盖到国家的各个区域和重要粮食品种,密切跟踪各区域粮食供给、需求的变化及价格动态情况并及时进行反映,以使有充足的准备来应对各类突发应急事件。另外,还要加快建立起重点地区联动保障机制,陆续组织粮食应急加工企业复工复产,定向投放政策性粮食,使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来临时粮食供应得以稳定持续。
(四)完善粮食物流网络结构布局
围绕“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不断完善“通道+线路+枢纽+节点”的粮食物流骨干网络。对于跨省粮食物流,首先要大力推进和完善八大粮食物流通道建设,重点打造和完善“两横、六纵”八条粮食物流重点线路,在物流重点线路上着力推进“点对点散粮物流行动”。推动火车散粮运输系统工程、港口散粮运输提升工程建设,同时加快物流节点城市布局,根据城市交通位置和基础设施条件将其划分为一级节点城市和二级节点城市,并根据功能不同建设粮食物流产业园区和仓储物流园区、粮食收纳库等,以重要节点建设强化粮食物流主线路。对于跨境粮食物流,要加快布局粮食物流进出口通道,逐步构建与八大粮食物流通道对接的粮食物流进出口通道,以促进粮食跨境物流的衔接与合作。并且,要完善枢纽港口、铁路、公路等各类口岸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形成一批重要的进出口粮食物流节点,使进出口粮食实现高效对接。
总之,我国要不断优化粮食物流节点布局,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粮食物流产业园和仓储设施建设,实现“产购储加销”高效衔接,强化供应链韧性,逐步形成节点层次清晰、线路结构优化、通道发展平衡的粮食现代物流体系。
参考文献:
[1] 李辛一,韩啸,齐皓天.中国粮食保供稳价局势:现状、挑战与政府的应对——基于新冠肺炎疫情视角[J].价格月刊,2021,(1):9-15.
[2] 孙红霞,赵予新.基于危机应对的我国跨国粮食供应链优化研究[J].经济学家,2020,(12):107-115.
Challenge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hina’s Gr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unde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Peng Yue
(Yangzhou University, Yangzhou 225000, China)
Abstract: The grain logistics industry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grain industry. Only the stable development of the grain logistics industry can maintain the grain supply and ensure the food security. Therefore, the impact of majo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on the grain logistics industry cannot be underestimated, and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grain logistics needs to be highly valued. Therefore, based on the perspective of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grain logistics development, analyzes the challenges faced by the development of grain logistics under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provide methods and ideas for the future development of grain logistics industry, so as to promote the stable and healthy development of grain logistics.
Key words: public health emergencies; grain logistics; challenge; countermeasure
[責任编辑 若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