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点”亮中国智慧(六)

2023-03-16丁莹

作文与考试·高中版 2023年5期
关键词:廖俊波上善若水名句

丁莹

第六辑识读《道德经》

《道德经》是春秋时期老子的哲学作品,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道”,不仅包括宇宙之道、自然之道,也是个体修行之法;“德”,则是修道者必备的世界观、方法论及为人处世之法。

下面,笔者从四个角度撷取《道德经》中的部分经典名句作以分析。

角度一:取法自然

关联高考:2018年全国Ⅲ卷、北京卷和2017年全国Ⅰ卷作文都涉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的话题。这是高考作文值得重视的主题,也是党的二十大报告中重点提及的话题。

经典名句: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选自《道德经》第二十五章)

(今译:人遵循地的规律特性,地效法于天,天以道作为运行的依据,道则自然而成。)

适用主题:天地有序,万物有道;尊重自然,遵循规律;天人合一,和谐共生……

素材拓展

建设生态文明,追求绿色发展

过去十年,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年均值由2015年的46微克/立方米降至2021年的30微克/立方米,成为全球大气质量改善速度最快的国家;全国地表水优良断面比例达84.9%,接近发达国家水平;土壤污染风险得到有效管控,全面禁止洋垃圾入境,实现固体废物“零进口”目标。我国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污染防治攻坚向纵深推进,绿色、循环、低碳发展迈出坚实步伐,祖国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生态环境幸福感安全感持续增强。

运用示例:中华民族历来倡导天人合一,尊重和呵护自然。老子在《道德经》中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教导我们必须充分尊重天地自然的运行规律,如此人类才能行稳致远。尤其在大力发展经济的今天,我们更需要以保护自然为前提,在与天地自然和谐相处的基础上搞好建设。最近几年,我国环境发生巨变,人民幸福感亦随之飙升。

角度二:上善若水

关联高考:2021年全国甲卷、全国乙卷和2020年全国Ⅱ卷、全国新高考Ⅰ卷、天津卷作文主题或话题皆与“上善若水、利国利民”有一定關联。故此话题值得我们重视。

经典名句: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选自《道德经》第八章)

(今译:最高的善就像水那样,水善于帮助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

适用主题:追求至善,利国利民;奉献自我,泽被万物;一心付出,不求回报……

素材拓展

乡村教师,一心为民践初心

在四十多年漫长岁月中,帮助一千多名学生走出大山,而她自己却一直留在那个深山小村,她就是全国优秀共产党员支月英老师。支月英从1980年起就扎根在江西省奉新县澡下镇的深山小学,从青葱到白头,她几十年如一日坚守在偏远的山村讲台,从“支姐姐”到“支妈妈”,教育了大山深处的两代人。她努力创新教学方法,总结出适合乡村教学点的动静搭配教学法。她关爱孩子,资助贫困生,不让一个孩子辍学。她走得最多的是崎岖山路,想得最多的是如何教好深山里的孩子。她有多次机会离开山区,但又一次次放弃。她先后获得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道德模范、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江西省“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运用示例:教师,一直有“蜡炬”和“人梯”的美誉——他们燃尽自己,照亮别人;肩负使命,教书育人。这样的人,用老子所称道的“上善若水”来形容,可谓恰如其分。像张桂梅、支月英这样的优秀教师,数十年如一日,扎根大山深处,心系山区孩子,用自己的青春和心血为孩子们铺就了一条通向美好前程的大道。她们,称得上是“利万物而不争”的典范!

角度三:民心为心

关联高考:2022年天津卷、2021年全国甲卷、2020年天津卷和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皆与“心系民生”有一定关联。所以“一心为民”是值得关注的高考作文主题之一。

经典名句: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选自《道德经》第四十九章)

(今译:圣人没有固定不变的意志,而是以百姓的意志为意志。)

适用主题:人民至上,关注民生;忧国忧民,心系民瘼;奉献人民,我将无我……

素材拓展

廖俊波:人民的樵夫

芳兰生贵里,山河澄正气。廖俊波出身普通家庭,毕业后当过中学老师、乡镇干部,在政和县工作的几年,始终牵挂群众,惦记着群众的冷暖安危,他把群众当亲人,用心用情为群众办实事、解难事,用自己的“辛勤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廖俊波经历的岗位,都是“背石头上山”的重活累活,需要比别人付出更多的艰辛和努力。但他始终把工作当事业干,乐在其中。离开时,全县财政总收入翻了两倍多,连续3年进入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实现了贫困县脱胎换骨的蜕变。2017年3月18日傍晚,廖俊波出差途中因公殉职,年仅49岁。2017年6月20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廖俊波的先进事迹,追授他“时代楷模”荣誉称号。

运用示例:老子在《道德经》中疾呼:“圣人无常心,以百姓之心为心。”诚哉斯言,新时代呼唤“情为民所系”的榜样,恰如感动中国人物廖俊波,他带着人民的心声,走到人民身边,用心用情用力诠释着“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崇高情怀,这才是中国的脊梁!——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朱文雅

角度四:小康世界

关联高考:2022年全国乙卷、天津卷、2021年全国甲卷、2019年全国Ⅱ卷作文主题皆与“国家建设”“关注民生”有关联。“国家建设”“关注民生”会是今后的热门话题。

经典名句: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选自《道德经》第八十章)

(今译:让人民能够享有精美的饮食、美观的衣服、安适的居所、欢乐的习俗。)

适用主题:脱贫致富,追求幸福;丰衣足食,乐而忘忧;改善民生,提升品质……

素材拓展

立己达人,守望相助

杨淑亭,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县白毛坪镇的苗族姑娘,中共预备党员,现任湖南七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2011年,一场重大车祸使她高位截瘫,自强不息的她通过互联网开拓奋斗之路。从电商平台客服到外贸出口公司总经理,她只用了8年时间。在自己脱贫后,她开办企业和专业合作社,带领30个村的59名残疾人、380多户贫困户和1386名村民脱贫致富。

运用示例:回望2022之峥嵘岁月,党和人民披荆斩棘、栉风沐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脱贫攻坚取得了重大历史性成就,正将老子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理想变成现实,大同社会踔厉奋发。时势造英雄,杨淑亭以民之贫富为己任,哪怕“畏途巉岩不可攀”,也高歌“一蓑烟雨任平生”,用新鲜血液为祖国带来蓬勃生机活力。——江苏省扬州市公道中学 朱文雅

(编辑:李跃)

猜你喜欢

廖俊波上善若水名句
上善若水
上善若水(之三)
那些你“只知其一”的千古名句
上善若水
廖俊波
“十年后,我陪着你。”——廖俊波和妻子的最后道别
上善若水
《论语》中的名句(二)
《论语》中的名句(四)
《论语》中的名句(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