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礼”
2023-03-16一考生
一考生
从四书五经到“五讲四美三热爱”,再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礼”永远是时代精神的底色,也是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之精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若说君子如玉般有礼有德,那礼貌便为玉之形,礼义便为玉之质。吾以为:应践礼之形,本礼之质。
礼有形而无质,下也。礼义之意,我解为待人接物的合理与发自内心的求理。“礼之用,和为贵”。礼貌似花之芬芳,礼义如花之心蕊,若是有小礼而无大义,知小礼不明大理,那便是朵无香之花了。从古至今,何以观之?从“大人、老爷”到“先生、女士”,变的是称呼,不变的是尊重。从跪拜到鞠躬,从鞠躬到握手,到现在的点头致意,变的是行为,不变的是礼貌。倘只是做做表面功夫,两面三刀,则这礼又是可耻的了。对“礼”,也须是求形芬芳馥美,求质沁人心脾才好。
礼有质而无形,中也。子路被孔子评价“为国以礼,其言不让”,有的是礼之心,无的是谦之行;赛场上京骂要求退钱退票,有的是赢之心,无的是礼之形。一块璞玉再耀眼,若只存于匣中,也是“有匣(瑕)”。一篇文章再深刻,若只用粗鄙之语,也是“败笔(鄙)”。文质彬彬,质形结合,知行合一。对“礼”,也须是求质深刻入骨,求形文采斐然才好。
礼有质有形,上也。君且看周总理外交“上坡向下看,下坡向上看”,不卑不亢方显礼义之邦真金本色,也且看习主席“绿水青山便是金山银山”,“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声有色书写大国外交有礼有情。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礼之精神在当今时代气象万千,海纳百川,让中国人在社会中有根,在国际中有德。对“礼”,也须是求质坚硬纯洁,求形如琢如磨。
礼的形,礼的质,都是而今我们个人、国家、民族所与生俱来,却需唤醒呼吁的。它是通天祭祖以安世事的玉石,是修己安人以慰平生的玉坠,变的是形,不变的是内涵。而惟有守身如玉,怀瑾握瑜才能真正守住这血脉,让新鲜的血液叩击时代的脉搏!
评点:材料重点是去探讨“礼”的核心概念,而不是简单将其作为“礼貌”进行分析。文章很好地从内在、外在两个角度进行了对“礼”的分析讨论,且分成“礼有形而无质”“礼有质而无形”“礼有质有形”三個维度进行递进式分析。文章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比喻形象、准确,在道理论证、举例论证之余丰富了文章的论证方式。
(编辑:王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