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屠杀85周年:传承有声
2023-03-16
2022年是南京大屠杀发生85周年,12月13日是第九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我们以国之名,祭奠遇难同胞,缅怀所有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献出生命的英烈。
如今,随着时间的流逝,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越来越少。据统计,2022年已有11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永远离开了我们,截至目前,登记在册的幸存者仅有50人。2022年8月15日,首批13名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获得认证,意味着幸存者后代正式接过传承历史记忆、传播历史真相的接力棒。
素材链接
传承者常小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入口处的群雕中,有这样一组雕塑:胸口被刺的母亲,挣扎着给幼儿喂了最后一口奶后死去。这组雕塑,就是以常小梅的父亲、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常志强一家的悲惨遭遇为原型。“每每看到那座雕像,我都难以抑制心中悲痛。”
2019年,常小梅将父亲的“微观史”整理成一本书,目前已出版发行中英日3种文本。“作为幸存者的后代,我有义务传承这段家庭记忆,记录那场反人类的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的耻辱和伤痛。作为中华儿女,我更有义务传承这段民族记忆。”
传承者马庭宝
当父亲和舅舅等亲人被侵华日军扫射时,南京大屠杀幸存者马庭宝还是咿呀学语的2岁孩童。当时,马庭宝并不明白什么是战争,不懂什么是亲人的逝去,更不知道这对自己意味着什么。长大后,马庭宝渐渐明白,自己的命运与这段家事、城殇、国难紧紧相连。他用一生证明:在历史面前,每个人都不可置身事外。已是四世同堂的马庭宝决定,将南京大屠杀记忆传承的重任,交到女儿马明兰、马明虹的手中,希望这段家族记忆,一代代接力下去。
传承者艾义英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南京及周边地区开始长达6周的血腥暴行,艾家虽贫苦但幸福的小日子戛然而止。艾义英说:“我记得当时我抱着爸爸的腿,说:‘爸爸你不能走,你走了我怎么办。爸爸转回身说:‘乖,爸爸马上就回来。这是爸爸跟我说的最后一句话。”
这些年,艾义英的儿子黄兴华一直陪伴母亲参加各种纪念活动、证言集会。“我经常到纪念馆来,为参观学习的青年学生,包括一些外地的游客,介绍这段历史,也把我母亲的惨痛经历讲给大家听。我希望自己的微薄之力,可以让更多人记住历史、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素材拓展
守望互助,凝聚和平力量
2022年11月,日本友人大东仁将最新一批从日本征集到的51件(套)珍贵文物辗转送至南京。其中,侵华日军第九师团步兵第三十六联队第十一中队《阵中日志》、侵华日军荣第1644部队相关照片等尤为珍贵。“纪念馆馆藏文物史料共有19.2万余件,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各国友人和海外华人的征集和捐赠,他们对历史真相不懈追寻的价值与意义是不可估量的。”纪念馆文物部主任艾德林说。热爱和平的人们,即便相距万里总能相遇。
文本解读
角度一: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
每年举行国家公祭仪式,表达的是一种国之祭、史之痛、民之愿。宣誓的是中國人民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坚定立场。未来,传播真相的队伍将进一步扩容,共同把南京大屠杀历史真相永远传递下去。
角度二:历史不容忘记,记忆需要传承。
幸存者们日渐凋零,但和平之声愈发响亮。纪念已故华裔作家张纯如,“一个人的力量”阅览室在美国旧金山海外抗日战争纪念馆成立,记忆的力量在各国年轻人中传递,海内外汇聚起捍卫和平的合力……南京大屠杀是国家记忆,也是人类共同的记忆。铭记这段历史,守护不灭的记忆,是我们每一个人的责任和义务。
角度三:以史为鉴、开创未来。
党的二十大发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号召,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这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抗战期间牺牲烈士以及死难同胞的最好告慰,也是我们以史为鉴、开创未来的最大底气。我们有决心、有信心、有能力让和平的薪火代代相传,同世界人民携手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运用示例
当我们凝望历史,历史也在凝望我们。中华门城墙上留下的弹孔依然清晰可见,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的钟声每天都会准时敲响。我们铭记历史,不是为了延续仇恨,而是为了记取历史的警示,感悟和平的珍贵,凝聚前行的力量。传承记忆、维护和平,必须时刻警惕和防范任何对侵略行为的辩护和美化,坚决抵制和痛击任何亵渎历史、挑战民族底线的行为,以实际行动守护历史记忆,捍卫民族尊严,维护和平正义。
(编辑:关晓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