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代表:踏上新征程 描绘新画卷

2023-03-16王珏婧

上海人大月刊 2023年3期
关键词:人大代表代表

文/孙 鑫 王珏婧 戴 薇

袁国华:持续助力临港跨越式发展

新任全国人大代表袁国华是上海临港经济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临港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党工委副书记。曾任临港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总裁等职。

自2003年从漕河泾开发区到临港集团工作后,袁国华先后从事过财务管理、土地收储、规划、园区建设、招商等业务,见证了临港地区“平地兴产、滩涂造城”的全过程。在他的带领下,临港集团当好新片区开发建设的主力军,积极引入和服务了特斯拉、闻泰科技、商汤科技、中芯国际等重大项目,培育了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高端装备制造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打造了全市增长速度最快的生物医药产业园区等14个特色产业园区,占全市四分之一强。

辉煌属于过去,袁国华更关注现在。这次当选全国人大代表,他深感,这不仅是个人的崇高政治荣誉,更体现出各界对临港新片区的重视、对临港集团的认可。“必须要认真履行代表职责,主动担当作为,带领临港集团全体职工加快推进临港新片区开发建设,打造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竞争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和开放创新新高地。”

临港新片区已实现首轮“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发展目标,正开启“新三年”跨越式发展的新征程。去年以来,围绕企业和人才的实际发展需求,袁国华走访多家重点企业,接洽多位企业家和管理人才,了解企业和高管的需求。“这次参加全国人代会,我准备从扩大临港新片区前沿科技类企业政策覆盖面、推广高端人才优惠政策、大力发展跨境金融和国际贸易产业等三方面提出代表建议,希望持续推动临港新片区构建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为新片区形成更多首创性改革、集成性创新,作出人大代表应有的贡献。”

师延财:积极为产业工人发声

来自基层一线的师延财代表是核工业产业工人,现在是中国核建的一名核级焊工。他出生于1990年,是上海团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提起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感受,这位来自青海的小伙子表示:“使命荣光,面对这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担当,将不辱使命,积极为核工业产业工人发声。”

10多年来,师延财在核电建设和运维过程中挑战极限、突破自我,练就高超焊接技能,屡次攻克焊接难题,从一名放羊娃成长为焊接技能大师,先后获得“全国技术能手”“中央企业技术能手”“中央企业青年岗位能手”等荣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师延财不仅认真学习代表法等相关法律知识,还主动与多名上届代表建立联系,多次就如何履职等方面进行交流,了解怎样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怎样在代表团会议上发言、怎样提交议案建议等。同时,师延财利用工作间隙和休息时间,通过交谈、电话、微信等多种方式深入调研了解一线产业工人的关注点和需求,为参加全国人代会做足准备:“我将立足本职岗位,代表产业工人队伍,持续关注加大新时代产业工人队伍培养力度,让新时代产业工人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贡献更大更多力量。”师延财表示,会后将第一时间把大会精神带回所在单位,带到基层一线班组。

▲袁国华代表

▲师延财代表

▲吴焕淦代表

▲许忠代表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大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培养。面对新的使命,师延财颇有感慨地说:“我的成长成才得益于核工业这个大家庭对于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身为产业工人的代表,我将会好好珍惜这光荣的使命,坚定理想信念,锤炼本领,争当排头兵,建好言献好策。”

吴焕淦: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宝贵财富

吴焕淦是上海中医药大学首席教授、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国家中医药领军人才“岐黄学者”,也是这次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他自2008年起任上海市政协委员,2018年担任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2011年11月被评为“‘十一五’期间全国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贡献先进个人”,入选民进上海市委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四十年·四十人”宣传典型。

“无论是作为全国政协委员还是全国人大代表,都肩负着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吴焕淦感慨道,“我在履职尽责、参政议政的过程中,锻炼了发现问题和思考对策的能力,对国家和行业的认识更加深刻,为中医药事业发展作出了微薄贡献。现在从政协委员到人大代表,从参政议政到履职行权,这层身份的转变也带来了职责上的转变。在新的起点上,我对新的工作要求和新的作为充满了期待。”

人大代表提出议案建议是宪法赋予的权利,也是履职的重要方面。要提高履职行权的能力,就要不断加强学习,拓宽知识面,深入调查研究,提高建言献策、为民代言的水平。为此,吴焕淦通过网络、书籍,以及向老代表电话咨询等形式,充分学习相关法律制度和如何提出好的议案建议,多方沟通联络,思考解决社会难点问题的对策。“我是新代表,要加强调研,深入学习,涉及人民利益的问题,我要多请教老代表,多听百姓的呼声。”

作为一名中医人,如何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使中医药这一传统有效治病方法能够长久地、持续地、全面地融入人民日常生活,保障人民健康是吴焕淦心头的一件大事。吴焕淦表示,将持续关注中医药发展动态,深入调查研究,从修订中医药法的层面提出建议,推动中医药法深入贯彻实施,继承好、发展好、利用好中医药宝贵财富。“我将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为上海人民发声,为中医药事业发声,为建设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许 忠:奏响开局之年的新时代强音

“激情、细腻、极富感染力”,这是多年来世界各地媒体对许忠的评价。被誉为当代中国最杰出的指挥家和钢琴家之一的许忠常年活跃于世界音乐舞台,为繁荣艺术事业、促进中西方艺术交流作出了重大贡献。自许忠2016年出任上海歌剧院院长后,一系列经典歌剧经重新磨砺焕发生机,更多能走向世界的原创民族歌剧被搬上了舞台。

“作为文艺界的代表,我深知自己担负的使命,要为文艺发声,展现上海文艺界人士奋发的精神面貌。”得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许忠很是振奋。经历了三年疫情的考验,演员们渴望舞台,观众们期待演出,找准赛道的上海演艺行业聚焦“3+1”选题方向集中发力,在开年之后就呈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的生机。如今,上海的18家国有文艺院团有12个新创和4个修改提高项目正在加紧推进,而上海歌剧院今年将承担其中3个剧目的创作任务,可谓重担在肩,压力山大。许忠迫切地想要将这些重大革命历史题材、新时代现实题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优秀作品带到两会现场。“这些演出作品将唱响上海砥砺奋进,勇当改革开放排头兵、创新发展先行者的雄心壮志,与面对未来开拓创新、踏浪前行的坚定信念和必胜信心。”

▲张义民代表

▲盛弘代表

“文艺创作需要有争分夺秒的紧迫,也要有持续攻坚的耐心,还要充分尊重艺术规律。”许忠认为,上海的文艺院团之所以能在开年就马不停蹄地投入创排,离不开市委宣传部提前锚定、谋定而动,令院团的创作更有方向、更有底气,“正所谓‘手中有粮,心就不慌’。”对许忠和上海的文艺院团来说,储备精良剧目、奉献精彩演出,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也是上海城市发展和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的需要。“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更要充分抓住演艺市场复苏的机遇,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潜心打磨精品力作、推动创作演出,打造出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好作品。”

张义民:一枝一叶总关情

“我也是我们村的‘老叶子’。”身着“美丽乡村”志愿者标志性绿马甲的张义民正在例行检查村庄环境,和芦胜村的其他志愿者一样,担任闵行区浦锦街道芦胜村党总支书记的他,每周也会轮岗清扫村子里的道路。

从2018年当选党总支书记以来,张义民依托党建引领所开创的“芦胜 PVP(Party-Volunteer-Public)模式”逐渐走出了一条基层治理的新路,也令“美丽乡村”志愿者团队的名气越来越响。如今田园瓦舍交相辉映、乡村风光无限的芦胜村已荣获“全国文明村”“上海市文明村”“农村社区建设试点示范村”“上海市整洁村”“上海市生态村”“美好家园示范村”等一系列荣誉称号,也为新时代全国乡村治理提供了宝贵的示范与参考。

“要将目光看得更远。”14年返乡发展时,张义民就决定了要扎根群众、服务群众、回馈群众。得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张义民便迫切地想要为更多的乡村百姓发声。如何为人民群众谋福祉,如何为农民解决“急难愁盼”的问题,一想到这些,张义民倍感责任重大。“除了让农村生态环境美起来,更要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让农村集体经济富起来。我想将关于乡村振兴的建议带到全国人代会,做好基层农民群体的代言人。”

“闲不住”的张义民于是便开始了马不停蹄的实地调研,跑企业跑基层,向往届基层人大代表请教,到村民家里听民声,与其他村支书交流共性问题。在他的案头,学习研究党的二十大报告和中央政策文件的材料堆成了厚厚一摞。“发展乡村振兴的关键是产业振兴,要强化法治保障,在集体经济组织、土地利用管理等方面建立健全体制机制。聚焦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是我目前的调研方向,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完善收益分配制度,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利益。”

盛 弘:把群众的大小事放在心上

在荣华居民区的“古北市民议事厅”里,来自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居民代表经常在此讨论社区里大大小小的事情。能让这个“小小联合国”的居民融合、凝聚在一起,居民区党总支第一书记兼古北市民中心主任盛弘坦言,她的法宝便是“把每个人放在心上”。

盛弘是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国普法先进个人、市第十一次及第十二次党代会代表。起初,从外企总裁助理到社区“大管家”,盛弘的职业“转身”并不简单。为了满足不同文化习俗社区居民的多元需求,盛弘带领着工作团队实践形成了以文化融合、服务融合、情感融合为内容的“‘融’国际社区工作法”。依托市人大常委会古北市民中心基层立法联系点,群众参与立法的热情越来越高。一批批热心公益、有责任心、有担当的中外居民汇聚到一起参与社区事务,探讨社区治理的公共议题,民主的“接力棒”在此传递。盛弘说:“成为人大代表后,我更要倾听民声,汇聚民意,为民代言。”

“家门口的美好生活圈,希望变得更加便利。”扎根社区十多年的盛弘对基层社区服务的变化感触特别深,特别关注如何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的品质生活。“经过多年发展,上海的社区服务基本度过了‘有没有’这一阶段,现在居民关心的是服务‘好不好’。”全国人代会召开之前,盛弘除了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培训调研等活动、组织社区的日常工作,还陆续和全市其他20多位居民区书记进行了交流,梳理出了一些社区治理的共性问题。“我要发挥与百姓‘零距离’的优势。这次全国人代会,我想就如何通过更好的空间布局、政策协同提升服务效能,将助餐、看病、健身、文娱等多种便民服务场所融合、集成提出代表建议。智能化新时代已经到来,运用AI、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匹配相应人才队伍也是未来基层治理的方向,希望能将更精细精准的服务送到居民家门口。”

▲张帆代表

▲周桐宇代表

张 帆:风驰电掣,他从“海上”来

“国家科技自立自强的步伐越来越大,解决外国‘卡脖子’问题刻不容缓。”得知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张帆非常激动,“目前我国储能应用还有四大困局,我想将新型能源体系下新型储能等战略新兴业务发展和政策支持方面的建议带到两会上。”

中国电气装备集团科技创新部部长张帆是一名工学博士,长年致力于高端智慧电气装备研发工作。由他研制的国内首套500kV直流融冰兼SVC装置、世界首套特高压可控并联电抗器装置等首台套高端装备,打破了国际技术封锁,填补国内空白,并多次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和专利奖,为我国电网安全高效运行提供坚强技术支撑。近年来,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和“双碳”的目标令张帆对海上风电领域技术及核心电工装备开展了新一轮的创新探索。

“2021年,随着中国电气装备集团在上海重组整合挂牌成立,我也成了一位新上海人。”2022年,张帆荣获了“上海市产业菁英领军人才”荣誉称号,今年更成功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作为一个新上海人,张帆深感使命光荣的同时,更感责任重大,除了要将各种环保、新兴技术等知识转化为代表履职的技术支撑,还要成为人民群众的代言人。“身份转变的背后,需要我学习的新东西更多。”从前一心专研如何攻克绿色低碳技术、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张帆开始学习宪法、法律,不断提高法律意识,时刻准备着深入群众、倾听呼声。“我要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主动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群众便是我们的相信和依靠。今后在观察问题、考虑问题时,要逐渐将小我融入大我,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桥梁作用,为更多的人发声,为新兴产业发展奔走呼号,为国家科技创新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周桐宇:追赶时代浪潮 传递民营企业心声

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周桐宇是复旦大学经济学博士、上海市工商联副主席、威达高科技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历任第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此期间,她始终以委员的高度责任感,勇于触及经济社会领域最核心的问题,认真履行全国政协委员的职责。累计传达会议精神100多场,提交相关提案近50份,助推了多项重大民营经济改革措施的落地,也为科技民营企业激发创新活力发挥了积极作用。

周桐宇曾围绕着破解大学生就业难、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大金融扶持力度、服务实体经济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的专题调研,每年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交的提案都精准靶向民营企业切身利益。这次全国人代会上,周桐宇将继续为民营企业发声,拟提交《关于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营商环境的建议》,建议从法律和制度上为民营经济创造宽松的营商环境,保护民营经济的合法权益和平等竞争权利。

除了进一步营造有利于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的营商环境,周桐宇还在思考另一个重要问题:如何搭建创新平台,全力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她认为,创新平台是集聚创新资源、开展创新活动、推动技术进步、支撑产业发展的引擎载体,具有加速技术研发、成果转化、企业培育与产业扩张等驱动功能。去年,周桐宇曾建议加快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科创园经济发展,让园区企业享受长三角区域联动政策。再去调研时,发现相关具体措施正在逐步实施中。

▲水庆霞代表

▲印海蓉代表

从全国政协委员到全国人大代表,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责任,周桐宇将始终心系民营企业,希望通过深入的调研,初心不改,使命在肩,以实际行动践行人大代表的使命与担当。

水庆霞:为中国足球多做一点事情

想必很多人都记得这样一个令人热血沸腾的夜晚:2022年2月6日,女足亚洲杯决赛,中国女足对阵韩国女足。在上半场连丢两球的不利局面下,女足姑娘上演逆转绝杀奇迹,3比2战胜韩国队,时隔16年重夺亚洲杯冠军。网络上彻夜狂欢,打开各大社交平台,中国女足夺冠的消息像潮水一样涌来。

对于此次夺冠,中国女足主教练水庆霞说:“亚洲杯踢得好,主要原因就是精神层面做到了不言弃、不放弃。”正如水庆霞所说,她的身上有着体育人独有的笃定与果断,这是她执一事终一生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我从17岁开始踢球,一直没有离开过足球,从运动员到教练员,正好40年的时间。”40年间,冠军球员、冠军教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水庆霞拥有的荣誉众多,如今,她又有了一个新身份。

2023年1月,水庆霞当选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得知当选的消息后,我很兴奋,也很感恩。整个足球界的反响也很热烈,要感谢足球带给我这样一个机会。”言语间句句不离足球的水庆霞被足球界寄予了很大的希望,让她感到“肩上的担子比较重”,“要在足球方面,尤其是对女足,从人大代表的视角出发尽到自己的责任,发现问题并找到解决问题可行的方向,积极献计献策,为足球运动发展多做一点事情。”

学习,是水庆霞在采访中提到的又一个关键词。虽然在绿茵场上身经百战,但刚刚当选新代表时,水庆霞坦言自己“没有什么经验”“有些迷茫”。但她骨子里就是一个不怕难、有韧劲的人,为此花了不少精力去学习相关知识,并向其他代表和身边的人请教,以更准确地把握学习和履职的方向。就这样,也渐渐找到了一些代表履职的感觉,“当选前不太留意的事情,现在也会主动去关注”。记者联系到水庆霞时,她正带队在西班牙进行女足世界杯前的模拟热身赛。尽管如此,水庆霞还是为参会准备了不少问题和想法,计划带到今年3月召开的全国人代会上,希望通过与参会代表学习和交流,为今后履职打开思路、积累经验。

印海蓉:将压力转化为动力

累计完成8000多天、超25万分钟的直播主持,荣获首届中国播音主持“金声奖”、全国播音员主持人“金话筒”奖,多次获中国播音与主持作品奖、中国广播电视新闻奖等专业奖项,曾担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被评为“全国劳模”、全国“三八”红旗手、“上海十大杰出青年”……这些荣誉是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上海广播电视台融媒体中心首席播音员、主持人印海蓉从业近35年以来取得的累累硕果。

印海蓉1988年进入上海电视台工作,一直担任名牌节目《新闻报道》主播,曾播报过很多两会新闻。印海蓉说自己对“人大代表”并不陌生,但“当全国人大代表的新身份落到自己身上时,才真正感到这份责任的重量和内涵,压力倍增”。为了让自己尽快适应新的角色,印海蓉认真学习人大制度及代表工作有关知识,还特意向她的同事——两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曹可凡讨教履职经验。

为了即将召开的全国人代会,印海蓉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今年1月中旬开始,我注意到每天《新闻报道》节目直播时,身旁多了一位新搭档——手语翻译。上海率先在两档电视主新闻直播中增设手语翻译服务,这对广大听障人群来说是一件好事。”顺着这条线索,印海蓉又了解到,目前医院、银行等一些社会场景中,尚无法满足听障人士就医、办事等需求,这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痛点问题。“在多方调研后,我了解到,可以利用科技企业和高校的研发优势,通过人工智能手段建立具有双向沟通能力的智能手语翻译系统,帮助听障人士更好融入社会。”为此,印海蓉联系了市残联和有关科技项目负责人,认真查找数据、详细了解情况,希望通过代表建议为我国无障碍城市建设提供更多方案。

▲权衡代表

▲陈达代表

对于未来五年,印海蓉已经有了初步规划:“虽然第一次当代表有压力,但我会将压力转化为动力,把党对新闻工作者‘眼力、脑力、脚力、笔力’的要求运用到代表履职上,不辜负大家的厚望。”

权 衡:发挥智库优势 提出高质量议案建议

新当选的全国人大代表权衡是上海社会科学院党委书记、研究员,兼任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特聘专家、中国世界经济学会副会长、上海市经济学会副会长。长期从事经济学等社会科学研究,使得权衡形成了“坚持问题导向、理论联系实际、理论研究和政策创新相互促进”的研究方法和思维方式。多年来,权衡和他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一批有影响力的研究成果,多次获得省部级优秀科研成果奖。他本人也先后入选中组部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上海领军人才”等。

在权衡看来,理论社科研究只有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才能真正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体现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立足实际,解决问题,也是人大代表履职的要义之一。“作为代表,必须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充分调研和深入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真正有助于解决问题的议案和建议。”为此,权衡近期积极组建研究团队,多次组织调研和研讨会,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学科和专业优势,聚焦数字跨境贸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合作以及金融开放安全等许多前沿领域和问题,积极谋划提出议案和建议。此外,他还在调研和思考如何合规化开发利用个人数据,既能顺应数字化转型发展需求,又能保护好个人隐私。

广泛调研、深入思考,让权衡在履职过程中有的放矢。在参加全国人大代表立法法修正草案研讨会时,权衡提出“立法法要更加注重对重大领域、重点领域和经济社会发展前沿领域的立法引导和积极探索,以法治保障新时代高水平改革开放”。权衡说:“作为一名从事社科理论研究工作的人大代表,必须提出高质量的议案和建议,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作出应有贡献。”因此,在全国人代会上,权衡还将就加快推动哲学社会科学人才队伍建设、中国特色新型智库高质量发展等提出建议。

陈 达:努力让会展人更好发挥所长

“时间不够用”“更加忙碌了”“责任更重了”……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后,陈达觉得自己工作和生活的节奏彻底变了。说话慢条斯理的她,却每天都在雷厉风行地处理着各种事务。

陈达来自东浩兰生集团上海工业商务展览有限公司,每年9月举办的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就由她所在的公司承办。当选全国人大代表前,她是公司能源展部部门经理,兼任工会副主席(主持工作)。工作能力出众、群众基础良好,使陈达和她带领的团队曾分别荣获东浩兰生集团“优秀女职工工作者”、“东浩兰生巾帼奖”先进集体等称号。

当选人大代表的那一刻起,陈达知道自己的角色定位不一样了,从此她关心的事情更多了,思考问题的角度也在调整。“我时常告诫自己,我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更多的基层工作者。”陈达说,“要从国家和人民的视角提出建议,而不能局限在个体和局部的利益。更应善于从不同的视角观察问题、发现问题,通过调研等活动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些心得源自陈达自身的学习和体会,也源自老代表的传授。当选人大代表后,陈达专门拜访了东浩兰生集团上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章伟民,详细了解如何更好履职、如何准备高质量的议案建议等;并通过积极参加代表活动,认真地聆听其他代表的发言,快速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

经过学习、调研,陈达明确了履职方向:“我来自会展人群体,要把集团产业板块中所遇到的行业共性的问题及时反馈给主管部门,同时督促主管部门及时解决企业所遇到的问题,让他们在更好的政策环境下发挥自身所长,参与国家建设。”数字会展、绿色展馆、人才服务、民生问题等将是她未来关注的焦点。

“我希望在未来五年中能处理好代表履职与本职工作的关系,提出的议案建议能够被采纳,这将是我作为人大代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谈到未来的履职计划,陈达充满期待。

猜你喜欢

人大代表代表
诠释代表初心 践行人大使命
四季的代表
老代表战“疫”
“代表通道”新观察
这个代表咋这么拗
杨代表最急的三件事
人大代表要常回“家”看看
人大代表选举(三首)
一位人大代表的担当
给人大代表履职戴上“紧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