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克思消费理论视域下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探析

2023-03-15崔发展扈帅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3年7期
关键词:马克思消费生产

崔发展,扈帅军

(西南石油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成都 610500)

2022年4月出台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意见》,明确提出“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1]这是党中央对我国现阶段发展局势做出的科学判断,旨在坚持把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这不仅是我国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要目标,也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必然要求。从全面、辩证、长远的角度来看,打通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堵点,必须以消费作为中心环节。因此,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必须深入研究马克思消费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学理张力与实践价值,对当前打通国内大循环、加速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启示。

一、马克思消费理论的基本内容

马克思所处的年代,工厂手工业基本被机器大工业替代,随之而来的是生产与科技的革命,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一系列新的社会危机,主要是因为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之间的矛盾被加剧。马克思通过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批判研究,对资本主义背景下的资本家和工人在消费问题上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提出了诸多有见地的观点。

首先,要厘清消费相关概念的唯物论基础。马克思在其《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专门讨论了消费与消费力概念,在马克思看来,“消费不仅被看成再生产的终点和最后目的的结束行为,而且会反过来作用于起点并重新引起整个过程”,[2]其实质就是为了表明再生产、分配与交换是消费的需要。马克思将消费分为广义的消费和狭义的消费,广义的消费主要就是指生产消费,就是人们在劳动中对劳动工具、原材料的使用和消耗;狭义的消费就是指人生活上的消费,就是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资料的具体过程。

在消费的基础上,马克思认为消费资料本身就是一种商品,“消费资料的任何一种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3]并且体现的是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的个人消费形式。从这一角度出发,马克思将能够同时进入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消费的人类生存必需的生活资料称为必要消费资料。而将通过剩余价值交换来的,只能进入资产阶级的消费资料称为奢侈消费资料。从消费满足个人需求的角度来看,马克思将消费资料划分为例如面包等生存资料、小汽车等享受资料、教育等发展资料三大部分。但是,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往往只有资本家才有能力消费。马克思通过对享受资料和发展资料的划分,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消费加以区分。对比可知,无论从何种角度出发,工人阶级往往处于社会消费的底层,资产阶级由于掌握了从工人身上榨取剩余价值的方法,因此处于整个社会消费的高中层。这不仅进一步揭示了资本家压榨工人的真实面目,而且为解决分配公正问题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支持。

消费能力是指人们获取消费资料的能力。没有消费能力便无法获得消费资料,因而无法保证个人的生活需求,消费活动也就无法开展。马克思认为,消费力不仅是消费的条件和手段,还表现着消费者的个人能力和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因此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出发,消费力又可分为社会消费力和绝对消费力。社会消费力是资本主义实现剥削的限制条件之一,绝对消费力受限于当前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其次,要把握好消费在社会再生产中的作用。马克思在其《〈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对生产、分配、交换(流通)、消费的一般关系进行了经典论述,并且指出生产与消费是辩证的相对关系,生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成为消费,“劳动消费它自己的物质要素,即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并把它们吞食掉,因而是消费过程”。[4]在马克思看来,将生产视作一般、分配和交换视作特殊、消费视作个别的三段论法,虽是一种联系,却是一种肤浅的联系。因此,为了更深入地把握上述联系的本质,马克思将生产和消费与分配、交换与流通三个方面进行系统的梳理与研究。

消费对社会在生产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首先,马克思认为,消费和生产是一个相互成就的过程,生产是消费材料的来源,并决定着消费的内容和方式。消费创造是产品的主体,也是产品之所以成为产品的根本原因。因此,从消费的角度来看,消费对生产有两点重要的反作用。一方面,消费使得产品从可能转化为现实的产品,实现了产品的价值。一辆汽车,如果没有被使用、磨损,它只是可能性的汽车,并非现实的汽车。另一方面,消费创造着生产的动力。即人们在主观上产生新的生产需要,以此为动力进行生产。其次,马克思认为,消费是分配的结果。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在消费上的差异主要由生产的物质条件决定。在社会生产的过程中,资本家掌握着土地和资本这两大物质条件。而工人由于“自由的一无所有”,在生产过程中只能出卖劳动力这一身体条件。这些条件导致了资本家阶级和工人阶级在分配上的差距,因而导致了在消费上的差距。最后,马克思提出,交换是生产和消费的中介要素。生产出来的商品通过销售和购买进入消费领域。并且,消费对产品在社会上的流通规模起到制约作用,同时,产品流通的广度也反过来决定着消费的规模。

最后,马克思对消费不平等问题进行了批判。马克思阐明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在消费上的不公平体现了资本主义制度下的贫富差距,映射出了资本主义的本质。资本家只有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榨取工人劳动的剩余价值,比如减少工资、延长工时等来满足其无尽的消费欲望。马克思反对资产阶级的奢侈消费。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马克思指出“古代国家灭亡的标志不是生产过剩,而是达到骇人听闻和荒诞无稽程度的消费过度和疯狂浪费”。[5]然而,这一问题并未伴随着封建制度的土崩瓦解而消失。相反在农业时代,由于生产力的水平低下和人们对自然的敬畏,人与自然的关系相对更加融洽,到了资本主义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大幅提高,资产阶级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仅对自然资源进行疯狂掠夺,还对剩余价值进行无节制的奢侈消费。马克思在其诸多著作中旗帜鲜明地批判资产阶级这种虚幻的、纵欲的个人行为。马克思指出,消费在满足人类本性的同时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不能无休止地从自然中索取,要考虑环境的承受能力,无休止地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会给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带来威胁。同时,马克思还强调资源的循环利用问题,指出“几乎所有消费品本身都可以作为消费的废料重新加入生产过程”[6],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马克思通过对当时的国民经济学和庸俗经济学错误观点的批判,提出了更加全面、深刻的消费理论。这一消费理论贯穿整个社会再生产的全过程,对我国当前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具有重要意义。因此,从马克思消费理论出发,在今后的发展应该把握生产与消费、分配与消费、流通与消费和环境与消费等四个方面关系。

二、精准分析好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坚实基础

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7]生产决定着消费,消费反作用于生产,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因此,在现实社会中,不能割裂二者之间的辩证联系,要做到统筹全面,协调一体。只有将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恰到好处地处理好,才能为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当前世界经济在贸易保护主义、单边主义、逆全球化思潮和新冠疫情的背景下疲软乏力,投资与出口受到显著影响。我国刺激经济发展方式亟待改善。一方面,要扭转重投资轻消费的观念,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将投资和出口主导转向消费主导。另一方面,以民生为导向,生产出更加符合人民美好生活需求的产品。最后还要更好的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助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

采用多种手段刺激消费群体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消费被视作生产的终点和再生产的起点,高质量需求催生消费结构升级和转换,在消费领域重点要解决消费供给与消费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充分发挥消费在经济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助于实现更高水平供需平衡。首先要顺应时代潮流,推动消费与互联网深入交融,释放线上消费活力。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传统行业遭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但是使得直播带货等线上消费形式更加普及,不仅带动了互联网经济的发展,而且缩短了消费者与产品之间的距离,提高了下沉市场的消费热情,推广了贫困地区的特色产品。其次要重点促进实物领域的消费,使供需两端实现高层次的良性循环。住房等大型实物消费仍然是人民消费的重要领域。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推进老旧小区改造计划等。再次,要针对不同消费人群提供不同的消费产品,积极培养如新能源汽车、智能电器、无人驾驶等消费热点。最后,要不断完善政府在消费领域的监管作用,打造一个健康、安全的消费环境。

采用以消费为导向的生产方式是扩大消费市场的基本举措。消费作为社会再生产的重要环节,指引社会再生产的发展。生产对消费具有决定性作用不仅表现在生产为消费创造现实对象,而且表现在个人消费的内容和形式受到生产本身的产物——分配关系——的直接影响。[8]然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和社会主义体制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当时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起到了基础性作用。随着时代背景和自身发展条件的转变,这一发展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随之而来的是资源的损耗和环境的恶化,因此,转换经济增长动能迫在眉睫。从世界范围来看,一个国家若想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迈向高收入国家行列,其经济发展必然要以消费为主导。而一个国家收入越高,其供给侧的产业必然更加细化,更加中高端化。从需求端来看,扩大内需要以消费为主要抓手,牢牢把握国内消费大市场,降低对外需的依赖程度。从供给端来看,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以创新为主要抓手,以新基建为主要依托,抓住新一轮产业技术革命的红利,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发展中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因此,供需方面必须协调一致,保持动态平衡。

采用以民生为导向生产方式是消费者释放消费力量的关键一环。经济生产的本质就是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9]劳动者作为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刚开始他们对自身生存的需求仅限于温饱和生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他们要考虑自己的养老等问题,因此建设好民生工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还能促进经济又快又好的发展,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结合为消费扩大提供强劲动力。生产企业的产品只有进入流通,被消费者消费,才能实现该产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才能称之为商品。因此,群众的消费能力在产品变为商品的环节中至关重要。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自成立以来就高度重视民生的发展。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改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暗含着对消费的需求。消费不仅是生产的最终目的和动力,而且还是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直接体现。因此,生产要以民生为导向,提供更多高性价比的产品,才能加快释放我国消费市场的巨大活力。企业是宏观经济发展的微观主体,也是中观产业发展的基本组织。[10]因此,解决民生问题,企业是根本。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为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反过来新时代的企业也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一方面,企业要发挥科创新精神,提高生产技术,攻克生产中的难点、痛点,不断发扬企业家精神,力求精益求精;另一方面,国家要建立健全技能人才培养、使用、评价、激励机制,以加快我国建设制造强国的步伐,提升中国品牌国际形象,更好地满足人民需求,刺激消费,带动经济发展。

三、准确把握好分配与消费的关系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重要手段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要处理好分配和消费的问题,“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11]。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制度下的生产相对过剩是相较于劳动人民的支付能力而言。回到当下,这就要求我们要不断提升居民个人收入和消费水平。当前我国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还要分好蛋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议》首次将“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写入其中,不仅有利于强化居民支付能力,同时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有着重大意义。因此,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提升居民消费能力,重点要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

提高居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比重是促进消费的核心环节。马克思指出:“商品资本和剩余价值的实现,不是受一般社会消费的追求限制,而是受大多数人总是处于贫困状态、而且必然总是处于贫困状态的那种社会的消费需求的限制。”[12]这就意味着对于低收入者群体而言,提高收入有助于他们消费能力的提高。坚持这些的关键在于厘清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之间在分配中的关系。在政府层面,政府应该更多地让利于民,在个税改革方面,应最大限度地降低普通工薪阶层的税务负担,适当提高社会高收入群体在税收贡献上的占比,从而减低低收入人群的压力。在企业层面,企业应该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如果企业只讲究经济效益,那么会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甚至还会增加社会的负担,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应自觉履行道德义务,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高自己的产品和服务,从而形成一种良性的发展。在个人层面,个人应该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最后,国家和企业一方面应该努力提高农民可支配性收入,缩短我国消费领域的城乡差异;另一方面提高企业职工工资水平,努力完善最低工资保障制度。

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和保障体系是增强消费能力的重要保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围绕共同富裕展开重要论述。共同富裕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在新时代的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基本公共服务的完善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13]进入新时代,应该加快解决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等民生问题。民生问题关乎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其本身就是社会最大的需求。没有完善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体系,居民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就会相对保守,这样就难以有效地抓住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民生领域的重点在于居民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和教育、保障性住房等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和公益事业发展等,减少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才能更好地促进消费。

保障就业和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是扩大消费市场的关键举措。中等收入群体有比较大的市场细分空间,他们经济压力较小,对于消费扩大有更大的空间和自由,因此,应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促进消费需求的增长。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不仅能推进共同富裕,对于消费的促进也具有重要作用。就业是民生之本,只有在保住就业的前提下,扩大中等收入群体,才能够推动中国形成超大规模的消费市场。然而,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增速的放缓,社会就业压力逐渐增大,加之新冠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冲击,使得就业形势更加严峻,这就要求我国:一是积极的就业政策要更加精准。一方面通过财政支持就业技能培训,补贴相关就业岗位,直接增设公益性就业岗位。另一方面要鼓励创新创业,探索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办法。二是要制定积极的就业政策。这一政策可以帮助失业人员度过困难期。一方面要加大力度完善我国失业保险制度,另一方面要利用好社会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低收入的隐蔽性失业者提供救助。

四、科学协调好流通与消费的关系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动力源泉

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协调好流通与消费的关系。马克思认为:流通就是生产和消费之间的一个过渡过程。流通并不是天然存在的,它是社会分工的结果。消费作为满足人们生存、享受和发展资料的具体过程,与流通相辅相成。因此,简化商品的流通,处理好流通与消费的关系,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优化商品营销渠道有利于缩短商品的生产周期。流通作为经济循环中的中枢环节,无论从理论角度还是结合实践脉络,打通现代化流通业体系与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都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现代流通体系流通渠道的规模和方式一方面受到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的制约,另一方面对消费市场和消费需求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流通渠道越短,产品的生产周期和所需要的成本越低,能够有效减少消费领域的时间和人力成本,加快社会消费速度。目前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需要和网上购物等新型消费行为的普及,流通业在引导生产和促进消费方面的作用显著增加,因此,结合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实际需要,优化商品营销渠道的最直接方式就是发挥好流通业的作用。

整合不同区域之间的商品流通有利于扩大消费市场的体量。当前我国商品流通的发展呈现出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中西部地区明显落后东部地区。长期以来的商品流通发展不平衡导致一些地区面临着部分当地特色产品走不出去,外部产品引进不来的尴尬局面,对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直接影响。从商品流通的角度来看,由于中西部部分地区的自然条件、人口因素和基础设施等问题,使得其运输成本增加。这一成本无疑会转变为产品价格的一部分从而增加了当地居民的消费成本,进一步制约了消费规模的扩大。因此,要想更好地扩大内需,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整合商品流通渠道,从而扩大消费市场的体量。

政府对流通与消费的宏观调控有利于为刺激消费提供制度保障。首先,要重视流通企业在整个社会产业循环和经济发展中的带动作用,在政策上进行适当的倾斜以鼓励流通企业。其次,要不断有针对性地完善我国部分地区,尤其是中西部欠发达地区的基础设施。最后,要以发展当地经济为根本,努力提高居民收入,从而产生消费欲望。对流通企业而言,首先,要不断完善企业内部制度,实现大规模化经营以降低运营成本。其次,要与时俱进,抓住新兴科技带来的机遇,发展智慧物流,实现出货、分拣、配送等环节的智能化。最后,要发扬企业家精神,发挥企业社会责任,与政府齐心协力缩小流通业发展的区域差距。

五、精准控制好环境与消费的关系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长效保证

马克思虽然未明确阐述生态环境与消费的关系,但是其许多著作当中都包含生态和消费的相关思想。在马克思看来处理好生态环境和消费的关系最重要的是回归到人的本质消费上,消费的本质就是满足人的需求,因此处理好生态环境与消费之间的关系应该重视人的本质消费需求。

新发展理念的引领为促进消费提供长效机制保障。新发展理念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根本理念。[14]只有将新发展理念贯彻到我国经济体系的各个环节,才能更好的解决我国当前所面临的经济问题。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形势越来越复杂,采用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迫在眉睫、尤为重要。绿色作为新发展理念中的重要理念,就其要义来讲,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类发展活动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否则就会遭到大自然的报复,这个规律谁也无法抗拒”。[15]消费作为人类社会中一种根本性的实践活动,体现了消费者的社会属性与自然属性。这不仅是消费者的私人生活问题,而且也关乎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坚持扩大内需这一战略基点,促进消费的同时妥善处理好环境与消费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要培养绿色、适度的消费观念,而且还要扩大绿色产品的生产规模。

绿色产品的发展为绿色消费提供物质基础。随着绿色发展成为我国社会的共识,绿色产品也得到了更多的政策扶持,其生产规模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一方面,要加强科技与投资方面的支持力度。绿色生产的前提是有绿色科技的支撑。但由于绿色科技的创新成本过高导致多数企业望而生畏,因此政府要在研发资金上进行扶持并出台相关政策充分调动民间资本的流入。另一方面,要加大对绿色消费的补贴力度。消费是促进生产的动力。政府通过对消费者购买的绿色产品进行适当补贴,刺激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以达到对生产的带动作用。最后,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准入标准,建立有序的绿色产品市场。目前我国绿色产品市场呈现出一种无序状态,部分商家以绿色为噱头误导消费者,这对绿色产品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极其不良的影响。因此政府要制定和完善相关准入标准,切实维护好消费者和真正生产绿色产品企业的利益。

绿色观念为发展高质量经济提供理论指引。消费观念是消费行为的先导,是消费者个人在消费行为中隐藏的价值理念,是对“怎样消费、为什么消费”等问题的认知和评价。绿色、适度的消费是一种有节制的,环境友好型的可持续消费。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完善,资本逻辑逐渐使消费呈现出异化现象。所谓消费异化就是指偏离了满足“类”的本真价值和目的而进行的无“需”而“求”的消费行为,其实质是通过人们消费欲望的增加以及消费符号化实现消费对人的主宰和控制。这种病态的消费主义造成了极大的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因此倡导绿色、适度的消费观念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要加大绿色消费的宣传力度。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居民的绿色消费意识较之以往有了一定的提高,如出行等方面。另一方面,消费者要考虑自身的经济能力,既不能过度节俭,也不能过度奢侈。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过度节约往往会使得居民将个人的财富转化为银行储蓄,进而使个人和社会的消费潜力难以释放。而过度的奢侈消费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财富的浪费,不管何时都应加以限制。

消费作为经济循环当中的重要环节,其本质是一种实现人的生存和发展的手段。当前我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越来越复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迫在眉睫,因此要坚持消费的主体地位,秉持绿色发展理念,持续构建新发展格局,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建设科学的流通渠道,推动中等收入群体不断扩大,从而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建设与发展。

猜你喜欢

马克思消费生产
论马克思对“治理的贫困”的批判与超越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国内消费
新的一年,准备消费!
用旧的生产新的!
“三夏”生产 如火如荼
40年消费流变
S-76D在华首架机实现生产交付
新消费A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