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研究
2023-03-15李树花
李树花
[摘 要] 数学核心素养由六大要素组成,每个要素的发展都离不开教学实践的支持. 文章以“导数”教学为例,从“关注概念教学,发展数学抽象素养”“发挥例题价值,发展逻辑推理素养”“优化运算程序,发展数学运算素养”“借助数形结合,发展直观想象素养”四方面进行实践与分析.
[关键词] 数学核心素养;课堂教学;导数;概念
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培养学科素養已然成为各学科的主要教学目标. 数学核心素养主要由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直观想象、数学建模与数据分析六大要素构成. 这六大素养不仅体现了数学学科独有的特征,还指明了数学教学方向. 在此背景下,本文以“导数”教学为例,对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实践展开分析.
关注概念教学,发展数学抽象素养
章建跃提出,落实数学核心素养的关键要从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科学性以及学生思维的合理性上着手[1]. 概念是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基础,概念的抽象过程往往附着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对完善学生的认知体系,培养学生的探究与质疑精神有着重要影响.
尽管教师都明白概念的重要性,但在实际教学中仍有不少教师存在“重解题轻概念”的行为,甚至有教师为了追求“快节奏大容量”的课堂,直接“最小化”概念教学过程,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学生数学抽象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数学抽象是指舍去数学事物的所有物理属性后剩下的内容,主要包括从数量及数量关系、图形及图形关系中抽象而来的概念、规律与结构等,并用规范的数学符号或语言进行表征. 导数相关内容对高中阶段的学生来说确实比较抽象,想要促进学生深化理解导数概念,就需要将抽象的问题具体化,让学生从根本上理解其意义与内涵.
导数是处理函数性质最基本的工具,也是解决一些陌生函数与复杂函数的关键. 挖掘函数图象特征,不仅能探寻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还能有效启发学生思维,增强学生的空间感,渗透数形结合思想方法,使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让学生获得触类旁通的能力.
实践证明,函数性质问题、不等式与方程问题、曲线的切线问题等的研究,都离不开导数的应用. 学生通过导数学习,获得良好的知识与技能,更重要的是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理性的数学思维、周密的逻辑推理素养以及良好的数学运算素养等. 这一切,都是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必经之路.
总之,教师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将目光锁定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上,让学生在多元化的教学中取得长足进步. 值得注意的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并非“点对点”的培养,而是错综复杂地分布在各个教学环节. 作为教师,应不断地提升自身的教育教学水平,适时适当地引导学生,从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相长.
参考文献:
[1] 邵光华,章建跃. 数学概念的分类、特征及其教学探讨[J]. 课程·教材·教法,2009,29(07):47-51.
[2] 张淑梅,何雅涵,保继光. 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统计分析[J]. 课程·教材·教法,2017,37(10):50-55.
[3] 史宁中.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与教学——以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为例[J]. 中小学管理,2017(01):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