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维生素B12双曲池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物 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分析

2023-03-15余媛琳易俊强

关键词:枸地氯雷曲池

王 慧,余媛琳,易俊强

(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皮肤病防治所,广西 柳州 545007)

慢性荨麻疹是在临床中比较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疾病,大多数患者出现红斑、风团、瘙痒等症状,多为阵发性或持续性,病情可迁延数月至数年不等,易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服用抗组胺药是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常见方式,作为强效的抗组胺药,枸地氯雷他定可高度选择性拮抗组胺H1受体,抑制组胺释放,并减少炎症介质的生成,减少嗜酸性粒细胞趋化,有效控制患者荨麻疹症状,但部分患者在服用抗组胺药后会出现恶心、呕吐的现象,且不能根治疾病,在控制疾病复发方面效果并不理想[1]。中医认为,慢性荨麻疹属于“风湿疙瘩”“瘾疹”的范畴,本病内因为禀赋不足,外因风邪为患,卫表不固,邪气乘虚而入而导致营卫气血不和,或饮食不节以致风团,故应疏风和营、解表透疹[2]。曲池穴可疏风祛湿,益气调营,善治皮肤之表症,维生素B12以辅酶的形式存在,可以提高叶酸的利用率,促进体内碳水化合物、脂肪及蛋白质等代谢,激发抗病能力,通过曲池穴穴位注射维生素B12使得针刺功效与药物渗透作用相结合,可以持久激发穴位的功效,两者相得益彰,使机体营卫调和,腠理密固,以解除肌表的邪气,达到抵邪抗病的目的[3]。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维生素B12双曲池穴位注射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与复发情况,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收治的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16例,女性15例;年龄15~61岁,平均(39.07±2.95)岁;病程3~14个月,平均(8.37±2.02)个月。观察组患者中男性14例,女性17例;年龄16~59岁,平均(40.26±3.13)岁;病程4~13个月,平均(9.13±2.31)个月。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纳入标准:符合《中国荨麻疹诊疗指南(2018版)》[4]中慢性荨麻疹和《中医皮肤科常见病诊疗指南》[5]中“瘾疹”的诊断标准者;主要表现出皮肤瘙痒、皮肤风团等症状者;病程超过6周,或呈反复发作者;血常规嗜酸性粒细胞指标异常者等。排除标准:1周内服用过糖皮质激素及其他抗组胺药物的患者;有严重脏器功能疾病的患者;有免疫系统疾病的患者;哺乳期或者妊娠期妇女等。本研究经柳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或患儿法定监护人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口服枸地氯雷他定片(扬子江药业集团广州海瑞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0138,规格:8.8 mg/片)治疗,8.8 mg/次,1次/d, 治疗30 d;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穴位注射维生素B12,本次研究选取患者的双侧曲池穴,使用2 mL的注射器将维生素B12注射液(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1020633,规格:1 mL∶0.5 mg)吸入1 mL,对准患者的曲池穴,垂直进针1~1.5 cm,需要快速地刺入患者的皮下,待患者产生酸麻胀重感而且回抽没有血液时,将药物缓缓推入,每个穴位注射大约0.5 mL,1次/3 d,共需注射10次。治疗期间,患者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应该尽量清淡饮食。治疗结束后均对两组患者随访2个月,观察患者复发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根据荨麻疹活动性评分(UAS)[6]疗效指数判定疗效,疗效指数=(治疗前评分-治疗后评分)/治疗前评分×100%,判定标准为:疗效指数≥60%表示为显效;20%≤疗效指数<60%表示为有效;疗效指数<20%表示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记录治疗后2个月内患者荨麻疹的复发情况。②UAS评分。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10、20、30 d后UAS评分进行记录并比较,UAS总分6分,UAS包括风团数量(0~3分)与瘙痒程度(0~3分),分值越高,疾病越严重。③血清学指标。在治疗前和治疗30 d后分别抽取患者3 mL空腹状态下肘部静脉血,将其放置在离心管中,静置30 min之后,离心取血清(2500 r/min,10 min),采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8(IL-18)及白细胞介素-23 (IL-23)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临床疗效、复发率)以[ 例(%)]表示,采用χ2检验;经S-W法检验证实本研究计量资料(UAS评分、血清IL-4、 IL-18、 IL-23)均符合正态分布,以(±s)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多时间点组间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SNK-q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比较 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复发率更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与复发率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UAS评分比较 治疗10、20、30 d后,两组患者UAS评分均较治疗前逐渐降低,且治疗10、20、30 d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UA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患者UAS评分比较(分,±s)

注:与治疗前比,*P<0.05;与治疗10 d后比,#P<0.05;与治疗20 d后比,△P<0.05。UAS:荨麻疹活动性评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10 d后 治疗20 d后 治疗30 d后对照组 31 5.16±0.14 3.86±0.28*2.82±0.11*#1.25±0.15*#△观察组 31 5.13±0.12 3.02±0.14*1.84±0.21*#0.51±0.11*#△t值 0.906 14.940 23.016 22.150 P值 >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治疗30 d后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pg/mL,±s)

表3 两组患者血清学指标比较(pg/mL,±s)

注:与治疗前比,*P<0.05。IL-4:白细胞介素-4;IL-18:白细胞介素-18;IL-23:白细胞介素-23。

组别 例数 IL-4 IL-18 IL-23治疗前 治疗30 d后 治疗前 治疗30 d后 治疗前 治疗30 d后对照组 31 132.85±14.03 99.05±11.26* 126.08±16.08 90.41±10.59* 133.09±6.13 102.13±4.28*观察组 31 131.92±15.98 83.52±10.17* 127.12±17.21 79.79±9.65* 133.04±6.09 92.54±4.37*t值 0.243 5.699 0.246 4.127 0.032 8.729 P值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慢性荨麻疹是一种比较难治愈的顽固性疾病,其发病原因尚未完全明确,受冷、受热、情绪激动、食物、药物等因素均可诱发荨麻疹的发生,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肥大细胞活化有关,肥大细胞活化可导致机体组胺释放增多。组胺是导致慢性荨麻疹发病的主要物质,其可以诱导人体内H受体产生变态反应,导致血管内皮细胞皱缩,血管通透性增加,血管内细胞液渗透到血管外,从而引起皮肤水肿,水肿增大造成局部皮肤外观隆起即成为表皮风团,所以,抗组胺类药物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7]。枸地氯雷他定是由地氯雷他定和吡啶枸橼酸二钠盐结合而成,吡啶枸橼酸二钠盐的结合,增加了药物在水中的溶解度,能够迅速地在患者机体中转化为地氯雷他定,高度选择性地拮抗机体中的组胺H1受体,还能够稳定肥大细胞,降低血管通透性,抑制体内的组胺释放,减少体内炎症介质的生成与释放,降低嗜酸性细胞的黏附作用,起效快,且半衰期较长,药效持续时间长,但该药需要长期服用,部分患者会自行停药而影响疗效,且停药后疾病易复发[8-9]。

在中医学领域中,慢性荨麻疹多因禀赋不耐,脾气亏虚,营卫虚弱,冲任不调,腠理不固,肌肤失养,风邪乘虚而入,风邪与寒或热相搏于肌肤,同时饮食不节或情志不遂,肝脾内生湿热之邪,蕴于肌肤而发病[10-11]。穴位注射的主要作用机制是针刺患者的经穴,从而能够达到疏通气血、平衡阴阳、调和营卫的作用。曲池穴为手阳明大肠经之和穴,善治皮肤之表证,可益气调营、祛邪泻实、疏风祛湿[12]。维生素B12通常作为辅助用药改善慢性荨麻疹患者病情,其以辅酶的方式参与体内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代谢,以及核酸的合成,对肥大细胞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且亲和力高、排泄较慢[13-14]。穴位注射将中医中的经络学说作为基础,在实际临床中将中医的穴位针刺与西医的药物注射方法联合使用,其综合了穴效和药效两大效应的优点,穴位注射延长了药物在穴位的局部吸收时间和穴位刺激时间,将治疗的疗效得到大幅度的提升。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升高,治疗10、20、30 d后观察组患者UAS评分及随访期间复发率均较对照组降低,表明维生素B12双曲池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物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能够内外兼调、标本兼治,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

IgE是导致荨麻疹发生的主要原因,其能够促使肥大细胞释放多类活性介质,IL-4是调节IgE的重要调控因子,可促使B淋巴细胞合成血清IgE,进而促使肥大细胞的活化及组胺的释放,导致慢性荨麻疹的发生;IL-18和IL-23可促使辅助性T细胞1(Th1)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分泌γ-干扰素,进而发挥免疫调节作用[15]。现代医学认为,穴位刺激能够影响患者的神经-体液系统,控制B淋巴细胞合成IgE,进而防治疾病;经过对患者双侧曲池穴持续注射给药,还能够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抑制炎症浸润和渗出,减轻炎症反应[16]。本研究中,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学炎症指标水平均低于对照组,表明曲池穴位注射维生素B12联合服用抗组胺药物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够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调节炎症指标水平,达到缓解疾病的 目的。

综上,维生素B12双曲池穴位注射联合抗组胺药物枸地氯雷他定治疗能够内外兼调、标本兼治,提高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效果,调节炎症指标水平,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枸地氯雷曲池
祛风止痒方联合氯雷他定片治疗小儿慢性荨麻疹的临床观察
孟鲁司特钠配合氯雷他定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的临床疗效观察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艾灸曲池穴防过敏
枸地氯雷他定与阿伐斯汀递减疗法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基于《针灸大成》的曲池穴穴位本意及临床应用探微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苏黄止咳胶囊治疗变应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分析
小穴位 大健康
枸地氯雷他定用于慢性荨麻疹患者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枸地氯雷他定联合鼻窦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疗效及对患者血清TIgE、ECP 和炎性因子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