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现状及对策

2023-03-14石福常

南方农业·下旬 2023年12期
关键词:经济发展

石福常

摘 要 甘肃省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是推动当地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近年来,虽然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农民素质不高、产业结构不合理、市场竞争力不强等。为推进当地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提出解决产业经济发展基础问题;培育龙头企业以引领产业集聚;降本增效,推进规模化经济发展;提高农业产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等建议。

关键词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甘肃省靖远县

中图分类号:F327 文献标志码:C DOI:10.19415/j.cnki.1673-890x.2023.24.042

在我国农村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甘肃省靖远县作为一个具有深厚农业文化和丰富自然资源的地区,正站在发展的十字路口。在全球化和国内经济环境变化的大背景下,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到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关系到农民的福祉和社会的和谐稳定[1]。研究围绕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的多个方面进行探讨,旨在揭示其内在的发展动力和潜在的挑战,为靖远县乃至类似农业县的产业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思考和策略,推动区域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农业现代化进程,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宏伟目标。

1 现状

靖远县农村产业发展现状呈现积极的态势。通过坚持因地制宜、生态优先、市场主导、科技支撑、全产业链开发的原则,依托农业产业优势,在优化产业布局、延伸产业链条、做响农业品牌、加强技术指导及激发产业活力方面下功夫,全力加快推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2]。靖远县已建成多个农业示范园区,实施多个农业项目,包括日光温室建设、无公害蔬菜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建设等,使得农村产业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此外,还重视新技术、新装备、新品种的引进,加快了日光温室和栽培品种的升级换代,促进了蔬菜标准化生产。

1.1 农村产业发展模式

靖远县的资源禀赋和市场需求不同于与其他地区,因此要立足当地的产业拓展空间、创新产业形态,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探索催生更适合的多元化乡村产业发展模式[3]。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模式以集体带动型为主,多种产业模式融合发展为辅。集体带动型是指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发挥“统”的优势,通过专业合作、股份合作等方式带领村民因地制宜发展现代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壮大农村集体经济[4]。

1.2 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特点

1.2.1 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自2013年以来,靖远县整合财政涉农资金5 207.5万元,

大力推进实施村集体经济产业增收项目,有效探索资产入股型、资金入股型、资产收购型等分红模式,确保所有收入较低的村集体2020年收入在2万元以上,同步推动收入较高的村集体经济进一步发展壮大。截至2022年底,176个建制村中集体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127个,2万元以上的49个;全县90个收入较低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在5万元以上的有76个,收入在2万~5万元的有14个。

1.2.2 龙头企业发挥引领作用

靖远县自2013年进行龙头企业培育以来,坚持“外引”和“自建”结合,引进培育新希望、阿西娅、仁博药业等23家龙头企业,并扶持金杞福源、陇源农林、鼎鑫农业、大西北、汇勤生物等一批本土企業加快发展。截至2022年底,全县规模以上产业化龙头企业133家(省级龙头企业9家、市级龙头企业24家),带动合作社828个。其中,种植业54家,带动合作社501个;养殖业37家,带动合作社143个;加工流通业42家,带动合作社184个。同时,带动蔬菜、肉羊、枸杞、中药材等特色优势产业品牌化发展,辐射带动低收入农户6 340户、低收入农民25 782人。2020年,靖远县安排财政资金276万元,对部分低收入劳动力及特色产业发展较好的8个龙头企业奖补160万元,对

15个合作社奖补116万元,鼓励龙头企业和合作社在推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1.2.3 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发展

靖远县已确立“6+2”(蔬菜、肉羊、枸杞、硒砂瓜、大枣、中药材6个优势产业和文冠果、马铃薯2个特色产业)产业体系,其中19个欠发达村重点发展日光温室等蔬菜产业,9个欠发达村重点发展肉羊养殖产业,36个欠发达村重点发展枸杞产业,其余

26个欠发达村发展硒砂瓜、大枣、中药材、马铃薯等产业,确保了每个欠发达村都有1~2项特色优势主导产业。2018年以来,全县依托特色种养产业脱贫的建档立卡贫困户10 312户,占总脱贫退出户的76.48%,其中通过塑料大棚蔬菜种植脱贫的1 178户、通过肉羊养殖脱贫的1 062户、通过枸杞种植脱贫的3 937户、通过旱砂西瓜种植脱贫的2 192户、通过林果种植脱贫的681户、通过中药材种植脱贫的854户、通过马铃薯种植脱贫的164户及通过其他种养业脱贫的244户,人均收入增加580元以上。

2 存在的问题

2.1 产业经济发展基础问题

在靖远县这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产业经济发展的基础问题具有紧迫性。1)地理位置与资源的局限性共同造成了该县多数乡镇,尤其是较为偏僻的村落存在严重的居民教育水平低和产业技能缺乏的问题。外出务工人员的高比例导致农村劳动力结构失衡,留守人口主要是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对新技术与创新观念的接受程度较低,进而抑制了产业升级和效益增长的内在动力。2)资金短缺是靖远县农业产业发展的又一瓶颈。农民收入普遍较低,家庭资金积累有限,难以满足再投资的基本需求。农业生产过程中,存在品种单一、生产周期长的问题,加之产品附加值较低,打击了农民对于增加投入资金的积极性。3)质量问题亦是阻碍靖远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提升的关键因素。农民在生产过程中往往采用粗放式种植与管理方式,缺乏对品牌建设和规模经营的认识,导致产品在质量上难以突破。此外,由于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产业龙头企业的缺乏及产业链条规划的缺失,具备优势的农产品未能有效占领市场,削弱了农民投入产业发展的热情和动力。

2.2 龙头企业缺乏引领,难以形成产业集聚

龙头企业对产业经济的发展具有引领作用,能为农村产业化指明发展方向。虽然靖远县域内产业类型较为丰富,但是总体来看,龙头企业数量缺乏,尤其是引领带动小产业集聚的龙头企业极少。靖远县是多产业融合发展的县域经济体,其主导产业是农业,受黄河上游河域的影响,农业产业类型丰富,蔬菜大棚产业、香菇产业园、东湾高效示范园产业等技术相当成熟,但是目前的产业形态还处于相互分割的阶段,没有大型龙头企业引领,未形成农业产业集聚,阻碍了产业经济的发展。

2.3 产业经济成本高,规模经济发展不成熟

农业产业经济成本中管理成本十分重要,而管理能力影响规模经济发展的成熟度。如果产业经济规模过小,达不到产业所属行业要求的最低规模;或规模扩大超过了一定限度,产品产量的增加幅度小于生产规模扩大的幅度,甚至产品产量减少,这2种现象都称之为规模不经济。生产规模的扩大需要通过增加人力资本完成,与之相适应的管理层次必然需要增加,如果产业经济的管理方式、管理手段未能配套,必然导致管理效率下降,带来产业管理成本的上升。随着规模的扩大,生产成本会下降,管理成本会上升,致使企业的总成本增加。农业产业经济的成本体现在人力资本、生产成本、基础设施购置维护成本等方面,而由于靖远县龙头企业各自为政,同一类型的企业也没有形成一个联合体,导致未能合理利用有效资源,经济成本增加,达不到最佳效益。

2.4 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

相关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缺乏经营管理能力,小而散的自由发展状态居多,制约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前景。1)从业人员未接受过专业训练,对科学技术的认知制约了农业生产中高新技术的推广。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的从业人员大都是农民,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不适应新科技、新技术,甚至排斥高新技术的应用。部分从业者只注重眼前利益、个人利益,缺乏开放的市场经济意识,难以建立长效机制,导致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水平落后。2)从业者缺乏管理能力,制约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水平。随着产业经济规模逐步扩大,对经营管理者的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靖远县的农业从业者大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管理经营相关培训,缺乏管理能力,不利于产业经济的长远发展。3)从业者缺乏合作意识,易出现盲目的竞争,破坏市场价格机制的形成,最终阻碍了农村产业经济发展。

3 发展策略

3.1 解决产业经济发展基础问题

针对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基础问题,提出全面的发展策略至关重要。1)政府和社会组织应联合推动农村教育和技能培训,特别是在现代农业技术、农产品营销、电子商务等领域,以提升农民的产业技能和市场适应能力。2)对于资金短缺的问题,建议引入多元化的融资渠道,包括政府提供的低息贷款或补贴,以及鼓励银行和金融机构为农民提供更多的贷款服务。同时,应该激励私人投资和社会资本进入农业领域,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投资选择和资金支持。3)为了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建议推广科学种植技术和规范化生产,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并推动品牌建设和规模经营。通过完善产业链条和建立龙头企业,帮助靖远县农产品在市场上占据有利位置。这些综合性的策略旨在解决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发展中的关键问题,促进地区经济的稳定增长,并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奠定坚实基础[5]。

3.2 培育龙头企业以引领产业集聚

龙头企业作为产业发展的核心力量,对于推动产业集群和增强市场竞争力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靖远县应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选拔具有发展潜力和创新能力的企业,将其打造成为产业链的龙头。可通过提供税收优惠、融资便利、创新资助等措施,激励这些企业在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突破。同时,政府应协调龙头企业与中小农户之间建立稳定的利益共享机制,如通过合同农业、利益联结等模式,确保小规模生产者与大企业之间互利共生,形成有效的垂直整合体系[6]。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有效促进产业集聚,形成竞争力强的农业产业链,最终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3 降本增效,推进规模化经济发展

为了在靖远县实现农业产业成本降低与效率提高,推动规模化经济发展成为必经之路。1)通过政策倡导和技术指导,鼓励农户采用现代农业生产方式,如精准农业和智能化管理系统等,以减少资源浪费并提高生产效率。2)通过农业园区的建设,集中引导农业生产和加工,有效降低单位面积农产品的生产和物流成本,同时提高产品的统一性和标准化水平。3)建立农业合作社和农户联合体,推动小农户与合作社的利益捆绑,形成规模生产,不仅可以提升农业生产的市场反应速度和抗风险能力,还可以为农户提供更多的收入来源,从而实现规模化经济效益的提升[7]。

3.4 提高农业产业从业人员专业能力

从业人员是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提升他们的专业能力对于提高整个行业的竞争力至关重要。靖远县可从以下3方面着手。1)建立农业职业技术学校和继续教育中心,为农业从业人员提供系统的教育和培训,特别是在农业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方面,以确保从业人员能够跟上行业发展的步伐。2)定期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和研讨会,搭建专家与农户之间的交流平台,传播先进的农业知识和信息。3)通过引入激励机制,如绩效工资、技能竞赛等方式,激发从业人员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进一步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水平和工作效率。通过多层次、全方位的人才培养和激励体系,为靖远县农业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4 结语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逐步提高农民的素质、促进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共同努力,长期坚持和创新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同时,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政策措施和管理办法,以更好地推动靖远县农村产业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田.中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道路的未来展望:基于马克思主义东方农村发展理论的历史分析[J].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16(4):92-98.

[2] 孔祥智.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形态转换与发展方向[J].政治经济学评论,2021,12(4):83-108.

[3] 张丽琴,纪志耿.习近平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发展脉络与创新性贡献[J].经济学家,2021(7):27-34.

[4] 張元洁,田云刚.马克思的产业理论对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义[J].中国农村经济,2020(10):2-16.

[5] 魏后凯,苑鹏,芦千文.中国农业农村发展研究的历史演变与理论创新[J].改革,2020(10):5-18.

[6] 殷莉.马克思恩格斯农业现代化思想与农业高质量发展[J].《资本论》研究,2020(1):196-204.

[7] 韩文龙,吴丰华.新时代城乡融合发展的理论内涵与实现路径[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20(2):166-173.

(责任编辑:张春雨)

猜你喜欢

经济发展
剧院舞台工艺设计概述
我国商业地产经济宏观调控政策研究
产业结构调整与转型升级的路径探究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发展战略探究
“互联网+”时代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经济“新常态”下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信息化管理在公路运输经济发展中的作用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