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2023-03-14王雪燕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杨 可,张 强,王雪燕

(1.四川农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成都 611134;2.四川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川 崇州 611231)

共同富裕是人们永恒的向往与追求,推进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必须面临和解决的问题,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将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指导,在中国发展基础上总结出的科学现代化,顺应了中国发展规律。中国式现代化回答了以什么样的精神状态推进共同富裕,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回应历史关切,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表明绝对贫困问题的解决。在防止返贫的同时,精神层面的贫困问题也需要关注。党的二十大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这充分表明摆脱物质贫困,并且物质富裕取得一定成果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重要性更加凸显。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也代表了一种理论上的创新,如何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及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进而处理好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相互协调的关系,是我们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要解决的问题。

1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摆脱物质贫困,促使人们能够在物质层面进入小康社会,同时,物质生活层面问题解决后,精神生活层面的关注度需要提升。物质生活富裕可能会有利于精神生活富裕,但也可能存在一种精神贫乏或者精神贫富差距大的走向。因此,从广义上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指人们在真正摆脱物质贫困的基础上,有闲暇时间从事精神生产、精神交往和精神享受的相关活动,能够满足自身精神享受的需要,从而提升自身的素质水平精神境界。正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到:“国民想要在精神方面更自由的发展,就不应该再当自己的肉体需要的奴隶,自己肉体的奴仆。因此,他们首先必须有能够进行精神创造和精神享受的时间。”[1]从狭义上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是同时的,同步的,而是分阶段的,有层次的,有差异的。习近平指出:“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之一,真正清楚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涵及形成原因,有利于扎实推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2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生成逻辑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个主题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是对过去的总结,也是对当前种种问题的回应。研究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理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理论逻辑方面,主要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阐述;在实践逻辑方面,主要是从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与西方国家的对比中进行总结。梳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形成的逻辑理路,对于如何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具有意义。

2.1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理论逻辑

任何理论都可以对其进行追根溯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理论也并非是无源之水。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价值导向,理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出场的理论逻辑有助于指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

第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底蕴。无论过去还是现在,人们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追求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

一方面,中华民族5 000多年文明史源远流长,其中必然蕴含着珍贵的精神财富。从精神层面看,享受精神生活是人们一直以来的向往和期盼。一是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理念,孔子在《诗经》中提到的“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3]表达了人们居家舒适的理想样态;老子在《道德经》中叶提到:“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4]也直接表达了人们向往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前者对于大同的向往是针对于个人而言的,后者则是在整个社会的层面描述了大同社会的整体特征。事实上,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都追求向往大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这些都有着紧密联系。二是借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墨家强调的“兼爱”、道家认为宇宙万物都是平等的,《论语·季氏》中提到“不患寡而患不均”[5],还有《大道之行也》中也明确提到“天下为公”,大同社会描绘的是人们道德高尚,精神丰富,整个社会呈现出理想状态。

另一方面,新时代,习近平共同富裕重要论述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的最新成果,其中包含并发展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这个主题。习近平强调要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共同富裕不仅要满足物质需要,也要做到精神上的富足,人人都能做到知礼节、知荣辱。就人民层面来看,习近平提到:“满足人们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6]必须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需求。就社会层面来看,习近平新时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回答了新时代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民族或国家层面来看,习近平提到:“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的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7]由此可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民族坚毅性密切相关,精神生活丰富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和社会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

第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体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追求。马克思主义立足于客观实际并指导实践,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并不是单一的由谁占主导的关系,而是辩证统一的。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即: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满足时,也就为精神生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使物质财富能够满足,但也仅能体现人作为动物性存在,精神生活才是人所特有的。虽然,马克思学说中没有明确提到精神生活富裕,但能够体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诉求。正如马克思曾提到:“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8]在马克思看来,在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劳动只是被当作谋生的工具,而在共产主义社会,劳动转变为生活的“第一需要”,人是自由并且全面发展的,人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从事各项工作,精神生活也会在实践中被丰富。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未来社会形态理想样态特征之一。

另外,在马克思看来,人类社会的发展要经历三个阶段,分别是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时期人的依赖关系,到资本主义社会时期转化为物与物的关系,再到共产主义社会时期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在这三个阶段中,人的精神生活一直不断丰富,以至极度文明发展。而人的精神生活也从物转向人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在资本逻辑主导下出现了生态不平衡、金钱政治和精神异化等问题。人们的精神被奴役,也就是说人们在生产和日常生活中,自己创造的产物无法由自己占有,人与人的关系被物与物的关系掩盖,人成为单向度的人,资本家为占有剩余价值,加大剥削力度,致使人们精神生活不仅不能得到丰富,反而造成人们精神空虚萎靡,甚至丧失对人生和社会的信心。

2.2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中国社会快速发展以来,共同富裕的道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物质贫困问题虽得到一定程度的解决,但精神层面的贫困问题成为阻碍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难题。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当前主要矛盾反映了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时代发展所必要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有以下三个条件。

第一,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回应当前主要矛盾的变化。改革开放至今天,我国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变成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矛盾。这一变化体现出精神生活的意义。人的生活有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维度,从历史发展的进程来看,二者往往不是同步进行的,大多时候处于不平衡的状态。人为了自身的发展,首先要进行物质生产,以满足自身衣、食、住、行等物质方面的基础需要,当物质生活得到满足和丰富时,才有条件满足丰富精神生活的需求。当前,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战略背景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加速社会发展、为人民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内地产生和外来传入的不良思潮,如:“躺平”“摆烂”、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阻碍着社会发展,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甚至给精神生活需要带来不良引导。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所要解决的直接问题,一是当前人民群众享有文化资源需求提升。《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显示,2020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参观展览有5 791万人次,[9]2021年中国公共图书馆参观展览有9 214万人次。[10]这从侧面说明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资源有巨大需求。我国历来文化资源丰富,能够满足人民群众一定程度上的精神需求。二是当前人民群众需求的文化资源种类增多。人民群众丰富精神生活不仅仅从书籍中获得,也有从图书馆、博物馆、文艺演出、研讨、讲座、展览、培训等多种途径中进行丰富。“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求一致性与多样性相统一,没有一致性,多样性就是一盘散沙,没有多样性,一致性就没有鲜活的生命。”[11]一致性主要是指精神生活丰富是以有利于社会发展为总方向,多样性寓意要满足人民群众不同的精神生活资源需求。总之,精神生活资源不仅要有,而且要多样。

第二,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然之举。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意味着我们已经摆脱绝对贫困,向更高的目标奋进。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也会影响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发展到一定程度,也能为精神生活的发展积累条件。物质生活有贫困和富裕两个层次,精神生活也可分为两个层次。物质生活成功摆脱贫困也并不一定能直接孕育精神生活富裕,也有可能走向精神生活贫困。党的二十大提到:“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物质富足、精神富有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要求。”[12]这种现代化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它注重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两个层面的双向发展,中国式现代化弥补了西方现代化的漏洞。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人们将自身的寄托从神、君等非我转向本我,人们开始关注自身,因此,出现了许多体现本我的文学书画作品,人们渐渐关注自己,其精神生活得到一定程度的丰富。但是,由于资本主义发展的弊端,西方在现代化进程中出现了价值观扭曲,思想不正等问题,影响了精神生活的发展,人的精神生活变得虚幻。中国式现代化正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中、在总结自身发展经验与汲取西方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形成的,回望过去近代化到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所走过的弯路,物质生活贫乏不利于精神生活的丰富,展望未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要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中国式现代化是必不可少的,而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丰富人的精神生活是必要的。

第三,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总结中西方发展的实践经验。中国与西方国家由于历史、地理位置、文化差异等,形成了不同的社会制度,二者发展的方式也是不同的。西方在资本主义的发展下形成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在思想启蒙运动后,人的关注点转向人自身,但是,西方并没有注重人们的精神生活,资本主义制度为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资本主义积累、资本主义私有制服务。例如:为缓和社会矛盾,西方资本主义社会采取福利制度,从短期来看,一定程度上激发工人的积极性,人们可能有时间丰富精神生活,但从长期来看,西方福利制度并未做到真正的福利,社会整体贫富差距拉大,不稳定因素增多,个体的人会失去创造力和进取心,成为片面发展的人,被“物化”的人缺乏精神享受,这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共产主义社会人的全面发展背道而驰。中国的发展则与西方不同:在政治方面,党不断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并制定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相关文化产品,保障人们的文化权益;在经济方面,中国践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产业结构调整,解决追求精神生活的后顾之忧,生产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要的文化产品,解决了资本主义弊端下无法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问题,并且中国不是片面强调经济的快速增长,而是注重物质与精神两种层面的生活协调发展;在文化层面,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文化进行创造与创新的发展,吸收一切优秀文化成果,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提升文化自觉,形成了“延安精神”“红船精神”“建党精神”等伟大精神谱系,提升人们精神归属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显著特点,是对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文明及其制度的全面超越,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先声。

3 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之一,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成为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全体人民既是精神财富的直接主体,又是精神享受的直接主体。”[13]因此,应该从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享受三个层面作出努力。

第一,从当地挖掘有效的精神生活资源。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也是需要长期实践积累的,精神生产也需要通过实践才能进行。我国的精神生活资源丰富,但精神生活资源具有隐蔽性和差异性,进行精神生活生产也有显性生产和隐性生产的区分。在显性生产和隐性生产两个层次都要做出努力。在显性生产方面,主要体现在能够体现精神生活的文化产品上面,例如:建图书室和影音室、参观红色资源等公共文化设施或文化产品;在隐性生产方面,主要体现在当地风俗、习俗、乡风等。我国各地的精神生活资源丰富,通过两个方面的生产:一方面,可以有效做到差异化供给,既不浪费资源,又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差异化需要,能够将精神生活资源的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大大改善了当前各地区部分精神生活资源流失的困境;另一方面,文化沙漠、历史虚无主义等并不能提供有效的精神食粮,挖掘当地有效的精神生活资源,能够提供给人们喜闻乐见的精神生活资源。精神文化生活生产的产品供给的数量和质量影响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富裕的实践,因此,在挖掘当地有效的精神生活资源时,可以将党的二十大精神注入精神生活生产,同时,要注意两个层次的生产,保证精神生活资源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的“多维需要”,而且能够使精神生活资源“提质增效”,使精神生活资源贯穿人民生活的全过程,努力让精神生活资源生产成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推动力。

第二,从各地文化交流中提升文化自信。处在社会关系中现实的人,不仅要进行物质生活生产,也要进行精神生活生产。进行精神生活生产以后,精神生活资源也就需要充分利用起来。因此,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要加强与各地的文化交往交流。由于地理位置不同及历史文化差异,各地的精神生活资源多样,有各自的差异和特色,历史的沉淀使精神生活资源底蕴更加深厚,要想丰富精神生活,就必须打破地域、时间等差异的限制,不要故步自封,避免思想僵化,要做到“破”与“立”相结合,在与各地的文化交流中要提升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化需求。除了基本的教育,基础设施要保障人民群众进行文化交流的权利,还可以有两种方式:一是线下定期举办文化会演公益活动,例如:“送戏下乡”、文化惠民工程等,也可以在当地建立图书室,人们在休闲之余可以进行阅读,为提升精神境界打下基础;二是线上充分利用数字化的科学技术,将精神生活资源进行转化,使人们能够在二者的结合下身临其境,丰富自身的精神生活,同时赋予精神生活资源生命力,使精神生活资源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另外,当前我国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国际背景,除了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还要宣传主导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理论,增强人民群众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力量,发挥民族精神。

第三,从不同层面构建美好精神生活家园。全体人民是精神财富创造和享受的直接主体。汪青松曾提到:“从精神富裕的不同主体来看,精神富裕可区分为社会的精神富裕、团体(群体、组织)的精神富裕和个体的精神富裕,社会的精神富裕是对民族国家整体精神文化状态的总体反映。”[14]因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可以从两个层面进行实践。第一层面,个体是精神生活富裕的主体,个体精神生活得到丰富,也就是追求真、善、美,摆脱单向度的人,能够真正享受精神生活,增强个体的幸福感,个体意识到要全面发展,从而做到自信自强。习近平曾提到:“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是能动的、全面的人。”[15]在人人共享、人人参与的精神享受中,共同构建精神生活家园。精神生活富裕要求个体层面精神境界提高,也要求社会的道德水准上一个新台阶。第二层面,国家是精神生活富裕的总体体现,一个精神富裕的国家,除了有完善的公共基础设施,还要能够生产丰富且优质的精神生活资源,构建美好的精神生活家园,要达到理想样态就应该建设学习型大国。人的阅历是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丰富的,人民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理念,为整个社会营造良好的、积极向上的氛围,国家在各项方针政策的实施上也就有了推动力。中国式现代化是对改革开放以来面临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不平衡问题的回应,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无论从具体进程还是实现方式都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兼顾协调和公平。从个人和社会的不同层面增强人的获得感,提高幸福感指数,构建美好的精神生活家园。

总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精神和物质两个层面的富裕同样重要,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仅代表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方位,而且代表着更好的目标和更高的精神境界。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不可能依靠空想、幻想、臆想来实现,而是需要人民群众的力量和智慧,把握时代机遇,在精神生产、精神交往、精神享受中实践,在劳动中创造,丰富自身生活,才能充满幸福感、满足感,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向中国式现代化迈进!

猜你喜欢

中国式共同富裕现代化
共同富裕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中国式失败
国内某1 700 mm热轧厂现代化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