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

2023-03-14杨丽娜曾超稳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6期
关键词:中国式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杨丽娜,曾超稳

(江西师范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南昌 330022)

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决心和信念。此外,习近平还对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特色、本质要求、战略安排和重要原则进行了深入而全面的阐述,擘画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同一过程的两个方面,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如何更好地理解和诠释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对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1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因此,现代化的探索开始于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回顾历史,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同步展开的。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历程中可以清晰看到,二者在不同阶段都面临着同样的历史任务和发展课题。具体而言,以中国式现代化来解决一直以来的民族复兴问题的历史进程大致划为以下四个阶段。

1.1 探索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探索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如何从传统走向现代,从而实现现代化,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重大课题。落后国家要想实现发展,必然要走现代化发展道路。实现现代化一直都是中华民族追求的梦想。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为了打破帝国主义的资本入侵与殖民统治的局面,各界人士开始寻求拯救中国和复兴民族的道路。然而,无数仁人志士探索的救国方案都以失败告终。恰在这时,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给苦苦探寻救亡图存出路的中国人民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全新选择,让陷于内忧外患的中国看到了希望和曙光。1921年,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紧密结合中,中国共产党在中华大地上诞生。此后,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探索民族复兴和现代化的道路。面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与封建统治的压迫,中国共产党深刻意识到:只有通过革命推翻“三座大山”,中国人民才能从水深火热中解脱出来。只有当中华文明从宗法制和封建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才能真正实现伟大复兴。不仅如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还必须大力推进工业化发展。毛泽东在党的七大上明确指出:“中国工人阶级的任务,不但是为着建立新民主主义的国家而斗争,而且是为着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而斗争。”[2]在现代化发展道路上,必须大力发展工业,统筹农业和工业的协调发展,为实现民族复兴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1.2 开始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始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为了能够在全国尽快建立公有制的经济基础,迅速提高我国生产力水平,毛泽东提出“一化三改”的总路线。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基本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不仅为工业化的实现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还为民族复兴的实现扫清了巨大障碍。在这一时期,毛泽东提出“工业化”要向“四个现代化”递进,内容更加广泛,要求更加具体。1954年,毛泽东提出:“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们现在这样一个经济上文化上落后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国家。”[3]1964年底,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历史任务,即: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从那时起,“四个现代化”就成了一个伟大的目标,鼓舞着全国各族人民为之奋斗。中国共产党对“四个现代化”的探索和实践,为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3 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发展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在继续探索中国道路的进程中创造性地提出“中国式的现代化”的重要概念,并对这一概念进行阐释,首次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上不断实践,突破传统苏联模式的束缚,跨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模式,成功地开辟了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这也为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面对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党和国家始终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现代化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生机与活力。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态环境资源遭受破坏、人与自然关系恶化等新问题层出不穷。针对这些现实问题,党和国家提出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构建和谐社会,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协调发展。

1.4 兴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兴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站在了新的历史方位。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更加全面、系统,开始从整体上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本质要求与内涵。为了加快现代化建设,党和国家通过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在中国大地上逐步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创新。习近平强调:“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经过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我们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4]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我国出现了一系列新的矛盾及问题。面对新的风险与挑战,中国共产党以从容不迫的姿态,以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以谋大局、观大势的智慧,以逢山开道、遇水架桥的决心,勇敢地面对各种风险和挑战,经受住一次又一次的历史考验,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不仅推动了党和国家事业全面开创崭新的局面,还巩固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和精神基础,彰显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生命力和创造力。

2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理论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中国从来就是一体两面的事情”[5],而且是中国实现发展历程中不可或缺的两个部分。深入把握二者内在的理论逻辑,有利于正确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

2.1 中国式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途径和前提

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光辉历程,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探索中,寻找到了一条可以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即: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实际上,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习近平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深刻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五大显著特征。这条道路不仅具有世界现代文明的基本特点,而且也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中国式现代化超越了西方式现代化。它不以殖民扩张掠夺的方式来完成资本积累,而是在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同时,吸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人类制度文明的成果,运用全国人民辛勤劳动、努力奋斗积累起来的资金来进行现代化建设。在一定程度上,中国式现代化以较小的成本代价,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打好物质基础。总之,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决条件和基础。只有在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上,我们才能真正实现国民经济的强大、文化的繁荣与社会的和谐,从而使我国的整体实力得到全面提升。

2.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和动力

从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来看,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世界大同是它的目标追求,而这四个目标的实现也是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同时,现代化建设的动力来源于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对民族未来发展的信心,中华民族的复兴,可以激发党和人民建设现代化的热情。也就是说,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近代以来,中国受到西方国家的侵略,这不仅使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陷于危难之中,而且也使中国随之被迫卷入世界现代化进程。人们开始探索符合自身实际的现代化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再次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奋勇前行。实践证明,我国在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中,就包含实现现代化与推进民族复兴两个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式现代化确定了前进方向。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精神动力。探索现代化发展道路并不是顺风顺水的,而是一个艰辛的过程,这需要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始终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的初心和使命,以勇于奋斗的姿态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持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在这种强大精神动力的激励下,我们党将中国式现代化推到更高的层次,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2.3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二者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进程的主旋律,是同一过程的不同表述,是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从本质上讲,中国式现代化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具体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现实路径。一方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在于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更高标准和更高层次的物质文化水平,才能扎实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全面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稳步提高。2010年,我国经济总量超过日本,位居世界第二。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已经向高质量发展转变,中国经济实现了新的发展,为民族复兴提供了更加切实的物质保障。在这条道路上,中国式现代化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既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全新范式,也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了巨大贡献。另一方面,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进一步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全面提升,这是实现中华文明复兴的关键之处。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目标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中国梦本质上就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因此,要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有机统一起来,把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贯彻到具体实践中去。

3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践逻辑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必须坚持五项重大原则,涉及领导力量、道路选择、价值立场、动力源泉、精神状态,为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篇章提供根本遵循。

3.1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规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依靠的根本政治力量。习近平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1]63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党和国家的全部事业都要建立在这个基础上,根植于这个最本质特征和最大优势。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全面而系统的,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领导的最高原则,党是领导一切的。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就没有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也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实现。为此,一是必须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充分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二是中国共产党要统筹各种战略部署,把握正确的航向,破解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难题。三是必须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全面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着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中国共产党始终是现代化建设的领航者和推动者,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艰苦奋斗。正是因为一直以来我们毫不动摇地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才能稳步推进,民族复兴伟业才能扬帆远航。

3.2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规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选择的根本实现路径。“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6]习近平强调:“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1]27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审时度势,创造性地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跨越。实践证明,这条道路适合中国国情、符合具体实际、适应时代发展。在全新的历史阶段,要毫不犹豫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为此,一是必须坚定道路自信,要坚定不移地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继续走下去。二是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不断推动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三是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推动人类文明实现新的发展。

3.3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规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守的根本价值追求。“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1]46中国共产党必须牢记“依靠谁、为了谁、我是谁”这个根本政治问题,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1844年,马克思和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提出“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7]的观点,阐明了人民的主体地位。人民不仅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动力,更是现代化事业的中心和归宿。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始终坚持人民至上,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从贫困走向小康,让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把人民的反馈作为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依据。为此,一是必须切实关注民生问题,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战略,不断满足人民多方面的需求。二是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发展人民喜闻乐见的文化,满足人民更高的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让人民行使自己当家作主的权利,为现代化建设和民族复兴贡献智慧。

3.4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规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具备的根本动力支撑。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动力源泉,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入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以前所未有的决心推动众多领域实现历史性变革,在前进征程上团结带领人民开创了改革开放新辉煌。当前,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但仍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和面临各种风险挑战。新征程上,我们党要敢于面对各类风险挑战,以积极主动的姿态破解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扎实推动各方面的变革,形成更高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为现代化建设提供重要引擎。为此,一是要健全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为市场注入新的活力。二是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深化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促使其发挥主导作用。三是要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市场效率和促进扩大对外开放。

3.5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

坚持发扬斗争精神,规定了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保持的根本精神状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党同志务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务必谦虚谨慎、艰苦奋斗,务必敢于斗争、善于斗争。”[1]1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保持的强大精神面貌,是克服一切艰难险阻的重要法宝。进入新时代,面对国内外种种风险挑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站在世界前沿,毅然决然与一切难题进行英勇斗争,不仅带领人民完成了三件大事,更是继续与人民一起埋头苦干在前线,朝着第二个百年目标奋力前行。只有时刻保持敢于斗争的精神状态,才能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中继续昂扬前行。为此,一是坚持和强化斗争意识,我们党时刻要有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不松懈、不懒怠。二是掌握和增强斗争本领,我们党要在自我革命中通过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锻造出更加坚强的品质。三是讲求和注重斗争战略,根据各种形势变化,适当调整斗争战略。

4 结束语

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系可以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21。这一重大命题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不断探索后所作出的,具有科学性和实践性。此外,这一重大命题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还具有强大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总而言之,只有深刻把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重大命题的提出过程,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逻辑,在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认识中国式现代化逻辑,从而真正厘清中国式现代化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间的逻辑关系,才能全面理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逻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赶考路上,只要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就一定能够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如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猜你喜欢

中国式中华民族中国共产党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式民主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