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三重逻辑
2023-03-14肖瑞
肖 瑞
(重庆交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74)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1]习近平指出:“我们说的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2]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在物质生活共同富裕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精神活动与精神富足状态。准确理解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勾勒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轮廓,在时空演进中更深层次确认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深刻体认。同时,结合人的本质,“两种生产”理论剖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深刻阐释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
1 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史逻辑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的精神家园遭到严重践踏,价值观与精神家园逐渐失范,为了重铸精神之强,“精神上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追求,始终贯穿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谋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之中。”[3]在不同的时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争取民族独立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条件;重塑社会制度谋求精神生活“站起来”;发展生产力推动精神生活“富起来”;推进精神生活“富起来”取得全面实质性进展。
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争取民族独立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条件
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为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历史前提。实践证明,在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之后,不管从器物层面,还是制度层面都不能挽救中国,所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人逐渐寻求在思想上拯救中华民族于水深火热之中,中国共产党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为唤醒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注重动员广大人民参与革命,并注重革命精神的激发与培育。毛泽东曾指出:“在大混乱的现局之下,只有积极口号积极精神才能领导群众。……党的战斗力的恢复也一定要在这种积极精神之下才能有可能。”[4]当时,广大人民精神力量的调动也是伴随着经济基础的改变,比如:在根据地进行经济建设、进行土地革命、建立公营经济等,这是为统一和调动广大人民的精神力量所作出的积极努力。事实证明,依靠人民强大的精神力量是革命取得胜利的保证,以致毛泽东认为“这就是精神条件,没有这个精神条件,革命是不能胜利的”[5]。这句话指明了早期共产党人就把激发人民精神力量作为夺取革命胜利重要手段,由此观之,重视精神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作风。这一时期,在艰苦卓绝的革命道路上,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人民对民族独立的渴求转化为一种革命精神力量,以此为主线建构属于中华民族新的精神世界,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创造了历史性的前提条件。
1.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重塑社会制度追求精神生活“站起来”
新制度促成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新的制度选择,中国共产党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这为实现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的制度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文化发展极不平衡,既要整顿恢复经济,又要重建人民的精神生活世界。毛泽东指出:“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起始阶段,中国共产党所追求的是包括物质经济和精神文化两个方面的社会全面进步。”[6]毛泽东多次强调发展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事实上,毛泽东已经意识到要保障人民精神生活的权益问题。1956年,国家提出“双百方针”,鼓励文艺工作者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服好务,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作贡献,这些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新社会是一个追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社会。但是,由于这一时期中国艰难的现实境况,把发展重点放在工业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受到一定程度影响,不过这属于社会主义发展曲折性的表现之一,同时,也为以后的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经验。
总之,纵观这一时期,进入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强大经济基础的同时,并没有放弃上层建筑的重新构建,而是采用多种措施并进,迫切希望能够在精神生活上“站起来”,虽有偏差,但总体方向是正确的。
1.3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发展生产力推动精神生活“富起来”
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提出,使生产力被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条件下,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以时间为线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共产党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同等重要,两者要齐头并进,一个也不能少。邓小平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国家,不但要有高度的物质文明,而且要有高度的精神文明。”[7]1982 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被摆在今后建设中的重要位置。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了“三步走”战略,随着时代发展,对“小康社会”建设的外延内涵有了更深的理解,要求建设更广阔的小康社会,而不仅仅是物质层面不愁吃不愁穿,同时,指出要到21世纪中叶,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裕的生活,基本实现现代化”[8]。这里指的“富裕的生活”内涵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但是,改革开放以来,无法否认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相较于以前得到了较大提升,同时,也无法否认在精神建设问题上作出了许多努力,但国家精神文明状态和文化发展都没有达到预期,所以说精神生活要想达到总体性富足的状态有很长的一段路需要走,这是一个长期的历史性过程。
总的来说,这一时期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任务,精神文明在生产力长足发展的基础上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但随着市场经济建设的推进,精神文明建设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任重道远。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推进精神生活“富起来”取得全面实质性进展
站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在经历过改革开放以来对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摸索后,行至新的历史方位,距离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越来越近,距离越近担子越重,问题越难解决,尤其是文化精神方面困难重重。习近平首次明确提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其成为“富起来”的一种时代表达,这是由一定的时代境遇所决定的。一是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脱贫攻坚取得全面性胜利,绝对贫困在中国退出历史舞台,但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转变为相对贫困。相对贫困产生的原因极其复杂,但不可忽视的原因是相对精神贫困。相对精神贫困是指物质富裕的条件下,人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水平、价值观念出现了倒挂,本应该有所提高的精神生活却没有得到相应水平的提高,甚至逐渐偏离社会整体发展方向。二是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多种多样的,既在物质需求上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又对精神文化产品、社会文明程度等有了更高的期待。对主要矛盾的新判断揭示了人民当下最迫切最需要的利益,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习近平指出:“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9]这一时期,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贯彻了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新成果,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着力点,更是中国现代化道路对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新超越。
2 中国共产党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逻辑
在中国共产党重塑人民精神生活的历程中,中国共产党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着鲜明的价值指向,具体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推动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统一;另一方面,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全面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
2.1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内在统一
习近平明确指出:“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10]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人不仅仅有物质需要,更有着精神需要。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相互关系出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类发展最高形态的根本诉求。
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第一个历史活动”的更高级复归。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而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而这种新的需要的产生是第一个历史活动。”[11]“第一个历史活动”并不是指别的东西,而是指人类产生新的需求,也就是精神需求为起点的历史活动。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中将其命名为“精神需要”。在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下,马克思提出了人存在发展的三种形态:第一种为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人的依赖关系”形态;第二种为资本主义社会的“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形态;第三种为共产主义社会的“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上的自由个性”形态。马克思谈到的“自由个性”实际上是精神生活超越其自在存在的阶段,而力求达到其自为存在的阶段,相较于西方整个哲学传统对精神生活的探究,马克思对精神生活的理想图景作出了更为彻底和激进的哲学表达,以一种更为透彻的眼光重新定义“第一个历史活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深化理解“自由个性”的精神尺度,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人的发展形态演变要求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成为总体上的一种“自由劳动”。这三种形态并不是相互孤立存在,在追求消灭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差异过程中,物质劳动逐渐流露出强烈的精神生活取向,可以说,三种形态的演变也就是从物质生活单向度的注重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向建构,呈现出否定之否定的辩证运动过程。正如习近平指出:“人,本质上就是文化的人,而不是‘物化’的人。”[12]另一方面,马克思站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角度明确表达了人的自由个性的伸张追求精神生活富足,与中国共产党所遵循的人本逻辑所不同,西方社会在资本逻辑宰制下,人们很难从事系统的精神文化生产。可见,资本主义社会所带来的巨大物质基础,并没有实现物质变精神的更高飞跃,正如马克思所说:“不是因为资本主义没有发展生产力,而是因为它不能更好地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3]
2.2 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社会全面发展的必由之路
《共产党宣言》中这样写道:“马克思把希望完全寄托于共同行动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的发展。”[14]可见,任何忽视精神生产、精神生活的观点都是不符合马克思主义观点的。中国共产党通过对唯物史观的把握,从“两种生产”理论出发,人自身的生产包括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精神生产,社会全面发展进步归根到底是物质资料生产与精神生产的全面发展。
人类社会发展进步要求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相统一。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提出的“两种生产”理论,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物质资料的生产;二是人自身的生产。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是社会发展最基础的动力所在。人自身的生产中包含着两层意义,即:人自身的生产一是单纯指数量扩张;二是包括人在成长过程中社会交往、情感和精神生产的内涵式增长。在剖析完人的自身生产中含有的精神向度,下面就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精神生产之间的辩证关系作出具体说明:一方面,物质资料的生产推动和维持着人自身的精神生产。人类社会发展是建立在物质资料的生产与人自身的生产的协调发展之上,充分把握好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是必然之举。物质资料的生产对人自身的生产的实现具有基础性作用。按照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伴随着物质资料的生产的延续与发展,社会生产力得到提高,物质层面的满足为精神生活富足的实现筑牢了良好的基础,主要表现在自由时间的增加,人们不仅可以花更少的时间来获得自身生存所需要的物质资料,而且人们可以有更多的时间来从事自己喜欢的事情,也就是说,闲暇时间的增多意味着人们有了更多自由的时间实现精神生活价值追求。例如:绘画、运动等有益于精神世界丰富的活动,人们精神生活的创造性、享受性在时间保障条件下能够得到满足。总之,物质资料的生产直接制约着人自身的精神生产,只有不断提升物质生产的质量,更好地促进物质生产,才能更好地解决在精神生活上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另一方面,人自身的精神生产对物质资料的生产具有反作用。仅有物质资料的生产而不注重分析人自身的生产来认识和解决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那么,整个人类发展的基础动力问题就无法获得真正的揭示。无论从世界发展的角度来看,还是从中国发展的角度来看,只是一味追求经济发展,人民幸福安康能不能得到完全保障,社会能不能保持稳定发展,答案都是否定的。西方社会以资本逻辑作为整个社会运行的原则,纵使西方社会物质资料再丰富,西方社会所出现的精神危机对现代人生命意义的摧毁,不仅对个体精神世界,而且对社会整体的价值建构,甚至国家的整体凝聚力都会产生负面影响。反观中国社会,一以贯之人本逻辑,脱贫攻坚战中不仅坚持精准脱贫,而且要富大家的“脑袋”。如果在人自身的生产中精神生产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现实中“躺平”“啃老”“厌世”等各种消极心理便会甚嚣尘上,作为个体的人便会出现心理和行为失灵,紧接着社会便会出现精神失灵、失控、失效,整个社会出现各种疑难杂症,无法满足先进生产力的要求。所以,物质资料的生产越是发展,精神生产越是不能忽略,只有作为社会主体的人在物质与精神的发展越充分,才能确保整个社会的全面进步。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特征,人类文明新形态何以“新”,一个重要的“新”就在于国家基于精神文化而展现出的生命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在这个意义上讲,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有助于走出资本主义社会所造成的拜物教、精神贫瘠、人性异化等各种顽疾,并以普遍的文化获得感、饱满的精神状态、自觉的民族意识、强大的精神定力支撑全面现代化建设和引领人类文明发展,这体现了人类文明新形态鲜明的精神支撑作用。
3 中国共产党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实践逻辑
厘清中国共产党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历程,明晰中国共产党促进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指向,新时代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中国共产党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激发人民主体意识去追求自由全面发展,要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在多方发力、系统构建的基础上,推动精神生活共同富裕走深、走实。
3.1 贯彻新发展理念,推动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
不管是从哲学上进行审视,还是从现实中进行分析,物质生活充分发展不再是满足物质需求的手段,反而转向成为提高精神生活的必要手段,一言以蔽之,只有推动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人才能充分占有自身。
发挥“新发展理念”对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引领作用。之所以要继续提升物质生活,在于当前物质生活的改善提高并不意味着可以停下发展的脚步,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角度讲:一方面,物质生活持续进步将激发人民更强烈的精神需求;另一方面,物质生活高质量发展为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就是说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进步、人自由全面发展的基础性工程。人类社会发展至今,目前,不是要解决物质生活有没有的问题,而是着重要解决优不优的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满意不满意、接受不接受。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一是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制度等各方面的创新,其中,在经济上的创新尤为重要,只有在经济上创新,社会的活力才能够被完全释放出来,人的闲暇时间、人的多样需要才能够被满足;二是协调发展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具体可涉及城乡关系、区域关系、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关系,只有各方面形成一个有机的系统协调运转,生产力才能够在更加有序的基础上获得更大进步,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就能够顺势而为;三是追求绿色健康的生活,绿色发展理念既指出了物质生产的方向,也契合了人民在精神生活上的追求,通过观念的革新,引导社会走上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文明发展道路;四是以高标准、严要求实现对外开放的转型升级,开放意味着以一种更高的姿态参与国际协作,这要求以更高的质量实现对外开放,经济要求更加优质的与世界接轨;五是共享发展理念是“大同社会”的现代式表达,主张人民共享发展成果,任何发展成果都必须坚持始终为了人民,并调动人民的精神积极性实现共享发展,使人民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得到提升,在精神姿态上更加饱满。
3.2 激发人民主体意识,追求自由全面发展
主体内部的精神主动和主体意识是追求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内生动力。马克思主义认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所以,激发每个人的主体意识,唤醒全民总体性的主体意识,致力于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一切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有可能。
激发人民主体意识,正确看待精神生活。一是注重引导人民在历史的经验总结中强化精神主动性。纵观近代以来,面对侵略者的肆意践踏,无数先驱奔走唤醒人民的民族意识,千千万万个仁人志士的努力是中华民族特性的表达,中华民族生生不息正是在精神上有着独特的追求。在俄国十月革命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传播,人民在新的指导理论之下,精神主动性更加强烈,赶走列强、变革旧社会无不体现着人民的历史主动精神。诚然,在这一段历史中,也走过许多弯路,精神迷失引发一系列社会动荡。所以,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需要在吸收借鉴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去思考如何提升人们追求精神生活的主动性。二是使人民认识到美好精神生活是奋斗出来的、是创造出来的。脱贫攻坚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完成的一件历史性任务。习近平指出:“扶贫既要富口袋,也要富脑袋。……振奋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精神风貌。”[15]事实也证明,“富脑袋”在脱贫攻坚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涌现了一批先进模范人物,但目前精神生活的富裕还不够全面,尚且存在着人民精神创造性、创新性不足等问题,这直接制约着人们精神世界的发展,总之,只有每个人的精神富有了,共同富裕才会真正实现,中华民族所向往的“大同社会”,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矢志不渝的共产主义奋斗目标也才会实现,一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才能够实现。
3.3 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和谐社会
为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和谐社会的构建思路包括以下两点。一是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确立完善和谐社会的价值引领。精神生活共同富裕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升华表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价值根基。一方面,就在于价值观的本质功用,它能够影响着人的情感、思维、行为、道德等,这些不仅事关个人精神成长,而且关乎着整个社会所呈现的一种向上的姿态;另一方面,就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人的本质定位,其是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规律的洞察,将个体、群体与社会之间组成一张网络,并实现精神价值共生。二是倡导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和谐社会。以历史的逻辑分析,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更是人民得以栖息的精神家园,纵观我国的文化资源,实际上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容并蓄,这是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强大支撑。以现实的逻辑分析,面对“两个”大局,全球经济格局调整,政治、文化、外交等进入调整期,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就在于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因此,要大力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在和谐社会中的精神文明建设作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力量和智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