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提升研发效率的策略研究
——以特种车辆与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例
2023-03-14韩斌慧张爱琴张建广
◎韩斌慧 张爱琴 张建广 田 祁
(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陕西 西安 710089;2.太原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山西 太原 030024)
2018 年教育部明确提出,要将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成效等作为评价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成效的重要参考指标。在这种大背景下,研究高校协同创新问题,探索高校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有效路径和对策,对国家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1]。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作为2019 年国家级56 所“双高校”建设单位之一,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标杆院校,并放眼未来职教本科建设,积极积累各种要素,成立了特种车辆与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联合太原科技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等本科院校,充分发挥研究生培养中以解决应用型问题的能力提升,职业院校教师、高职学生的科研能力培养为抓手,立足于解决山西裕光鸿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特种车辆制造企业的技术问题为核心,协同创新中心边建边试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构功能[2]。在将近一年的运行过程中也发现了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协同创新中心的主体间合作依然缺乏协调性、互补性,主体交互行为缺乏深度、效度等突出问题,多主体之间协同合作效率较低的现象[3]。协同创新中心合作伙伴之间的资本、技术和战略目标难以协同运作,造成高校协同创新资源碎片化、协同合作主体孤立、行业企业技术进步受限等问题[4]。为此,进行分析研究,积极寻求解决策略,提升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效果。
一、协同创新中心创设背景
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航空见长的院校,其航空地面设备维修专业(原航空特种车辆专业)在多年的人才培养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培养了一批机场特种车辆保障人才。从内部看,现有的师资队伍中有部分从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地方国有煤机装备制造企业、陕汽集团研究院等引进的矿用特种车辆设计研发人员,这些教师在完成正常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有能力把研发、设计经验进行科技转化的可能。从外部因素看,部分中小微煤矿特种车辆制造企业有技术服务需求,又苦于缺乏科研团队,或者不愿意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支撑研发工作,急需从学校的角度提供松散型科技服务。加之一些本科院校,比如太原科技大学,本身就是山西省汽车工程中心秘书长单位,在工程机械、矿用车辆、起重运输机械等研究领域具有深厚的基础研究能力。因此通过三方商榷后,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从特种车辆研究机构引进的数名科研人员为核心;以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工程学院近年来从陕汽研究院引进的部分教师及现有车辆工程专业毕业师资为基础,以太原科技大学工程机械及车辆研究所基础研究方面的长期积淀为支撑;以山西裕光鸿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委托完成的特种车辆发动机防爆、排放升级改造、绞车及钻箱优化设计,以及企业提出的依托校内科研团队组建技术研发部的需求为切入点,成立特种车辆与工程机械关键技术协同创新中心。
二、协同创新中心运行状况及研发效率滞后原因分析
协同创新中心自成立以来,秉持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的初心,已经完成或者正在以横向课题的形式运行中,主要完成了某型防爆车辆的安全标志申请、某型车辆结构优化等项目。但是尚且有三个项目总体推进比较缓慢,无论从协同创新的牵头方——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还是从重要的协作方——太原科技大学车辆研究所,抑或是委托企业——山西裕光鸿业机电设备有限公司考量,总感觉整体推进效率欠佳,无法有效满足瞬息万变的市场需求。因此必须从组织架构缺陷、利益分配矛盾、协同管理机制等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以寻求解决办法[5]。
协同创新中心自工作以来,所有人自我感觉都处于“努力”工作状态,也都在积极“配合”完成各项工作,甚至能够做到不计个人得失为中心工作服务,但是客观存在的事实就是“效率偏低”,对照近些年尚在摸索的评价体系,表现在以下方面:(1)管理与运行机制缺失;(2)标志性教科研成果产出不理想;(3)人才培养与团队建设成效不突出;(4)协同创新中心产教融合的特质不明显。基于此,笔者深入分析造成效率偏低的重要原因如下:
(一)需求不一致导致内在不协同
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中,各方的需求点可能存在不一致,从而造成内在的不协同状态。这种情况可能影响创新流程,制约了研发效率的提升。
企业作为市场主体,直接面对市场需求,更加看重的是实实在在的产品产出,满足用户需求是第一位,也是根本目标。企业希望通过校企合作,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技术方案和可行性产品,以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竞争力。
本科院校通常重视基础研究,强调理论探索和学科发展,其科研方向和课题往往偏向基础和前沿性问题。他们更关注科技领域的学术研究和知识创新,对于实际应用的考量相对较少。因此,本科院校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中可能更倾向于开展理论研究和技术探索,而缺乏对实际应用的深入思考。从该协同创新主体看已经有了偏离。
相比之下,职业院校更注重应用型研究,着眼于解决实际问题和满足产业需求。他们的研究方向更贴近市场,更加注重产业技术的转化和应用。因此,在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中,职业院校通常更加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和产业化进程。但是基础研究层面的能力偏弱,在协助企业产品应对市场深度竞争力培养方面,基础研究欠缺的纯应用技术,感觉上显得“肤浅”,和企业的期望也有一定的脱节。
上述三方需求点的不一致可能导致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合作项目的确定和推进过程中出现一些问题。比如,本科院校可能倾向于选择更为基础和前沿的研究课题,而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脱节;职业院校可能更多关注技术的实际应用,但在某些前沿技术方面可能欠缺深入研究。这种不一致可能导致项目的方向和目标模糊,影响项目的推进和成果的转化。
(二)投入不同步引发进度不协同
协同创新的成功需要各方的投入与努力同步进行。然而,如果校方与企业在资源投入方面存在不同步的情况,就可能导致本质上的不协同状态,影响研发效率的发挥。这些差异源于合作方的不同性质和目标,体现在以下一些方面。
企业通常将市场需求和短期效益置于首位。使得他们在合作项目中更加注重能够快速产生实际效果和回报的任务,对于长期的研发和基础研究可能显得犹豫。这可能导致企业不愿意为长线产品做更多的投入,从而影响项目的长期收益。
本科院校往往注重稳健的基础研究,但偏重于理论分析,效率相对较低。这可能导致他们在合作中进展较慢,难以满足企业迫切的时间要求。
高职院校往往处于校企合作的中间地位,既面临着人才和研究生资源不足的问题,又可能缺乏来自企业的充足投入。尤其作为牵头单位的高职院校,在合作中极容易陷入困境。
(三)人力有差异造成合力不协同
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中,由于各方人员精力有限,可能会在合作中出现合力不足的情况。这种人力不协同可能限制了创新中心的整体效能,影响研发效率的提升。尤其在不同类型的合作方之间,如本科院校、职业院校和企业,人员的日常任务和时间分配存在明显的差异,这可能导致项目的推进受阻。
本科院校的教师在授课任务相对较少的情况下,常常可以依托研究生培养来进行科研工作。然而,协同创新项目涉及的合作伙伴可能分布广泛,来自各个领域,这意味着不同方向的项目需要同时进行。而且,重要的项目通常需要在项目前期进行深入的准备和研究,但应用型项目可能会被推迟到后期。这种不同项目性质和时间分布的情况可能造成合作的不连贯性,影响整体项目进度。
职业院校的教师面临着繁重的授课任务,仅在节假日或业余时间才能将精力投入到协同创新项目中。近年来,教学能力比赛、技能大赛以及国家、省级教师培训等活动占据了大量假期的时间。这使得职业院校教师在合作项目方面的人力投入受到限制,很难在有限的时间内兼顾多项任务,从而可能影响到项目的推进速度和质量。
此外,企业的忙碌程度也可能对合作产生影响。销售和售后技术人员通常需要大量时间用于市场推广和与客户的沟通。因此,他们可能很难抽出足够的时间来与学校进行技术交底和合作项目的推进,这可能导致合作项目进程中的反复和延误。
(四)学生能力高低对协同效率有影响
在协同创新过程中,项目底层实施时需要靠研究生、本专科学生去最终完成,学生的培养质量问题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中显露出来,呈现出多方面的挑战,这可能对合作项目的顺利开展和成果的质量造成影响。因此人才是关键因素之一。如果涉及的人才在学术、技术或实践方面能力不足,会导致协同效率的下降。
本科院校的研究生,在基础研究方面具有较多的经验,然而在企业实际操作方面却存在一定的欠缺。这可能导致他们在项目中面对企业级的操作时感到不适应,无法熟练地进行基本操作,甚至无法绘制出符合国家标准的图纸来进行技术交流。
高职院校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然而在研究基本功方面存在欠缺。尽管他们在测绘等方面表现出色,但在研究和创新方面存在一定挑战。这可能限制了他们在项目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尤其是在拓展设计和改进方面。
三、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效率提升途径及效果
找出上述造成协同创新中心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后,针对性制定了如下解决方案,在完善落实中,证明可行性满足需求。
(一)解决需求不一致的办法
1. 确定明确的合作目标
在合作项目确定之前,明确校企合作的目标和任务。充分沟通,了解企业的实际需求,结合院校的科研优势,确定项目的研究方向和目标,确保项目能够在理论与实际应用之间取得平衡。
2. 强化项目管理和沟通
建立良好的项目管理机制,明确责任分工和工作进度,确保项目按时高效推进。加强校企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定期召开会议,分享进展和成果,及时解决合作中的问题和困难。
3. 跨学科合作机制
在校企合作中,鼓励跨学科合作,将本科院校的理论研究与职业院校的应用型研究相结合。通过跨学科的融合,形成全面解决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满足企业的需求。
4. 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校企合作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通过多次合作项目的实践,逐渐磨合和协调各方的需求,形成良性的合作循环。
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在推动产学研融合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合作主体的需求点不一致,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解决。从而使得协同创新中心将能够更顺畅地推进校企合作,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二)解决投入不同步的手段
解决人财物投入不同步问题,需要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运行中采取灵活的策略和措施。通过充分沟通、明确合作目标、探索创新合作模式、引入有效的项目管理和资源整合等手段,协调各方的投入差异,促进合作的顺利进行,实现共同的目标和利益。
针对企业方,可以通过与企业充分沟通,明确长期合作的战略意义,同时寻找能够满足短期市场需求又符合项目目标的切入点,以吸引企业更积极地参与。
对于本科院校,可以探索一些基础研究与应用开发相结合的模式,让本科院校在保持科研深度的同时,更加关注解决实际问题。此外,引入项目管理方法和团队协作机制,有助于提高合作的效率和执行力。
对于职业院校,可以尝试寻找其他资源渠道,如政府支持、科研项目资助等,以弥补人力和资金不足的问题。此外,与其他合作方建立更紧密的合作关系,共享资源和经验,也是一个有效的解决途径。
(三)解决人力有差异的策略
为了解决人员精力有限问题,有以下几种方法可以考虑。
1. 灵活安排任务
对于本科院校,可以根据项目性质和时间要求,灵活安排不同研究项目的推进。对于职业院校,可以合理规划教学任务和协同创新项目的时间分配。
2. 强化协调与沟通
建立定期的沟通机制,确保所有合作方都清楚项目的进展和计划。通过有效的沟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时间浪费。
3. 优化资源配置
合理分配人力资源,确保各个任务都有足够的人员支持。在教学能力比赛等活动方面,可以适当减少投入,以腾出更多时间进行合作项目。
4. 利用虚拟交流工具
对于企业忙碌的销售和售后技术人员,可以利用在线会议、视频交流等虚拟工具进行技术交底,从而减少时间和地域的限制。
综上所述,人员精力有限问题虽然存在,但通过合理的资源配置、灵活的任务安排以及强化的协调与沟通,校企协同创新中心可以克服这些问题,实现合作项目的顺利推进。
(四)解决学生能力不足的方案
为了解决研究生能力方面的缺失,可以考虑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引入企业实践环节,让他们能够更多地接触实际操作,熟悉企业的流程和要求。此外,可以推动与企业的深度合作,让研究生在企业实际项目中进行实践,以提升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6]
为了促进高职学生能力提升,可以在高职教育中引入更多的研究和创新元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更好地应对项目中的挑战。此外,可以与本科院校和企业合作,让高职学生参与到更高层次的项目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
综合来看,目前学生总体质量下滑已经成为一个比较严重的社会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和合作。通过在教育体系中引入更实际的操作和实践环节,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通过与企业的紧密合作,让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实际项目的需求;通过跨校合作,让不同类型的学生能够互补优势,实现更全面的人才培养。这些努力将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质量,为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的合作带来更为有力的支持。
(五)制度层面的解决措施
1. 建立协同创新中心的切实可行工作制度
为确保协同创新中心运行顺畅,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至关重要。这包括明确各合作方的职责和任务分配,设定合作目标和时间表,制定项目管理流程和沟通机制等。通过明确的制度,可以避免合作过程中的混乱和冲突,提高协同效率,确保项目的顺利推进。[7]
2. 学校划分教师职责,实施分类管理考核
为了更好地支持协同创新中心工作,学校可以对教师进行分类,区分纯科研型、纯教学型、教学科研混合型。纯科研型人员可以获得更多的科研资源和时间,以便专注于协同创新项目的开展。而纯教学型人员则可以更专注于教学任务,确保高质量的教学效果。通过这种分类,可以使教学和研究两方面都能够得到充分关注,从而提高整体教育质量和协同创新中心的成果。[8]
3.建立研究生下企业、到高职院校的融通机制
为了促进学生在校企协同创新中心中的融通,可以建立一套机制来支持研究生从企业到高职院校流动,实行双导师甚至三导师培养。包括制定灵活的实习计划,鼓励研究生在企业实践一段时间后,进入高职院校进行教学和项目合作。同时,还可以设立导师制度,让企业的技术人员和高职院校的教师成为学生的指导者,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不同的环境和任务。这样的融通机制有助于培养更全面的人才,同时也促进了校企合作的深入。
(六)实施各种举措后的效果对比
通过上述一系列举措,紧密联结协同创新中心参与单位,整合内部的科研型、教学型、工程型人力资源,实施项目引导下的高职院校、本科院校、企业技术骨干、优秀学生之间的人员组群结对,激励师生团队作战开展高水平项目研究,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以及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效果。经过2023 年几个标志性项目运行以及跨省“揭榜挂帅”项目实施,提振了各方信心,凝聚了高职院校、企业、本科院校的合力,合作、互利、共赢的协同创新共同体格局已经形成,且发展势头良好。成果数量和到款额都较成立初期有了明显改观。
四、结语
协同创新中心是多方主体围绕共同确定的目标所建立的一种相对松散的组织。然而,如果缺乏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支持,没有能够充分激发各方优势特长的激励机制,协同创新中心在设计和研发方面的效率可能会不尽如人意。同时,由于各方主体在不同阶段的任务存在差异,如何在各种“不同步”的情况下寻求“平衡点”显得尤为关键。要实现更佳的合作效果,需要确立共同的目标,并建立切实可行的工作制度。这包括对科研人员实施分类管理和考核以及建立研究生流动机制。只有通过这些措施,校企协同创新中心才能更好地应对挑战,实现更高水平的合作效果。